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中山艦觀後感

觀後感2.81W

中山艦原名永豐艦,是清末(1910年)中國政府向日本人訂購的兩隻炮艦之一。竣工下水則在兩年後,清政府已被更替爲民國政府,袁世凱的北洋系掌實權。稍後一年的年初,兩艦才從日本駛入上海吳淞港。之後就是經歷了護國運動、護法運動(中間有陳炯明兵變)、中山艦事件、武漢會戰和日本人擊沉中山艦。

中山艦觀後感

參觀中山艦有感

爲大力推進支部建設,開展特色黨建活動,我們機關一支部和機關五支部黨員一行來到江夏區中山艦博物館,進行參觀和學習。

來到中山艦博物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幅武昌起義的浮雕,上面導遊告訴我們武昌起義是由熊秉坤同志打響的第一槍,我們都點了點頭,似懂非懂地應了一聲,隨着導遊繼續參觀。

接着我們看到了“中山艦”。 中山艦艦身像三角形,外形猶如即將拔錨起航的戰艦雄踞金雞湖中,氣勢恢弘。艦身分爲兩層,最上層有一根長杆,上面掛有一串旗幟,有高到低排列,最高一面且在中心的就是“鐵血十八星”旗。經講解員的介紹,我們瞭解了中山艦的歷史。“中山艦” 原名“永豐艦”,是1910年清政府向日本船廠訂購的,1913年完工返國,被編入北洋政府海軍。“中山”艦雖然噸位不大,但卻以它特有的歷史而成爲名艦:1915-1916年,“永豐”艦響應孫中山先生的號召,參加了護國討袁運動,首創義舉,隨後它又經歷過“護法運動”“東征平叛”“孫中山蒙難”“中山艦事件”等重大歷史事件。1918年1月5日,永豐等艦在程璧光率領下,開抵海口秀英炮臺海面,以猛烈的炮火,摧毀了秀英炮臺及軍事設施,配合陸軍,殲滅了龍濟光軍隊。永豐艦衝鋒在前,英勇善戰,立下赫赫戰功,得到孫中山的讚揚。1922年第二次護法戰爭期間,孫中山登艦避難。此時的中山艦,如同一面堅固的盾,儲存着革命的星星火種。1938年10月中山艦在武漢保衛戰中被日軍擊沉於今天的武漢市江夏區金口水域。中山艦見證了那一段波瀾起伏的興衰史,目睹了無數的革命英烈的忠魂湮沒在戰場的硝煙中,經過了風霜的洗禮,已然成爲我們瞻仰的對象,因爲它,也是一位烈士,爲中華民族而獻出它的一腔熱血。

參觀完中山艦,我們又觀看了兩個展廳。第一個展廳主要是陳列中山艦的出水文物。帶着歷史氣息的風扇、茶壺、菸灰缸、水壺;留下戰爭印跡的甲板殘骸、機關槍、望遠鏡;巨大的舵盤、斑斑駁駁的風速調節器無不在訴說着那一段風雲變幻的歷史。第二個展廳主要展覽辛亥革命文物。那一枚枚精美的獎章象徵着榮譽,使我們爲中華民族有着如此多的熱血兒女所驕傲。

這次支部組織的活動,給我們每個黨員上了一次生動的黨課。在近半個世紀以來的變革和平年代裏,重溫歷史,撫今追昔,感慨萬千,我們緬懷爲民族解放事業英勇獻身的革命先輩,應倍加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更能激發我們的愛國熱情,深深感受到只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才能使祖國強大、國防有力、人民生活幸福安居樂業!

中山艦觀後感

前些日子我就得知宋慶齡陵園最近有一個免費特展,是關於中山艦出水文物的,爲期三個月。上海本地媒體宣傳的聲勢不小,說是近年國內難得一見的近代歷史文物異地展覽……今天早上我特意去了。

其實宋慶齡在上海的紀念地有兩處,一處是淮海中路的宋慶齡故居,另一處是宋園路的宋慶齡陵園。來上海生活十多年,我去過前者至少兩次,但後者一次也沒去過。對宋慶齡其人我確實瞭解不多,記得一九九四年我去重慶旅遊時還去過宋慶齡在重慶的紀念館。當時我對孫中山題贈宋的對聯印象很深:精誠無間同憂樂、篤愛有緣共死生。

陵園景區分爲展館部分和墓園部分兩塊。前者含西面的宋慶齡紀念館和東面入口處的展館,目前這個展館裏展出中山艦出水文物。後者由宋慶齡墓和其他人士墓組成。今天我只參觀那兩個展館,下次還打算來看看墓園部分。其中,關於中山艦的展覽,我看得比較仔細。展覽除中山艦出水文物外,還包括大量歷史圖片及文字。

歷史迷霧

以前我對中山艦的認識非常少,只知道在艦上發生過“中山艦事件”,傳統歷史書都是稱蔣介石和國民黨右派發動了這次事變,挑起國共爭端……當然我也知道該艦是爲紀念孫中山而更名的。今天看過,首先我得知此艦原名永豐艦,是清末(1910年)中國政府向日本人訂購的兩隻炮艦之一。竣工下水則在兩年後,清政府已被更替爲民國政府,袁世凱的北洋系掌實權。稍後一年的年初,兩艦才從日本駛入上海吳淞港。之後就是經歷了護國運動、護法運動(中間有陳炯明兵變)、中山艦事件、武漢會戰和日本人擊沉中山艦。這些也是今天展覽的主線。

說起來真是難以置信,當年清政府購買的永豐艦即日後大名鼎鼎的中山艦,僅約66米長,9米寬,吃水2.4米,排水量780噸。我記得的歷史記述中,武漢會戰是在1938年7月後打響的,是中國抗戰中一次規模很大的海陸空綜合會戰。而中山艦當時也在民國海軍的編制中,奮勇參戰,最終在10月24日不幸被日軍擊沉。

當年向日本人訂購艦船時,代表中方的除了海軍大臣載洵還有北洋水師統治薩鎮冰。薩是中國海軍史上一位重要人物,出生福建,曾參加過甲午海戰,新中國成立後還健在。而今天我看到展覽中介紹當年中山艦被擊沉時艦長是薩師俊,也是少見的薩姓,懷疑二人有關聯。回家上網一查,果然,薩師俊是薩鎮冰的侄輩,由此看來,晚清的福建船政局對民國的海軍都還有巨大貢獻。

網上資料說中山艦人員編制爲108人,戰時滿員爲140人。其實在武漢會戰的武昌金口鎮被日軍擊沉時,艦上僅有48人,其中25人罹難,23人倖存。很令人惋惜的是,據稱中山艦中彈將沉時,薩師俊等幾人已經登上一個小筏子準備逃生,卻被日本人的飛機追擊而殉難的。

中山艦被日軍擊沉後,從此在水底沉寂約60年,直到二十世紀末中國才啓動打撈出水。此後按歷史原貌進行修復,並最終在2011年建立了中山艦旅遊文化區,以中山艦爲核心,另建有紀念碑和烈士墓。我猜測此次的文物,系從中山艦旅遊文化區借展,也是爲孫中山逝世90週年(2015年)紀念在上海搞的一項活動。

一個甲子之後的今日,中山艦的來龍去脈早已明瞭。但我以爲,中山艦的形象還未駛出歷史迷霧。

我最大的疑惑是關於中國政府官方的宣傳基調和重點。網上摘錄一段導遊解說詞,是這樣的:

中山艦,原名永豐艦,服役25年,歷經坎坷它與孫中山先生及許多重大歷史事件緊密相連,中山艦記錄了中國近代一段屈辱的歷史,同時是中華民族堅強不屈,抵禦外來侵略的象徵,是近代中國革命史上的一座豐碑。

大家是不是感覺很眼熟?和中國大陸絕大多數革命紀念地的宣傳一樣,這也是一面愛國主義旗幟,記錄了中國人民不屈不撓,英勇鬥爭的歷史……

我沒有辦法違心地說這樣的論調是謊言。謊言重複一千遍,也許還是謊言,那麼陳詞濫調呢?好像高層曾經有一個說法:空談誤國……

我想,如果我來策展和作宣講,可以是這樣:

列出中山艦的主要參數和造價,同時列出當年清廷以及後來的北洋政府的每年預算和主要分配;

列出與中山艦相關的護國運動、護法運動(包括陳炯明政變)、中山艦事件的簡要事蹟,同時介紹當年的國內政治背景、政黨之爭、軍閥之爭和思想路線之爭(注意,絕對不是僅有國民黨進步勢力值得介紹和國共合作一件事);

列出中山艦和當年侵華日軍的武器對比,今天的展廳裏有漢陽造的步槍,也應該有同時代的日軍三八大蓋和歪把子機槍。

……太多可以展出和宣講的東西了,發人深省,並非簡單地可以用“落後就要捱打”去概括。

現在的中山艦出水文物展中,我看到有一種民族自強的精神,而更多的是當年巨大的中日差距,和背後至今說不清道不明的歷史根源。一句話,痛苦和災難完全掩蓋了所謂的民族自豪!前面提到漢陽造與三八大蓋的對比,令人痛心;其實把中山艦和中國海軍(自然是舊中國的海軍)放回歷史的空間去看,何嘗不是一個巨大的悲劇!薩師俊的軍銜是上校,與中山艦和另外24名官兵一齊殉國成仁。網上有資料稱,薩是民國海軍在抗戰中犧牲的最進階將領。其實民國的海軍在抗戰中除此就幾乎沒有什麼可以提的。在抗戰爆發之初,海軍就被迫將大量戰艦自沉與長江下游險要江段,以此期望阻隔日本海軍逆流入侵中國內地……

對以身許國的海軍將士,我絕對敬仰和懷念;但回顧那段歷史,我感覺好比是南宋抗金一幕再現,所謂“金有狼牙棒,宋有天靈蓋”,至今說起還是悲痛難平。記得看圖圖主教的《沒有寬恕就沒有未來》一書,引用了一句喬治·桑塔亞納的名言,“不能銘記過去的人,註定要重蹈覆轍”。對於中國人來說,我們自然是不能忘記,我們也從未忘記過去的這一百多年屈辱和痛苦的歷史,但僅僅記得還遠遠不夠,沒有深刻認識,同樣要重蹈覆轍。我希望大家心目中的中山艦早日駛出歷史迷霧!

革命伴侶

宋慶齡紀念館,則以宋慶齡生平爲主線,前半生輔助孫中山革命,後半生開展民主運動、爭取婦女兒童權益和國際交往。展覽以圖片爲主,實物爲輔。在前半生的革命事蹟中,也包含一些宋家其他人物的內容,例如宋美齡和宋子文,當然僅僅是很少的篇幅。宋氏三姐妹和蔣、孔兩家都和二十世紀中國歷史有極大關聯,但這裏是專門紀念宋慶齡的地方,如此處理,情理之中。

就在一個多月前,我纔看過香港鳳凰衛視的蔣宋孔三大家族歷史記錄片。對於三大家族,至此我纔有比較全面的瞭解。宋氏三姐妹分別與孔、孫、蔣結合,而孫中山號稱“中華民國”之父,蔣介石則是黃埔軍校校長和中國大陸實質性領袖(超20年)。研究二十世紀前半葉中國的歷史,這些都是經常碰到的名字。此外,耶魯畢業的孔祥熙和哈佛畢業的宋子文,在國民政府裏面也是長期任要職,不可忽視;宋子文和其姐宋美齡一起主導國民黨和平解決西安事變,是另外一個歷史亮點。

對中國現代歷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宋氏大姐宋靄齡曾任孫中山祕書,後因與孔祥熙結婚離開工作,推薦了宋慶齡繼任。宋慶齡和孫中山的故事則更廣爲人知,此不多敘。以傳統說法,宋慶齡和孫中山是典型的“革命伴侶”。當然,這個是褒義的`稱號,不會加給“頭號戰犯”(解放戰爭末期的提法)蔣介石和宋美齡夫婦,也不會加給大資本家、發國難財的孔祥熙和宋靄齡夫婦。

按我的理解,稱蔣介石和宋美齡或者孔祥熙和宋靄齡爲“革命伴侶”也是適當的。本來嗎,只要是爲着共同理想,幹着革命工作,都可以這麼稱呼。孔祥熙可能是我瞭解的所謂“蔣宋孔陳”四大家族中最會斂錢的一個了,在這方面至今沒有被人洗清。蔣宋家族,身爲實質上的國家元首,其實不需刻意斂財,當然也不缺錢。宋美齡去臺灣時運了幾十箱旗袍,被人詬病。我以爲這些還算小事,不必上綱上線去批判。至於陳立夫陳果夫兄弟,其實是特務體系勢力太大、名聲太壞,並無極大財力,也給他們一個四大家族之一的稱號太過擡舉了。

再說所謂“革命伴侶”,身爲七十年代生人,我自然飽受正統教育,對這樣的詞彙既覺得無比熟悉,又感到有些神聖。生活中有時聽說某位熟悉的朋友結婚了,我也許還會半開玩笑恭賀一句“終於找到'革命伴侶'了!”

先說孫宋夫婦。前面講到,我印象很深的是孫中山題贈宋慶齡的對聯“精誠無間同憂樂、篤愛有緣共死生”。還有一件事,當年陳炯明兵變時,孫、宋逃亡到永豐艦(中山艦系日後命名),大約就是那段日子,宋慶齡對孫中山說了一段話,希望孫務必珍惜自己的生命,才能繼續革命……原話大意是中國沒有宋慶齡可以,就是不能沒有孫先生。無獨有偶,何香凝日後回憶營救廖仲愷的那些日子,對廖也有類似說法,希望廖多保重,留得有用之軀,文章記述,大意是天從人願,後來終於救出廖先生,但也不過多延續幾年而已。日後廖還是被人刺殺,在革命道路上先止步了。孫夫人和廖夫人,在後來半個多世紀的日子裏,都是獨自繼承另一半的遺志,生命不息,革命鬥爭不止,令人欽佩。

其實孫和宋結合時,宋慶齡已經衝破了家庭的阻力,並且考慮過兩人年齡的巨大差異(30歲左右)。果然,兩人結合後僅僅共同生活了十年時間,孫中山不幸在1925年病逝,宋慶齡以孫夫人的身份,獨自走過五十多年的餘生。相比之下,蔣和宋結合,宋美齡受到來自家庭的阻力小得多(反而是宋慶齡堅決反對此事),只是告知蔣介石有兩件任務要做。首先需要終止蔣與前妻和其他異性伴侶的關係,其次是蔣要皈依基督教。蔣在1975年病逝,宋美齡此後也獨自度過了近三十年的日子,但無論在美長住或者回臺短視,身邊終究有蔣宋孔三家的親眷,並不十分孤獨。1949年選擇留在大陸的宋慶齡則終身不得與宋家親戚見面,據說只有晚年孫家晚輩曾來大陸探視。宋慶齡和宋美齡都沒有生育,孫家晚輩其實是孫中山原配盧慕貞之子,也就是民國政壇要人孫科的子嗣。

前面提到孫中山原配盧慕貞,在後人爲孫中山寫傳記時通常都會提到。早年孫中山在香港還與一位當地支援革命的女性陳粹芬有過戀情,後來陳成爲二夫人,日後孫科的子女也以母親稱之。宋慶齡紀念館對於宋慶齡前半生都是以孫夫人的角色來介紹的,不知爲什麼對孫生命中其他女性未置一詞,大約是爲尊者諱、爲賢者諱的原因吧。至於孫中山在世紀之交流亡日本期間,據稱也與日本女子有染,史料不詳,此不贅述。

而蔣介石的婚姻,近年來大陸的學術界和民間研究得非常透徹,公衆的認知度簡直與時下的娛樂界人士的婚姻相仿。蔣的原配毛福梅(蔣經國生母),側室姚冶誠,沒有名分的陳潔如(後來多年一直爲蔣緯國作養母),當然還有最後一位革命伴侶宋美齡。關於宋美齡,被人議論較多的是在40年代曾與來華訪問的美國總統特使威爾基曖昧,但也有人考證此係誤傳。而蔣介石,衆所周知他對女色抵抗力很弱,儘管他內心是很希望能嚴於律己,法古聖賢人物。所以後人從公開的蔣介石日記常常看到他在這方面的自省。

西安事變及其和平解決,是蔣介石一生乃至抗戰時期中國歷史的轉捩點。廣義的日本侵華和中國抗戰,通常是以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爲起點。西安事變的發生,確有一定偶然性,比如說張楊二人如果沒有在那個時刻湊到一起,蔣如果不答應去西安訓視……也許就不會有西安事變了。事變爆發後多種力量綜合角力,最終促成和平解決。宋子文是一個重要角色,宋美齡何嘗不是?據蔣介石後來的記述說,早晨他讀《聖經》,讀到“耶和華今將有新作爲,將令女子護衛男子”,居然夫人就真的來了。轉變爲基督徒多年,這一刻蔣介石大概是真的服膺耶和華了!

千秋功罪

寫到這個地方,關於中山艦出水文物展和宋慶齡紀念館的參觀早就寫盡,關於孫中山宋慶齡等民國要人的歷史活動也有所交代,不過我還感覺意猶未盡,想簡評一下孫中山、蔣介石,再提一些自己的小觀點。

我是理工科出身,對文史哲其實並無系統學習和研究,大學裏的選修課偶有涉獵,此外就全憑業餘時間自己閱讀書籍(含網上資料)和觀看視頻節目才知道一點相關知識。

也正是在1996年,時值孫中山誕辰130週年紀念,我偶爾在高校的閱報欄看到《光明日報》關於孫中山的紀念和評述文章。一如既往的熟悉論調,諸如“偉大的資產階級革命先行者”……沒有任何新意。唯一給我留下較深印象的是,頭版的文章提到,孫中山幾乎是海峽兩岸國共兩黨及其他人士毫無爭議的偉大政治家。現在看來,此言實在不值一哂。

好在如孫中山言,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今天的中國終於漸漸有了言論開放和學術自由。一個論點和一言堂的現象越來越罕見,代之以各種各樣的聲音和調子四下響起、混雜。其中魚龍混雜,瑕瑜互見,但無疑是一種進步。

就以孫中山爲例,大家也開始有很多負面評價了。比較廣爲人知的是,他一直提倡個人崇拜和絕對權威,他在創立民國前後與日本人有一些損害國家、民族權益的交易。當然,在學術界,針對孫中山的研究就更深入。不過至今我瞭解的情況,對於孫中山,公衆還是以正面評價爲主,即使說他的很多做法不妥,其實也是說他太理想主義,考慮不周或者操之過急。

提到孫中山理想主義和他樹立個人崇拜,我想起自己在90年代後期讀過的舊書《孫中山的哲學思想》,裏面有兩個觀點,第一是所謂“知難行易”,第二是“三種人”的提法。前者顧名思義,不難理解,引申意思是如果革命理論和方法都研究出來了,實踐起來並不困難;後者大意是說第一種人先知先覺、第二種人後知後覺、第三種人不知不覺。聖賢和傑出人物生而知之,自然是第一種,彷彿是在飛行;社會上大多數民衆比較麻木,要經引領、教育和學習,纔能有所知覺,彷彿是在步行;而極少數人愚頑不化,無法改變,一輩子處於矇昧之中,彷彿是在爬行。以此看,孫的哲學思想倒還真是很符合後人對他的某些評價。

而對於蔣介石,半個世紀前大家還是異口同聲指責他是人民公敵,獨夫民賊。隨着海峽兩岸局勢的微妙變化和大陸民主和開放的進步,現在更多的人認爲他是一個譭譽參半,堅定的民族主義者。

歷史,果真是“可以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嗎?

退回幾十年前,中國大陸對歷史人物的評價都是非黑即白的臉譜化,功罪、善惡、敵友等無不如此。自然,歷史遠不是那麼簡短。在現實中,十全十美、“高大全”的英雄人物是不存在的;惡貫滿盈,十惡不赦、一輩子壞事做盡的罪人恐怕也是極端罕見。有理想和幻想的青少年經常是喜歡兩極化去看待歷史人物,潛意識裏面或許有某種英雄情結。

殊不知,任何英雄人物都不會是完美無瑕,偶像是人爲塑造的,終究會毀滅在歷史現實中。看待歷史人物,必須一分爲二,放到具體的歷史環境中,既看主流,也看支流,既看正面,也看負面,全面地去評價。記得魯迅也提過類似的觀點,說:“譬如勇士,也戰鬥,也休息,也飲食,自然也性交,如果只取他末一點,畫起像來,掛在妓院裏,尊爲性交大師,那當然也不能說是毫無根據的,然而,豈不冤哉!”

還有一點,我以爲,對於歷史人物蓋棺論定的評價,首先必須以事實爲依據,其次更重要的,必須以結果爲導向。就以成敗論英雄!

中國人的傳統是道德至上,甚至一切都是有泛道德化的傾向。《左傳》不是有所謂“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說嗎?中國人評判政治人物或歷史人物,也不例外,首先考慮個人私德自不必說,結合品評歷史事件也是一半看結果,一半看動機。所謂“不以成敗論英雄”。比方說,某某歷史人物好色,基本上就已經被打入另冊了,再有什麼傑出業績也名譽掃地,等而下之了。用半個世紀前中國大陸的政治說法就是“生活作風問題”,年紀長一點的人對此應該很熟悉。

從全面考察的角度說,如果是做研究分析,對於歷史人物,把個人私德或者做事的動機考慮進去,不但無不可,反而是必需。帕斯卡不是說嗎,如果女王克萊奧帕特拉的鼻子長一點或者短一點,世界或許就完全不同。但後世對於他們的功過臧否,則應是隻根據他們做事的結果。

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早年汪精衛曾經無比激進,獻身革命,可惜日後他在抗戰中期委身附逆,淪落頭號漢奸之列。“卿本佳人、奈何做賊!”想當年,汪精衛刺殺攝政王,“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四句何等壯烈,更不必說他個人道德修養和口碑都公認極佳,在混沌怪象頻出的民國社會甚至被視作異類。難怪同樣的熱血青年陳璧君不憚赴死,以身相許,廝守而終,成了另一種“革命伴侶”;而日本人要拉攏的對象,自然也是有聲望有志向的“有識之士”,絕不會考慮碌碌平庸之輩。如果以汪的私德和動機(自稱“曲線救國”、“與敵周旋”),豈不是應該重新評價,稱之是顧全大局、忍辱負重的英雄?笑話!

我過去也有一些泛道德化看人物的習慣。記得以前看關於毛澤東的電影,有個細節,是毛澤東常年不肯用牙膏刷牙而是用舊式的牙粉,說是“等全國人民都能用上牙膏了我再用”,還有細節是毛澤東在全國饑荒的時代怒斥廚師不得給自己開小竈做肉吃。那時我都是對毛的憂國憂民和克勤克儉的做法留下深刻印象,感動之餘,又增崇拜。現在看來,這些純屬小事,感人不假,卻對於品評歷史人物毫無幫助。假如一國首腦的確治國有方、國富民強,他每天吃點大魚大肉甚至魚翅燕窩,於國於民又有何妨?

歷史人物,尤其是執政者,千秋功罪,只看結果就好了。改改左傳的話,不必立德不必立言,只在立功而已!

標籤:中山艦 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