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幼兒園班主任工作的心得體會範文(通用6篇)

在平日裏,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班主任工作的心得體會範文(通用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班主任工作的心得體會範文(通用6篇)

幼兒園班主任工作的心得體會1

幼兒園班級管理工作有其特殊性,既有對不同崗位教師的管理,又有對不同個性的幼兒的管理;既有對生活的管理,又有對教育教學的管理;既有對人的管理,又有對物的管理等等。這就需要班主任要有多種能力:要有凝聚力,使全班人員團結一致;要有發現新問題、解決新問題的能力,使班級工作不斷完善改進;要有處理各種關係及矛盾的能力,如與其他班級之間的關係、班級人員之間的關係、教師與幼兒之間的關係、幼兒園與家長之間的關係、家長與家長之間的關係等等,創設一種相互尊重、和諧、民主、團結的育人環境;要有顧全大局、公正無私的精神,避免各種不良風氣的形成;還要有工作紮實、無私奉獻的品質,要有一定的教育教學能力,帶動班級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等等。

透過幾學期的班主任工作,我有幾點體會與大家共享:

一、良好班風的形成很重要。

良好的班風是一種精神風貌,一種座右銘,一種共同的目標,它是無形的,卻又無處不在,它可以使每一位到這個班級工作的老師都積極主動、充滿幹勁。

二、班級工作既要務實,又要創新,要與時俱進。

每個孩子有每個孩子的個性,每位老師有每位老師的特點,每個班級有每個班級的實際情況。我們必須從實際出發,紮實有效地開展工作。在此基礎上,要根據時代的發展要求和班級的發展狀況,不斷開拓創新,推動班級工作不斷進步。如我班生活管理、常規習慣的培養、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幼小銜接等工作,就是在這樣的思想指導下,不斷精益求精,取得成效的。

三、班主任要帶頭樹立公僕意識、服務意識。

班主任是班級的公僕,對班級工作要克己奉公、無私奉獻;老師要服務於幼兒和家長,要讓幼兒進步、家長滿意。只有樹立了這種意識,才能真正發揚民主,讓每一位老師、每一位幼兒都當家作主,管理班級;才能建立平等的、融洽的、親切的、互相尊重的家園關係、師師關係、師生關係;才能不斷提高工作質量。

四、班主任既要作好教師的組織者、協調者,又要作好幼兒的教育者、管理者。

班主任的特殊工作性質決定了班主任要充當好雙重角色。

首先,作好本班教師的領頭人,帶領大家一起作好本班的各項工作,對出現的問題及時協調解決,使大家一直保持積極的工作熱情、團結一致的方向。一方面,“該出手時就出手”。如家長來了,班主任首先要與家長作好交流工作,增進家園之間互相瞭解;對發現的問題,班主任要首當其衝、身體力行地解決,而非將責任一推了之。另一方面,“該放手時就放手”,要充分信任每一位教師,讓大家積極主動地解決問題、促進工作;讓每一位老師敢於說出自己的意見看法,誰的意見合理採用誰的;鼓勵每位教師積極主動地與家長交流,與家長建立了朋友的關係、合作的關係。

其二,作好幼兒的德育工作、習慣培養工作和所承擔的學科教學工作,盡到對幼兒的教育管理職責,促進幼兒的全面和諧的發展。

五、既要自信,又要自省。

首先我們要相信班級每位人員有能力把工作作好、作出色。但自信並不自負,對存在的問題我們也要自省,學習別的班級的好的做法,及時調整改進工作;並常常自查,自己發現自己的問題。這樣,班級工作纔會不斷髮展。

六、既要互相合作,又要明確職責。

真正的合作不是工作不分彼此,或界限太清,而是在明確各自職責的前提下,在分工的基礎上,每個人都優質高效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並在班級總體工作目標下,互助互補,才談得上是成功的合作。這樣,工作纔不會因職責不明而遺漏,也不會因界限太清而延誤。

不論採取什麼形式,什麼方法,有一點是不變的,那就是不論什麼工作都深入實際、講求實效,不停留於形式和表面,真正把工作做到位,做到家。

幼兒園班主任工作的心得體會2

時間飛快的流逝着,又到了一個學期末。轉眼之間,我從事幼兒園教師也已經有五年了。這五年,我從一個什麼都不懂、慌慌張張的老師到現在擔任作爲大x班的班主任老師,變化可以說非常的快。我在工作的第三個年頭開始了班主任的工作,到現在,我帶的第一個班已經從幼兒園畢業了,即將進入小學。這五年,我也有了自己的一些工作心得。

注意學生的年齡差距。別看小班和大班的孩子只差了大概兩歲,但小孩子正是成長最快的時期,這兩年也有很大的差別。所以對待不同年級的孩子,就要有不同的教學方法。小班的孩子在上學之前都是透過家人學習了一些語言,所以在教學的時候語言要儘量的通俗易懂。但大班的學生已經上了兩年的幼兒園,知道了很多東西,所以就不用特意的把語言簡化,他們就可以明白了。中班的教學語言可以比小班的更深一點,但要比大班的更簡單一些。這樣可以讓孩子一步步的學會更深的一些知識。

培養好的行爲習慣。現在幼兒園大多數孩子從小開始就是交給爺爺奶奶帶,爺爺奶奶就會比較的縱容他們一些,在家裏吃飯的時候都要喂,不能自己吃飯,其他什麼事情也都是爺爺奶奶幫忙。在幼兒園,要幫助孩子們逐漸形成好的行爲習慣,讓他們逐步嘗試自己做這些事。一開始老師肯定不能完全放手,可以在旁邊看着或者幫忙,但不能完全都由老師幫着做,這樣就沒有意義了。

經常跟家長聯繫。跟學生的家長聯繫首先是爲了向家長彙報孩子們最近的狀況,和在幼兒園裏的學習和生活。其次是爲了讓家長跟老師一起合作。不能孩子在幼兒園學會了自己吃飯,回家之後家長還是要喂,那我們老師的努力就白費了,沒有用。所以我們要經常跟家長聯繫,在家裏也讓孩子嘗試着自己做一些能做的事,形成自己做的好習慣。

持續不斷的學習。幼兒園教師要持續的學習,不能認爲自己有了經驗就不用學習了。每一代小朋友的性格不一樣,時代也在變化。若想變得更加的優秀,就要一直學習。我在空閒的時候,會讀一些教育學和心理學的書,讓自己知道更多的教育方面的知識,能夠更好的對學生進行教育。要想學生學得好,教師的知識要更加的豐富,才能夠傳授給學生知識。

雖然我現在已經能夠做好所有的工作了,但我認爲我還有很大的提升的空間。之後會一直努力,提高我的教學水平,讓孩子們在我的班更快樂。

幼兒園班主任工作的心得體會3

時光飛逝,轉眼我在幼教崗位已工作了近十三個年頭。回首這十年,點點滴滴,歷歷在目。從剛參加工作初次帶班時的慌亂不堪,到現在能夠從從容容的組織幼兒、開展教學、做好家長工作,這其中經歷了許多的艱辛。我認爲作爲一個幼兒教師,首先要處於一個不斷學習的狀態,教孩子學首先自己要學。我們所處的社會瞬息萬變,教育理念也是在不斷的變化中。所以教師要不斷學習,及時地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適時地調整教育方式。向書本學、向老教師學、向家長學,還要向孩子學,教學相長嘛。當然萬變不離其宗,孩子的健康發展始終是擺在首位的。

從事幼兒園事業是有意義的,雖然工作很辛苦,但在教學中也能感到其中的樂趣。幾年下來,我做爲一個班主任最大的感觸是有辛苦也有樂趣。很感謝有這個機會與大家一起分享做班主任的幾點心得體會。

一、“愛心”————幼兒教育成功的關鍵

“沒有愛就不會有教育”,對班主任來說,我們既要有對班主任工作的無比熱愛,更要有對孩子的親切關愛。首先,對教育事業的執着追求和熱愛,特別是對班主任工作的無比熱愛,這點對班主任來說顯得格外的重要,它是當好一個班主任所必須具備的先決條件。衆所周知:當我們對某工作或某件事情缺乏興趣和熱情時,恐怕是難以將這項工作做好的。我在做班主任工作之初就曾給自己定下了這麼一條:要麼就別幹,免得誤人子弟;要幹就得盡心盡力地把它幹好,幹出一點成績來。其次,熱愛孩子,關愛每一個孩子是教育好幼兒乃至當好班主任的必要前提。熱愛和保護孩子是我們班主任的神聖職責,是合格班主任的必備素養,無私地關愛孩子是師德中是最最要的一點。以愛動其心,無微不至地關愛孩子的成長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條件。我認爲,教師生涯中最大的事情就是一個心眼爲孩子,教育事業就是愛的事業。家長把孩子送到學園、送到我的班中,我就要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去關心他、愛護他、教育他。讓幼兒自己感受到老師的愛心,感受到老師像他們的親人一樣,讓他們感受到老師時刻關懷着他們、關心着他們的每一點的進步和成長。

二、耐心————幼兒教育成功的紐帶

孩子成材的基礎在教育,教育的基礎在家庭。家庭教育是學校、社會、家庭三種教育合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及時瞭解孩子的家庭情況,做好家園聯繫工作,是貫穿幼兒教育工作的紐帶。我班幼兒敏敏的媽媽在和我的交談中多次提到她的女兒比較內向,在幼兒園不願與別人交流,對老師有畏懼,希望老師能多關心她。於是,我特意留心了她。有幾次我給她梳了很好看的髮型,她回去就很興奮,說老師喜歡她,在關心生活的同時,我也注意給她在大家面前表現的機會。我也讓家長在家裏多給敏敏煅煉的機會,多鼓勵她。一段時間以後,家長反映她有進步,性格活潑了許多。由此可見,透過家園聯繫瞭解孩子在家在園的'各種表現,及時幫助孩子改正缺點,有利於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

三、贏得孩子的心————幼兒教育成功的關鍵。

讓孩子說出心理話,有助於老師及時發現孩子的所思所想,得正確引導,培養孩子寬宏、大度、開朗的個性品質。如果錯過了交談教育的機會,不能及時走進孩子的心田,就有可能在他們的心中留下“孤獨憂慮、怎麼狹隘”的陰影。孩子遇到困難幫他,有了煩惱開導他,取得成績鼓勵他,久而久之,孩子自會把你作爲他傾吐心思的對象、可信賴的朋友,和諧信任的師生關係自然也就建立起來了。因此,老師要讓孩子喜歡和你說話。

四、“賞識教育”————幼兒教育成功的有效方法。

幾年的教學中我感受到一種很有效的方法就是“賞識教育”。每一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賞識,包括我們每一個人,幼兒更是如此。賞識教育是賞識幼兒的優點、長處和進步,但不是忽視了幼兒的缺點和弱點。該指出的問題應當及時指出,該批評的問題應當及時批評,該制止的問題應當及時制止,這是不能忽視的。但是分寸應當適度,實事求是。不宜過分誇大,尤其是不可總講一方面,更不要

批評以後的問題還拿出老問題。要關於發現幼兒的每一個進步,加以肯定和鼓勵。在嘗試賞識教育中,我己能慢慢體會出賞識教育的理念,“沒有種不好的莊稼,只有不會種的農民”

作爲幼教戰線上的一名成員,要時刻保持自己的先進性,克人先克己,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積極履行教師職責,有明確的社會責任感和強烈的進取精神,勇於創新,時刻以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名言來鞭策自我,爲黨爲人民的教育事業而忘我地工作。成績只能說明過去,在以後的工作中,我要時刻嚴格要求自己,勇挑重擔,在工作方面取得更優異的成績。

謝謝大家!

幼兒園班主任工作的心得體會4

幼兒園班級管理有其特殊性,包括對不同崗位教師和不同性格孩子的管理;既有生活管理,又有教育教學管理;既有對人的管理,也有對物的管理,等等。這就要求班主任具備多種能力:要有凝聚力,團結全班;要有發現新問題、解決新問題的能力,使班級工作不斷改進和提高;我們必須要有處理各種關係和矛盾的能力,比如和其他班級的關係,班級成員的關係,老師和孩子的關係,幼兒園和家長的關係,家長的關係等等。營造相互尊重、和諧、民主、團結的教育環境;要有顧全大局、公平無私的精神,避免各種不正之風的形成;還要有紮實的工作質量和無私的奉獻精神,有一定的教育教學能力,從而促進班級教育教學工作的發展等等。

透過幾個學期的班主任工作,我有幾個經驗可以和大家分享:

首先,良好班級氛圍的形成非常重要

好的班風是一種精神,是一種座右銘,是一個共同的目標。它看不見,卻無處不在。它可以讓每一個在這個班工作的老師都變得活躍而充滿活力。

第二,班級工作要務實創新,與時俱進

每個孩子都有每個孩子的個性,每個老師都有每個老師的特點,每個班都有每個班的實際情況。我們必須從實際出發,腳踏實地,卓有成效地工作。在此基礎上,根據時代發展要求和班級發展現狀,不斷創新,推動班級工作不斷進步。比如我們班的生活管理,日常習慣的培養,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年輕人和年輕人的聯繫等等。都是在這樣的思想指導下,不斷追求完美,取得成果。

第三,班主任要帶頭樹立公僕意識和服務意識

班主任是班級的公僕,在班級工作中要自律無私;老師要服務孩子,服務家長,讓孩子進步,讓家長滿意。只有樹立這種意識,才能真正發揚民主,讓每一個老師,每一個孩子成爲國家的主人,管理班級;以建立平等、和諧、親切、尊重的家庭關係、師生關係和師生關係;爲了不斷提高工作質量。

幼兒園班主任工作的心得體會5

時光飛逝,學期結束了。突然,我當了五年幼兒園老師。五年來,我從一個什麼都不懂,慌慌張張的老師,變成了現在x班的班主任,我在工作的第三年開始做班主任。到現在,我的第一個班已經幼兒園畢業,即將進入小學。在過去的五年裏,我積累了一些自己的工作經驗。

注意學生的年齡差異。小班和大班雖然差別只有兩年左右,但是孩子是成長最快的時期,這兩年差別很大。所以對待不同年級的孩子,一定要有不同的教學方法。小班的孩子在上學前透過家人學習一些語言,所以教學時語言要儘量通俗易懂。但是大班的同學都上幼兒園兩年了,懂得很多,不用特意簡化語言,就能聽懂。中班的教學語言可以比小班深入,但比大班簡單。這將使孩子一步一步地學習更深的知識。

培養良好的行爲習慣。現在幼兒園的孩子大多從小就被帶到爺爺奶奶身邊,他們會對爺爺奶奶更加溺愛。他們在家吃飯都要吃飯,不能自己吃飯。他們還在其他方面提供幫助。在幼兒園,我們應該幫助孩子逐漸形成良好的行爲習慣,讓他們嘗試自己做這些事情。剛開始老師肯定不能完全放下。他可以看,也可以幫忙,但不能全靠老師幫忙,沒道理。

經常和父母保持聯繫。與學生家長的聯繫,就是向家長彙報孩子的近況以及在幼兒園的學習生活情況。其次是家長配合老師。孩子在幼兒園是學不會自己吃飯的,回家還是要父母喂,我們老師的努力就白費了,沒用了。因此,我們應該經常與父母保持聯繫,讓孩子在家裏儘可能地養成良好的習慣。

持續學習。幼師要繼續學習,不能認爲有經驗就不需要學習。每一代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時代在變。如果你想變得更好,你必須繼續學習。在業餘時間,我會讀一些教育學和心理學的書,這樣我可以更多地瞭解教育,更好地教育學生。學生要想學好,教師要有更多的知識,才能把知識傳授給學生。

雖然我現在已經能夠做所有的工作,但我認爲我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之後我會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讓孩子在班裏更快樂。

幼兒園班主任工作的心得體會6

在城鄉結合部的幼兒園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留守兒童,他們沒有形成良好的是非、真善、美醜、善惡觀念,甚至對這些觀念模糊或者完全沒有。而這個階段的孩子,他們的感染力和接受能力很強。客觀因素容易在先入爲主的心理作用下產生很大的影響。在生活中很難改變一個人的行爲習慣,改變一個人的思想則是難上加難,所以在我們對幼兒的啓蒙教育階段,在幼兒形成人生觀、價值觀的過程中,一定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並且時時刻刻的貫穿在每一個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這樣對孩子的思想品德和以後步入社會的思想觀念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一、老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走進幼兒的心靈

當然我們作爲幼兒心目中偶像的老師,特別是幼兒園階段的班主任老師,從和幼兒接觸的第一天開始,就應該在幼兒的面前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把衣服穿的大方、得體、自然,讓他們看看自己的老師是怎樣“打扮”自己的;在白板上示範畫畫等都要做到十分整齊、規範;同時禮儀教育也要滲透在平常的工作中,得到別人的幫助,然後說聲“謝謝”,使他們學會文明用語;抓住幼兒遲到的機會,就對幼兒進行時間觀念的教育,讓他們從小做到守時,同時也是尊重對方的具體表現。這樣久而久之、潛移默化,幼兒就更加敬重老師。在他們眼裏,老師就是自己的榜樣,千方百計學着老師的樣子做人。這樣產生了很好的感染效應,爲培養幼兒良好的思想品德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二、善於抓住每天班裏的動態進行“活的”教育

孩子對社會和自己身邊的“明星”都很感興趣,孩子自己也想過一下“明星”生活。而社會中的“明星”有的是正面的,有的是負面的。這時就需要我們老師正確引導。因此,我抓住孩子們心理上的這個特點,在每週的主題班會上進行教育,當然在教育過程當中形式要多樣化,使孩子在輕鬆的氣氛中自然而然的受到感染。在班裏開展了話劇表演,把做好人好事、亂扔果皮等等一系列的情景活靈活現的展示在幼兒的面前,讓他們在表演或觀看中得到啓示,從而在生活中來規範自己的行爲。在我們班上也學着社會上搞“小明星”“小能手”活動,在教室的牆上開闢了明星寶貝專欄,哪一個幼兒在某一方面做的好,就分別譽其爲遵紀星、衛生星、好學星、助人星等,把他們的照片貼在這些星座上,標上名字,在名字的旁邊再貼上一朵小紅花。並號召大家向他們學習,對“星星”多的幼兒實施獎勵。並且實施動態管理。今天是星座上的星,明天不是了,就暫時換下來;如果在幾個方面都做的很好,就可以同時擁有幾顆星。這樣全班爭做“小明星”的活動,正面影響就會越來越大。幼兒良好的行爲習慣就會自然而然的養成。

三、讓幼兒在鼓勵、健康的環境中增強信心

幼兒階段的孩子善於表現自己,張揚自己,贏得他人的關注,喜歡受表揚,受鼓勵,但對集體觀念不強等。在教學過程中常常有這樣的現象:小班的幼兒踊躍舉手發言,可是到了大班舉手的人就寥寥無幾了。一是幼兒成長髮育的過程中有了自己的思想、主見,二是因爲教師的鼓勵不夠,沒有激發起幼兒的表現欲,或者是同一教師在帶班的過程中,不善於表揚幼兒,使幼兒的積極性逐漸降低。孩子的積極性一旦受到打擊,思維也會跟着禁錮。還容易思想拋錨,影響正常的一日活動狀態,這些都是孩子們的基本特性。因此我們在平時的幼兒園生活中或是一日活動中都多去發現每個幼兒的閃光點,抓住閃光點進行表揚、鼓勵,即使有一點小小的錯誤也不輕易的批評、否定,循循善誘指出幼兒應該改進的地方。多說:“你真棒!”“你做的真好!”“你真能幹!”“不錯!”“繼續努力!”等話,讓幼兒的積極性在這些語言下更積極。給孩子樹立了自信,使孩子性格開朗,健康成長。我還在教室內外、公共場所都努力造成一種生動活潑的氛圍,貼上“學習我最棒,做事我最先”的標語;在教室裏放置痰盂、廢紙簍、果皮箱,那些可以回收利用,可以用於小製作;那些可以當廢品賣增加班費。入園、早操、集中教育活動、午餐、午睡、發點心、離園等都排隊,我還舉辦小畫展,小製作展覽,唱歌比賽等。開展獻愛心捐款活動。還和家長聯繫,及時瞭解幼兒在家看電視的狀況。幫其選擇好的節目內容。使他們目力所致,聽有所聞都是健康向上的東西,使其自然而然的無意識狀態中受到感染和薰陶。

四、利用班隊活動改變幼兒的思想。使他們的思想得到進一步的昇華

現在農村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由公婆照顧,動手能力差,會說不會做,集體榮譽感弱。到了幼兒園後,這樣的情況還是無法一步改善,比較自私,不會與別人團結合作,更不懂得與別人分享。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在班內成立各種興趣小組,鼓勵大家結對子,找朋友;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培養他們獨立做事、合作共事、從小探索科學的興趣;實行“小老師”輪換制;開展人人掙做小組長爲其他幼兒服務活動,讓每個孩子都有鍛鍊的機會。這些活動有相互檢查圖書,結伴幫助他人等。隨着孩子感性知識的增多,沿着由簡單到複雜,由形象到抽象,由個體到羣體的規律,透過這些活動把思想品德教育逐步引向深入。在幼兒園內外實踐活動中逐步提高思想品德教育層次,使每個幼兒正確的思想品德形成經歷一個逐步昇華的過程,由量變到質變,由感性到理性,產生漸變到突變的飛躍。

五、因材施教的教育着、規範着孩子

過早地用幼兒園的各種規章制度約束對自我意識很差的幼兒,不僅收效甚微,還會扼殺孩子天真的個性,不利於培養有統一意志又有獨立人格的思想品德,也不利於孩子的積極思考和探索精神,只有透過無數個在成人看來十分幼稚的個體教育活動,使他們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識,形成一定的習慣以後,自我意識再行之以律,方能受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因此,一直以來我總是在小班階段領着走的策略,把思想品德教育引入系統化、規範化。進入行爲習慣的養成階段。每個孩子實施不同的德育教育方法和策略。

總之,在班主任工作中,我用愛心呵護着幼兒的心靈,用智慧塑造着幼兒的品格。將我的滿腔熱情化作春風細雨傾注給每一位孩子,在幼兒心靈的沃土上播撒一粒粒種子,催發種子健康茁壯成長,這也是班主任長期堅持耕耘,用心的最大收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