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教學心得體會(通用10篇)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裏,讓自己銘記於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學心得體會(通用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心得體會(通用10篇)

教學心得體會1

在思想品德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深深的感受到,小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不容忽視的。現在的孩子以自我爲中心、不懂得奉獻、不懂得謙讓、不懂得關心集體、關心別人,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在教學中,常規的、硬性的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效果往往不夠理想,要想教學有一個好的成效就應該做到:

一、師生互動,精講解難答疑。

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依據教材文字,精心設計問題,創設情境,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他們主動提問,逐一解決所遇到的問題和疑難,達到教學相長的效果。問題的提出、分析、解決,是教與學的全過程。我們必須要深刻把握教材,依據文字設計問題:

1、密切聯繫實際,認真分析解決。教師必須聯繫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培養學生學會提問、學會分析、學會解決問題的能力;

2、教師要注意從小處着手,從大處着眼,把學生學習、生活的“小環境”與社會的“大環境”結合起來,使學生能夠客觀看待社會生活中的各種現象,分析原因,探求解決途徑和辦法,擁有正確的情感態度、人生觀、價值觀。

二、理解掌握,及時複習訓練。

教師必須將課本讀薄,宏觀深刻把握文字,還要把課本放入教學的“大環境”——時代背景和“小環境”——教學背景中,把課本讀厚,賦予文字以豐富的內涵,讓學生充分理解、掌握,獲取知識和技能。課堂上,教師必須做到:

一是深入淺出,引經據典,問題互動,讓學生充分理解文字;

二是不失時機,創設情境,提出問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生活實踐,理解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內化教學內容,深刻領會文字,瀆懂文字;

三是及時提供時間、空間,趁熱打鐵,讓學生儘快記憶、背誦,將文字納入心中;

四是展示一定數量、質量上乘的練習題,與新課標接軌,與中考銜接,限定時間要求學生獨立完成。

教學心得體會2

這學期我擔任了1、3、6三個年級的音樂教學任務,經過快一期的教學,我深深的感覺到:孩子對音樂的情感體會,對音樂的樂感,對音樂的節奏感,特別是對譜的認識及視唱能力的培養是越早越好。

在一年級的教學過程中,我不光讓孩子用歌聲來表達對歌曲理解和感受,還用自己的動作、表情、語言來表達對音樂的感受。這樣更能體會音樂新課標的要求,體現了孩子的能動性,支援了學生的個性發展。比如說,我在教學《小動物說話》一課中,有的孩子能唱的很好,表演的淋漓盡致。而有得孩子不能準確的唱出歌曲但能很好的表演歌曲,難道你能說這孩子不好嗎?在這一系列的音樂活動中,我穿插了譜的教學,雖然小學一年級不要求孩子能識、唱譜,但我個人認爲:在小學孩子剛接觸音樂時就能進行譜的教學,並且能視唱簡單的曲譜大有利於以後的音樂教學。不光能加強識譜的能力,還能更好的幫助孩子對音樂的理解。比如,教學《閃爍的小星》一課中,我就要求孩子能視唱曲譜,在整個過程中採用了聽唱、接唱、視唱三個環節,孩子樂在其中學在其中,無形中教給了孩子識譜的能力,並不覺得乏味。

在三年級的教學中,我加強了培養孩子識譜的能力。根據本冊的要求,孩子能基本能完成八個基本音的識、唱。在琴的反覆視奏過程中能比較好的掌握節奏,視唱節奏比較簡單的旋律。

譜的識、唱對1、3年級的孩子來說不是什麼大的問題了,但是我的六年級的孩子問題就比較大了,他們不喜歡唱譜覺得很是乏味。我想他們的反應是正常的,因爲他們以前沒有譜的認識,沒有譜的正音工具,沒有真正的調動他們學譜的積極性。現在,我在音樂教學中不光要對孩子理解音樂的能力進行培養還要給孩子們補充基本的音樂知識,還要儘可能的提高孩子們的音準,這樣才能比較全面的提高孩子們的音樂素養。

所以說,越小培養越能比較好的掌握。

教學心得體會3

上學期開始學校讓老師們舉行“先學後教,高效課堂”的課堂教學模式的嘗試。對教師的要求是20+25,用20分鐘講課,已儘可能少的時間、經歷和物力投入。取得儘可能好的效果,用25分鐘當堂完成作業,即實現輕負擔、高質量,低耗時、高效益。經過一個多月來的反覆嘗試,讓我在教學中受益匪淺,對“高效課堂”有了更深的認識。也豐富了課堂教學。在這裏,我就談談這段時間的嘗試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點成績。

一、成功方面

1、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培養了學生之間的團結協作和互相幫助的精神。在不同程度的學生中,一幫一互助,對於優生有鞏固知識的作用,對於學困生有輔導學習的作用。我認爲在這一點上,可以說是影響比較大的。我認爲今後應該保持小組學習這樣的學習方式。

2、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先學後教的理念,培養了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和自學學習能力潛能的開發。老師們設計學案,學生利用學案提前自學,對當天的新課內容有了初步瞭解和深刻體會,能夠認識自己已經懂得了哪些知識,可以培養成就感。同時,遇到不會的知識,可以很容易的發現,在新課教學中有針對性的學習。這樣老師上課的效率就提高了。

二、不足方面

課堂口語操練時間少了些,更多的是語法知識點的講解。這樣對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訓練上,時間不夠。

對於一些學習不好的同學(學困生)而言,可能在興趣上會更加下降。因爲他自學學不懂,而老師講解的也許只是大部分同學不懂的問題,這樣就不能照顧到他們的學習程度。也許他們還是更加喜歡讓老師帶着他們學習。也許要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學生纔會有更多的自主性。

總之,我們要再實踐中探索,在探索中求效率,讓課堂服務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游收穫。

教學心得體會4

今天上午第三節課在一年級三班聽課,無意間發現教室黑板上整整齊齊地畫着四線格和田字格,瞬間心頭蕩起一種熟悉而又溫暖的感覺。

說它熟悉,是因爲上學期鍾校長、唐老師、張老師用沾滿油漆的雙手給每個班級的黑板都畫上了四線格和田字格,極大地方便了書法老師的教學。

說它溫暖,是因爲這學期全校師生擠在了北教學樓辦公和學習,原來的大黑板換成了現在臨時用的小黑板,再加上校安工程建設、體育文化藝術節、大觀摩等令人應接不暇的活動,使得學期初學校安排專人給各班畫田字格的想法一拖再拖,一直未能成行。忽然看到一年級三班的老師不等不靠,自己動手,解決問題,心中的溫暖可想而知了。

課後,專門問了一下潘老師,什麼時間畫上去了。潘老師淡淡地說:“學期初就和王老師一起畫上了,教學需要嘛。”語氣之平淡,令人想起什麼書上的一句話:淡定,是一種境界。問完潘老師,我又利用課間十分鐘的小空隙,挨個班級看了一下,發現一年級一班、一年級二班和二年級一班的黑板上都畫上了四線格、田字格,心中的溫暖更加充實了。

四線格、田字格對於書法教學的幫助是顯而易見的,是必不可少的,從低年級到高年級的書法老師在講授字的間架結構時都要用到它。由於種種原因,這學期學校一直沒有給各班畫上四線格、田字格,但上述班級的書法老師不等不靠,自己能辦的事情自己解決了。這幾年,“內驅力”這個詞語挺流行,何爲“內驅力”,不外乎如此吧。

更難能可貴的是,沒有聽到上述幾位老師抱怨書法教學條件之艱苦,也沒有聽到他們在自行解決問題後的陳述,只是在默默無聞從事着自己的工作,一如既往的擔負着書法老師的職責。一個小小的田字格,彰顯了教師對教書育人責任的擔當。這種擔當,源於對學生成長、學校發展的愛。

有愛,方能如此。

教學心得體會5

隨着新課程教學的開展,在教學過程中我越來越有新的感悟。

學生中流傳着讀書無用,現實生活中也到處衝擊讀書的作用,讓人不得不深思。讀書真的無用嗎?

讀書是必須的,讀書的.目的在日新月異的今天將受到很大的衝擊,迫使教師、課程都必須改革。

就物理教學來說,也許考試的分數並不能說明什麼問題,但實驗和做題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觀察能力、將具體問題情境化的問題、物理中強調的邏輯思維能力等感悟資訊的能力,都是一個人終生受用的。我覺得作爲物理老師,在教學中不應該再拘泥於知識的重難點突破,而應該致力於學生知識框架的形成,重視學生思維的開發、開闊學生的眼界、從知識的神祕方向引導學生進行學習。讓書本的知識生活化、讓學生的思維敞開。讓他們能真真從學習的過程中鍛鍊自己的“火眼金睛”,能留心自己的生活,反思自己的生活和環境。才能從內心讓學生有想學知識的願望,並能讓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收穫。真正體現出學習中學習的主體地位

教學理念是教學行爲的理論支點。在新課程背景下,物理教師應該經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學行爲,及時更新教學理念。新的教學理念認爲,課程是教師、學生、教材、環境4個因素的整合。教學是一種對話、一種溝通、一種合作共建,而這樣的教學所蘊涵的課堂文化,有着鮮明的和諧、民主、平等特色。那麼,在教學中如何體現新的教學理念呢?在教與學的交互活動中,要不斷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的習慣,提高他們獨立思考、創新思維的能力。要轉變教學理念,歷史與社會教師應加強對歷史與社會教學理論的研習。豐富物理專業學識。學科專業知識對於新課程的實施以及開展教學反思至關重要,那麼歷史與社會教師如何提高專業修養、豐富專業學識呢?關鍵是多研讀物理學名著、物理學學術論文、物理著作等。閱讀這些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著作,可以提高專業素質。

教學心得體會6

在數學教學中,根據弱智學生的身心實際情況,經常採用遊戲教學、學生動手操作、直觀教學等方式。透過兩個月的教學,使大多數學生掌握了11—20各數的認識,使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掌握了新的知識,爲以後的學習打下紮實的基礎。回顧兩個月的教學過程,我覺得在弱智學生數學教學中應貫徹以下幾點:

第一、在教學中力求體現培養目標。在數學教學中我密切注意數學本身的系統性、科學性,同時注重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透過數學學習,能具有初步的計算能力和應用新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第二、在教學中力求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由於弱智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差,接受新知識的過程很慢,且容易忘記,所以在數學中多采取小步子,多循環,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教學方法,學生對於數概念的形成有一定的困難,但這又是非常有用的知識,是學習數學最基本的知識,因此在教學中適當增加教學層次作相應的知識鋪墊,使難點分散,使教學內容達到學生能夠接受的水平,根據教學內容的難度和強化學生記憶的需要,適當增加訓練步驟。

第三、在數學教學中加強了直觀教學。弱智學生的思維發展落後,缺少概括力,理解概念和形成形式都比較困難,使用概念時也比較紊亂。根據這一情況,加強了直觀教學,注重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幫助學生逐步地建立概念和掌握其運用法則。強調了教師的示範和學生的實踐相結合,引導學生積極思維,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在教學中運用數小棒、數手指的形式鞏固數概念的形成,使學生在強烈感知的基礎上逐步熟悉概念和掌握法則,爲以後的學習打下紮實的基礎。

最後、在數學教學中還根據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進行必要的調整,使每位學生都能對數學產生興趣,激發學習動機,以便使每位學生都達到更佳。

教學心得體會7

今夏,我有幸閱讀鄭金洲老師的《互動教學》一書,這對於剛走上老師崗位的我來說,受益匪淺。

這本書給老師提出瞭如何把新課程理念轉化爲具體的課堂教學實踐,什麼樣的教學形式纔是符合新課程需要的這兩大問題,並從具體教學實錄中舉例說明如何解決這兩個問題,提出問題之深刻、有見的,實例之貼切,且針對性、實踐性強,富有感染力。現在我就從書中第十頁的一個教學實錄,談談我的心得和看法。

這是一篇開學第一課上課前5、6分鐘的教學實錄。實錄主要記錄了於老師與學生的課前互動,針對於老師的刻板印象進行交流,拉進了與學生的距離,從中我看出了於老師在教學中與學生交流之自然、幽默和真實,語言平實親切,體現了教師在與學生的交流與互動過程中,如何讓學生改變刻板印象,使學生在第一次與教師的接觸中,形成經驗性認識,這是一次非常精彩、值得學習的教學實例。

上崗兩個月來,在小學一年級數學的教學中,我學到很多,進步很大,但也存在着明顯的問題,就我所在的一年級一班,孩子們都非常聰明活躍,上課時喜歡舉手發言,對老師提出的問題也都能開動他們的小腦筋認真思考,這給了我莫大的鼓勵和寬慰,從孩子們的發言,我也能不斷得到教學靈感,這使我更有動力教學,增強了信心,更喜歡跟孩子們互動交流了!但班上總有幾個比較調皮的、愛做小動作的、不愛學習的學生,這也是我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小困難。於是,如何讓這些學生集中精力聽講,如何讓他們喜歡上我的課,這成爲了我每次備課寫教案的一個依據。所以,我想方設法,課前準備更充分,想法思路也開始不斷涌出,透過創設各種情境匯入新課,這樣學生不僅學得更開心,更有趣,而且師生間的感情也越來越濃厚了,比如班上有些學生會畫一些畫給我,每每看到這些,我就很欣慰很感動!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

教學心得體會8

20xx年11月26日,我參加了鎮教研室組織的小學數學教研活動,觀摩了鎮中心校兩位老師的課,本次教研活動對於我而言,是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令我受益匪淺。

自縣教研室提出課堂“三環節”改革以來,我參加了很多次的教研活動,即縣、鎮、校也不斷的開展關於課堂“三環節”改革的教研活動。下面就說一說參加本次鎮教研活動之後的心得體會。

首先,關於課前預習這個環節,預習對於我來說並不陌生,自我上學以來,預習這個環節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預習的方法頗多,而參加本次教研活動加上以前縣教研組織的活動,這對我的預習關有了很多的看法與認識。正如在本次教研活動上劉傳英主任所說:預習的方法有很多種,可以讓學生看一看、讀一讀、想一想、做一做、記一記、說一說等等,來認識本課時所要講授的內容和知識點,教師再引導學生、輔助學生如何來預習,正如劉傳英主任說的,預習方式多種多樣,我們教師可以優化預習的方法。儘可能的讓學生在預習中學習新知識、新能力,爲學生的學習打下基礎。

再次,在課堂教學這個環節上,首先以學生爲主體。學生纔是學習的主人,教師的角色已經發生轉變,轉變成了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輔助者。因此我們作爲教師要從教學理念上發生根本性的改變,主要以學生爲主體,可以讓學生小組合作。自主血絲,從某種意義上講,讓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當然課堂教學的方式也有很多種,我們要尊重學生個人,讓他們在課堂這個舞臺上盡情的展現自我,從而達到培養和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最後,限時作業這個環節。我認爲限時作業這個環節是十分重要的,因爲限時作業能檢驗本課時教學的效果,能讓學生自我檢測,從中發現問題與不足,對學生如此,對教師更是如此。教師本人可以從限時作業中發現問題,找出本課時存在的問題,爲今後的教學打下鋪墊。另外,限時作業的方式也有很多種,可以讓學生說、讀、寫、記。都是限時作業的一種。當然,對於我而言,還要有待於去探究、去發現、去摸索。

總言而之,本次鎮教研活動使我學到了很多知識,尤其在課堂“三環節”改革方面上,相信自己在今後的實際教學中做的更好!

教學心得體會9

小學音樂課程從一年級起就開始學習樂器口風琴了,如何快速有效的教會學生一首新的曲子,我嘗試了一些方法,下面就向大家介紹教學一年級口風琴曲《搖籃曲》時我所採取的一些教學嘗試。

選擇一首通俗易懂、膾炙人口的小曲,能從一開始就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產生豐厚的學習慾望,躍躍欲試。我教的這一課口風琴曲《搖籃曲》,它的旋律學生們再熟悉不過了,能很熟練的跟着音樂哼唱起來。於是我就先讓學生欣賞老師的演奏,並幫我劃拍子,讓他們對這首曲子的口風琴演奏先有一個整體感性的認識,接着我向學生出示了曲譜,提醒學生注意曲子中運用了哪些音符,再跟着老師將譜子唱熟了。一切學習前的鋪墊工作結束後,我向學生示範了樂曲中運用到的幾個音符的指法及吹奏要點,學生對這些音符進行了逐一複習,然後我將這些音符用遊戲的方式要求學生從少到多的連貫起來,讓孩子們找到連貫的手感,隨後我不斷的給學生增加連貫音的數量,並變換不同的順序,學生們興致勃勃,並在不知不覺中熟悉了各個音轉化時的指法,不枯燥,也不覺得複雜。這時我知道這幫孩子們已經克服了畏難情緒了,他們自然而然的就跟上了教學的節奏。

在教學樂曲時,我先將這首樂曲的旋律按音節先分解下來,讓學生分別演奏各音符的指法後再連起來演奏,就像之前的小遊戲一樣,這樣很快就把樂曲一氣呵成,看得出學生們非常樂於接受如此簡單的吹奏方式。最後,我用鏡面示範和學生們一起跟着音樂嘗試着合成全曲,效果非常好,學生們吹罷一曲,意猶未盡,在回教室的路上還津津有味的練個不停呢。

這堂課上,儘管有的同學吹奏得還並不十分完美,可是我覺得教師也不必要求一步登天,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纔是最重要的。

現在很多老師將口風琴課看成是多麼困難,喊的口乾舌燥,自己吹的行雲流水,學生吹得卻亂成一團。我透過摸索實踐,覺得口風琴課教學首先要定下吹奏“規矩”,不能由着學生“信口吹來”,影響課堂紀律。其次,教師要相信學生,努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其實學生的接受能力是很強的,只要我們堅持遞進式的教學由簡及難就行。

教學心得體會10

前幾天,上了《秦兵馬俑》的公開課,本課時的重點就是聯繫課文內容,體會兵馬俑的類型衆多,形象鮮明。從而感受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文化和古代勞動人民無窮的智慧,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所以,本課時的教學,我還是以過渡段爲中心,由秦兵馬俑的規模宏大入手,然後自然過渡到重點段落(4—9),引導學生體會秦兵馬俑類型衆多、形象鮮明的特點。

針對這一教學重點爲,我主要設計了三個大問題:課文主要向我們介紹了哪幾種類型的兵馬俑?他們有着怎樣的鮮明形象?認真讀讀課文,選擇你喜歡的一個兵馬俑介紹給大家,並說說你喜歡的原因?然後由學生帶着問題讀課文,在保證一定閱讀時間的基礎上,全班進行交流。

這一部分的教學,學生的興趣倒是比較濃厚,課堂氣氛比較活躍。可由於交流彙報佔了許多時間,學生閱讀感悟的時間倒是少了,給人的感覺像是在做表面文章。我想,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問題設計得不夠合理,而且教學沒有抓住重點。每個自然段的教學時間幾乎是平均分配,教學節奏沒有變化。或許,在教學中,我可以先以“將軍俑”爲例,具體分析一下他的鮮明形象,並指導學生朗讀,然後再讓學生照樣子來介紹分析其它的兵馬俑。這樣做纔是真正“授之以漁”,而且也不至於讓學生的閱讀停留在泛泛而談的層面。

由於多媒體的合理運用這部分內容學生讀的興致很高,爲後面仿寫句子奠定了基礎,在指導朗讀的基礎上分析寫法,先抓住兵馬俑的神態,再展開合理的想象。學生面對衆多的生動形象的兵馬俑,仔細觀察其神態,創作的慾望很濃厚,一氣呵成,寫出的許多生動感人的語句,這是課前沒有想到。也是本節課的成功之處。

另外,秦兵馬俑的出土震驚了世界,被譽爲“世界第八大奇蹟”。它是秦文化的縮影,有着極高的歷史價值。我想,僅僅憑書上的介紹和幾張圖片要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肯定是不夠的。還應該利用一些教學資源,讓學生對秦兵馬俑有更多的瞭解。而在這點上,我做的也不理想,課前雖然讓學生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因爲時間關係,沒有給學生充分交流的機會,所以很好的資源沒有及時地運用,這也是感到有點遺憾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