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敘事作文

紀念孫中山誕辰的作文精選

孫中山是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和民主革命先驅者,爲中國的獨立、民主、富強而奮鬥了終生。在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他的活動開拓了一個新階段:提出了具有比較完全意義的民主革命綱領,領導中國人民推翻帝制,建立了共和國。當中國革命歷程進入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後,孫中山接受了中國共產黨和國際無產階級的幫助,把舊三民主義重新作了解釋,使之獲得了新的歷史特點。小編整理了相關的作文範文,快來看看吧。

紀念孫中山誕辰的作文精選

紀念孫中山誕辰的作文【篇一】

孫中山,一個不常聽到的名字。一個久久落寞,無人再提的名字;他的聲音早已沉沒於老舊的書本和圖書館中,早已沉寂於研究院的研究者口中。我們聽慣了周杰倫、林志玲,以及很多影視娛樂界的當紅明星的名字。但是,曾經有這樣一個人,一百多年前,他爲挽救岌岌可危的中華民族不至於亡國滅種而上書李鴻章,要求變法強國。被拒後,又憤然舉起大旗,組織政黨,拿起武器,推翻了那個頹廢腐朽的晚清王朝,企圖喚醒早已沉睡的國民。這樣一個人,我們可還記得嗎?

孫中山,一個當時被認爲不安定分子的人;一個被政府到處通緝,不得不遠走他鄉,漂泊異國的人;一個不顧個人安危,到處宣揚三權分立,五權憲法的人。一個極力想要推翻君主專制,實行民主共和的人。他知道,一個沒有國民自主性的國家,只依靠少數某些人的獨斷專行,是不會長久的。於是,1911年的一天,在被稱爲辛亥革命的戰役中,他推翻了墮落的晚清王朝,建立了中國第一個民主共和體制的國家。他是第一個主張實行民主共和的先行者,一個極力主張民主自由的偉大思想家。無論他當時惹得了多少人的非議,無論他在當權者的心目中多麼不安定,但是,“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歷史,最終給了他一個公平的定位——革命的偉大先行者。

毛主席說過,孫中山先生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我們應該牢牢記住先生的偉大功績,並且爲此而不懈的努力奮鬥。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週年,讓我們回望過去的崢嶸歲月,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吧。讓我們牢記革命先輩不屈鬥爭的堅強意志。帶着這份勇敢,微笑着踏上我們未來的人生之路吧。困難並不可怕,只要我們勇敢的面對一切,勇於克服一切,未來的美好時光總會到來的!

紀念孫中山誕辰的作文【篇二】

2006年11月12日是一個特殊的日子——紀念孫中山誕辰140週年。全國各界人士紛紛舉行各種各樣的紀念活動。透過這個紀念活動,我進一步加深了對中華偉人孫中山的瞭解。

孫中山(1866~1925)名文,字德明,號日新,後改逸仙;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誕生於1866年11月12日,廣東香山(今中山市)翠亨村人。在中法戰爭中,孫中山目睹清政府的賣國、專制和腐敗,開始產生反清和以資產階級政治方案改造中國的思想。1892年,孫中山畢業於香港西醫書院,隨後在澳門等地一面行醫,一面結納反清祕密會社。1894年,孫中山上書北洋大臣李鴻章,提出改革主張,但未被接受。1894年11月,孫中山組織興中會,以“驅除韃虜,恢復中國”爲誓詞。1905年8月,孫中山與黃興等人在日本創建同盟會,孫中山被推舉爲總理,他所提出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革命宗旨。孫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同盟會的成立,有力地促進了全國革命運動的發展。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佈就職,組成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結束長達2000多年的君主制度,建立了共和國,頒佈《中華民國臨時約法》。1914年6月,孫中山在東京組織中華革命黨,希望恢復和發揚同盟會的精神。10月25日在東京與宋慶齡結婚。從1918~1920年,孫中山完成過去已着手撰寫的《建國方略》,對以往的革命經驗進行總結,提出了改造和建設中國的宏偉計劃。

1919年10月,孫中山宣佈中華革命黨改組爲中國國民黨。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標誌着孫中山的革命思想和革命事業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1924年5月,孫中山在廣州黃埔長州島創立陸軍軍官學校,爲建立革命軍隊打下基礎。孫中山在鬥爭中認識到,要爭取中國獨立富強就必須努力推翻帝國主義。1925年3月12日,因患肝癌在北京逝世。在國事遺囑中,他總結了40年的革命經驗,得出結論說:“必須喚起民衆,共同奮鬥。”發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的號召。

孫中山無愧爲中國人民的偉大兒子,無愧爲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爲了改造中國耗盡畢生的精力,在歷史上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在政治上也爲後繼者留下珍貴遺產。

紀念孫中山誕辰的作文【篇三】

當公元1840年帝國艦炮無情駛來的那一刻,皆已物是人非,往昔的“東亞巨獅”已流落爲列強口中的“東亞病夫”,一次次戰火硝煙,一次次傷痕累累,一次次動盪不安。割地賠款,喪權辱國,“民族”之所願,安在?山河飄搖,法治不昭彰,“民權”安在?生民塗炭,經濟凋敝,“民生”之所願,安在?難道歷史之輝煌不會再現?

什麼是真正的有血性的`中國人?鐵骨錚錚,至死不渝;同心協力,衆志成城。歷史雖已悄然逝去,但其精神不朽不敗。憑藉着祖先們留下來的寶貴精神,國人又一次站在了風口浪尖,爲復興中華而努力,爲太平盛世而勠力同心。歷史是如此的相似,每個時代都不缺乏產生英雄的土壤,而這個時代賦予英雄的責任也更沉重。

孫中山,生於1866年的晚清,名文,字載之,號日新,又號逸仙,出生在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翠亨村的農民家庭。青年時代的孫中山就有很大的志向和抱負,勵志有所作爲,併爲天下蒼生而奔波。爲此,他開始探索自己的人生之路,併爲此而操勞一生。

百年天地轉,地覆天翻慨而慷。實現先生遺志,弘揚中山精神,復興中華文化,推動中外文化交流,促進海峽兩岸合作和統一,構建全球華人共有精神家園,實現偉大的“中國夢”,是復興中華的精神要義,是全體華夏兒女的共同目標。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中國夢”有它深厚的歷史積澱和華夏兒女千百年來的期待,是順應時代潮流的歷史必然,具有頑強的堅不可催的生命力和爆發力。瞭解“中國夢”的歷史與當代,深刻銘記苦難與屈辱,才能使我們更加踏實地從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更有信心地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國夢是當代中國民族復興理想的最新宣示,它不僅是百年來無數仁人志士奮鬥目標和幾代中國人夙願的凝結,也是對振興中華當代價值的新詮釋,是引領中國前進的航標,“人類進化,世界大同。”繼承和發揚載之身先士卒,爲圓夢中國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大無畏革命精神,銘記歷史,終究會走出一條大道如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