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唯美文字 > 經典美文

言語在精不在多的美文摘抄

常常聽人說,誰誰口才如何如何。走在街上,常會瞥見傳授口才的培訓班,而在書店裏,關於口才的輔導書更是林林總總。口才真的那麼重要嗎?

言語在精不在多的美文摘抄

《論語》中記載,有人說:“冉雍有仁德,但沒有口才。”孔子則不以爲然,他說:“何必要有口才呢?巧嘴利舌地與人辯對,常常讓人感到厭煩。我不知道雍是否可以稱得上仁,但是何必有口才呢?”

王羲之的三個兒子一起去拜訪謝安,王徽之、王操之多說世俗的事,王獻之只是寒暄了幾句。他們辭別出去後,在座的賓客問謝安:“剛纔離去的三位賢人,您覺得哪位最優秀?”謝安說:“小的`那位最好。”賓客說:“爲什麼這麼說呢?”謝安說:“美譽之人的言辭少而精,浮躁之人的言辭多而雜。由此推斷而知。”

東晉時的袁悅有口才,既擅長遊說,又能闡發精闢的理論。他起初給謝玄當參軍,很受器重。遇父母喪事回家守孝,守孝期滿重回京都時,他隨身只帶了一部《戰國策》。他對人說:“我年輕時讀《論語》《老子》,後來又看了《莊子》、《周易》,這些書說的都是小事,能有多大益處呢?天下重要的事,只有《戰國策》。”到了京城後,他去遊說會稽王司馬道子,受到厚待。他曾挑撥王恭、王忱的關係,導致二人失和。袁悅總勸司馬道子專攬朝權,道子頗納其說,不久袁悅就被孝武帝殺死了。

誠然,口才就像一個人的外表一樣,如果口才好的話,會給別人好的第一印象。同時,口才好,也有利於人的人際溝通處理事情。但口才是外衣,學識、修養、道德才是其內涵。如不致力於提高學識、道德修養,而單純去追求口才,只能是捨本逐末。因爲沒有豐富和高尚的內涵做根基,再華美的口才也流於淺薄,只能是,一心理素質好不害羞膽怯,二臨場組織語言的能力強——這兩項,不一定要靠學習來獲得,有人天生就強,或者經過專業培訓鍛鍊,掌握了模式化的應變套路——只此而已。還能有別的什麼呢?不過是花言巧語、陳詞濫調。

《神異經》記錄一種名爲訛獸的妖怪,此妖怪生長在西南荒,它擁有人一樣的臉龐,身體長得像兔子,能說會道,但是真話不多,喜歡騙人。“言東而西,言惡而善”。它的肉很鮮美,但是人吃了之後,就無法說真話了。袁悅過分注重口才,只看到《戰國策》中詭辯狡詐的一面,就是食而不化,如同吃了訛獸一樣。《戰國策》並非魔書,口才也不是什麼禍水,只怪他太偏激了。信不足則多言,理不足則多辯。古人總結的難道還不夠深刻嗎?

標籤:言語 美文 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