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于丹《感恩教育》講座視頻觀後感

觀後感8.92K

收看了于丹老師的講座,使我對孝敬父母,尊敬老師,關心他人有了新的更深的認識,這必將使我們的德、智、體全面發展。

于丹《感恩教育》講座視頻觀後感

于丹《感恩教育》講座視頻觀後感-第1篇

今天早上,我匆匆忙忙的開啟電視機,收看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的于丹教授的講座。看了她的講座之後,我感受頗深。

今天早上7:40,于丹教授開始了她的講座.這次講座的三個主題是:第一講:如何培養孩子的孝心;第二講:如何培養孩子的愛心;第三講:如何培養孩子的自立,自強,自信。一開始,于丹教授講了一個寓言:很久以前,有一個小男孩,天天跑到一棵樹下去玩,樹非常喜歡這個孩子;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了,男孩長大了,他跑到樹底下,說他想要錢,樹把他的果子奉獻給了他,樹好快樂……一天,男孩又回來了,他想要一間屋子保暖,樹讓他把他把他的樹枝砍下來,樹好快樂……過了很久,男孩又回來了,他想要一艘船,環遊世界。樹讓他把他的樹幹砍掉,樹好快樂……最後,他們快快樂樂的在一起。這件故事也許是虛構的吧,但是他給我們帶來的道理是十分的深刻:樹就是我們父母,我們就是那個男孩,小時候,我們離不開爸爸媽媽;長大後離開了父母,經常不回家看望他們,難得回去一次,卻是索取父母之時!難道我們就是應該向父母索取的嗎?所以我們應該記住:愛是不能無限索取的,我們應該懂得孝敬父母。

過了一會,于丹教授又講到:“她上大學的時候,曾和他的.同學一起爬泰山,從凌晨開始爬起,就是爲了看日出。她不像其他同學呆在那裏看日出,而是獨自一人走後山的小路去看日出。雖然上山的時候被密密麻麻的荊棘割出了許多道血口子。但終究還是看到了日出。于丹老師是想透過這個故事給我們闡述一個道理:首先,得學會讓孩子去融入社會;之後,的學會讓孩子自立、自強。這樣才能給孩子們帶來一個美好的人生,成爲一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

于丹《感恩教育》講座視頻觀後感-第2篇

在週五的班隊活動課上,我們一起觀看了于丹老師的德育教育的講座。

“儒家”思想,幾千年來一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和行爲準則,不管各種思潮的涌入和融合,都改變不了它在每個中華兒女思想深處的基礎地位,它將世世代代伴隨着和指導着我們生活、成長、奮鬥。

于丹老師深入、細緻、認真的闡述了“儒家”思想在中小學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並對家長如何正確認識中小學生德育教育、中小學生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了講解,本人感受如下:第一,每位家長和老師都應把學生的德育教育放在第一位,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要想把孩子培養成對社會有益的人,對社會有用的人,首先,要教育孩子該怎樣做人,培養孩子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和正確的做人意識,加之努力的文化學習,孩子才能成爲品學兼優,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才;第二,正如於丹老師所說:孩子的德育教育要從每位家長和老師自身做起,家長和老師是孩子生活和學習的榜樣,是引導孩子建立正確的人生觀的導師,我們必須以身作則、身體勵行、言傳身教,爲孩子做一個好榜樣;第三,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政府一直提倡素質教育,但,學生以後踏入社會將面臨各方面對高學歷的要求,要面對各類競爭激烈的應試,這又迫使學生不得不以應試的方式完成學業,這是我國無法從現在的應試教育體制改革爲素質教育體制的關鍵所在。只有政府、社會、學校和家長達成共識,從根本上改變教育體制和用人體制,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才能取得真正進步。

總之,教育立國、教育樹人,這是中華民族歷來的根本,我們應努力教育好每個孩子,做一個對社會和民族有用的人才。

于丹《感恩教育》講座視頻觀後感-第3篇

今天,我看了于丹的講座《感恩教育》。它使我受益匪淺。

這個講座講了如何培養孩子的孝心、如何培養孩子的愛心、如何培養孩子的自立、自強、自信。

這個講座講的真好!父母養育我們很辛苦。現在,我們我們不是小孩子了,我們要孝敬父母,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雷鋒的事蹟告訴我,要有愛心,有助人爲樂的精神。俗話說得好,人人爲我,我爲人人。人要有自立、自強、自信。有了這三種精神,我們才能做好每一件事。大家要有一顆感恩的心,這樣才叫一個品德高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