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感恩教育的觀後感(精選13篇)

觀後感1.15W

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以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後感吧。但是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感恩教育的觀後感(精選1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感恩教育的觀後感(精選13篇)

感恩教育的觀後感1

這個星期日的早上,我準時8:30開啟了電視機,收看了南方電視臺播出的由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于丹老師主講的《中小學生感恩教育》專題講座,讓我受益匪淺,她教給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

講座主要講了三個內容:

(1)如何培養孩子的孝心;

(2)如何培養孩子的愛心;

(3)如何培養孩子的自立、自強、自信。

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第一個主題“孝心”。講座一開始,于丹老師就以一個故事進入主題,故事主要講了從前有一個孩子很喜歡到一棵樹玩,有時候爬到樹上摘果子吃,有時候在樹底下睡覺,有時候拿着刀片在樹上亂塗亂刻。但是那棵樹很高興,就天天陪着他玩。就這樣,小孩子在那裏過了一個又一個春天,時間過得很快,小孩也長大了,有一天,他來到那大樹跟大樹說:“我現在大了要蓋房子了。”大樹說:“這樣吧,你把我的樹枝砍了,拿去給你蓋房子吧。”小孩很高興,就把樹枝砍了拿去把房子蓋好了。過了幾年,小孩又來跟大樹說:“大樹爺爺,我將要過這片海洋去外面的地方闖一闖。”這時大樹說:“我沒什麼送給你的,你把我的樹幹砍了拿去做船吧。”小孩很高興地把樹幹砍了做了一艘船出了海洋去別的地方了。大樹也只剩下樹根了,時間過的很快很多年後小孩又回到了這個村莊來到大樹面前,這時大樹說孩子我沒什麼東西送給你了,只剩下樹跟了,你還願意和我聊天嗎?小孩說:“我也老了只想找個樹跟歇一歇。”

聽了這個故事,讓我知道了:其實這棵大樹好比我們的父母一樣,那個孩子就是我們。父母一直給我們無私的愛,把他們的一切都給了我們。這時我想到了自己,想到了我的爸爸媽媽,他們雖然很忙,但他們每天都會抽空來陪我,還儘量滿足我的需求。

于丹老師在講座中還列舉了幾個感恩的人物,例如,岳飛、周恩來、田世國、賴東進,他們的事蹟深深地感動了我,讓我懂得了學習雖然很重要,但比學習更重的是如何做人,如何感謝身邊的人,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們要孝順父母、報答老師等幫助過我們的人。

感恩教育的觀後感2

看到一本好書,遇到一位良師益友,參加一場有益人生的會,都無疑是一次淨化心靈,提升人格底蘊的難得機會。很幸運能觀看這場感人肺腑的報告會。

感恩是一種心態,它能讓我們樂於面對人生中每個階段面臨的各種境遇;感恩是一種素養,它能讓我們在與人交往過程中能更多的影響身邊的人;感恩是一種催化劑,它能在我們的人生旅途中催生更多美好的回憶;感恩更是一種境界,只有真正常懷感恩之心的人才能體會到生活的美好。

身爲家長,身臨其境,我的心也被震撼了!想想自己的所作所爲,真的好慚愧。一直以來我們把自己的孩子寵愛着,嬌慣着,爲其遮風擋雨,爲其提供最好的條件,只怕他吃苦受累,更怕他受委屈,不希望其在磕磕絆絆中生活學習,總想着能給他解決所有問題,然後讓他在康莊大道上暢通無阻地疾行或奔馳。一味的付出下,孩子覺得這一切都是天經地義,無可厚非,家長的給予是應該的,不懂得生命的給予和接受都應該是相同。

人一輩子都會遭受到不同的挫折困難,這是生活給予我們的磨難,也是財富,怎樣在挫折中修復纔是至關重要的,修復的越快就越能贏得更好的時光。

讓孩子學會感恩社會,感恩老師,感恩父母,感恩每一個關心自己,爲自己付出艱辛努力的人們,也讓我自己更加明白在教子路上,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如何心存感恩的心,感恩給予我幫助的每一個人,感恩上蒼給予我溫暖的家,健康的寶貝,感恩兒子能在一所好的學校接受好的老師給予好的教育。就讓我們用善良的心懷感知這個世界,用感恩的心來回報這個世界。在人生這個社會大舞臺的煎熬歷練下舒展自己的生命,並用自己的生命去成全社會,這就是我們能期待的最好的相遇方式。

感恩教育的觀後感3

週六上午,我觀看了于丹老師關於“感恩教育”的講座。在這次講座中,它結合論語和中國古代先賢的教育主張,博古論今,指出如今學校、家庭教育存在的困難。看完之後,我對家長、學校與孩子之間的教育、溝通、學習、成長問題有了很多的感觸。

一、于丹老師主張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學習,是自我能力的開發。

每個家長面對中國應試教育的弊端,都應該深有體會。在學校教育中過於重視文化課的學習,一直與所有能讓孩子增長見識、提高操作能力、鍛鍊身體強健體魄的課程和活動嚴重不足。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數家長都只重視孩子的學習,很少、甚至從不讓孩子做家務,因此孩子很難體會到自己父母勞動的辛苦。

我認爲:和生活脫節的學習不僅是不快樂的,而且自我能力的開發也受到嚴重的阻礙。

二、于丹老師也強調孩子要學會感恩。

中國的絕大部分家庭都溺愛子女,對子女的呵護是”含在嘴裏怕化了,捧在手裏怕碎了“。這樣一來,子女就都認爲,父母對自己的給予是本分,不給予是虧欠。還不僅這樣,有許多的子女總是會對自己的父母提出過分的要求,甚至以離家出走來威脅父母。用古代的孝順歷年來教育現在的孩子,無異於比登天還難。

因此,要從小教會孩子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朋友、感恩一切。

于丹老師的教育觀點和理念不僅僅是這些。總之,教育是一個起點,是一種陪伴,是一種信念和鼓勵,而最終的成全是孩子的人格和心靈。讓孩子在生活中發現愛,在山水中明白永恆,在社會法律法規中學會勇於承擔!另外,還要讓孩子學會感恩!

感恩教育的觀後感4

這個週六,孩子學校留的作業,是安排時間和孩子一起收看于丹的《中小學生感恩教育》專題講座。于丹老師的演講分爲3個主題:1、如何培養孩子的孝心2、如何培養孩子的愛心3、如何培養孩子的自立、自強、自信聽完這一堂課,讓我明白了很多道理:由其是第三講,現在的孩子都是在家長的細心呵護下成長的,家長把孩子們保護的滴水不漏,使他們根本沒有自立的能力,更不會有自強的精神和自信心了。爲了孩子由此我有以下想法:

從孩子上小學開始,除了剛開始幾天可以去接送孩子之外,要試着鍛鍊他們自己去學校、自己放學回家。特別是早上上學,一定要讓孩子自己走路或是坐公交車去,不僅可以培養他們獨立步行的能力,也能夠改掉孩子賴牀的壞毛病。(說出這些,其實我是最放不下的,由於現在的社會,我不親眼看見孩子進校,就會胡思亂想,聽了這節課,爲了孩子,我想我也要放下了)

不要讓孩子養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過度依賴性,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除此之外,還要在能力範圍之內參與家務事的勞作,學會洗衣、做飯等基本的生活能力。(現在的孩子都是家裏的小皇帝,怕磕碰了,怕孩子受委屈,洗個襪子怕洗不乾淨,凡是孩子要作的,家長都會替他們作好,從今以後,也是要孩子自已動手做這些利所能及的事情了。也要教孩子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幫助別人。一個有愛心、自立、自信的孩子更能融入社會。)假期裏,鼓勵孩子參加夏令營、遠足等活動,鍛鍊他們的膽量和自我生活能力是最有效的。期間的各種突發狀況也能夠讓孩子開動腦筋,勇於面對。(其實,每個假期都有這個想法,但是家長都忙於工作,只有犧牲孩子了,作爲家長也得反思。建議學校,每個假期,提供一次孩子們外出的機會,不必太遠,國內、就近的山區也可)

不要把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相比較,也許家長是想使用激將法,可是在孩子看來卻是對自己能力的否定和不認可。長期處於這種比較狀態的孩子往往都會比較自卑,或者特別逆反。要多說鼓勵的話,即使孩子有做錯的地方,也不要只會一味地責罵,而是要給予正面積極的引導。(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我就經常犯這樣的錯誤,看來做爲家長的我要學的還太多)

偶爾的也讓他們適應一下社會,瞭解要想生存就必須努力變得自強自立的道理,而不是隻知道向父母伸手要錢,花錢的理所應當,而不知道節儉,大手大腳的習慣了。

還要適當的增加孩子的閱歷,我們的孩子現在還小,但也不能忽視。可以鼓勵他們接觸不同性格的孩子,不管是性格好不好,都要適當的接觸,讓他慢慢適應這個多變的社會,讓他分清楚什麼是好什麼是壞。但家長要正確的引導,告訴他“人之初,性本善”的意義,讓他知道那些性格、習慣不好的孩子不是天生就這樣,都是一些長期以來不好的習慣養成的。

我想說,家長們是時候放手了,讓孩子們自己去努力,一次不行,再來第二次,第三次,一直到他們自己確實有把握做好事情的時候,那他們就有自信了。如果再去作的時候,不用咱們說,他也一定會充滿自信的!只要我們做父母的有心、用心,我相信,我們的孩子將來都是最棒的。

感恩教育的觀後感5

今天,我看了于丹老師的講座,十分有感觸。他教給我很多對我有幫助的人生道理。

節目的開頭講的是一個小故事。把父母比喻成大樹,小孩每天去大樹下玩,可是有一天,小孩愁容滿面地對大樹說:“別的孩子都上學了,並且有好玩具,可我沒有。”大樹說:“你把我的果子賣了,你就有玩具了。”以後每年秋天孩子纔來。過了幾年,小孩成了青年,他對大樹說:“別人都有房子,可我沒有。”大樹說:“你可以把我的樹枝砍了做房子。”又過了幾年,青年成了中年人,他對大樹說:“別人都飄洋過海了,可我沒有。”大樹說:“你可以把我的樹幹砍了,做獨木舟。”中年人把獨木舟推進海里走了。後來,中年長出了一根根白髮,他來到樹樁前,樹樁問他:“我已經是一個沒用的樹樁了,你也不會理我了吧?”這個人說:“不,我會一直陪你曬太陽。”

這正是父母完成了對孩子一生的成全。在我們的一生中,無私又不求回報的養育着我們。

所以我們要做一個有孝心,有愛心,有自信心的人。

感恩教育的觀後感6

人之初,性本善。每個孩子剛出生都是一張白紙,如何描繪才能讓他們懂得感恩和孝道呢?在觀看了于丹老師主講的感恩教育視頻後,我如夢方醒!孝爲德之本,要有孝心首先要學會感恩,要有良好的品德和仁愛之心。作爲家長,不僅要在學業上培養孩子,更要在社會閱歷以及人格方面重視孩子的成長,要教會孩子有仁愛之心,要讓他明白需要用自己的創造力來使他人得到幸福,需要有融洽的人際關係和抗挫折的能力。

現在的小學生,多爲獨生子女,生活條件比較優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根本體會不到父母的艱辛和育兒的不易,更不明白感恩的含義。古代有孔融讓梨、岳飛精忠報國的孝心;近代有陳毅元帥給自己的父母洗腳,周恩來總理給老父親餵食的感人故事;現代有田世國捐腎救母、叢飛資助183名貧困兒童、長江大學學生勇救落水兒童的良好品格;這些故事無一不感染着我們,無一不是現在孩子成長所缺失的。

因此,我們對孩子的培養,不能僅僅看重他的成績,不能僅僅把時間都用在學習上,用在報課外班上。于丹老師說,孩子的培養需從三個方面入手,即學業、閱歷和人格。我將在孩子的培養上,除了學習之外,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培養孩子的仁愛之心。父母教育並深愛着自己的孩子,孩子也應該有仁愛之心,要做到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愛國家。要用一顆仁愛之心交朋友,要學會分享和奉獻、給予和接受。仁愛之心,

人皆有之,要讓孩子知道,自己生活在一個充滿愛的世界裏,他有責任和義務把得到的愛繼續傳遞給別人。

2、重視素質培養。即重視孩子的思想品德建設,做到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紀律,成爲21世紀的“四有”小青年。要讓孩子能夠自我約束,思想健康、積極向上、禮貌待人、同時又能在強烈的求知慾望中成長。

3、增加孩子的閱歷。閱歷是一個人一生的財富,孩子的成長也需要有豐富的閱歷,既可以增加孩子的知識面,又可以陶冶情操,促進其健康向上成長。社會是個大染缸,既要讓孩子接受好的一面,也要讓孩子摒棄一些不良因素的影響,這樣孩子才能在其成長過程中甄別好與壞,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4、增強孩子抗挫折的能力。如今,小孩子都有着優越的生活條件,基本都沒有經歷過生活的挫折。往往碰到困難時都在怨天尤人,不思進取,甚至自暴自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經常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我們要正確引導孩子來克服這些困難並教會他們正確處理的方法。要增強孩子對挫折的承受力,讓他們學會換位思考,學會如何釋放壓力,這樣孩子才能在自我調節中找到學習、生活的樂趣,才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透過觀看感恩視頻,我和孩子都得到了教育、受到了啓發,孩子表示,以後一定會好好學習,禮貌待人,幫助父母多幹家務,多理解父母,同時也認識到哭是無能的表現,會更多的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我看到孩子一天天在成長,每天都會有新的驚喜。我也

希望孩子能夠真正理解感恩的含義,能把他作爲指導自己一生的座右銘,能夠在感恩中健康快樂的成長。

感恩教育的觀後感7

她講了這樣的一個故事:

有一個小孩,4、5歲時,去一棵大樹下摘樹葉,拔樹枝玩,有時他不高興了,就會在樹上刻字。到了小學時期,孩子來到樹下一臉不快樂,大樹就問:“孩子啊,你有什麼不高興的事嗎?”

孩子說:“你看別的孩子有足夠的學費,有錢去買玩具玩,而我卻沒有。”

大樹說:“那這樣吧!你摘下我的果子去賣錢,就有交學費和買玩具的錢了。”孩子高興極了,每年秋天都來摘果,然後就不來了。到了成年階段,孩子又回到樹下開心不起來,再也結不出果子的老樹問:“孩子,你把書都念完了,還有什麼不開心的事啊?”

孩子說:“你看我的同齡人都有家了,可我沒房來迎接我的新娘。”

老樹說:“你看,我有很多又大又壯的樹枝,你能夠把它們砍了然後去蓋房。”孩子聽了立刻砍了老樹所有的樹枝走了。孩子到了中年時,又一次不開心的回到老樹下,樹幹問他:“你又有什麼不開心的事啊?”

孩子說:“我總要看看遠方吧!我的朋友都飄過大海去了遠方,而我卻不能。”

樹幹想了一會兒說:“你能夠砍了我的樹幹,做一個木筏去遠方。”孩子聽了興沖沖地把樹幹砍下拿走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孩子頭上長出了白髮。一天,他來到樹前,樹根說:“我沒了果子,沒了樹枝,沒了樹幹,你就不會再陪我了吧?”

孩子說:“該去的地方我都去了,此刻,我就想陪着您曬太陽。”

其實,我們的父母一向像這樣滿足着我們,我們要抱着一顆感恩的心,回報父母,讓他們也體會到真正的幸福!

感恩教育的觀後感8

高山感激的身上的每一粒灰塵;江河感激懷中的每一滴水珠;穀穗感激太陽的映照,也感激大暴雨的身心的洗禮:垂柳感激春風的和熙,也感激秋露的凌冽。大家感激協助大家的人,一樣也應感激擊敗大家的人,大家感激身旁的一切。

感激父母

媽媽如初春中的細雨,滋養着花朵,澆灌着大地,大家吸吮着細雨健康成長;爸爸如秋天裏的輕風,吹黃了大地,吹金了水稻。大家獲得了大豐收的豐碩成果,父母給與大家性命,耗盡她們較大的勤奮給了大家幸福快樂。

以前周總理去世了父親流鼻涕,現在田世園正在捐贈腎救母。這是爲什麼?由於她們明白百善孝爲先,孝爲德之本。

感激當然

在大城市的鋼筋混凝中,翠綠色僅有道旁樹,但早就被塵土吞沒了輝煌。每日身背厚重的揹包,應對着新科技的輻射源,少年兒童早就迷途了自身,使我們返樸歸真,領略到當然的風彩。只需攜帶一支筆,一個本子h。我用那幸福的雙眼去斬獲巍巍的大山,廣闊的江河,我用那機敏的兩手去描繪自然界的贈予,用最鏗鏘有力的響聲高喊:感謝你,當然,給與我這般美麗的禮品!

說白了的幸福是有着一個健康的身體,一個幸福的家中,一幫你信任的盆友。我感謝父母無私的獻身,感謝盆栽朋友的純真友誼,我感謝自然界的禮物,我感謝身邊的一切!

感恩教育的觀後感9

今天早晨,我收看了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于丹主講的中小學生《感恩教育》。它令我受益匪淺,使我完美了的自己的品質,提升了自己的修養,完美的自己的人生!節目中主要講了四個方面:

一、如何培養孩子的孝心?

二、如何培養孩子的愛心?

三、如何讓我們的孩子自立、自強和自信?

四、如何培養孩子抵抗挫折的能力?于丹教授的講話極富感染力,所說的話出口成章,令人醍醐灌頂,茅塞頓開。她精練的語言和高度的概括能力,使人歎爲觀止。于丹教授的字字句句引起了我無限的思考:孝,是一句溫馨的話語,揉搓父母疲憊的心;是一把親切的嘮叨,分擔父母的痛楚;是一首暖暖的小曲,解釋父母的情懷。讓我們做一個會孝的人吧!

這天我看了于丹老師的講座,告訴了大家怎樣去感恩父母。

感恩教育的觀後感10

今天對我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因爲今天我看了一堂名爲《感恩教育》的講座,它對我有很深的觸動。講課的于丹老師給我們講了一個關於大樹和男孩的寓言故事,大樹爲了男孩能交學費、買玩具、蓋房子、娶媳婦、增遠見而貢獻了自己的果實、樹枝、樹幹。想到大樹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爸爸媽媽,他們不正如大樹那般的默默爲我付出嗎?

想着想着我的思緒漸漸的回到了過去,記起很多和爸爸媽媽間的往事。每當我生日時,父母都會陪我過生日,但在我開心的點燃蠟燭的時候卻不曾想到多年前的.那一天卻是媽媽的受難日,媽媽在那一天冒着生命危險生下了我並開始了永不停歇、不求回報的付出。還記得在我摔倒時是父母趕緊把我扶起並鼓勵我勇敢的向前走;還記得在我生病時是父母焦急的送我去醫院並默默的陪我到最後一滴鹽水掛完;還記得過新年時是父母陪我買新衣服,從鞋子、襪子、褲子到上衣,別人有的我也都有,父母從不讓我失望……可是,父母爲我做了那麼多而我卻爲他們做了什麼呢?“好嘮叨、真煩”、“不要你們管”,這一句句不經意的話卻深深的傷害了父母的心。

于丹老師告訴我們:百善孝爲先、孝爲德之本、正爲本孝爲先。原有陳元帥爲母洗腳、周總理替母餵飯,現有田世國瞞着家人捐腎救母、賴東進討飯養父母,還跪着喂他們吃飯。孝道一直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敬父母應該是社會上每個人應該有的基本道德準則,這是做人的起碼修養,也是人之常情。

“天上的星星不說話,地上的娃娃想媽媽。天上的眼睛眨呀眨,媽媽的心呀魯冰花…”耳邊不知道什麼時候又響起了這首歌,聽着聽着我慢慢的閉上了眼睛,輕輕擡了頭,緊緊握住了拳頭,那一聲發自內心深處的話語以我最大的聲音呼喊而出:“媽媽!我愛你!……”

感恩教育的觀後感11

今天早晨,我收看了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于丹主講的中小學生《感恩教育》。它令我受益匪淺,使我完美了的自己的品質。

我看完後,覺的我們不應該浪費,因爲山區的孩子很苦,我們現在都不愁吃穿,要什麼玩具都拿錢買得到,壞了也不會去修,這很浪費,也缺少了自己做玩具的動手能力。我們都是獨生子女,大多數時間都是電腦,電視陪着,這樣不好,我們要多出去走走看看。“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之後又談到“仁”。仁就是要學會怎樣處理兩者的關係,要充滿愛心,和善待人。教育孩子要與人和睦相處,懂得一個人的痛苦,由兩個人分擔,痛苦就減少一半,相反,一個人的快樂,兩個人分享,快樂就增加了一半,與人交往,多關愛他人,使自己健康,快樂的成長。

最後談到“自立,自強,自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會直接決定人生的軌跡,孩子的成長不是填鴨式的灌輸,知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的經驗和悟性。不要墨守成規,按部就班,而是要在這個處處混沌喧囂的社會中,學會發現其中的有效資訊。

透過于丹老師講的這堂課,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學生最重要的並不是學習,學會做人才是排在第一位的,如果不會做人的話,就算學習成績再好,也不是一個健全的人。

感恩教育的觀後感12

在黑龍江七臺,由於丹老師爲我們講了《感恩教育》,它一共分爲四段:第一段,培養孝心;第二段,培養愛心;第三段,培養自立、自強、自信;第四段,教育我們理解父母、尊敬老師、懂得感恩。

在講座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大樹和男孩的故事。故事中的男孩男孩就好像我們,不斷的依靠父母。大樹好像不斷被依賴的父母。它爲男孩失去了果子和樹枝,付出了所有。

我們也應該爲父母付出些,就像漢文帝劉恆那樣。

有一次,他的母親患了重病,這可急壞了劉恆。他母親一病就是三年,臥牀不起。劉恆親自爲母親煎藥湯,並且日夜守護在母親的牀前。每次看到母親睡了,才趴在母親牀邊睡一會兒。他天天爲母親煎藥,每次煎完,自己總先嚐一嘗,看看湯藥苦不苦,燙不燙,自己覺得差不多了,纔給母親喝。這也是感恩。

還有雞蛋、胡蘿蔔、幹茶葉的故事我也倍受啓發。

在故事中,鍋中的沸水是我們在人生中的逆境,而它們是經歷挫折的人。

雞蛋它雖然只是用了薄薄的蛋殼保護了自己,但它樂觀向上,並沒有被挫折打敗,而是經過了受挫的過程,使自己變得強大了。

胡蘿蔔剛開始也堅持自己的想法,可是它並沒有保持下來,直到最後,它被挫折打敗了,變成了一灘軟塌塌的胡蘿蔔泥。由於它半途而廢,所以我們不能像它這樣。

而幹茶葉與它們都不同,它不僅堅持了自己的想法,而且它最終改變了逆境,使沸水變成了茶水。

我們應該學習雞蛋或幹茶葉,沒有被沸水改變。在這個故事中,我知道了,人應該堅持不懈,改變逆境。這樣才能得到好的結果。

這兩個蘊含哲理的故事,加上于丹老師精彩的講說,使我懂得了,人不光是要學習,也要感恩,理解他人,使自己更加充實。

感恩教育的觀後感13

今天早晨,我收看了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于丹主講的中小學生《感恩教育》。它令我受益匪淺,使我完美了自己的品質,提升了自己的修養,充實了自己的人生!

節目中主要講了四個方面:一、如何培養孩子的孝心?二、如何培養孩子的愛心?三、如何讓我們的孩子自立、自強和自信?四、如何培養孩子抵抗挫折的能力?于丹教授的講話極富感染力,所說的話出口成章,令人醍醐灌頂,茅塞頓開。她精煉的語言和高度的概括能力,使人歎爲觀止。于丹教授的字字句句引起了我無限的思考:孝,是一句溫馨的話語,揉搓父母疲憊的心;是一把親切的嘮叨,分擔父母的痛楚;是一首暖暖的小曲,解釋父母的情懷。讓我們做一個會孝的人吧!愛心,是患難中的傾囊相助,是錯誤道路上的逆耳忠言,是痛苦時抹去淚水的一縷春風。讓我們做一個會愛的人吧!自尊、自立、自強、抗挫是完美人生的四大必備,是走向成功的必經之路。讓我們在面對人生的荊棘時,揚起自尊、自立、自強、抗挫的風帆,更加從容得徜徉也人生的海洋裏!

感恩,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總能引起人們的遐想,今天我對它有了更深的認識。讓我們做一個感恩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