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議論文

中考語文議論文

議論文1.3W

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乃至工作,大家一定都接觸過論文吧,透過論文寫作可以培養我們獨立思考和創新的能力。你所見過的論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考語文議論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考語文議論文

中考語文議論文1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作者的觀點是什麼?/本文講述了什麼道理?

【答題思路】從以下兩方面把握:

(1)位置:論點常在這些位置

①題目點明②開頭提出(事例引出/名言引出/直接提出/引用提出)③結尾總結④文章中間(注意承上啓下的句子)

(2)一般是判斷句,有判斷詞,或能轉換爲判斷句。

(3)觀點鮮明,支援什麼,反對什麼,具有很強的傾向性。

2、題目是論點還是論題?

如果是論點,回答格式是:是論點,因爲它是一個完整的句子,而且是判斷句,表明了作者對……問題的觀點看法。

如果是論題,回答格式是:是論題,因爲它不是一個完整的句子,(或雖是個句子,但是個疑問句,)僅僅提出了本文要議論的問題或話題……,沒有表明作者的態度觀點。

3、開頭有什麼作用?

答題格式:常見的有:⑴名言開頭,而且論點就在名言後邊,答題格式是:①道理論證,引出並證明了……的論點。如果名言比較幽默,還要寫上②吸引讀者閱讀興趣。

⑵事例開頭,而且論點就在事例之後,答題格式是:①事例論證,引出並證明了……的論點,②吸引讀者閱讀興趣。

⑶比喻開頭,而且論點就在其後,答題格式是:①比喻論證,引出並證明論點,生動形象,②吸引讀者閱讀興趣。

⑷直接提出論點,答題格式是:開門見山,直接亮明瞭作者的論點。此種情況較少。

⑸雖然是名言、事例或比喻開頭,但後面跟的是論題,答題格式是;①引出論題,②吸引讀者閱讀興趣。

還有一種開頭不太多見。先提出一種片面甚至錯誤的觀點,舉出一些貌似能證明的事例或名言,與中心論點截然相反。答題格式是:提出錯誤片面觀點,舉出片面事例或名言,爲本文樹立批駁的靶子,從而引出本文論點。

4、本文/本段採用了什麼論證方法?

答題思路:事例論證、道理論證、比喻論證、對比論證,其中的一種或幾種。

5、論證方法有何作用?

⑴事例論證的回答格式是:具體有力地證明了……的論點,使論證更有說服力。

⑵比喻論證的回答格式是:生動形象地證明了……的論點,通俗易懂,容易讓人接受。

⑶對比論證的回答格式是:將……和……作對比(或從正反雙面進行對比),突出證明了……的論點,給人深刻鮮明的印象。

⑷道理論證(常常考查引用名言警句、俗語諺語、公式定理的道理論證),回答格式是:透過引用名言警句/俗語諺語/公式定理,證明……的論點,增強了論證的說服力。

注意:“……的論點”,如果是從全文問論證方法的作用,要寫中心論點;如果是從某一段或幾段問,要寫分論點,分論點往往在論述段落的第一句或最後一句。

6、本文/本段用的什麼什麼論據?有什麼作用?

答題思路:事實論據、道理論據兩種。作用都是證明了***的論點。

中考語文議論文2

議論文的定義:議論文是對某個問題或某件事進行分析、評論,表明自己的觀點、立場、態度、看法和主張的一種文體。議論文有三要素,即論點、論據和論證。

(一)論點的把握

答題思路

論點位置一般在:(1)標題;(2)開頭;(3)篇末;(4)論述過程中(注意承上啓下的過渡句);(5)表述不集中,需要概括。

論點概括要注意:(1)要抓住中心詞; (2)要使用陳述句式; (3)要有明顯的傾向性,要旗幟鮮明;(4)語言要簡潔,文意要通順;要立足得分。

(二)論據

常考題型及方法

1、概括論據 (找出和論點要點相對應的內容進行概括)

格式:何人做何事(事件的表述要符合論點)

注:假如題目給定概括的例子,那麼要注意仿寫

2、文章運用了某某的事例(引用了名言)有什麼作用

格式:

運用了……事例(簡單概括),證明了……(論點或分論點)。(或與……所論證內容一致)

3、補充事實論據

注意:

1)論據要能證明論點;2)要有典型性、權威性;3)積極思考課本上學習過的名人。

4、論據能否被替換

思路:

如果不能。1)不能;2)論據內容是……;3)本段觀點是……;4)兩者相符合,所以不能。

如果能。1)原論據……;2)新論據……;3)本段論點……;4)換掉更典型,更有代表性,更能證明觀點

注意:可能原文中的論據與上下文有照應。

5、關於論據的位置

1)論據能否互換位置(刪)

2)給定論據,放回原文中的什麼位置,爲什麼?

思路:

能否互換位置:首先概括論據,然後看是否和文字(上下文句子)照應(比如論據有可能是按時間順序排列)。

能否刪除某一論據:首先概括論據,然後分析是否證明論點,最後看是否和文字(上下文句子)照應(比如論據有可能是按時間順序排列)。

給定論據放回原文:首先概括論據,然後分析證明哪個分論點,最後看是否和文字(上下文句子)照應(比如論據有可能是按時間順序排列),並關注過渡句。

(三)論證方法

1、舉例論證

格式:舉……(概括事例)證明了……(如果有分論點,則寫出它證明的分論點,否則寫中心論點),從而使論證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2、引用論證

格式:(如果是講道理)論證了……觀點,從而使論證更概括更深入。

(如果是引用)使用了引證法,透過引用……證明……的觀點,使論證更有說服力。(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讀者往下讀)

3、對比論證

格式:把……和……加以比較,突出強調了……的觀點。

(四)論證結構

常見題型及應對方法

1、 直接透過選擇和填空的方式判斷論證結構

思路:首先看文章到什麼地方完成了提出問題的任務;從什麼地方開始分析問題;到什麼地方結束,歸納出結論。由此判斷是總分、並列、層進還是對照。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段落的領起句往往是關鍵,要緊緊抓住它進行分析理解。

2、提問A段到B段之間能否互換

思路:首先判斷兩個段落之間的結構關係,然後找一句總起句或總結句,在順序上與兩個段落的排列一致。

3、下面文字是從文中挖出來的,你認爲放到哪個位置最合適。

思路:從文章中抽出的段落含有分論點,判斷這個分論點與其他分論點之間的結構關係,並根據總起或總結句與分論點的照應順序來找準位置。

中考語文議論文3

 一、道理論據:

1、高潔的人喜歡施惠,而恥於受惠。——亞里斯多德

2、助人應及時,幫人應誠心。——諺語

3、誰若想在困厄時得到援助,就應在平日待人以寬。——薩迪

二、事實論據:

1、韓信與施恩不圖報。

2、雷鋒的優秀品質。雷鋒生活上艱苦樸素,卻常用省下來的錢去幫助別人。戰友中誰家裏有困難,他就偷偷地把自己的錢寄去;戰友的衣服髒了、破了,他就悄悄地幫助洗淨、補好。業餘時間,他到學校當校外輔導員;逢年過節,他到火車站扶老攜幼,到候車室打掃衛生;出差外出,好事做一路。一次,有位婦女爲丟失火車票犯愁,他掏出自己的津貼買來票,還送她上車。有人說他是“傻子”。他卻說:“我是甘心做這樣的‘傻子’的,革命是需要這樣的‘傻子’的,建設也需要這樣的‘傻子’的。”

3、老人種蘋果。有位老大爺種了許多蘋果樹。有家問他:“你這種這麼多蘋果樹幹什麼呀?要等好久好久,這些樹才能結出蘋果來呢,恐怕你吃不着它們了。”老大爺說:“雖然我吃不着,可是別人吃得着呀,那時候他們會感謝我的。”

中考語文議論文4

【考點透視】

議論文是表明觀點、闡明道理的文章,它以議論爲主要表達方式。議論文的一般考點有:(1)語言的積累與運用;(2)尋找論點,弄清論點與論題的區別;(3)辨識理解論證方法;(4)理清議論結構;(5)把握文意、層意、段意;(6)理解論據選擇的技巧;(7)品析揣摩關鍵詞語、重點句子含義及其表達作用;(8)體會議論語言的準確性、嚴密性特點;(9)理解中心句、支撐句及二者之間的關係;(10)聯繫生活體驗,理解作者的觀點及寫作意圖;(11)爲觀點尋找或補充論據;(12)立論與駁論的區別等。

【技法指津】

閱讀議論文,首先要了解議論文的特點。議論文有論點、論據、論證三大要素。只有把握住議論的這些特點,在閱讀時才知道從何入手,怎樣去”讀“。

弄清論據。

閱讀議論文,在抓住論點之後,還要弄清楚文中是用哪些論據來證明論點的。論據一般分爲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兩種。事實論據包括事例、史實、統計數字等。事實必須確鑿可靠,有代表性。道理論據包括革命導師的正確論述和自然科學的原理、定律、公式等。此外,正確反映自然規律和人類生活經驗的名人名言、諺語、格言等,也屬於道理論據。

搞清論證方法及論證方式。

搞清論證方法,才能更好地把握、理解中心論點。要搞清論證方法,首先要了解常用的論證方法。經常使用的論證方法有: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等。其次,還要明確議論文的兩種論證方式,即立論和駁論。立論就是針對事物或問題直接闡明自己的見解和主張;駁論就是透過反對錯誤或反動觀點,從而樹立起自己的正確觀點。在駁論文中,用到的論證方法還有”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及歸謬法等。

理清議論文的結構。

閱讀議論文,必須理清議論文的結構。立論文的結構一般分爲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三個部分,也就是引論、本論和結論。議論文的常見結構形式有:並列式,段落層次間是平行並列的關係;層進式,各部分之間是層進關係,即層層深入,步步推進;總分式,論證的層次間是總論和分論的關係,或先總後分,或先分後總,或總分總。駁論文的一般結構方式是:擺出錯誤論點、分析錯誤論點的實質及危害、得出正確的觀點。

把握論點。

閱讀議論文,最關鍵的是要找出文章的中心論點。大多數文章,標題只是提出了一個論題,中心論點隱含在文章的論述中。有的文章,標題就是中心論點。那麼,作爲論點的標題,一般是個表判斷、表肯定的句子或短語。也有的文章,在開頭提出中心論點。還有的文章,在行文當中或篇末提出中心論點。。

瞭解議論文的語言特點。

由於議論文是最貼近現實生活的一種文體,因而它的語言往往有鮮明的個性,或鍼砭時弊入木三分,或剖析事理一針見血,或諷刺社會不良風氣毫不留情。除了嚴密的邏輯性外,遣詞造句也是頗費心機的,我們在閱讀時要細心體會。

中考語文議論文5

據網上載到:一個從小就被家人溺愛的大學生,因新宿舍沒有空調,而自殺身亡。這個殘酷的事實令我思緒萬千。

品不優,乃溺愛之過。我曾經有這樣一個密友——他是家裏的獨生子,父母對其百般遷就,不分青紅皁白地爲他掩飾錯誤,對其過錯既不教育,更不責罵。久而久之,他變得驕橫張揚,凡事以自我爲中心,品德日益惡劣,以至走上了不歸之路。這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溺愛不是愛而是害。溺愛只是殘害孩子的一種婉轉的方式,它只會把孩子從一個黎明推向另一個黑夜,相當於引導孩子走上慢性自殺的路途。把孩子沉浸在溺愛中,讓他們爲所欲爲,最後只會斷送孩子的前程,只會爲自己留下悔恨。

我從不否認父母對兒女的寵愛,但絕對否定溺愛。因爲溺愛是一種無原則的愛,在這狀況下的孩子就如一匹脫繮的野馬,最後或許會碎骨於懸崖之下。也許,有家長認爲:給孩子灌輸愛是我們天經地義的。對!給孩子灌輸愛是你們天經地義的,但給孩子灌輸無原則的愛是你們必不可取的!父母愛的出發點沒有錯,只是愛的方式犯了錯誤。把寵愛誤解爲溺愛,只會把孩子從遼闊的草原退下萬丈深淵。

歷史上有哪位名人是在溺愛中成長的?有哪一個能在溺愛中成名的?我國乒乓球壇的擎天柱——鄧亞萍,她從小就在鄧大鬆殘酷的訓練中成長,最後揚名天下。難道這不是鄧大鬆對女兒的愛嗎?他助女兒攀登人生的高峯,這不是愛嗎?明顯的是,他的愛不同於溺愛。假若,鄧大鬆對於女兒只停留在庸俗的溺愛中,那麼我國還會飛躍出這麼一個人才嗎?其實,孩子非得在溺愛中成長,也非得在苦難中徘徊。只要家長稍微控制愛的量尺,別讓愛成爲一種過錯,那麼孩子便會拉開與深淵的差距,始終置身於草原之上。

父母們,放開手吧,別讓愛成爲一種過錯,別讓愛成爲自己的悔恨的眼淚,更別讓愛成爲殘害兒女的毒藥。

中考語文議論文6

歷來真正做學問有成就的學者,都不懂得什麼祕訣,你即便問他,他實在也說不出。明代的學者吳夢祥自己定了一份學規,上面寫道:

古人讀書, 皆須專心致志,不出門戶。如此痛下工夫,庶可立些根本,可以向上。或作或輟,一暴十寒,則雖讀書百年,吾未見其可也。

看來這個學規中,除了“不出門戶”的關門讀書的態度不值得提倡以外,一般都是很好的見解。事實的確是這樣。不管你學習和研究什麼東西,只要專心致志,痛下工夫,堅持不斷地努力,就一定會有收穫。最怕的是不能堅持學習和研究,抓一陣子又放鬆了,這就是“或作或輟,一暴十寒”的狀態,必須注意克服。吳夢祥的這個學規對我們今天仍然有一些用處。

這種學規早在宋代就十分流行,特別是朱熹等理學家總喜歡搞這一套。但是其中也有的不是學規,而是一些經驗之談。如陳善的《捫蝨新話》一書寫道:

讀書須知出入法。始當求所以入,終當求所以出。見得親切,此是入書法;用得透脫,此是出書法。蓋不能入得書,則不知古人用心處;不能出得書,則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盡讀書之法也。

用現在的眼光讀這一段文字,也許覺得他的見解很平常。然而,我們要知道,陳善是南宋淳熙年間,即公元12世紀後半期的人。在那個時候他就能夠提出這樣鮮明的主張,也算是難能可貴的了。他主張要讀活書而不要讀死書,就是說要知入知出;要體會古人著作的精神和實質而不要死背一些字句,就是說要體會古人用心處而不可死在言下。不但這樣,他還反對爲讀書而讀書的傾向。他主張讀書要求實際運用,並且要用得靈活,即所謂“透脫”。你看他的這些主張,難道不是一種反教條主義的主張嗎?他的這個主張,過去很少有人注意,因爲他的聲名遠不如朱熹等人,但是他根據自己讀書的經驗而提出了這種主張,我想這還是值得推薦的。

宋儒理學的代表人物中,如陸九淵的讀書經驗也有可取之處o《陸象山語錄》有一則寫道:”如今讀書且平平讀,未曉處且放過,不必太滯。”接着,他又舉出下面的一首詩:

“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①工夫興味長;未曉不妨權放過,切身須要急思量。”

這就是所謂“讀書不求甚解”的意思。本來說不求甚解也並非真的不要求把書讀懂,而是主張對於難懂的地方先放它過去,不要死扣住不放。也許看完上下文之後,對於難懂的部分也就懂得了;如果仍然不懂,只好等日後再求解釋。這個意思對於我們現在的青年讀者似乎特別有用。

注:①[涵泳]:深入體會。 (節選自《不要祕訣的祕訣》)

12.文中作者肯定的讀書態度和方法是什麼?(最好用文中語言作答)(2分)

答:

13.下面是關於本文行文特點和基本結構的分析,請選出不正確的一項。(2分) ( )

A.作者在引述古代學者關於讀書學規和方法的經驗之談後,接着對其作闡釋和評述,並且融入自己的觀點和態度。

B.引述陸九淵的詩句後,作者只對其中一句作了評述,是因爲其他詩句與讀書方法和態度無關。

C.引述——評述——再引述——再評述,如此循環,是本文行文的主要特點之一。

D.本文雖然有三段引述三段評述,結構看似鬆散,其實是緊湊的,因爲有一條讀書方法和態度的主線相牽連。

14.作者在引用陸九淵的詩句後,只對其中的“未曉不妨權放過”作了闡釋,而不像前面兩段在引用後作全面闡述,這是爲什麼?(2分)

15.結合你的學習體驗,談談文中倡導的讀書態度和方法在我們學習中的作用。(3分)

答.

參考答案:12.專心致志;知出知人;不求甚解

評分標準:2分。缺少一點扣1,分。

參考答案:13,B

評分標準:2分

參考答案:14.這段話着重論述讀書要不求甚解所以只對“未曉不妨權放過”作了闡釋和評述。

評分標準:3分。只要言之有理則可得高分。

參考答案:15.略

評分標準:3分。側重讀書心得的真實可信和語言的通順表達。

爲大家推薦的中考語文議論文閱讀練習題的內容,還滿意嗎?相信大家都會仔細閱讀,加油哦!

中考語文議論文7

議論文答題技巧

議論文:以議論爲主的表達形式,運用邏輯思維評事論理的文章體裁

考點1——議論文中第一段的作用

1) 內容上概括大意,有中心句抄中心句

2) 結構上引出下文的……論題或……論點(就近)

(論題一般是名詞或不是作者明確的觀點;論點一定是作者明確的觀點)

3)吸引讀者,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4)作爲事實(或理論)論據論證……觀點

考點2——議論文的論點

論點:作者所議論的問題所指出的見解和主張

一、寫出本文論點

1) 論點在題目、開頭或結尾

2) 開頭=結尾,論點在開頭;開頭<結尾,論點在結尾

3) 開頭有事例,一般中心論點在事例之後

4) 解釋、引用、重申的內容不能成爲中心論點

5) 結尾如果發出號召,論點在前面

6) 論點是正面肯定的句子,唯一的、完整的、明確的判斷句

7) 不用修辭手法;不用否定句(若是,要將其肯定過來)(如果題目是論點,不用改動);不用疑問句、反問句

8) “因此”是論點的標誌詞

注意:當題目屬於論點型,但文中又有一句在表述上更完整、更具體的作者對某一問題的主張或看法(句子包含題目)時,中心論點應寫文中的那一句而非標題。

凡是矩形結構的議論文中,中心論點往前找。若文中有多處提到中心論點,則寫最前面出現的一句。

9)概括分論點:概括每一層層意,要將觀點放入其中

10)引用內容不能作爲論點

中考語文議論文8

放棄好嗎?全世界許多人都會問同一個問題,衆所周知,堅持與執着是美好的,那麼作爲它們的反義詞,放棄呢?

很多人敗於放棄,想着自己的追求是好的,但同時也要放棄些什麼,人生如秤,必須兩端平衡,但執着之念太多時,試問:你不累麼?

還記得課本中的袁隆平嗎?是的,雜交水稻之父,一個看似就是個平常人的老人,卻在是學農時的一個想法,放棄了他的一切,終身投身與農業事業,那麼他失敗了麼?不,他成功了,他養活了世界中的22%的人口,試問:只能算失敗麼?常人言,放棄就等於失敗,現在呢?

有個關於香格里拉的傳說:從前有兩個人,都要攀山去香格里拉,一個人扔掉了隨身的所有黃金,另一個人什麼也不肯放棄,最終,扔了黃金的人成功到打了目的地,但另一個卻因揹包負重太大,掉下了山。

剛進中學,本想趁着老師與同學還都不瞭解我的時候擔任一星半點的職位,但最終想想還是放棄了,與我是好友的一個女生擔任了班幹部,並且在以後的歲月裏處處遭人白眼,我常問她:“你不累麼?趁着班主任還沒有生氣的時候快辭職了吧!”她卻搖頭,對我說:“不行,能坐上這位子不容易,我說什麼都要撐下去。”最後,她還是沒能撐來她的柳暗花明,班主任便撤了她,事後,我安慰她說:“這沒什麼的,一切都是因爲你的執意不放,最後纔會這樣的,知道‘捨得’麼?”她搖頭,我接着說:“有舍必有得,有得亦必有舍。許多人就是倒在了‘舍’上,他們認爲‘舍’是‘捨不得’,正是因爲這個‘捨不得’許多人最後都失敗了,你只是重蹈他們覆轍的其中一人而已呢。”她頗有感悟的點點頭。

人生沒有什麼是放不下的,放下了,身上的擔子就會輕一分。但並非是什麼都能放下的。人的本性不能放,人的道義不能放,道德不能放,但若使不放棄這些,就要放棄另外的一些東西:林肯放棄了生命,華盛頓放棄了金錢與權力,所以,放棄很容易,但也要在合適的時間適當地放棄一些東西。

佛說:“苦海無涯,回頭是岸。”告訴人們的就是放棄,讓人放棄怨念、放棄仇恨、放棄榮耀、放棄財富,當只放棄到僅一個人時,便是所謂的極樂世界,就是自由,無悔。瞧,舍了這些身外之物,卻得到了這些。

人,應學會放棄。

中考語文議論文9

1、找出文章的中心論點

中心論點的識別:一看題目,二看首尾,三看是否是明晰的判斷,四看是否統帥全文,四看論據證明的觀點。

方法:

(1)標題揭示 (2)開頭提出 (3)結尾歸納 (4)承上啓下的句子

(5)文章沒有直接提出中心論點,但始終圍繞展開論述。

2、分析論據的類型和作用

論據可分爲道理論據和事實論據兩種類型。

答題要點二個方面:(1)明確論據類型;(2)具體分析作用。

答題格式:這是論據,(概括內容),在文中起着證明(論點,如果有分論點,則寫出它證明的分論點,否則寫中心論點。)

3、分析論證方法的作用

句式:使用××論證的方法+論證了××觀點+效果

(1)舉例論證:透過舉具體的事例加以論證,從而使論證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答題格式:使用了舉例論證的論證方法,舉(概括事例)證明了(如果有分論點,則寫出它證明的分論點,否則寫中心論點),從而使論證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2)道理論證:透過講道理的方式證明論點,使論證更概括更深入。

答題格式:使用了道理論證的論證方法,論證了了觀點,從而使論證更概括更深入。

(3)比喻論證:能夠生動形象的證明作者的觀點,使說理生動,讓人容易理解。

格式:使用了比喻論證的論證方法,將比作,證明了的觀點,從而把抽象深奧的道理闡述得生動形象、淺顯易懂。

(4)對比論證:突出了作者觀點的正確性或重要性,使說理更有力度。

答題格式:使用了對比論證的論證方法,將和加以比較,突出強調了的觀點。

(5)引用論證:引用論證比較複雜,這與具體的引用材料有關,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權威數據、名人佚事、笑話趣聞等各種情況,其作用要具體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權威數據,可以增強論證的說服力和權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聞趣事,可以增強論證的.趣味性,吸引讀者往下讀。

答題格式:使用了引用論證的論證方法,透過引用證明的觀點,使論證更有說服力。(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讀者往下讀)

4、分析文章的論證思路

首先應該瞭解一般議論文的結構:提出問題(引論)分析問題(本論)解決問題(結論)。

分析議論文的論證思路,其實,就是在段落層次的基礎上加上一些諸如首先、然後、接着、最後一類表承轉啓合關係的詞語。做這個題目,尤其要注意開頭結尾的表述。

答題格式:首先舉了(引了)例子(話)從正面證明了的觀點,接着又引了(舉了)的話(例子)從反面證明了觀點,透過對比論證,證明了最後又透過比喻論證,證明了從而有力的證明了中心論點。

5、議論文題目分析

(1)作用分析:①點明論點 ②交待論題 ③點明議論由頭 ④⑤1、2、3

方法:主謂短語和動賓短語一般是論點,如:珍惜××,學會××,繼續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

並列短語一般論述事物之間的關係,如想和做,成與敗

題目中有談、論、說、議的一般是論題。

(2)效果分析:點明瞭文章論述的內容,明確了文章論點,運用比喻,生動形象的提出了論點等。

6、議論文開頭的作用

(1)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

(2)針對現實中某種現象(或事例或觀點)進行分析,然後提出論點(或提出論題),具有很強的針對性。

(3)引用名言提出論點或論題,同時,名言又是證明論點的論據。

(4)由某個故事或事例引出論點或論題,同時,故事和事例又是證明論點的論據。

(5)擺出錯誤的論點和論據,爲下文的批駁樹立靶子。

(6)用生動的比喻或故事(如寓言)引出論點,既能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又能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便於讀者接受。

7、議論文結尾的作用

(1)深化中心論點,提出的結論。

(2)強調的中心論點。

(3)發出的號召或希望人們。

(4)補充論證了。(其作用是使論證更嚴密。)

(5)總結全文,得出中心論點。

(6)提出問題,發人深思,其發人去關注或思考某個問題。

8、議論文語言特點分析

議論文語言特點分析的角度比較固定,只有二個角度:

(1)語言特點;簡明平實、形象生動、幽默風趣、含蓄委婉、富有文采等

(2)語體特點。語體特點,就是抓住邏輯嚴密四個字做文章就可以了。

一個應特別注意的事項就是做這類的題目一定要有具體文句支撐,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體例句爲例子進行分析。

常用句式:這個詞體現了議論文語言的嚴密性。

9、議論文寫作特點分析

議論文寫作特點分析的角度比較多,如修辭手法、論證方法、寫作手法

(1)修辭:

比喻:把××比作××,形象生動,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有力的論述了的××論點,便於讀者理解和接受;

排比:增強了文章論證的氣勢,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引用:引用古詩文,使文章富有文采,同時有力證明了××論點。

引用名言:有力證明了××論點。

反問:增強語氣,發人深思

設問:啓發讀者思考,強調某種觀點

(2)論證方法:參考論證方法的作用談。

(3)寫作手法比較固定,常見的就是:(1)舉例論證與道理論證相結合(夾敘夾議);(2)以論證方法爲主。(3)針對生活中的進行分析,具有很強的針對性等。同樣,做這類的題目一定要有具體文句支撐,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體例句爲例子進行分析。

10、文段結構作用

(1)引出下(全)文;(2)總結前(全)文;(3)承上啓下。

作爲議論文段的作用,必須結合文體特徵具體加答。

如開頭段作用往往起着引出中心論點(論題),那麼,我們可以參考下面的答題規範格式。

①開頭透過寫的事例,提出中心論點(或引出的論題)。

②開頭透過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論點(或引出的論題)。

③開頭透過引用名人趣事(或的奇聞趣事),提出中心論點(或引出的論題),也起到吸引讀者下讀的作用,增強了論述的趣味性。

結尾段的作用,請參照8:結尾的作用回答。

11、議論文的全文(或段落)結構特點

總分總,總分,分總。議論文段落的作用:總領全文,引領下文,過度,總結全文,前後呼應。

12、啓發思考類題目和補充論據

(1)啓發思考類題目:

①觀點必須符合主流思想意識。

②把文章中心換個角度闡述一下即可。

③注意聯繫實際題必須聯繫實際。

(2)補充論據

注意以下二個方面:

①看清楚要求補充的論據類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還是事例。

②補充名人事例要注意字數限制。當然,作爲應考,可以準備勤奮、處世等常見主題的名人事例和名言。名言字數要少,事情要熟悉,不要爲求新而準備那些較長名言或不熟悉的名人事例。

中考語文議論文10

中考語文議論文閱讀答題技巧

一、選文(1)(2)段順序能否對調?請說明理由

這一試題有兩種答法:(1)不能。因爲這幾段和第X段的XX幾句是一一對應關係。

(2)不能。因爲這幾段存在着邏輯順序或時間上的先後關係。

(或不符合人們的認知習慣)

二、問議論文開頭第一段的作用?

(1)作爲文章的理論論據。(2)引出論點或論題。(3)增強文章的趣味性,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三、請你簡析XX段的論證過程?

(1)先(正反兩方面)舉出XX事例或者道理論據,然後得出什麼結論(或證明什麼觀點)分、總。

(2)首先提出什麼觀點,接着用XX事例(從正反兩方面)或者道理論據進行論證,最後得出XX結論(或說明了XX的道理)總、分、總。

四、文段中用了什麼論證方法?有何作用?

(1)論證方法:道理論證(引證法)﹑舉例論證(例證法)﹑比喻論證(喻證法)﹑對比論證。這是初中常用的四種論證方法。以後還可學到歸謬法和類比法。

(2)論證方法的作用:

道理論證:透過引用X的話,充分有力證明Y觀點、增強文章的說服力。

舉例論證:透過舉X的例子,具體有力的證明Y觀點、從而使論證更具體更有說服力(或增強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讀者)。

比喻論證:把X比作Y,形象生動、通俗易懂的證明Z觀點、從而把抽象深奧的道理闡述的生動形象,淺顯易懂。

對比論證:透過X與Y對比,鮮明、有力的證明Z觀點、使論證更有說服力,增強文章的趣味。

中考語文現代文閱讀難點點撥

1、重點詞語的語境義。重點詞語包括文中出現頻率較高的詞語、成語和指示代詞。不管是詞語還是成語,要回答的都是在本文語境下的基本含義。考生要查找上下文相關資訊字樣,結合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來答出比喻義、引申義或深刻義。一般來說代詞“這”的答案肯定到前面去找,“那”或者“其”的答案要參看前後句子的具體語境來作答。

2、重要句子的語境義。重要句子包括難句、修辭句、過渡句、呼應句、哲理句、總結性語句。難句答題時需結合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可分成“由表及裏的語境義”、“語言表達的表現點”、“思想層面的深刻義”、“作者言外之意的潛臺詞”等幾個層面來答。修辭句要關注修辭的比喻和對比(襯托),解釋比喻的本體、喻體和相似點,以及該比喻句蘊涵的思想感情,考生可再答上“生動、形象使讀者容易理解,增強了感染力,能引起共鳴。”過渡句在結構上的作用或是承上或是啓下,或是承上啓下,主要是爲了詮釋前面的內容或者結構上的照應。過渡句都是前呼後應,一般找到應句後還要答出呼應的作用,尤其是佐證的具體內容。哲理句包括兩種,一種是引用名人名言佐證自己觀點或引出問題,考生要答出作者引用的目的;一種是作者自己寫出來的,這往往是文章的中心和閃光點,考生要認真體味,領會其內涵。

3、題目的作用或含義,以此爲題的妙處。考生一般只要答出文章主要描寫對象,也可能是線索,或答出具體特徵就基本到位了。但有時必須答出題目的深刻義、象徵義,纔有望得滿分。

4、整體感悟。整體感悟就是篩選和整合資訊的過程,是咀嚼總結性語句、整體把握文意的基本方法。黃老師建議考生拿到一篇文章時,先讀題目和首、尾段,弄清楚作者在說什麼,然後對照文章(段)後的考題再讀每段的首、尾句,即抓總結性語句,弄清每段的內容。

5、主觀開放題,主觀開放題有“談對文中某個觀點的看法”、“仿照例句”、“寫思想教育意義讀後感”、“談寫做特色借鑑”、“擴寫”等。考生答此類題,不管是同意還是反對都必須寫出充足的理由,字數不能太少,可採用多種修辭手法,使答案豐滿。

中考語文議論文11

今天的議論文複習課,雖然經過了三易其稿,充實了相當多的資料,但是,由於最根本的教學目標制定得要求過高,缺少對於學情和考情的綜合結合,導致了整堂課虛有其表,沒有讓整個學生羣跟上教學節奏,導致部分學生習得大打折扣。

現階段是初三學生最後的複習,他們可謂進入了白熱化和甚至是超負荷的複習狀態,教師也期望學生們已經對於初中階段所有文體閱讀思路和相關知識點都已熟練掌握。但是,現實和理想總存在着差距,特別是多門學科教學複習的超時超量導致彼此覆蓋,再加上學生閱讀經驗存在着千差萬別,學生的閱讀水平和能力終究是參差不齊。

本堂複習課的預設是想透過以經典議論文《談骨氣》的課堂分析,再一次強化議論文的相關知識點,着重幫助學生對於論證過程的認識,尤其將論證細化爲論證結構、論證內容(特指論據)和論證語言三方面的品味,最後以練習進行課堂評價。論證,是議論文的關鍵,它的成敗決定了論點是否成立。當然,論證涵蓋了衆多內容,大到全文框架的構建,小到論述語言的組織,當然,最離不開的是論據的選用和呈現。教學結果證明:貪多則嚼不爛,根據本班學生的學情和考情,論證的三個組成在本堂課上其實只能夠也只要完成一項。課後反思發現自己的膽子很大,但學情考慮不周,再加上沒有將考情納入備課,導致課上得喜憂參半。課後發現網絡上魏書生、錢夢龍等教學大家對於《談骨氣》的教學實錄都是三課時,可見自己備課時的教學目標不切實際了。而且,初三學生的最重要的使命便是升學。

吃一塹,長一智。我由衷的感受到,也是提醒各位指導團同仁,教學目標真的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是保證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益的基礎,因爲教學目標指出了教學的主攻方向,規定了一節課的教學內容、重點難點、學習層次水平,影響着教學策略的選擇以及教學的深廣度等,它是教學活動的靈魂,並制約着教學活動的全過程。還尤其是強調一點,教學目標要小,要實,這樣的課纔能有上的價值。所以,希望我們所有的課都一要緊扣課程標準,讓教學目標作爲課程標準的具體化體現,不管教學如何設計,都必須緊緊圍繞着課程標準所規定的基本素質要求,都不能脫離這個中心;二要緊扣考綱,因爲它把考試範圍具體到每一個基礎知識點,考綱對指導學生學習,尤其是應試有指導性作用和價值不容置疑,實現教學與應試的雙贏,那麼我們就成功了。

中考語文議論文12

1、論點(證明什麼)

論點應該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個完整的簡潔明確的句子。從全文看,它必能統攝全文。表述形式往往是個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斷句,是明確的表態性的句子。

A.把握文章的論點。中心論點只有一個(統帥分論點)

⑴明確:分論點可有N個(補充和證明中心論點)⑵方法①從位置上找:如標題、開篇、中間、結尾。②分析文章的論據。(可用於檢驗預想的論點是否恰當)③摘錄法(只有分論點,而無中心論點)

B.分析論點是怎樣提出的:①擺事實講道理後歸結論點;②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③針對生活中存在的現象,提出論題,透過分析論述,歸結出中心論點;④敘述作者的一段經歷湖,歸結出中心論點;⑤作者從故事中提出問題,然後一步步分析推論,最後得出結論,提出中心論點。

2、論據(用什麼證明)

⑴論據的類型:①事實論據(舉例後要總結,概述論據要緊扣論點);②道理論據(引名言要分析)。

⑵論據要真實、可靠,典型(學科、國別、古今等)。⑶次序安排(照應論點);⑷判斷論據能否證明論點;⑸補充論據(要能證明論點)。

3、論證(怎樣證明)

⑴論證方法(須爲四個字)

①舉例論證(例證法)事實論據記敘②道理論證(引證法和說理)道理論據議論

③對比論證(其本身也可以是舉例論證和道理論證)④比喻論證比喻在說明文中爲打比方,散文中爲比喻。

⑵分析論證過程:①論點是怎樣提出的;②論點是怎樣被證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實,是否有正反兩面的分析說理);③聯繫全文的結構,是否有總結。

⑶論證的完整性(答:使論證更加全面完整,避免產生誤解)

⑷分析論證的作用:證明該段的論點。

4、議論文的結構

⑴一般形式:①引論(提出問題)―――②本論(分析問題)―――③結論(解決問題)。

⑵類型:①並列式②總分總式③總分式④分總式⑤遞進式。

5、議論文的語言

⑴嚴密(修飾性、限制性的語言的運用);⑵生動(成語、各種修辭手法的運用);

⑶詞序(從生活邏輯和上下文的照應上判斷);⑷句序(關聯詞語的使用,特別要注意遞進關係)。

6、駁論文的閱讀

⑴作者要批駁的錯誤觀點是什麼?⑵作者是怎樣進行批駁的,用了那些道理和論據;⑶由此,作者樹立的正確的觀點是什麼?

7、常見考點

①、議論文的論點考點:

第一,分清所議論的問題及針對這個問題作者所持的看法(即分清論題和論點)。

第二,注意論點在文中的位置:

(1)在文章的開頭,這就是所謂開宗明義、開門見山的寫法。

(2)在文章結尾,就是所謂歸納全文,篇末點題,揭示中心的寫法。這種寫法在明確表達論點時大多有。因此,總而言之,歸根結底等總結性的詞語。

第三、分清中心論點和分論點:分論一般位於段首或有標誌性詞語:首先、其次、第三等

第四、要注意論點的表述形式:有時題目就是中心論點。一篇議論文只有一箇中心論點。

式結構、對照式結構、層進式結構、總分式結構。

此考點的基本形式:作者如何證明論點的?

答題思路是:作者爲了證明……觀點,首先使用了……論據,然後對……論據進行了怎樣的分析,從而證明了……觀點。關鍵要說清楚證明過程的層次性。

④、議論文的論證方法考點

論證方法是指運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過程和方法,是論點和論據之間邏輯關係的紐帶,中考要求掌握的有以下四種:

1、舉例論證:是列舉確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證明論點的方法。因爲“事實勝於雄辯”,所以舉出確鑿典型的事實來證明論點,能增強文章的說服力。

2、道理論證:是引用具有權威性的言論證明論點的方法。所以這種方法使用得當,有很強的論證力量。分析引證法的作用,應先弄清引用了誰的言論,是爲了證明什麼,再把握引證法的特殊作用——具有權威性,論證有力。

3、比喻論證:就是透過形象的比喻來證明論點的方法。這種方法可深入淺出地把道理講得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4、對比論證:是用正反兩方面的事實和道理進行鮮明對比,從而證明論點的方法。分析對比論證方法作用,兩個方面XX比較,使其對與錯更加分明,正確的觀點更容易被讀者接受。

答題思路:(1)道理論據,增此文轉自淘.教。案網()加論據的權威性。(2)事實論據,從哪個角度來證明論點。(3比喻論證,或生動形象證明了……,或深入淺出證明了……(要根據本體和喻體之間的關係來確定)。(4)對比論證,兩個方面比較,使其對與錯更加分明,正確的觀點更容易被讀者接受。

⑤、議論文的語言特色考點:分析議論文的語言特色:①、要從邏輯的角度,分析其用詞的準確,嚴密:②、要從說理的角度分析其敘述的概括性和簡潔性:③、要從修辭的角度分析其用詞的鮮明、生動和感情色彩。下面從不同角度解釋一下:

A、語言準確表現爲:①概念使用準確,②定語、狀語等修飾成分恰當。

B、語言嚴密表現爲:判斷和推理嚴密,語言表達周密,邏輯性強。

C、語言鮮明表現爲:表述明確,不模棱兩可,態度明確,愛憎分明,恰當使用修辭方法和特殊句式,增強語言的生動性和說服力。

D、語言概括簡潔表現爲:議論文中事實敘述不細緻,較籠統。用議論文的目的是以理服人。不宜詳細敘事。否則會喧賓奪主。這一點一般的議論文都有體現,就不再舉例說明了。

答題思路:如加點詞語有什麼作用?思路:(1)確定、回答詞語在語境中的(表層)含義;(2)詞語對錶達中心或闡明觀點的(深層、比喻或引申)作用;這類題主要考語言的準確周密性和形象生動性。又如詞語順序是否可以顛倒?

答題思路:(1)解釋詞語的含義;(2)闡明詞語之間的時間或事理程序的先後順序,強調其先後順序或層次性。

⑥、議論文中代詞的指代對象考點:這種考題在各種文體的閱讀中都較爲常見。基本上分爲兩種情況:一是需要聯繫上下文加以概括的。二是原文中找出指代的內容,這種情況,指代的內容一般出現在代詞之前,找到後可用其替換代詞,通讀句子視句意變化與否來檢驗其正誤。

⑦、開放性、拓展題考點

這種題一般都是,考查學生閱讀文章後所產生的情感體驗或理性思考。解題時需結合文章發揮個人從閱讀中獲得的感悟。答題方式:相當於寫一篇小的議論文,要有論點、論據。注意必須引用名言或名人軼事來證明自己的觀點或認識。

⑧、議論文中非議論成分考點

答題思路:議論文中非議論成分,都是爲論點服務的(不同表達方式,作用不相同,要看使用非議論成分的目的來確定)

中考語文議論文13

一個孩子,不忍看到蝴蝶在蛹中痛苦掙扎,便剪開蛹殼。不想,這隻蝴蝶身軀臃腫,雙翅乾癟,根本飛不起來,不久便死去。

蝴蝶必須在痛苦中掙扎,直至雙翅強壯,方可破蛹高飛。人類不適當的愛,反成埋葬它的墳墓。蝴蝶如此,青少年又何嘗不是這樣?家長的溺愛,也恰似一把殘酷的剪刀,只扼殺孩子,使他們永遠無法騰飛。正如著名的詩人汪國真所言:“怕只怕,愛也是一種傷害。”溺愛成傷,歷史上不乏先例。仲永5歲能詩,聰穎超羣,卻在父母及衆人的讚揚和寵愛之下,最終“泯然衆人矣”;趙武靈王對兒子放縱嬌慣,最終被不孝之子活活餓死;晉武帝縱寵兒子奢侈享受,其子繼位後治國無方,西晉王朝走向亡。無論是仲永之“傷”,還是趙武靈王的“悲”或西晉王朝的“衰”,都是寵愛的惡果。“寵”,是寶蓋下面的一條龍,這龍是無法騰飛的龍啊!

相反,對孩子嚴格要求,不但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還有利於孩子的成長。王羲之年幼時,他的父親便教他習字,要求甚嚴,結果王羲之終成百代書驛;曾國藩嚴整家規,教子有方,曾氏家族赫赫名揚;巴頓的父親要求他每早苦讀,造就了一位叱吒風雲的人物……須知這些家長並非不愛孩子,只因他們清楚,寵溺不是正確的愛,縱寵只會帶來傷害。

可悲的是,當今的某些父母卻不明白這個道理。孩子矯揉造作,說這是天真可愛;孩子揮霍浪費,說他將來準掙大錢;孩子口出狂言,說胸有大志;孩子要摘月亮,這些父母就可以去找梯子。殊不知,這樣做只會使孩子獨毒驕嬌,自由放任,不懂長幼尊卑,缺乏集體觀念。如此愛出來的“小皇帝”,將來只怕是誤已、誤家、誤國的“昏君”!

家長愛孩子本無可非議。但這愛,不應是牢籠,不應是蜜罐,不應是保險箱,只應是孩子放縱時家長嚴厲的目光,孩子懶惰時家長頻頻的叮囑,孩子犯錯時家長諄諄的教誨。……因爲只有這樣,蛹中的蝴蝶才能飛起,稚氣的少年才能成長;只這樣,愛才不是一種傷害。

中考語文議論文14

1論據(用什麼證明)

⑴論據的類型:

①事實論據(舉例後要總結,概述論據要緊扣論點);

②道理論據(引用名言要分析)。

⑵論據要真實、可靠,典型(學科、國別、古今等)。

⑶次序安排(照應論點);

⑷判斷論據能否證明論點;

⑸補充論據(要能證明論點)。

2、論點(證明什麼)

論點應該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個完整的簡潔明確的句子。從全文看,它必能統攝全文。表述形式往往是個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斷句,是明確的表態性的句子。

A.把握文章的論點。中心論點只有一個(統帥分論點)

⑴明確:分論點可有N個(補充和證明中心論點)

⑵方法

①從位置上找:如標題、開篇、中間、結尾。

②分析文章的論據。(可用於檢驗預想的論點是否恰當)

③摘錄法(只有分論點,而無中心論點)

B.分析論點是怎樣提出的:

①擺事實講道理後歸結論點;

②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

③針對生活中存在的現象,提出論題,透過分析論述,歸結出中心論點;

④敘述作者的一段經歷湖,歸結出中心論點;

⑤作者從故事中提出問題,然後一步步分析推論,最後得出結論,提出中心論點。

中考語文議論文15

⑴如果說生活是一張白紙,等待我們用血水和淚水描繪自己的奮鬥和拼搏的軌跡,那麼生命便是一枝鉛筆,它總是用自己瘦瘦的身軀,在潔白的素箋上流瀉出筆底的風風雨雨……

⑵生命之所以是一枝鉛筆,而不是鋼筆、毛筆或者別的什麼,是因爲鋼筆和毛筆都可以多次使用,只要吸上墨水,它們就能長時間寫下去。而鉛筆卻不是這樣,這就猶如光陰從我們身邊一日一日地溜走,並且永不復還。鑑於此,我們必須珍惜自己的生命時光——須知鉛筆是越用越短……

⑶生命是一枝鉛筆,而這枝鉛筆,也常常帶來森林的氣息。那木質的筆桿,更像一棵苗條的小樹,由此,派生出清清溪澗、幽幽鳥鳴。而從鉛筆刀的刀口吐出的小小刨花,多像落葉,輕舒漫卷;又像波浪,給生命鑲上美麗的花邊……生命如一枝鉛筆,總是給你許多優美而又深刻的遐想。

⑷生命是一枝鉛筆,還意味着在人生這篇文章裏,如果因爲某種原因而寫出了錯字、別字甚至病句,你就可以用醒悟的橡皮輕輕地擦去,再在擦拭一新的空白處,重新斟酌,重新運筆,寫下自己新生後的火熱心跡。一個人有了錯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不願正視它和改正它。

⑸生命是一枝鉛筆,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別人,你都可以從從容容、認認真真地進行速寫或者素描。你可以在火熱的生活面前用 ⑴ 的行楷書寫你的拼搏,也可以在冰冷的世介面前用 ⑵ 的正楷書寫你的執著……

⑹生命是一枝鉛筆,你可以用它爲自己的未來設計充滿喜悅與渴望的藍圖,也可以用燈下苦讀的身影做細線條,自己緊張而豐富的生活勾勒出一幅充滿活力的圖畫。

⑺生命是一枝鉛筆,它還給予我們這樣一個有力的啓示——做人,要像它一樣,時時刻刻把腰桿挺直!

8、貫穿全文的一個比喻句:▲(3分)

9、第⑴段與⑵-⑹段在結構上屬於 ▲ 關係(2分)

10、作者說“生命是一支鉛筆”,請你分別概括第⑵段和第⑷段中“生命”與“鉛筆”的相似點。(4分)▲

11、選擇恰當的詞語,將其序號分別填入第⑸段的空格處。(2分)A沉穩 B灑脫

12、閱讀⑸-⑺段,把下面一句話補寫完整。(2分)

我們要善待生命,善用鉛筆,不做一支禿筆,不做一支閒筆;要做一支抒寫拼搏的鉛筆,要做一支▲,要做一支▲。

13.有人說“生命是一本書”,請結合文字和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這句話對你的啓示。(4分)

參考答案:

8.生命是一支鉛筆

9.總分

10.第⑵段:生命與鉛筆都會磨損、衰減、越用越短。第⑷段:當生命與鉛筆“書寫”發生錯誤時,可以改正,重新“書寫”。

11.⑴B⑵A

12.例1:生命是一本書,需要細細品讀,讀出精彩,讀出內涵

例2:生命是一本書,即使成不了名著,但也不能粗製濫造,隨便應付。哪怕寫出的書無人閱讀,也要篇篇對得起自己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