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說明文

關於中考語文說明文的閱讀理解

說明文1.05W

一、要讀出所說明的事物的特徵(或事理)

關於中考語文說明文的閱讀理解

1.事物的特徵:是指事物說明文中所要說明的事物的特點。

2.事理:是指事理說明文中所要闡明的事理的.本質。

二、要讀出如何進行說明的?

(一)說明文的結構

1.總分式結構

總——分——總

總——分

2.遞進式結構

着重分析各層意思是怎樣逐步深入展開的,是由現象到本質、個別到一般等等

3.並列式結構

從不同的方面來介紹事物的特徵或事理。

(二)說明的順序

1.時間順序

2.空間順序

3.邏輯順序:

概括到具體、整體到局部、現象到本質、

原因到結果、主要到次要、特點到用途

說明文的順序,根據說明的目的和對象,可以以一種順序爲主,兼用其他順序)。

(三)說明的方法(8種):

掌握幾種常見的說明方法,會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1)下定義:使讀者對概念有確切的瞭解。

(2)舉例子:可使讀者對說明對象的特徵獲得具體認識。

(3)列數字:可以準確地說明事物。

(4)打比方:可達到形象地說明事物的作用。

(5)作比較:用人們熟知的與所要說明的事物作比較,從而突出被說明事物的特徵。

(6)分類別:使說明的內容眉目清楚,避免重複交叉的現象。

(7)畫圖表:使讀者一目瞭然,非常直觀地理解被說明的事物。

(8)引資料:能使說明的內容更具體、更充實。

(四)說明文語言

1.準確性(科學性)特別要注意說明文中使用的術語和修飾限制性的詞語,它們往往體現了說明語言的準確性。

2.準確把握詞語的內涵,瞭解基本的語法知識,用來幫助理解文章中的語言難點。

3.生動(趣味性)運用了敘述、描寫的表達方式,或引用了故事、傳說、謎語、詩句等的作用。

說明文閱讀的主要試題類型:

寫了什麼、爲什麼寫(事物的特徵與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