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起跑線》的觀後感

觀後感3.21W

今天和夫人去電影院看了部電影,很神奇,這部印度電影裏講的糟心事,分明就是我們中國人的故事,片中的細節,幾乎每天都在中國上演,就連片名都特別中國:《起跑線》。

《起跑線》的觀後感

影片的故事一點也不復雜:一對印度服裝店的中產階級父母,爲了讓女兒接受最好的教育,實現階層跨越(瞭解的人都知道印度姓種階級非常厲害),從幼兒園入園起,就拼盡全力想要進去德里排名最靠前的學校,以便日後一路高歌猛進,進入最好的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日後能進入跨國公司,成爲社會上的精英階層。但這種學校只招收印度真正的富有階層和極少數一部分固定名額的貧困家庭優質小孩。於是虎媽虎爸因此走上了曲折漫長的擇校之路。

影片一開始給我的感覺就是:過度給與、過度保護。女主帶小主去玩出門的時候塗防曬霜、驅蚊液,即使小主的那句“媽媽,這個很粘...........”仍然被無視,到了公園不斷的囑咐僕人注意這注意那等等,毫不誇張的說小孩就提線木偶,這種情況我們身邊比比皆是,包括我們自己。好比室內盆栽多肉綠蘿等、生命力永遠比不了室外景觀植物,一個溫室培養,一個經歷烈日風雨,我們確實要精心照顧它纔會長得更好,但是當你過度澆水、過度施肥.....綠植最終就被間接謀殺了。世上最真摯的愛來至於父母,它應該是呵護、引導、糾正、榜樣的作用,而不是過度給與、過度保護。

影片中男主的資金實力屬於中產階級,他們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已經得到滿足,但是資金的實力並沒有使“尊重需求”得到滿足,在德里的學區房的派對上會因爲跳滑稽的舞蹈遭到不解甚至戲謔,會因爲小孩說印度語遭到孤立,會因爲自己的工作性質使孩子失去教育資格.....這種尊重無法滿足需求,使人陷入一種焦慮之中,但我想說的是我們必須去認可自己的價值,發揮自己的價值,何須在乎別人的眼光、背後的言語。古有云“人比自重而後人重之”。

電影的主題就是印度版的“孟母三遷”,爲了孩子能進名校,幾度搬家,可謂無所不用其極,當然最終也“如願以償”。當今社會我們更多的是重知識而輕德育,我們嘴裏所謂“起跑線”都是希望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從而忽略了爲人父母的起跑線,我們的個人成就、金錢實力或許已不可提升,但是我認爲父母的起跑線是德育的起跑線,而非物質的'。例如王思聰,中國首富的兒子步入社會時父親給了5個億說道,自己出去折騰,不行了就回來繼承家業。就算你的小孩從小和他站在一條起跑線上,可是小孩的將來你給不了。片中男主很經典的一句話“我想做一個好父親、也想做一個好丈夫,但是我得先做一個好人”。是啊!只有做一個好人你在孩子面前德育的起跑線才能帶着孩子一起前行。當今社會的企業家大多是60後,70後,當中有大部分是文盲,老乾媽的陶華碧名字都不會寫。所以我們一定要重知識的同時重德育。德育才是父母留給孩子最大的財富,也是決定孩子未來成就的基礎,在校園這片本應是天真無邪的淨土,卻也難以免俗。父母除了要關心孩子在校的成績如何,更要關心孩子心中的感受。

喜歡文字,有事沒事喜歡無病呻吟,來到簡書。希望結識更多喜歡文字的人,大家一起分享彼此的無病呻吟。

標籤:觀後感 起跑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