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法學認知實習心得體會範文

我們有一些啓發後,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你想好怎麼寫心得體會了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法學認知實習心得體會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法學認知實習心得體會範文

法學認知實習心得體會1

在電大的最後一個學期,我去律師事務所實習。我在實習期間努力將自己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把課本上的適應轉化爲自己的知識,在實習期間能夠遵守工作紀律,不遲到、早退,認真完成領導和指導老師交辦的工作,得到所長和老師、同事的一致評,同時也發現的自己的不足之處。

此次實習,主要工作是與老師一起接案子、查資料、上庭,因此主要實習科目是刑法、刑事訴訟法和民法,也涉及了一些其它的科目。在實習中,我參加了幾起案件,認真學習了接待、查資料、寫材料,並瞭解了正當而標準的司法程序,細緻的瞭解了律師參與案件起訴的全過程及法庭庭審的各環節,認真觀摩律師的整個舉證、辯論過程,並掌握了一些法律的知識及適用範圍。跟隨老師做好案件的調查筆錄和庭審筆錄,做好案卷的裝訂歸檔工作。

實習期間,我利用此次難得的機會,努力工作,嚴格要求自己,虛心向領導和各個律師求教,認真學習政治理論,黨和國家的政策,學習法律、法規等知識,利用空餘時間認真學習一些課本內容以外的相關知識,掌握更多的法律技能,從而進一步鞏固自己所學到的知識,爲以後真正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基礎。在短暫的實習過程中,我深深的感覺到自己所學知識的膚淺和在實際運用中的專業知識的匱乏,剛開始的一段時間裏,對一些工作感到無從下手,茫然不知所措,這讓我感到非常的難過。

在學校總以爲自己學的不錯,一旦接觸到實際,才發現自己知道的是多麼少,這時才真正領悟到“學無止境”的含義。這也許是我一個人的感覺。不過有一點是明確的,就是我們的法學教育和實踐的確是有一段距離的。法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法學需要理論的指導,但是法學的發展是在實踐中來完成的。所以,我們的法學教育應當與實踐結合起來,採用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辦學模式,具體說就是要做好課本與社會實踐相結合,以課堂爲主,透過實踐來將理論吃透。在實習過程中,也發現法律的普及非常重要。

我國政府爲推進法治建設而進行的多年的普法教育活動,取得了很大成就。人們的法制觀念、法律意識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普法的深度與廣度上還有一些不足。比如有些時候,人們對有些法律條文是知道的,但卻不知道如何適用它,以至於觸犯法律;有時候人們對兩個以上不同法律對同一問題的規定不明白,不知道該適用哪一部法律。我們的普法活動不能只做表面文章,要深入實際,真真正正的讓人們瞭解法律、法規的含義。並在這個基礎上,逐步確立人們對法律的信仰,確立法律神聖地位,只有這樣法治建設纔有希望。這段時間的實習,我認爲對我走向社會起到了一個橋樑的作用,過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經歷,也是一個重要步驟,對將來走上工作崗位也有着很大幫助。

向他人虛心求教,遵守組織紀律和單位規章制度,與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處世的基本原則都要在實際生活中認真的貫徹,好的習慣也要在實際生活中不斷培養。這一段時間所學到的經驗和知識大多來自領導老師的教導,這是我一生中的一筆寶貴財富。這次實習也讓我深刻了解到,在工作中和同事保持良好的關係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學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與人相處是現代社會的做人的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對於自己這樣一個即將步入社會的人來說,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他們就是最好的老師,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我們可以向他們學習很多知識、道理。

學習法律的最終目的是要面向羣衆,服務大衆,爲健全社會法治,爲我們的依法治國服務的。高等法學教育在推進法治建設過程中擔當着重要的角色,其培養的具備一定基本理論知識,技術應用能力強、素質高的專業技能人才,將在社會上起到重要作用。現代的社會是一個開放的社會,是一個處處充滿規則的社會,我們的國家要與世界接軌,高素質法律人才的培養必不可少。因此,對人才的培養,應當面向實際,面向社會,面向國際。法學教育本身的實踐性很強,所以採用理論聯繫實際,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辦學模式是比較可行的,大學的法學院應當與公、檢、法、律師事務所等部門建立良好的關係,定期安排學生見習,讓學生更好的消化所學的知識,培養學生對法學的興趣,避免畢業後的眼高手低現象,向社會輸送全面、合格、優秀的高素質法學人才。

法學認知實習心得體會2

先介紹一下自己,我是法律本科,但同時非常熱愛英語,法學畢業實習感想。在學校一直很羨慕法律英語系的學生,但自己直到大四纔有機會選修這門課。一接觸就覺得愛不釋手,一直希望有機會好好鑽研它一下,但是苦於沒有條件,這個心願就耽擱下來了。直到6年後的去年春天又回到學校裏專門學了幾個月英語之後,對學習法律英語的念頭更加強烈,希望能把自己的學過的知識用另一種語言表達出來。

因此開始背誦法律英語詞典,並且買了一些法律英語的教材和雙語的法規,但是經過一個月後,發現這象是在閉門造車,看不到實質性進步。這時我感到沒有老師指點再加上沒有具體的實踐運用,所以記憶到腦子裏那些支離破碎的知識很快有遺忘了,怎麼辦呢?我感覺得要是能找到一家專門的機構去培訓或者實習該有多好呢?就開始上網去搜尋,才發現原來專門的法律英語培訓機構如此稀少,幸好上海也有一家法律英語培訓機構:上海元兆法律翻譯公司。

接下來呢就開始緊鑼密鼓的網上聯繫,我懷着忐忑的心情諮詢是否有培訓班或者能應聘實習生呢?羅律師聽了我的情況後,幫我分析了一下,他鼓勵我參加實習,一方面節約費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很快得到鍛鍊和提升。這其實也正是我所考慮和期盼的。我特別高興覺得很溫暖啊,在法律圈子之外流浪好幾年總算有機會找到組織了,社會實踐報告《法學畢業實習感想》。但是自己還要等到自己7月份翻譯培訓班畢業,之後還要等到10月份司法考試結束。所以整整幾個月都是在期待中度過,希望早日揭開她那層神祕的面紗。好不容易熬到這一切考試都結束了,總算是順利的進入元兆翻譯開始實習的工作。

法律翻譯技術上的收穫:

一進公司後發現原來法律英語有林林種種這麼多不同的文字,題材和檔案。以前雖然做過小的稿件,但是零敲碎打也許一個月也見不到一份法律方面的,因此看到這些翻譯稿件,對我來說都是非常寶貴的資料。以前翻譯過一些合同,以爲就那些東西最多就是個複雜句是自己的弱項。一開始做才發現,裏面涉及的內容這麼多:各種國內外見過,沒見過的證件,公函,文書,內容上不僅涉及到法律,涉及到財經,金融,而絕對不是長句和短句這麼簡單了。還好,從一開始老師們都很耐心先給我們最最簡單的小稿件以增加信心。記得做的第一個稿件是一個營業執照,雖然這個是最常見的檔案了,但是一拿到了真的無從下手。

尤其要把中英文排成一模一樣的版式。連圖章也要翻譯。(這點絕對是大多數人想不到的,尤其是我們半路出家的門外漢)。我在幾個老師的幫助下終於磕磕絆絆的把它做完了,神祕的面紗一點點揭開了。經過幾個小時的奮戰我的第一作品問世了。這個小小的成果增加了我不小的信心,此後每天在法律英語環境的浸泡和薰陶下,終於可以區分那些是一些常見的格式和用法,那些是生僻用法以及格式合同的翻譯方法。

性格的進一步自我完善:

因爲羅律師是個很嚴謹的人,(在工作後5年見過最嚴謹的師傅了)我以前是個很粗心大意的人,經常看花眼漏譯,爲此不少被翻譯公司批評,但是一遇到長的文章還是會發生。曾經以爲這個毛病沒辦法改掉呢。結果經過這一個多月的訓練,我這個毛病改掉不少了,因爲羅律師特別細心。每次我的粗心馬虎導致的錯譯漏譯很快都能被他識破,根本沒辦法逃過他的眼睛。所以後來每次做稿件時候都眼睛瞪的很大生怕出現漏譯和錯譯的現象。這個是收穫很大的一點體會。還有一點在這裏學會了利用網絡查找需要的翻譯資訊。

法學認知實習心得體會3

實習期間,我瞭解並參與了民事訴訟的庭審過程,並且對部分參與案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我努力將自己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向實踐方面轉化,同時注意在此過程中做到將自己所學的理論與社會實踐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在此期間,我進一步學習了民法及民事訴訟法,對程序問題有了更深的理解,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起來。

一個月間,我嚴格要求自己,虛心向律師事務所工作人員求教,認真學習黨和國家的政策,學習法律、法規,利用空餘時間認真學習一些課本內容以外的相關知識,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法律技能,從而進一步鞏固了自己在學校所學到的知識,始終保持謙虛謹慎、落落大方,始終以學習的態度做人做事,我的工作得到了社會實踐單位充分的肯定和較好的評價。

在實習過程中,我參加了一次案件的開庭審理,到中山市人民法院觀摩庭審,認真學習了正當而標準的司法程序,真正從課本中走到了現實中,從抽象的理論回到了多彩的實際生活,細緻地瞭解了行政訴訟活動的全過程及法庭庭審的各環節,認真觀摩了庭審的舉證、質證、認證、辯論過程,並掌握了一些法律適用問題,真正瞭解和熟悉了我國行政訴訟的程序及法庭的作用和職能,同時還配合律師做好庭審筆錄,做好案卷的裝訂歸檔工作。

實習期間,珠海市東部蚊尾洲測繪有限公司王律師的指導下,我能夠虛心向他人求教,遵守組織紀律和單位規章制度,與人文明交往。這段時間所學到的經驗和知識大多來自王律師的教導,這是我一生中難得的寶貴財富。這次社會實踐讓我深刻了解到,在工作中和同事保持良好的關係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學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與人相處是現代社會做人的一個最基本的問題。

在短暫而充實的實習過程中,我深深地感到自己所學知識的膚淺和在實際運用中專業知識的匱乏。在學校總以爲自己學得不錯,一旦接觸實際,才發現自己知道的是多麼少。同時,我感覺到我們的法學教育和實踐的確有一段距離。法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法學需要理論的指導,但是法學的發展是在實踐中完成的。所以,我們的法學教育應當與實踐結合起來,採用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辦學模式。大學的法學院應當與公安、檢察院、法院、律師事務所等部門建立良好的關係,定期安排學生見習,讓學生更好地消化所學的知識,培養學生對法學的興趣,儘量避免畢業後出現眼高手低的現象,向社會輸送全面、合格、優秀的高素質法學人才。

在實習過程中,我發現法律普及非常重要。我國爲推進法治建設所進行的多年的普法宣傳教育活動,取得了很大成就,人們的法治觀念、法律意識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普法的深度與廣度上還存在一些不足。普法活動不能只做表面文章,要深入實際,真真正正地讓人們瞭解法律、法規的含義,並在這個基礎上,逐步確立人們對法律的信仰,確立法律的神聖地位。只有這樣,法治建設纔有希望。

期間,我參加了很多實務性活動,接觸到許多公司經濟案件,學到許多活知識,而從庭審觀摩和典型案例中獲益最多,是對法學專業知識的再學習和再認識。

xxx有限公司,經常會就疑難案件進行討論,有時候是很正式的全事務所討論形成結論,但更多的時候是平時很隨意的探討。我從中獲益匪淺,很多的法學專業知識拿到實踐操作領域來討論,又可以有更深入的理解。而一個多月來的鍛鍊,無論從程序上還是從法律實體問題上,我的收穫是可以和兩年的專業學習所得相媲美的,這也是我在畢業社會實踐中最大的財富。在一個月的社會實踐期間,我基本上學會案卷的整理、清卷、訂卷、貼封條等工作具體操作細節,在實踐中鞏固了一些司法文書的書寫,進一步鞏固了一些具體的司法程序知識。另有一點很值得一提的是,以前在學校學習時,說中國的司法系統只重實體,不重程序,以至於對犯罪嫌疑人的權利保護不夠。透過社會實踐我發現,這個問題確實存在也不可迴避。但讓人欣慰的是,程序問題已經得到了很大的重視,這僅從我們要完成的大量程序性文書就可以看出來,這個問題遠沒有像以前在學校裏想象的那般嚴重。

都說大學生對社會的認識不夠,所學到的知識實踐性不強,這回的畢業社會實踐讓我對這些說法有了足夠的認識。在社會實踐的日子裏,我逐漸認識到紮實的專業基本功的重要性,認識只有學好專業知識才能不斷的進步。這次社會實踐是我第一次真正面對案例,還沒有來得及大展拳腳的時候就這樣結束了,難免有一些不捨和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