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讀教有所思的心得體會

導語:《教有所思》是2003年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鎮西。書籍展現了作者教育情懷、人生體味和社會視野,讓讀者跟隨作者的心靈一起在個性教育的海洋中遨遊。下面是小編爲您準備的讀教有所思的心得體會,供您參閱。

讀教有所思的心得體會

讀教有所思的心得體會1

細節決定成敗,這是我讀了李鎮西老師所着的《教有所思》之後最大的體會。

在書中,你清楚地可見李老師的爲人、性格、喜怒哀樂。結合之前所看的《愛心與教育》、《最好的老師》,我對李老師爲什麼能夠取得令人羨慕的成就漸漸找到了答案。

文如其人,透過讀李老師的文章,感覺到李老師是一個非常真實坦誠的人,是一個率性而爲的性情中人,是一個非常善良幽默的人,是一個感情極其豐富的人,是一個非常善於思考和創造的人,最重要的是因爲他是一個有追求有理想的人,是一個對祖國的教育事業乃至祖國的命運有着強烈使命感和責任感的人。

以我,一個渺小的初出茅廬的執教者的觀點,李老師是做了真正的教育。別的撇開不說,單就平常教育工作中的一件小事說起。孩子渴了進辦公室喝水和教師在教室改作業紅筆沒水了。這本沒什麼大不了的,可李老師卻從中深挖到了一個教育界普遍的現象:平等關係,師生之間的平等關係。學生進辦公室喝水肯定是自己動手倒,臨走還會向你道謝。可你想到嗎?你在教室改作業紅筆沒水時,學生們會紛紛拿出自己心愛的紅筆跑上講臺毫不猶豫地借給你。還有個女孩子更加細心地將紅筆轉一下,旋出紅筆芯塞到你的手中。而你拿起就抓緊時間改作業。不知你是否忘了一件事,還是你已與孩子們在無形之中劃出了界限?你覺得這樣的師生關係平等嗎?

開始時我只對書中所描寫的師生故事感興趣,漸漸地卻對他的整個人產生了興趣。借用李老師書中谷建芬老師的話:“成功和成名是兩回事。有的人成名了,並不意味着他事業成功,事業成功的人也未必都成名成家。”李老師之所以由一名普通老師到一位名教師,我覺得其中最主要的還是人格的魅力。正如李老師經常提醒自己:“先爲人,次爲知識分子,再爲教育者,終爲語文老師。作爲知識分子的教師,同時也就是一名思想者,他應該站在人類精神文明的制高點俯瞰自己的每一堂課,他的心中應該裝着整個世界——國際風雲、時代變化、社會焦點……這些都應該在他心靈的湖面激起思想的漣漪或巨瀾。”讀着李老師的書,他的形象在我的眼前時而親切,時而熟悉,時而陌生,時而激越,時而幽默,但最後一點點高大起來。

《教有所思》教我思考身邊的教育現象,教我觀察自己周圍的朋友同事,教我洞察自己的課堂,教我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爲,教我堅守自己的理想……感謝您,李鎮西老師。正如一句古詩所言:“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書本上與您相伴,雖然相隔天涯,但是卻感覺思想上在與您同行。中國有您這樣的優秀教師代表,我們這些普通教師在前進的道路上就有了燈塔,有了舵手,有了追趕的方向。

讀教有所思的心得體會2

本書是展現作者教育情懷、人生體味和社會視野的隨筆集。李鎮西老師善於從尋常小事中發現人生的真善美,於司空見慣處抨擊教育的假醜惡,他用他敏銳與敏感的洞察力、思維力寫下一篇篇樸實而又充滿魅力的教育詩篇,他既敢說真話,也敢說反話。在他亦正亦邪、詼諧有趣的文字中,反映着他民主與愛心的魅力人格,體現着他兢兢業業爲社會培養有用人才的高尚情操。讀了李老師的這本書,我感觸最深的主要有兩點:

第一、有愛才有真正的教育。作爲老師,應具有三顆心:童心、愛心、責任心。應該有一顆把每一個學生當作自己子女的愛心,有與孩子一起成長的行動,只有這樣,才能熱忱地投入到教育中。正是有了這樣潛心的愛,李老師纔能有這些教育行動,才能寫出這些文章來,我們也有愛心、責任心,但對比李老師,我們還有差距,我們更缺失的是一顆童心,李老師能和學生一起郊遊、踢球、玩鬥雞,我們則大多認爲那都是小孩們的遊戲,不屑參加或者放不下老師的架子懶得參加。素質教育,是充滿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我們不可能完全照李老師的方法去引導學生、管理學生、要求學生,但在平時的工作中,我們至少應該儘可能的放下老師的“架子”,“俯下”身子,更加貼近學生,與學生保持朋友一樣的距離,與他們(她們)親近,和他(她)們聊天。不要總是“高高在上”、“盛氣凌人”。一個受孩子衷心愛戴的教師,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夠喚醒愛心,只有愛心能夠滋潤童心。離開了情感,離開了愛,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

第二、有思考和積累纔會有成功的教育。有思考纔能有提高。善於思考才使李老師閃現出個性的光芒。而善於批判反思和積累則是他成功的基石。

李老師寫的全是生活和教育過程中的一些小事,他非常善於從這些小事中思考,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爲,並且及時積累自己的思考和反思。

我們都曾有過這樣的感覺:某個時候,腦子裏突然閃過一個念頭、一個觀點、一個關於某事的.想法,或者一個精彩的故事片段,並且自己認爲很不錯,就想自己什麼時候有時間,一定把它們寫出來,然而到了想寫的時候,卻早已忘了那些念頭、觀點、想法、片段。我想,那些一瞬間的年頭、觀點、想法、片段,也許就是作家所說的靈感,也許作家能將它們及時做個記錄、積累,而我們卻沒有,這也許就是作家能成爲作家而我們不能的原因之一吧。

同樣我們大多數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有時也遇到過一些應該引起我們思考的小事,我們也有過深刻的思考和反思,有過有價值的想法,但沒有及時積累下來,而讓這些有價值的想法隨着時間的流逝而消失;這就是我們同李老師的差距。

也有很多時候我們的思考和反思,不夠深刻;也有的時候我們根本沒有站在教育者的責任立場上去思考,這更是我們同李老師的差距。我想我們與李老師的差別不僅僅是學識,更多的在於一種態度、理想、信念……

我們應該像他那樣用一顆愛心去捕捉生活和教學過程中每一個教育機遇;去思考、反思、積累,做一名成功的教育者。

讀教有所思的心得體會3

培根說,讀書不是爲了雄辯和駁斥,也不是爲了輕信和盲從,而是爲了思考和權衡。是的,在思考和權衡之間,我在假期繼續捧讀李鎮西的《教有所思》,去思考我的教學行爲,去權衡我的教學思想。

讀到“也說語言的華麗與樸實”這一章節時,李鎮西老師談到判定一個班學生寫作水平的高低,應從四個方面來考慮:一是寫作內容,二是寫作興趣,三是寫作創新,四是修改文章的能力。

細品這四個方面,若都能達到,一篇上乘佳作便出爐了。而這四方面當中我認爲最難的就是寫作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纔有激情去創作。但是對於絕大多數孩子來說,電子化的時代,可吸引他們感興趣的方面,真的是太多了。要讓他靜下心來去主動創作,幾乎不太可能。那麼我們能不能從激發學生動力方面去考量呢?有壓力纔有動力,在這裏就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適當地施壓,每學期必寫的八篇作文是遠遠達不到學生的練筆要求的,那麼平常的日記,我們作爲教者是不是應該好好的利用起來呢?

上學期開始,我校的日記模式進行了改革,以循環日記的方式讓學生在品評別人文章的同時,也在反思自己的寫作。爲了自己的面子,爲了小組的共同榮譽,大多數學生都能認真對待循環日記,認真寫,認真評,認真改。在寫、評、改的過程當中,好學生想讓自己的文章更出彩,後進生不想讓自己的文章太糟糕。這樣,每個人的寫作水平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了不同的提高。

再說寫作內容吧,教了這麼多年書,批閱了那麼多學生作文和日記,在極度疲倦的情況下,能讓你眼前一亮、精神爲之一震的是什麼樣的文章呢?要我說,只有一條——說真話,表真情,言爲心聲。

但是,許多學生的文章都是以華麗的語言粉墨登場的,總分總的結構,排比句式的應用,各種成語的大量堆砌。充斥在眼前的是垃圾似的“錦繡”,唯獨沒有真情與意境。你要說這是技巧,我想說這是技拙。就像我不喜歡聽歌手炫技般的運用一些所謂技巧的東西演唱一樣。當然,對於小學生來說,他們這不是“炫”,而是仿。初學時,仿是必要的,但不能總仿,要學會獨創。這就說到了“寫作創新”的方面,我所教的這屆學生中不乏在各種寫作比賽中獲獎的,我發現獲獎的這些學生中沒有一個去參加作文班的。這意味着什麼,我們的作文班中流水式作業,程式化的東西太多。沒有創新,只有雷同,大同小異。

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中,一共五句二十八個字,全曲無一秋字,作者以景託情,寓情於景,描繪出了一幅淒涼動人的秋郊夕照圖,並且準確地傳達出旅人悽苦的心境。要達到如此境界,非博覽羣書不可,非用心揣摩不能。從上學期,我們開始了“語文主題學習”的課改,對於家庭條件均不太好的我校學生來說,海量閱讀有了實現的可能,相信學生的寫作創新能力會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說一個人巧言令色,給人以虛僞的感覺,總想敬而遠之。文章何嘗不是這樣,華麗有餘而內涵不足,又有幾人樂意捧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