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唯美文字 > 好文

嘴巴隨想作文

好文3.32W

人的嘴巴是一個極其特殊的器官。大千世界,芸芸衆生,品茗品酒,美食山珍,盡享野味,欲罷不能。敘事感懷,說理抒情, 伶牙俐齒,巧舌如簧。品嚐美味、說話交流、吐故納新誰也離不開嘴巴。就其功用而言,可以用一道門來比喻。這道門是被大腦智慧控制,用來實現進出、開合的一道工具。只是從這道門裏進去的是人體所需之食物,出來的是表達人的思想之語言。只要有人、有人類社會,這道門無時不刻不在堅守使命。

嘴巴隨想作文

智慧是深謀遠慮、運籌規劃、縱橫捭闔,是實現利益最大化的作事方式和方法。

智慧與食物親密無間、不離不棄。智慧在前,食物在後,或果蔬,或米麪,或肉食,或酒水,苦辣酸甜鹹,不用大腦智慧控制的選擇會變成暴飲暴食、飢不擇食,再好的胃口也會被毀壞,再好的美食也會變成填鴨般無味。

智慧與語言相輔相成、互相促成。智慧是因,語言是果。智慧用來策劃解決問題的方法,而語言是用來實現智慧的手段。不用大腦智慧控制的語言會變成信口開河,滿嘴亂說,再好的語言也會被束之高閣。

中國人嘴巴吃喝言語的能力已經非常了得,當年,國人用嘴巴吃肉喝酒的日子,德意日英法美俄等國還沒有誕生,或者正躺在襁褓裏,所以中國人的嘴巴在吃的問題上與這些國家吹牛是最有資本的。至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至理名言,已在聯合國大廳裏昭告世人。然而在嘴巴吃喝言語的文明程度上遠不人家。比如吃鹽的多少,吃藥的貴賤,吃酒的標準,吃人的'殘忍等等,當然還包括隨便吐痰,隨便欺上瞞下,隨便滿口雌黃。然而,口形口語,口聲口意,貪吃貪喝,津津有味,嘴巴這道門本身沒有對錯之說,沒有功過之別。關鍵看人的智慧在動機、目的、道義上的選擇是理智還是盲從,是智慧還是愚昧,是卑賤還是崇高。良藥雖苦,這道門依然開啟。毒藥雖甜,這道門依然緊閉。

關門,並不代表人的屈服;開門,並不意味人的快樂!走進門裏的並不意味着都是營養,走出門外的並不意味着都是美言。有時,門的期待是一種幸福,失望,也是一種幸福。因爲有所期待,纔會失望。有時,不獨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也存在語言。譬如菊與陶淵明,梅、鶴與林和靖,竹與鄭板橋。菊也罷,梅、鶴也罷,竹也罷,生長於天地之間何其悠久,但億萬年之中有一人知己,可以無恨了!因爲相知,所以相惜;因爲相惜,所以真情永遠。在緣分的天空下,語言時時刻刻都有靈感,都有知己。

同樣是一道門,既可以使人通向天堂,也可以使人走向地獄。同樣是一桌飯,有粗茶淡飯,也有滿漢全席;有清湯寡水,也有胎兒煲粥。同樣是一句話有實話實說的,也有顛倒黑白的;有仗義執言的,也有投井下石的;有令人飛黃騰達的,也有招來殺身之禍的。白居易因一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得到顧況的賞識而平步青雲,司馬遷爲李陵說了一句辯護的話就被漢皇判了宮刑。不同的嘴巴有不同的門道。門道不外乎君子之道、小人之道。君子之道從骨子裏利他無私,小人之道從骨子裏排他利己自私。

世間一切事物的結局皆在變化之中。唯有一點可以肯定:中國人的嘴巴善飲美酒,善吃美食,也善吻美色;善說美言,善吟美詩,善誦美詞,也善譽美世;善發議論,善發感慨,也善發牢騷。每個人的這道嘴巴之門都願意被人善待,都願意迎接親朋好友春天般的溫暖。及人及事及情及物及飲及食,不拘一格,意境清新,繁山覆水,處處宜人。搏人一笑,幽人一默,忽人一悠,甜蜜至極,有趣至極。沒有那一道門,生來就願意迎接寒冬般冷酷無情、窮途畢現的路人。更不願意被賊人撬鎖,被惡人關顧。

運用智慧的根本,在於對每個人的語言和食慾要有清晰的認知,人性的把握和嫺熟的駕馭。

世間語言不僅是作用於理智、說明事實和道理的工具,也是直接作用於感情以打動人的手段。語言對傳播事實真相起着支配、改變甚至顛覆的作用,對人們實現圖謀、達成事功最具有魔力最具有危險性。所以,言聲要有一個將自己置換成對方的過程。人們生活在語言傳播的世界中,沒有事實本身,只存在它的傳播方式。傳播決定了事實真相。真正的語言,並非教人奸詐和邪惡,相反,它正是爲了維護事實真相戰勝邪惡和侵害、爲了保證道義的實現而必須運用的智慧和手段。

世間飲食,甜、酸、苦、辣、鹹之五味。甜能滋補,給人體增加能量。酸能收斂,抑制人體的散發過度。苦能清火,維持人體的陰陽平衡。辣能走散,兼使人增加食慾。鹹味入腎,引導精華歸元。五味中任何一味既不能過、也不能缺。所以,飲食要掌控自身的狀況和需求,一年中,春、夏、秋、冬四時循環、周而復始,膳食隨四時或順或逆。四時彩膳,五味之精,智慧之時令佳餚,五彩繽紛、推陳出新,選擇最佳,才能滿足人體所須之營養。

總之,食不厭精,若大腦不加選擇的控制好這道門,必然導致病從口入。良言一句,敏於思而慎於言,可以避免禍從口出。忠言逆耳,逆耳忠言不乏包藏禍心,大奸似忠,大貪似廉,若大腦不加思考必然謬之千里,背道而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