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十二公民》觀後感(通用10篇)

觀後感2.19W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體會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後感吧。快來參考觀後感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十二公民》觀後感(通用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十二公民》觀後感(通用10篇)

《十二公民》觀後感 篇1

思維其實是一道限制你的牆。

常人來看,富二代似乎就應該驕奢蠻橫,殺害親父便似乎也不足爲怪。

忽略掉表面那層偏見,客觀地來看,那麼老人也似乎並沒有動機撒謊。

可事實上,要從老人的角度去分析整個案件,才能夠發現隱藏在暗處的真相。

很多時候,其實是思維影響了人的判斷,所處的思維模式導致人看不清本質。想要看到真正的世界,絕不能戴着有色眼鏡去看,也不是用完全不帶主觀意識的眼光去看,而是用清轍眼睛去看天,用朦朧眼睛去看雲,用飄逸眼睛去看風,而每次你都會發現一個新的世界,似是而非,一切陌生而熟悉

電影裏還有一個情節,當一切證據證人都被推翻後,一直頑固地認爲富二代有罪的3號眼神呆滯了幾秒,隨後憤怒地又回到了原點,說:”這麼多的證據證人還不夠嗎?學校是讓你我根據現有的證據去討論,而不是讓你們去證明這些證據都是錯的!錯的?“然後頹然地跌坐在椅子上。

其實越接近真相,人們往往越不願意承認,就像越發現宇宙的寥廓,人們才越發現自身的渺小輕微,這讓狂妄自大的人類如何接受?思維的牆,說到底還是人類自己砌就的,不願承認自己的愚昧無知,便砌成一道高高的牆將自己緊緊地包圍起來,然後就自以爲安全了,可悲人的精神雖不屬於物質,仍受限於物質。

所幸總有勇者哪怕竭其力量也要掙脫這桎梏。這纔有了這場精彩絕倫的討論,纔不至於讓真理湮滅在歷史的煙塵中,無辜亡靈痛哭於陰暗角落。

只是這世上因捍衛真理便慘遭迫害的殉道者何嘗少呢?近代科學的偉大先驅布魯諾因堅持信奉“日心說”,便一生始終被人與”異端“聯繫在一起,爲此顛沛流離,爲此受了8年的牢獄之災後被判用火活活燒死。但真正的勇士怎會屈服於淫威之下,當布魯諾聽完宣判後,仍面不改色地看着這夥兇殘的劊子手,輕蔑地說:”你們宣讀判決時的恐懼心理,比我走向火堆時還要大得多。“是的,即使身死,但他爲真理而獻身的精神將永不磨滅,他的精神早已超脫到物質之外,而不是苟同於一羣恐懼到顫抖的螻蟻。

因爲思維的枷鎖,人們常常理所當然地便否定掉真理,以理所當然地將自己奉爲真理,而漸漸忽略了世界的本來面目和生命的意義。爲何不推倒那堵思維的牆,去看看牆外的世界呢?學會尊重未知的存在,也是對自身的尊重。

而世界知道,少數比多數更多。

《十二公民》觀後感 篇2

首先,從整體來看這部電影是是一部小成本電影。鑑於其實翻拍黑白片《十二怒漢》,無形中給演員們的難度增加了很多,沒有華麗的場景,沒有絢爛的愛情,有的只是一間寬敞而又壓抑的上個世紀的車間,彷彿在訴說着我們曾經的那個純真年代。影片的背景是某個政法大學,模擬法庭是現代的大學生,陪審團是那個年代的青年,這個時代的中堅力量。那個年代的大學生如八號陪審員一般富有探索精神,信仰事實,獨立思考,這個年代的大學生亦像辯方律師一般渾渾噩噩,跟風浮誇,藐視生命。彷彿在斥訴着教育的淪落。大學沒變,變的是裏面的人。令人困惑的是,多年以後,人們依然只能從大學裏的舊人那兒獲取營養。

影片人物刻畫細膩飽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個演員都是影帝,感覺很真實,幾乎感覺不到拖拉硬拽的做作。

一場簡單的討論會開始了,大家都覺得這是一場多餘的討論,舉個手就完成了。這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恰恰是對現實的一種莫大嘲諷,人性的冷漠在如今深入人的骨髓,抹殺我們的最後一點良知和判斷,我想把它稱爲“人性的慢性死亡”。

一號陪審員,陪審團長。工作認真盡職,有自己的性格,典型的社會中堅力量。

二號陪審員,笑面佛,處事和事佬,有自己的想法,也深知自己的實力水平不高,小心謹慎,應該是一個大學老師或者政府官員。

三號陪審員,出租車司機,俗稱車伕,本部影片的副主演。社會小人物的一個縮影,尊重傳統,亦有幾分封建。深受“一切奮鬥爲了家庭,爲了後代”思想影響,忽視自己的個人追求,以及老婆孩子的個人想法。典型的“控制型教育”家長,忽視子女的主觀意識。也折射出了現今開放式教育理念與傳統教育之間的巨大矛盾。最終落了個妻離子散,然人唏噓不已。本片中他七號的二人組讓本片增添了許多喜劇色彩。不得不提,此人演技讓人拍案叫絕。

四號陪審員,地產商,一個在現今社會備受爭議的一個集體。有錢,有勢,生活富足。三號的“資本家論”和7號的“花錢擺平事論”讓他大爲光火,同時也反應了現實嚴重的“仇富”現象。而這個集體本身也有許多道德爭議,比如說“包大學生”。

五號陪審員,一個蹲過冤獄的社會青年。可以斷定他是一個有別於蹲過獄的人,他依然堅守這自己的良知,儘管現實對他如此的不公,他依然堅毅,接受現實的挑戰。

六號陪審員,一名醫生。尊重生命,尊重事實,明白事理,社會的骨幹力量。

七號陪審員,小商販,俗稱跑腿的,亦是社會小人物的一個縮影。渴望被尊重,在社會中摸爬滾打,練就一身拍馬功夫,儘管生活很艱辛,仍然堅守着自己的良知和道德底線,尊重追求事實的人,讓人敬佩的辛酸。熒幕中滑稽詼諧的形象與嚴肅的討論會形成鮮明對比,讓沉悶的討論顯得生動色彩。

九號陪審員,建國初期的富家子弟,因爲時代原因,受到巨大的心理創傷。一次好心人的幫助徹底改變了他的價值觀,深知“雪中送炭”的真理。心理自卑,渴望獲得別人的尊重,觀察細緻入微。 感覺這個大叔年輕時候應該炒雞帥!^_^

十號陪審員,貧民區房東一枚。談話的時候,總有那麼一些人喜歡大聲喧譁,打斷別人講話,說話不動腦子,完全不顧及他們感受,想到啥說啥;總有那麼一些人當他一開口,你就想趕緊離開;總有那麼一些人以偏概全搞一些“某類人”歧視;沒錯說的就是十號,開口就招人厭的主。還好他還是尊重事實的,不至於冥頑不化。個人覺得這個演員演的炒雞好,甩扇子瞪眼大叫一聲,然後就口若懸河根本停不下來。

十一號陪審員,保安一枚,質樸、純真、善良、兢兢業業。曾多次在十號發言中躺槍,迫於無奈只能隱忍,有不錯的主觀思考能力和判斷能力。形象可愛,讓人倍感親近。

十二號陪審員,牆頭草一枚, 面對“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討論,沒有堅守的主觀意見,跟風嚴重,是普通民衆的一個縮影。十二號表演滑稽,言語樸實而不失詼諧,有很強的喜劇感染力。

至此,讓我們返回本片的主角八號陪審員,一個重新審讀案件,審讀事實,審讀人性的最後力量。讓我們正視那些“不重要的細節”、被忽略的“小概率事件”。一個高齡老人的所聞,和一個近視眼女性在深夜的所見,將一個“富二代”少年推向了深淵。我們習慣性的將人分類,然後將他們貼上標籤,習慣性的以爲一切。事實可以給我們經驗,但經驗卻讓我們看不清事實。

就像《狩獵》中那樣,偏見一旦形成了,對被偏見人來說就像跌進了萬劫不復的深淵,任憑如何的吶喊,依然蒼白無力。感謝少部分像八號這樣的力量,在我們都被扭曲的時候,將我們拉回了正軌。

《十二公民》觀後感 篇3

電影《十二公民》講述的是暑期一所政法大學內,未透過英美法課程期末考試的學生迎來補考。他們組成西方模擬法庭,分別擔任法官、律師、檢察官等角色,審理的正是一樁社會上飽受爭議的“20歲富二代弒父”案。12位學生家長組成了陪審團。這些人來自社會不同階層,有醫生、房地產商、保安、教授、保險推銷員等。他們在聽取學生法庭審理後,將對本案做出最終“判決”。這12名陪審員互不相識,但按照規則,他們必須達成一致,才能結束審判。第一輪投票,就有11人認定“富二代”有罪,在所有人證物證都指向這一結果的情形下,這位年輕的嫌疑犯離輿論上的死亡只有一步之遙。好在8號陪審員提出了大膽的懷疑,讓所有的線索都被逐一討論,隨着審判的進行,疑點出現,每個人背後的故事也浮出水面,經過多方長時間角逐,最終十二個人達成一致意見,認定該富二代無罪。

影片雖短,但發人深思。我國雖沒有像英美法國家那樣的陪審團制度,但劇中陪審團的整個討論過程還是能夠給予我很大啓發,特別是作爲將來可能成爲決定他人自由乃至生命的法官隊伍中的一員,更應該從中吸取教訓。

一、對待證據要有吹毛求疵的態度。任何證據都要經過詳實的推敲論證,形成證據鏈。案中關鍵證人有被害者樓下的老人以及窗戶對面的女子。一個憑藉“聽覺”,一個憑藉“視覺”讓衆人都堅信是富二代殺死了其父親,但透過8號陪審員的推敲發現,其實作爲上了年紀的老人只是根據自己的經驗(樓上經常有父子爭吵聲)斷定死者就是富二代所殺,窗戶對面的女子也是在沒有戴眼鏡的情況下只是根據模糊的音像而草率斷定是富二代所爲。他們在作證時也許並未想到,這種“言之鑿鑿”的證據如果被法官採信將意味着什麼,這就告誡法官,在審查證據的時候,要多考慮證據可能與事實不符的情況。

二、要用理性的思維對待案件。每個人的生活經歷不同,對同一件事的評價就會存在差別。法官在裁判案件的時候應儘量做到憑藉事實與法律判案,不受個人情感左右。劇中十二個人,每個人都從事不同的行業,都有不同的人生經歷。剛開始之所以有11個人都判定富二代有罪,很大程度上源於他們的感性認識,他們對證人的話毫無懷疑。當然,還有很大一部分人存在嚴重的仇富心理,他們認爲富二代就是不學無術,特別是在一個父親坐過牢,繼父一夜暴富的家庭長大的孩子更是什麼事都可能做的出來。撇開證據不談,他們內心就已經預存了偏見。作爲法官,在認定案件事實時,如果不能堅持理性判斷,那麼又會造成多少冤假錯案。

三、任何一件錯案對當事人的打擊都是毀滅性的,應避免冤假錯案。劇中給我震撼最深的莫過於五號陪審員的一句話:“萬分之一的錯誤對當事人來說就是百分之百的災難”。一個錯案對他人來說可能無所謂,但對當事人來說那將是毀滅性的,即使有遭一日被平反,被冤者回到社會同樣會遭到異樣的眼光,也會嚴重消弱司法的公信力,正如英國哲學家培根在《論司法》中所說:“一次不公正的審判比多次不平的舉動爲禍尤烈。因爲這些不平的舉動不過是弄髒了水流,而不公的審判則是把水源破壞了。”

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當下,作爲法律人我們不僅要用嚴謹的態度對待每一個案件,同時也要擔起普法的重擔,加大法制宣傳,提高羣衆法律素養,讓正義以看得見的形式得以實現。

《十二公民》觀後感 篇4

寫這篇觀後感之前突然想起來以前幫同學寫過一篇“心靈捕手”的影評,名字叫《青春的那棵稻草》,這篇文是我看了三遍還是四遍電影之後才寫出來的,我想那會是真的深有感觸吧!寫影評真的是真正投入到情境中,才能寫出自己對電影的真切的體會。但是這部電影我只看過一遍,我想寫一下自己的感受。

十二公民,這部電影早前同學就推薦過,說國產片,但看了挺不錯的。我當時想,哦,國產片啊,不喜歡看。後來一直沒當回事,但是前兩天下下來存到了電腦裏。今天就看了看。其實是剛剛看完。這是怎樣一部片子呢,首先簡單的佈景,十二位公民,十二種身份,各行各業,各種人生。關於一件案件及犯罪嫌疑人的定罪與否展開的一次次激烈討論。先不說討論的內容吧,就說演員。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韓童生老師飾演的的士司機。這個案子的結論關乎兒子的.畢業論文,所以他作爲陪審團來參與討論。這是一個怎樣的人呢?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北京人,穿着老布鞋,黃衫子,注重禮教,在各種人證物證下堅決認定犯罪嫌疑人有罪。他有着暴脾氣,很倔,堅持自己的觀點。一開始看到這個人物—真的韓老師演得太好了—對,就是個市井小民,每日爲了生活奔波,說話的腔調以及一些小動作還有喝水的杯子真的把一個的士司機演活了。其實這個人物刻畫得很深刻,文中稱他爲3號陪審員。3號陪審員在討論的時候說了一句話叫父爲子綱,君爲臣綱。

其實這句話在這個人物的表達中很重要,是3號發表自己的觀點的基礎,他認爲孩子對家長應該是言聽計從的,應該是禮貌尊敬的。一個孩子,及時家長做得再不對,畢竟他是生你的父母,行爲和語言上都不能有過激的表現。所以他對犯罪嫌疑人在證人的觀點作證下堅持認定有罪。而且這樣的人物在自己的生活環境下是很難改變自己的觀點的。但是最後,他爲什麼改變,認爲無罪了呢?因爲他想起了自己的兒子,因爲自己曾經犯的錯,孩子就離家出走,六年未歸家,六年沒有打一個電話。這位父親心裏是有怨的啊!你憑什麼不理我啊,你憑什麼離家出走啊,你憑什麼走了之後就再也沒聯繫就再也沒回家啊?!我是你爹啊,我再怎麼也是生你養你的人啊!你憑什麼這樣!其實3號再怨自己的兒子,但是畢竟是自己的兒子啊,他愛,他心疼,到最後他終於原諒了兒子,終於解脫了內心。最後他認爲那個犯罪嫌疑人同時也是死者的親生兒子無罪。電影在人物刻畫上可謂是費盡了心力,無論人物衣着,行爲,言語,以及場景都下足了功夫。看完影片,終於感覺中國電影還是有希望的。

這部電影反映了在案件面前十二個職業的人對整個定案的看法及觀點,從一開始的幾乎所有人都輕易相信證人的證言,而對嫌疑人表示肯定的犯罪動機,到最後透過辯論,懷疑,爭執,儘量還原場景,以及對證人證言的驗證,到最後全員否定嫌疑人的作案動機。整個過程是對案件的辯論,也是對人性,法律以及邏輯的辯論。在電影的最後,8號陪審員,也就是整個過程堅持認爲嫌疑人無罪,對整個討論的進行起推動作用的人物,回去拿起自己落下的檢察官證。電影結束的時候有幾行字:在公安機關提出複議後,檢察院依然維持存疑不起訴的決定,一個月後真兇落網。

在電影結束之後我們想想假設這位檢察官也和別人一樣,相信證人證言,相信物證,那麼嫌疑人按照一系列法律程序就會被認定是有罪的,毫無疑問,有一件冤假錯案出爐。是的,電影中有一位陪審員說了這樣一段話,一個十六歲的少年被判八年,在一年半刑期的時候被告知我們判錯了。當他在再次步入社會的時候,別人是怎麼想的,我管你冤枉還是不冤枉,總之你都是蹲過大獄的人。是啊!就是因爲整個案件審查程序的不嚴謹,就因爲一些看上去小小的紕漏,造成了別人百分之百的傷害。

《十二公民》觀後感 篇5

衆所周知,中國司法體系與美國完全不同,《十二公民》是對11個來自社會各個階層的中國人的疑罪從無原則、陪審團制度以及公民的司法意識的科普,而從實質上說就是借西方陪審團制度的殼,表達對中國目前司法意識制度的思考。影片講的是十二位家長爲小孩的期末補考齊聚一堂,形成了模擬西方法庭的陪審團討論“富二代弒父案”,這些家長來自社會不同階層,有保安、教授、出租車司機、富商等,在聽取學生審理後他們只有達成一致投票才能結束審判,在第一輪投票中就有11人認定富二代有罪,但隨着不斷的討論模擬,案件的疑點開始浮出水面,經過不斷爭執推測,最終一致得出了無罪的結論。

公民是誰?從法律上講,公民是指具有一國國籍,並根據該國法律規定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人。公民意識與臣民意識相對應,指一個國家的民衆對社會和國家治理的參與意識。電影中的十二公民,不是十二個人,更多的是代表了來自中國不同階層老百姓。

在對富二代弒父案的討論中,大多數家長只求迅速得出最終判定,只有作爲檢察官的八號家長陸剛一致堅持從理性的角度分析和還原案件。最初家長們對於陸剛的異議進行了圍攻,“你是不是來挑事兒的?”道出了中國老百姓從骨子裏的從衆心理與公民意識淡薄。本片中一開場是所有人都認爲是“富二代”殺死了自己的親生父親,其原因除了本案的證人證詞以外,更重要的是因爲目前中國社會固有的一種思維偏見。說起富二代,人們會不自覺的貼上“不負責任”、“不學無術”、“尋釁滋事”的標籤,在這一固有思維模式下正如陸剛所說,連虛擬法庭上的被告人律師都已經在心裏認定了自己的當事人是有罪的,那麼誰來還原事實的真相?

仇富已經成爲了社會的常態,冷漠也成爲我們的武裝。如果有一天中國司法真的引入了陪審團制度,請問這樣的社會環境與公民素質我們拿什麼去維持一個客觀公平的司法秩序?如何承擔起對生命的生殺大權?借用《十二公民》中的一句話,“如果陪審團都交到這樣的人手裏,那才叫真正的不靠譜。”

偏見是一種無形的暴力,而若是有一天這種暴力成爲常態將道德捆綁,甚至操控了司法審判,那麼一言殺人就成爲了可能。公民在獲得權力的同時也應當清楚的意識到自己需要履行義務,不要讓暴力成爲了一種常態,學會尊重、學會傾聽,謹言慎行。

影片中的陸剛是檢察官,面對第一輪所有人所認爲的有罪投票,陸剛放棄投票背對桌子,當時他在想些什麼?面對生命,面對法律所有人的態度讓陸剛的背影如此孤獨。更爲諷刺的是這個看似不合羣、無聊、固執的人真實身份其實是一個檢察官,“你一旦認定他有罪,他在你心裏就死了”,中國只有刑事訴訟中採用了疑罪從無,而疑罪從無和西方的無罪推定原則是不同的,參加投票的家長把這次模擬當做遊戲,對於追求真相的陸剛成爲了“刺頭”。檢察官=刺頭,這還不夠諷刺嗎?陸剛的身份設定無異於是中國司法與平民老百姓的一次變相的對話:這關乎人命的事兒難道都只是法官、檢察官、警察的責任嗎?本片間接描述了一個社會現象,那就是除了陸剛這樣從事法律職業的人以外,沒有多少人會有那個法律知識和追求真相的勇氣,那麼,如果連司法人員也和大衆一樣選擇沉默呢?

近年來許多舊案重提,呼格吉勒圖冤殺案,張輝、張高平叔侄殺冤案的重審、平反。從某種意義上正是司法界的自我審視和變革,陸剛的問話言猶在耳:“你們爲什麼把小孩送到政法大學來讀書?你們的態度或許就是將來他們面對法律的態度。”作爲一名法學院學生,曾經我們都是抱着滿腔熱血,當教師問,你們爲什麼選擇法律?我們都有着基於正義公平的回答,可是四年過去了,自己越來越對這個職業產生懷疑,這個世界沒有完美的制度,因爲制度是人設的。所以無論是哪一種制度脫離了追求公平、正義的心,冤假錯案隨時可能發生。影片的結尾,所有家長都摒除了偏見將這個案件判爲無罪,這部電影給我們展示了一種希望,正如這個世界有光明的地方就一定會有黑暗,就算是知道追求真相的路是無休止的,我們依然要堅持。

隨着時代的演變,司法制度和體系也在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時事,政府資訊公開也越來越普遍,那麼我們每個公民都應當提升自己的法律意識和素質,在享受司法所帶來的權利的同時,履行責任義務更加理智,客觀的監督司法公平維護司法正義。在維護法律公平與正義的路上,請不要讓陸剛這樣有責任心和正義感的人感到孤獨。

《十二公民》觀後感 篇6

一樁證據確鑿的血案,一個法院存疑停審的決定,卻正提供了一份機緣讓十二個素不相識且身份各異的人共聚一堂,開展了一次關於兇手的討論。

樓下老大爺的證詞,街對面女人的目擊,與被害者的複雜關係,蹩腳的不在場證明,一切似乎都將兇手指向了富二代,然而,真相真的是這樣?

舉手表決“富二代是否有罪”,十一個人贊成“有罪”,一人投”無罪“,到底是一個人的錯誤,還是十一個人的偏見?

答案總是毋庸置疑,真相卻常常出人意料。

這世上有人風光無限,揮金如土,卻也有人從來無人關懷與在意,還穿着胳肢窩處開線的衣服。所以當他第一次可以上電視時,一直夾着自己的手臂,生怕被人看出自己的窘迫;第一次受人矚目時,一直努力地使自己瘸了的腿顯得不那麼瘸,而彆扭地走路;第一次自己的話受人重視,甚至要被人印到報紙上時,不自覺地便歪曲了本不是如此的事實,而坑害了一個無辜的孩子。

這世上的人們,同樣的兩隻胳膊兩條腿,同樣的血肉,同樣的靈魂,卻似乎從來不存在平等之說,憑什麼是河南人就天生狡詐多計,憑什麼富人違法背德而不能勤勞致富,憑什麼從牢獄中出來的人就都是罪大惡極而不可能是被冤入獄,在陰冷潮溼的獄中煎心日日復夜夜後終於得以釋放,可迎來的卻只有數不盡的白眼和唾罵,就好像一顆心被千刀萬剮後還要扔進冰窟。

也許是這世上的人們都太忙太忙,A有他的店鋪要開,B有他的房租要收,哪來的時間討論什麼真兇是誰呢?你看網上人人都那麼說,你看證據證人都那樣擺在那裏了,你看那兇手是個富二代肯定從小就驕奢蠻橫,這便是真相有什麼好懷疑的呢?但世上根本不會有百分之百的事,而是人們理所當然地四捨五入,可真相往往在那些細枝末節中,萬分之一的錯誤對當事人來說就是百分之百的災難啊!勞碌而冷漠的人們怎會懂一個人在獄中用指甲蓋劃牆數着過日子,整整四百多個日日夜夜地煎熬後被告知自己是被冤枉時那種世界崩塌的感受,怎會懂一個人無辜被安上一個滔天罪名,萬人唾罵,人人指責的絕望?幾年前聶xx案,呼格案血的教訓難道還不夠深刻?即使最後終於真相大白,但終究人死不能復生啊!

所幸正義總是存在,在八號先生的引導下,人們終於漸漸認識到此案的疑點重重,漸漸摒棄了個人偏見和彼此矛盾,團結在一起共同揭開了層層迷霧,最終以十二比零一致透過”富二代無罪“。法院最終也還了富二代一個清白。其實在一生最寒冷的際遇中,總會凝結出一些直入人心的溫暖,冬季並不能將一切凍結,比如那些流淌的風,陡峭的樹,比如那些充滿愛的心。也像文革中那位可敬可愛的姑娘安慰老大爺所說,忍忍吧,會過去的,終究能迎來柳暗花明。

最後,真理屬於人類,謬誤屬於時代。謬誤難免,只希望人類可以用愛與希望融化冰雪,使得一切,爲時不晚。

《十二公民》觀後感 篇7

電影《十二公民》講述的是12位政法大學畢業生的“親屬”,作爲一場真實案件的陪審團進行案件分析審判的過程。電影一開shi一邊倒11:1審判有罪,但是唯獨8號對案件證詞懷着非常多的疑點,並逐步與其他11位陪審員進行激烈的推理,推理期間交織着每位陪審員的個人感情、直覺、價值觀、經驗,輾轉曲折,但最終秉着對生命的尊重以及對真理的執着,所有陪審員一致以無罪透過陪審裁決。透過電影有以下幾點收穫:

1、對生命權的敬畏:上帝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生命是作爲公民權利的主體而存在的前提,是公民最根本的權利。面對生命權,人人都需要懷着敬畏去對待,這是自然人的最高人格利益,是人得以存在的體現。

2、對待他人容易標籤化:人們容易根據自己固有的感情、直覺、價值觀、經驗等,非常輕率地、絕對地根據他人的羣體身份而下定論,使得認知與現實產生偏差,如電影中對“富二代”、“保安”、“乾爹”、“店小販”等固化認知。標籤化容易造成對相關羣體的誤傷,扭曲社會認知,擴散負面情緒,同時也契合當今媒體的“眼球經濟”需求。

3、理性思維非常重要:我們學習過數學推理過程都知道,每一步的結論dou依賴充分嚴格的公理、定理依據。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容易忽視這種推理化理性的思維,本質上是大腦的慣性是“節省能量”,因此容易用直覺進行判斷。理性思維要求對事務進行觀察、比較、分析,進行數據邏輯推理。在電影中8號陪審員帶領大家不斷用理性+數據+實踐進行推論,表現得淋漓盡致,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多懷着“算一本帳”的思路多學習理性思維的益處。

非常推薦大家看一看這部電影。

《十二公民》觀後感 篇8

《十二公民》這部電影是個令人深思的好電影。它的演員班子和導演與其他電影的不一樣,他的導演徐昂和演員何冰、韓童生等主要演員都是話劇界的老戲骨。他們對人物性格的刻畫與表現更加深刻。

影片的主要內容是:暑期一所政法大學內,未透過英美法考試的學生補考。他們組成模擬法庭,分別擔任法官、律師、檢察官等角色,審理社會上飽受爭議的20歲富二代弒父案。12位家長組成了陪審團,在聽了學生的法庭審理之後,對本案作出最終判決。但按照規則,只有12位家長達成一致意見,審判才能結束。由此,他們開始激烈討論。在這次討論中經歷大大小小的討論12次,第一次與最後一次投票結果更是天差地別。最開始一個人認爲富二代無罪,其他11個人都認爲有罪,最後一次全部認爲他無罪。在第一次投票的時候,3號陪審員問8好陪審員爲什麼投無罪,8號陪審員這樣回答:我是覺得,這事我們不說清楚,想明白了,隨隨便便把手一舉,就把這孩子推到了死路上,這樣不行。我們爲何對生命如此苛刻?因爲我們總是去相信,或者是選擇相信別人說的事實,而不做深入的思考,而不做質疑了?就因爲如此,一條生命可能在無知的口水中淹死!10號陪審員說8號陪審員吹毛求疵,8號陪審員說:決定一個人的生命,這不該吹毛求疵?雖然這是令人震驚的弒父案,但是人們好像只顧得去跟隨大衆的觀點,作爲談資,而忘了去關心事件中的人到底發生了什麼,只相信既定的事實,而對真正的剖析卻當作沒事找事,都成了熱情的陌生人。

12位陪審員素不相識,職業也十分廣泛,有教授、出租車司機、房地廠商、保安等。在討論的過程中,也都牽扯出很多人的傷心事。3號陪審員的家庭教育方式以及離家出走的兒子、4號做一年半冤獄,7號賣東西被保安追趕……一件案件的討論觸發瞭如此多的個人不願言說的事,而這些被引發出來的事有令人唏噓感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楚呀!除此之外,討論過程中還引發了地域歧視、冤假錯案、xx女大學生等敏感話題,使這部影片提供給我們更深刻的思考。

在第12次投票時,堅持認爲有罪的3號放下了個人的情感因素,投了無罪。誰也不能隨隨便便宣佈一個人有罪,除非證據確鑿!這應該是我們看待事情的立場。

《十二公民》觀後感 篇9

前天看完了電影《十二公民》,感覺已經好久沒有看到過這種能讓人花時間思考的影片了,影片中,十二位陪審團的成員,來自社會的各個階層,有數學老師,有的士司機,有房地產的老闆,有學校門口賣雜貨的,有做保安的,這樣一個羣體,組成的陪審團,在辯論中,各自都從自己的角度發表自己的看法。匝一看,應該是公正公平的判決方式。但是,電影一開始,就冾如現實中一樣,表現出社會底層人員思考問題簡單,對生命的冷漠,甚至把法律賦予他們的權力,當成兒戲,花一小時去辯論是浪費時間。辯論開始,是十一比一的這樣一個局面,判定被告有罪。但是在8號陪審員抽絲剝剪的方式下,一條一條的將各種證據找出疑點,一條一條的反駁,最終以12票透過,判定被告無罪。

電影結束,留給觀衆的, 是一個完美的結局。但是,從電影中我卻感到一個更令人不安的想法,那就是這種西方式的大陪審團制度,本身也存在一個很大的漏洞。首先,組成陪審團的人員是來自社會各個階層,文化層次,也是各不相同。那麼,在陪審團辯論中,那些思考不嚴謹、想法不周全的陪審團人員,可以直接被駁倒,直至忽略。最後留下的,就只能聽見社會精英的聲音。在辯論當中,社會精英們可以指鹿爲馬,把白說成黑,因爲剩下的人,根本不夠成辯論桌上的對手。最後,那個被告,是否有罪,就成了某些社會精英的意識形態當中的觀點,可以翻雲覆雨。其次,那些暴戾的犯罪分子,在被社會精英們翻雲覆雨的辯論後,重新走入社會,又成爲了這個社會不安定的因素,但這卻已經超出了社會精英考慮的範疇,社會精英們只是考慮辯論桌上的勝負。

這部電影,留給我的,想法很混亂,如何才能找到個正確的辦法,毫無頭緒。也許這正是導演們留給觀影者的問題。

《十二公民》觀後感 篇10

一、普通人斷案不比精英斷案差,英美法系的法庭陪審團制度有其科學性與合理性。

影片中,一羣未經過法律專業訓練的12個普通公民,就能判斷刑事案件的事實,這就是英美法系的法庭陪審團制度。美國舉世矚目的黑人棒球運動員辛普森殺妻案被判無罪,就是法庭陪審團認定的無罪。我國是法庭陪審員制度,雖然一字之差,但效果天壤之別。

我國的刑事案件的事實由法院(經過法律專業訓練的精英或一二個法庭陪審員)認定,但仍然冤假錯案不斷,近幾年涌現出來的呼格、趙作海等冤假錯案即可證明這一點。

由此可見,精英斷案比普通人(法庭陪審團)斷案高明不到哪裏去,有些案件憑普通人的良心就可以斷案,正如影片中的8號法庭陪審員堅持無罪的觀點爲,就是他就認爲一個20出頭的小夥子被判死刑,是不是要慎重些,再討論討論,這就是良心。斷案方面,精英的良心不會比普通人的良心好到哪裏去,甚至有些時候表現更差。

英美法系的法庭陪審團制度就是普通人斷案,讓更多有良心的人去判斷案件事實,值得我國法庭陪審員制度去借鑑,一兩個法庭陪審員太少,又擺脫不了陪而不審、陪襯的尷尬現實。

二、影片結尾處8號法庭陪審員回去取檢察官證,立顯檢察官正義、求真的高大上形象,殊不知這與現實中的形象相去甚遠。這實爲畫蛇添足的拍馬之景。

三、影片中坐過冤獄的法庭陪審員一句話,印象深刻,送給現在的公檢法人員銘刻於心,這句話是:“萬分之一的錯誤,對於一個當事人來說,那就是百分之百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