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看完西遊記的心得體會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有利於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那麼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看完西遊記的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看完西遊記的心得體會

看完西遊記的心得體會1

讀了《西遊記》我深有感觸,文中曲折的情節和唐僧師徒的離奇經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西遊記》向人們展示了一個絢麗多彩的神魔世界,人們無不在作者豐富而大膽的藝術想象面前驚歎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學作品都是必須社會生活的反映。

孫悟空是《西遊記》中第一主人公,是個十分了不起的英雄。他有無窮的本領,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着大英雄的不凡氣度,也有愛聽恭維話的缺點。他機智勇敢又詼諧好鬧。

說到豬八戒,他的本事比孫悟空可差遠了,更談不上什麼光輝高大,但這個形象同樣刻畫得十分好。豬八戒是一個喜劇形象,他憨厚老實,有力氣,也敢與妖魔作鬥爭,是孫悟空第一得力助手。但他又滿身毛病,如好吃,好佔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難,他還時不時地挑撥唐僧念緊箍咒,讓孫悟空吃點苦頭;他甚至還藏了點私房錢。

師傅唐僧,雖說沒有孫悟空的本領、豬八戒的活絡、沙僧的勤快、白龍馬的腳力,但他品行端正,會念真經,不怕“千刀萬剮”,有堅定的信念;沙僧和白龍馬雖說沒有什麼大本事,但都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甘心當好後勤,不好出風頭。

書中寫唐僧師徒經理了八十一個磨難有讓我聯想到了他們的執着、不畏艱險、鍥而不捨的精神。這着實是一種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我不禁慚愧自己當初爲。何不能像他們一樣堅持到底呢?也許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從頭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只要我盡力去做了,這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成功啊!正因我去做了,而且堅持到了最後。

看完西遊記的心得體會2

最近讀完了《西遊記》原著,深有感觸,實令人歎服吳承恩的想象力與文學底蘊。記得以前小時候不懂文言文,就已經對《西遊記》有了初步的瞭解,現在讀完原著,對此書更是感受頗深。無疑,《西遊記》是一部極其成功的小說,其至今仍爲人津津樂道,淵源流傳。而其中最成功的部分,便是對人物的刻畫與描寫了,之所以成爲舉足輕重的文化瑰寶,這部分當然不可或缺,我在此便淺談一下對此書的見解。

全文應分爲三部分,哪三部分,曰:“第一部分爲一至七回,寫孫悟空出世直到大鬧天宮,第二部分爲八至十二回,寫如來說法,觀音訪僧,魏徵斬龍,唐僧身世及交代取經原因,第三部分包括第十三至第一百回,寫悟空皈依佛門,與豬八戒,沙僧共同保護唐僧西天取經,一路斬妖除魔,最終修成正果的故事。第一部分大鬧天宮幾乎是全書最精彩的部分,是歷來久演不衰,白看不厭的戲劇。塑造了一個神通廣大,武藝高強,不懼強權,敢於鬥爭的故事,也因此成爲了很多人心目中的英雄。第二部分寫悟空皈依佛門,思想上有很大轉變,由曾經的桀驁不馴變成了如今的樣子,此部分表現了較多的封建宗教迷信思想。第三部分寫師徒四人共同西天取經的故事,歷經九九百十一難,終成正果,其中着重表現孫悟空的.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形象,這部分也是全書中最令人津津樂道的話題。

在其中,也是充分表現了每個人的性格特點,下面便一一道來:唐僧乃金蟬子轉世,因輕慢佛法轉世成爲唐僧,他念念不離善心,可謂“掃地恐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總體說是一個一心向善,意志堅定的好人。可有些時候卻的確令人不敢恭維。有時唐僧昏庸糊塗,總會聽從豬八戒的攛掇而對孫悟空念緊箍咒,他對妖怪仁慈,可卻對悟空冷酷無情,真是令人難解,雖然他仁義忠厚,但不明是非,一味向善,懦弱無能,膽小如鼠,口頭禪可謂是:“悟空救我!”雖然是取經路途中的支柱,可他的缺點着實不少,因此光芒也幾乎被孫悟空的神通掩蓋。

要說《西遊記》中刻畫最令人喜愛的人物,真非孫悟空莫屬了!孫悟空不僅武藝高強,神通廣大,還意志堅定,具有反叛精神,蔑視神權,見了玉皇大帝從不下跪,有時還直稱玉皇大帝爲“玉帝老兒”,稱太白金星爲“老官兒”,連三界中法力最強大的如來佛祖他也不放在眼裏,竟罵他是“妖精的外甥”。真可謂是“勇敢頑強,意志堅定,俠肝義膽,重情重義。”豬八戒歷來就是爲人所不齒的人物,他原來是天篷元帥,因調戲嫦娥而被玉帝貶下凡間,他性格粗魯憨直,取經信念不堅定,動不動便要分行李走人,他還常被孫悟空戲弄,常爲此懷恨在心,總要在唐僧面前“參他一本”,而唐僧的不分好歹,人妖難辨更是助紂爲虐。

他還昏庸自私,總用自己狹隘的胸襟去揣度別人的胸懷,而且貪戀女色,真可謂集衆多罵名集一身。但他也並非無比小人,他狡黠而不奸詐,貪小利而不忘大義,輕視利益,充滿樂觀精神。沙僧寡言少語,是捲簾大將臨凡,西天取經路上,他與豬八戒負責行李馬匹,同時也幫孫悟空斬妖擒怪,最後修成正果,成爲金身羅漢,他是隊伍中不折不扣的堅定分子,只一心要取經,每次八戒要散夥,他都會去制止,他還任勞任怨,默默奉獻,只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不刻意爭功,當妖怪來襲,他明知自己本領不高,但依舊挺身而出,他還是最瞭解唐僧的人。

取經隊伍中,最重要的就是人際關係,這個調和任務無人去做,而沙僧卻做到了,他在默默的調節人際,爲取經做出了重要貢獻。《西遊記》的描寫從天上到地下,從龍宮到地府,都有着超凡的本領,表現了豐富的藝術想象力,尤其是人物的性格特徵,使《西遊記》成了我國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寶。

看完西遊記的心得體會3

那四本厚厚的名著是每個自詡熱愛中國古代文化的人必須修讀的。我自然不能免俗。而我最愛的就是《西遊記》。它光怪陸離色彩斑斕它又振奮人心。讀完《西遊記》最感動於孫悟空我驚歎這個英雄。

"英雄"有許多不同的解釋。《辭海》中說英雄是傑出的人物曹操說英雄要有包容宇宙之心吞吐天地之胸《英雄》中則描繪了英姿颯爽舍小我求大我的一羣英雄。我認爲英雄是那些頑強地掌握自己命運併爲崇高的理想而奮鬥的人。

孫悟空無疑是英雄的典範,他爲了自由爲了自己的尊嚴不惜與一切進行鬥爭。他和天兵天將神仙菩薩打得轟轟烈烈驚天動地看似很熱鬧很精彩,我卻隱隱感到一層悲劇成分:他即使在神通廣大在與命運的搏鬥中總顯得無助單薄。人是無法與由這時代決定的宿命對抗的。正因爲這種對抗的差距懸殊發自內心而拼盡全力的抗爭才顯得悲壯,明知不可爲而爲的勇士才能凸顯出其英雄本色。如今真正與命運進行生死搏殺的人很少,即使有也不都是爲了崇高的目的。很少有人會像貝多芬那樣爲了多留給後人一些精神糧食而去"扼住命運的咽喉",更不會有人像哈姆雷特那樣高呼一聲:時代整個兒脫節了天生我偏要把他整理好。

正因爲大多數人爲了瑣屑的目標而努力,所以當今真正的英雄幾乎沒有沒有人能登高一呼或以身作法告訴人類更高層次的價值究竟是什麼。英雄的哈姆雷特向人們昭示了人的價值,英雄的浮士德則用他一生的追求告訴了人們生存的價值。人類需要發展需要下一個英雄,然而他在哪兒,他能告訴我們什麼呢,真正意義上的英雄總是出現在人類發展的時代交接點,在千年更替的時刻,人類不該對英雄主義精神漠然視之。現今社會太需要這種千金難求的精神了。

英雄——孫悟空——《西遊記》已不僅僅是一部名著更給我們激勵和源自內心的力量。

看完西遊記的心得體會4

《西遊記》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裏面的人物有孫悟空、豬八戒、唐僧、沙和尚,最搞笑的兩個人物是孫悟空和豬八戒啦!孫悟空,又名美猴王、齊天大聖。孫悟空是花果山靈石孕育,大鬧天宮,自封爲齊天大聖,被如來佛祖壓制於五行山下,無法行動。五百年後唐僧西天取經,飄過五行山,救下孫悟空。孫悟空很感激,經觀世音菩薩點撥,拜唐僧爲師,同往西天取經。孫悟空性格聰明、活潑,勇敢、敢於反抗,在中國文化中已經成爲機智與勇敢的化身。

豬八戒,又名豬悟能,也是個呆子。原爲天宮中的天蓬元帥,之後,被罰下人間。但投了豬胎,長成了豬臉人身的形狀。豬八戒雖好吃懶做,卻是孫悟空的左膀右臂。雖然自私,卻討人喜愛,對師傅也是很忠誠。豬八戒的兵器是九齒釘鈀,只會三十六種變化。

他倆是唐僧之徒,沙和尚也是唐僧之徒。

沙和尚,又名沙悟淨、沙僧。原爲天宮中的捲簾大將,因在蟠桃會上打碎了琉璃盞,惹怒王母娘娘,被扁入人間,在流沙河當塘蝨精,因他最後拜唐僧爲師,一路上任勞任怨,負責挑擔。使用的兵器是降妖寶杖。取經後被封爲金身羅漢。

他們師徒四人組成了西天取經的團隊,他們互相取長補短,很團結,他們克服了重重困難和挫折。此刻我知道了,爲了尋找、追求、實現一個完美的理想和目標,爲了完成一項偉大的事業,必然會遇上或多或少的、或大或小的、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挫折,務必去頑強地戰勝這些困難,克服這些挫折。

看完西遊記的心得體會5

西遊記是我最愛看的書,它是一本神話故事。書中重點講述了唐僧四師徒經歷了八十一難,最終取得真經,個個修得正果。其中孫悟空這個人物描寫得最突出也最成功,從石猴出世到大鬧天空再到修得正果,無論是三打白骨精還是收八戒,降沙僧都是整本書的精華。唐僧的善良有愛心,豬八戒雖懶卻爲取經做出貢獻,沙僧的勤勞肯幹也十分的有特色。一些配角也爲整本書帶來了生氣,如:二郎神,觀音菩薩和她的愛徒善財童子等。每一個人都有鮮明的特點,每個特點都被作者表現的活靈活現。

我最喜歡《三打白骨精》這個故事。白骨精雖然狡猾無比,唐僧也曾一度的冤枉甚致趕走過悟空,但是悟空深深記得師傅把他從五指山救出來的時候,最後,他打敗了爲非作歹的白骨精,幫人民除了害。這也證明了邪—惡永遠都不可能戰勝正義。

《西遊記》中師徒四人遇到的種種困難,在我看來就像是一個人在人生路上的挫折,這本書告訴我們,人生有許多的困難,這些也許不是一個人就可以克服的。所以我們需要朋友,需要有知心人一起分擔,這些困難也許是自己能克服的,所以我們在此就要鍛鍊自己不怕困難,以及堅定的不後退的信心。

《西遊記》不愧爲一本名著,它那精彩紛呈的故事,栩栩如生的人物,令人愛不釋手。《西遊記》還告訴我做人的道理:只有心地善良的人才能在世界上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