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週記

【熱門】語文週記集合5篇

週記7.77K

時間過得真快,一週又過去了,這一週裏,大家都有不少感想吧,寫一篇週記,將自己的經歷記錄在裏面吧。但是卻發現不知道該寫些什麼,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語文週記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熱門】語文週記集合5篇

語文週記 篇1

語文課就像一隻小精靈,生動美麗。瞧!這隻小精靈,飛到了我的家裏!

“不會時,問老師”是我的爸爸最常對我說的一句話,可我膽小的性格總是讓我改不了這個壞習慣。有一次,我的語文成績考了一個史無前例的低分,我的爸爸又拿那句話來教育我,他又嚴肅地說:“你這個成績,至少有5分是沒有及時請教老師造成的。你一定要不恥下問地請教老師!”

天啊!不恥下問地請教老師!我立刻向爸爸說:“不恥下問地請教老師是不對的。”

我的爸爸滿是疑惑,便問:“不恥下問地請教老師怎麼是不對的呢?”

我說:“爸爸,我給您上一堂語文課,講一講‘不恥下問’的用法吧。‘不恥下問’不能向您剛纔那樣用。”

我的爸爸立刻轉變了態度,和善地對我說:“嗯,可以。那快給我講一講吧,正好還能給你改掉膽小的習慣”

我立刻來了興致,清了清嗓子,開始了我的講課。

“‘不恥下問’的意思是把向學問、地位等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當成可恥的事。形容謙虛、好學。所以當然不能對老師用這個詞咯。”

“哦,那你能告訴我這條成語出自哪裏嗎?”爸爸說。

“沒問題,‘不恥下問’出自《論語·公冶長》。”我得意地說。

“哦,我明白了。那我再考考你。意思是勤奮學習,不懂的就問,比喻善於學習的成語是什麼呢?”

這條成語和“不恥下問”有相似之處,我左想右想抓破腦袋也沒想出那條成語究竟是什麼。

“你想不出來了吧?”我的爸爸得意地說。

“是啊是啊,您快告訴我那條成語究竟是什麼吧。”我迫不及待地說,臉上滿是疑惑。

他說:“就是勤學好問啊。”就在這一瞬間,我的爸爸成爲了“老師”。

哎呀!我怎麼沒想到呢。原來是這樣!

我的爸爸順手拿起桌子上的水杯,喝了一口水,之後,他講:“‘勤學好問’出自《朱子語類·論語》,用法是作謂語、賓語;指虛心好學,褒義成語。”

“哦,我懂了,謝謝‘老師’。”我會心地笑了,心裏十分高興。

這也是一堂語文課。前半節課,我成爲了“老師”,爸爸成爲了“學生”。而後半節課,爸爸卻成爲了“老師”。我透過這節課不僅學到了與一條成語相關的知識,而且還改掉了我膽小的習慣。真是既長知識,又有樂趣!

語文週記 篇2

今天,我們去採摘 ,採摘的是梨,每人可以摘五個。

我們來到採摘的地方時,裏面已經有很多人了,我靜靜地等着,按順序進去採摘。我們剛進去的時候一個梨也沒看到,後來才發現梨都被包在紙裏面,我往裏走了一段,看差不多了便轉過身向後面看了看,一眼就看見了一個鼓鼓的紙袋,上面還有一個黑色的梨把兒,我很高興地跑了過去,摘下那個梨,不想袋子裏什麼也沒有,我很不高興地扔掉了那個空袋子。我繼續往前走,看到那棵樹上有很多梨,還有兩個很大的梨,這次我吸取了教訓,摘之前先摸摸裏面是不是有梨,我知道里面都有梨後才摘下來,先扒開第一個,好大的一個梨。第二個也很好,有兩個了,我繼續尋找第三個,又看到一個,可是偏偏被王星丹摘走了。不過,旁邊還有幾個也不錯,我摘下來一看,正好三個,不多不少。這時,時間到了我們帶着勝利的果實回到了車裏。

這天晚上,我在家裏吃着我自己摘的梨,心裏很高興。

語文週記 篇3

“叮——叮——”上課鈴響了,胡老師端着一盒茶葉走進了教室。只見胡老師端着茶葉笑眯眯地對我們:“同學們,今天我們就來觀察一下茶葉,你們一個個來看一看。”同學們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都不知道胡老師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麼藥。

那茶葉像一個個文靜而美麗的姑娘躺在紙上做美夢,又像一個個玩累了的孩子臥在紙上休息。他們形態各異、千奇百怪。有的像奇形怪狀的岩石;有的像天空中的雲朵;有的像兇惡的猛獸;我湊近鼻子一聞,茶葉飄來一陣陣清香,我頓時神清氣爽,腳下彷彿踩着一朵幸福的雲。

開始泡茶了,只見胡老師往裝滿茶葉的杯子裏倒入沸騰的開水,只見開水形成的龍捲風像一匹兇猛的野獸,把正在呼呼大睡的茶葉們吵醒了,那排山倒海之勢把茶葉們逼得四處逃竄,有的往左跑,有的往右跑……過了一會兒,他們跳起了美麗的舞蹈,在“大海”裏,舒展、旋轉着那美麗的身軀,徐徐下沉,再升再沉,此起彼落,芽影水光,相映交輝,真奇妙!瞧!他們竟玩起了捉迷藏,大的“捉”,小的“藏”,在茶杯裏構成了一個快樂的'“遊戲天堂”。

我端起茶杯聞了聞,啊!真香,真不愧是“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啊!再一喝,一股苦的味道流進我的心田,隨後便無比甘甜,清涼無比。

啊!這是先苦後甜,苦盡甘來的味道啊!這彷彿我們的人生,雖一路坎坷,雖一路艱辛,最後迎來的卻是燦爛的明天!

語文週記 篇4

語文,是我最早結識的朋友,它陪伴我走過了10個春秋,和我密不可分。

聽媽媽說幼時的我十個月便開始呀呀學語,十四個月就開始整句整句地說話,兩歲時迷上了認字。別的孩子認字用字卡,而我卻對大街上的大小招牌着了魔,整天纏着媽媽上街認字,他們就是我的字卡。它們領着我踏入語文的大門,讓我領略到了語言的神奇。

大一點後,我知道了“書”是怎麼一回事,便天天晚上鬧着要媽媽讀書講故事。《格林童話》我聽了一遍又一遍,覺得百聽不厭;《安徒生童話》我也聽了好幾遍,總覺得那麼神奇!六歲的時候,我能獨立看書了,當我碰到第一本書,開啟第一頁,便一頭鑽進書的海洋,一發不可收拾。看書入了迷,甚至忘了吃飯睡覺……一本本中外名著、科普讀物就這樣走進了我的生活。書籍爲我的語文路鋪下了基礎。

上學以後,我終於正式接觸語文了。因爲書看得多,作文總是不怎麼發愁,可考試成績一直讓我憂。記得三年級時無論我怎樣努力,我的語文成績始終徘徊在班級第二。可是有一次,我竟然很意外地考了97的高分,比第二名多了1分。我那時的心情簡直爽極了!可仔細一看,分數合錯了,應該是95,又是第二!“是告訴老師呢,還是不告訴?”我沮喪地想着,猶豫不決。回家後,我對媽媽說了這事,媽媽只說了一句話:“這成績不是你的。”於是,第二天上學後我報告了老師。沒想到老師竟然笑着說:“這分數是我送給你的。”我聽後疑惑不已:分數也能當禮物送嗎?可說來也怪,從那次以後,我幾乎每次都拿第一。我這才明白老師是用這種方法來激勵我奮發向上。因爲我的老師,我更加熱愛語文。

如今,不管我的成績是好還是壞,語文都是我最親密的朋友。它從幼年陪我到現在,讓我學會了閱讀,明白了做人之道,給我的生活平添了幾分樂趣,讓我的生活多姿多彩……。它永遠是我的好夥伴!

語文週記 篇5

一、 課改應以讚許的目光、語言,以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爲前提

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人類的本性之一是渴望受到誇獎和讚美。讚許具有偉大而神奇的力量,不容忽視。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傑斯雷耳指出:“讚許對溫暖人類的靈魂而言,就像陽光一樣。沒有它,我們就無法開花生長。但是我們大多數的人,只是善於躲避別人的冷言冷語。而我們自己吝嗇於把讚許的溫暖陽光給予別人。”所以,教師首先要經常善於發現並肯定每個孩子身上不斷閃耀着的亮光,即使它很微弱,相信在你的感召下,也會逐漸變得更加強烈而熾熱。

新型的課堂應關注老師和學生、學生與學生這兩種關係的處理,走出條條框框,讓師生的情感、態度、認識走進課堂。課堂不應以教師的“教”爲主,也不應以好學生的“說”爲重,而是全班每個學生各抒己見、老師畫龍點睛的教學相長

1、“嚴肅”並不是老師的代名詞。教師課前送學生一個微笑,消除學生心理障礙;“講臺”也不是老師的主陣地。走進學生中,穿梭於課桌間,纔是課堂最美的佈局。首先,教師要擺脫教參的“枷鎖”束縛,不再做教參的奴隸,“把書上的話和作者的話向學生宣讀”,也要轉爲引導學生透過學教材內容而獲得學習方法,注重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感受美、欣賞美的情趣。同時,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質疑,允許學生充分說出自己的感受,與學生共同探討,平等交流,一起爭鳴,使語文課堂不再有權威,不再有條條框框,讓師生的情感、態度、認識真正地走進課堂。如此一來,定會營造出和諧的課堂氛圍。

2、如何在課堂中既要體現全員參與,又要把握好時間問題,小組合作無疑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之前,小組應選好中心發言人(可每次調換),在小組討論過程中,中心發言人應認真聽取組員意見,然後歸納總結,反饋給老師和同學,使課堂“形散而神不散”,形成熱烈的學習氛圍。

3、教師課間和學生做遊戲、談心,拉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並且讓學生以課堂學習小組的形式經行遊戲比賽,增進組員之間的團結力和協調性,爲課堂發言做好鋪墊。

二、課改應以培養、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爲目標

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爲了完成教學任務和有力地應對上級考試,往往將主要精力放在了對掌握基礎知識的講讀課的研究中。其實,提高閱讀能力,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最大限度地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也是語文課改的目標所在。

閱讀課尤其是課前預習,給學生創建了自主學習的良好平臺,它完全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但如果沒有有效的學習方法的引導,學生的自主閱讀就會顯得十分渺茫,無從下手。所以,明確要求、合理而有序的學習步驟是學生自學的前提和保障。

第一步:讀準字音。

課文是由一個個鮮活、生動的漢字組成的。在閱讀中,學生通常爲了顧及對主要內容的瞭解,遇到不認識或不確定讀音的字不去查字典,不研究,只是囫圇吞棗。這樣,不僅基礎知識掌握不紮實,就文章內容而言,也是一知半解。因此,在初讀課文時,教師必須讓學生一字一句的讀,要真正做到擲地有聲、頓挫抑揚。如此一來,學生既積累了知識,又養成了認真閱讀的好習慣。

第二步:讀通句子。

讀通句子是理解課文內容的核心環節,但其關鍵在於對重點詞語的理解。在許多課文中,一些關鍵詞對文章中心的揭示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例如,五年級的《學會看病》一文中有這樣一句“時間艱澀地流動着,像沙漏墜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其中,“艱澀”表示時間過得很慢,母親(作者)內心承受着痛苦的煎熬;“忐忑不安”是指母親(作者)心裏十分慌亂,害怕兒子發生意外。詞語解釋了,句意自然就清楚了,文章所揭示和讚揚的“母愛”主題更是表達得淋漓盡致。

一般,理解文中詞語的方法有:(1)查字典;(2)換詞理解;(3)聯繫上下文,就語境反覆品讀、琢磨。

第三步:讀出感悟。

在上述兩遍讀文中,學生已瞭解了文章的主要內容,並且基本體會到了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在此基礎上,教師應首先讓學生帶着文章所要表達的感情去讀,然後把自己喜歡的語句畫出來,再反覆朗讀,最後將體會到

的感受真實地寫在句子的旁邊。這樣,便使學生做到了由被動閱讀到主動體驗的情感角色轉變,學生的閱讀興趣也就大大提高了。

第四步:讀出有價值的問題。

讀懂文章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但就大語文的精神而言,在教學中還必須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獨到見解和敏銳的洞察力。所以在學生自己學文的時候,除了讓學生說出自己所理解的知識之外,還應該結合文章中心或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提出不懂的問題。

例如,在教學《慈母情深》一文中,學生就“母親大聲說:‘我很高興他愛看閒書’”提出質疑:“題目中說是‘慈母’,但她爲什麼要大聲說話,是不是生氣了?”這個問題就提得很有價值,因爲“大聲”一詞既反映出了母親工作環境的惡劣,又表現出了她因兒子愛讀書而內心無比自豪的情感。所以,學生在提問的同時其語文理解能力又得到了更進一步的訓練和昇華。

所以,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學生自學課文能力的培養,做到有的放矢,讓學生清楚先幹什麼,再幹什麼,循序漸進,層層深入。長此以往,就會形成一種模式,養成一種習慣,也就爲學習找到了鑰匙,插上了翅膀。

三、課改應以巧妙、合理的教學思路設計爲關鍵

課堂上,教師如何做到心中有“術”,並能對教學起到畫龍點睛神來之筆,提高課堂效率?教學思路的設計是授課成功的關鍵。只有巧妙的構思,因材施教的策略,才能解決重點,突破難點,才能化繁爲簡,化難爲易。例如,《自然之道》一課篇幅冗長,內容深刻,如果串講起來既費時又不透徹,於是,我從課文的中心入手,先讓學生透過讀文找到令自己揪心而又痛心的片段和情景,他們很自然的勾出“一隻鳥遇難和數十隻鳥遇難”的語句,然後再請學生思考這兩者之間存在的聯繫,前因後果,中心思想也就水到渠成了,這樣,便在最短的時間內最有效的完成了教學任務。另外,在《黃河是怎樣變化的》一課中,我採用了分散。鋪墊。兩種策略。因爲是閱讀課,所以放手讓學生自己找喜歡的知識點,然後再相機引導彙報交流,這樣就提高了興趣也分散了難點。課文的重點在於怎樣二字也就是變化的原因,所以,我在惡劣的現狀方面下功夫,探索原因的慾望便油然而生。

標籤:語文 週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