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我的左腳觀後感

“不敢嘗試那不可知的苦痛,意識讓我們都變成懦夫,那血性,敢作敢爲的血性,給思前想後的顧慮害得變成灰色,驚天動地的大事業也往往因此而中途旁逸,壯志全消。”——莎翁

我的左腳觀後感

範文1

克里斯基,多次在影片中說,“我身體裏唯一有活力的部分即是他的左腳”,但是他在影片中表現出來卻是一個完完整整,有生命活力的人。皮得稱他是一個完美的天才畫家,而非一個偉大的殘障畫家。

克里斯基在七歲左右的時候,總是緊跟隨在母親身邊,他害怕與其他人接觸。但是他又是不屈的,當他聽到自己的保姆說自己是一個只有三歲兒童的智商時,他很痛苦,他開始奮起,他用身體中唯一有活力的部分在黑板上寫下“MOTHER”這六個字母時,整天沉迷於酒館的父親,驚呼“老天爺,我的天,我的兒子是個天才,克里斯基真的是布朗家的人!”他興奮不已地抱起克里斯基走進酒吧,向酒吧裏的人莊嚴的宣告,“這是我的兒子克里斯基布朗,他是一個天才!”而在這之前的克里斯基,大多是躲在家裏的樓梯下……

從那以後,克里斯基開始了畫畫,文字的生涯,他開始嘗試用語言交流,儘管含糊不清。而在這之前,即使是她的母親,也不是那麼輕易就能聽懂克里斯基的語言,她的母親曾說“克里斯基,即使我們都不懂你,但是神是懂你的。”

克里斯基幸運似乎又不幸地遇到了充滿愛心的艾蓮,幸運的是艾蓮教會他用清晰的語言與人交流,併爲他籌辦畫展,讓克里斯基對人生充滿了期望,不幸的是克里斯基愛上了艾蓮,但是艾蓮卻成了別人的新娘,這對克里斯基來說簡直就是從天堂掉到了地獄,所以他想到了死,寫下“一切都是虛無,虛無定會終結”。

幸運的是他沒有死成,有母親做他的精神支柱,帶他走出生命的最低谷。當克里斯基懷疑自己,放棄繪畫,放棄自己時,她沒有放棄,她堅定地告訴兒子,她不會放棄。她拖着沉重的身體,爲克里斯基修建房子,而克里斯基也終於從失戀中徹底走出,加入建房中來,這一切當然也少不了父親和兄弟家人的幫助,克里斯基終於有了自己的世界。克里斯基又開始重新拿起畫筆,開始屬於他自己的生活。

克里斯基的父親的猝死,使得克里斯基開始用筆和紙救濟龐大的家庭,分擔母親的艱辛,他代替父親成了家裏的支柱,成了畫家和詩人。

克里斯基是幸運的,因爲他的身邊有着愛他的家人和朋友,在他需要幫助的時候能及時得到他們的照顧。克里斯基是幸福的,因爲他有一個偉大的母親,教會他做人和感恩。克里斯基是偉大的,因爲他憑着自己堅強的毅力和勇氣,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路,最適合自己的方式生活,他就是他自己,而不是其他別的什麼人。

我想我們每個人也一樣,都有屬於自己的人生,屬於自己的最適合的路。這條路上,我們不是一個人,而是有許多愛我們的人和我們一起,或許他們是安靜的,或許他們在某個路口等着我們,也或許他們會伴我們終生,因爲有了他們,我們的人生纔有存在的價值,因爲他們,我們才找到真正的自己。

範文2

克里斯基.布朗在他十七歲生日的時候,家人爲他捧來生日蛋糕,上面插滿了蠟燭。“親愛的,將它們吹滅吧。”他的母親說,父親只是擁着他,沒有聲音,克里斯基歪斜着脖子,頭費勁的往後仰,卯足了氣,吹了兩次,還有一根蠟燭的火焰在跳動着。他的其中一個兄弟說“克里斯基,去吧,吹滅那地獄之火!”克里斯基滿頭大汗,其他人也都在等待,他深吸一口氣,把那朵僅存的火焰吹滅了。

這是全劇讓我印象最深的一個片段。這個片段清楚又深刻的體現了克里斯基的家庭關係——懂得的母親,無言的父親,以及平和的兄弟姊妹。

這位偉大母親的扮演者Brenda Fricker於當年1990年拿下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我們在欽佩其演技的同時,也爲她所表達的偉大的母性所感動。

母親一共哺育着家庭裏包括先天性腦麻痹的克里斯基在內的六個子女。在家庭裏她給克里斯基的照料是最多,傾注也最多。甚至可以說,克里斯基人格的形成,最後獲得的成功,大部分要源於其母親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僅是照料上的耐心,更是人格發展上的嚴格和精神上的潛移默化。

她並沒有因爲兒子的先天殘障而自怨自艾,她做了一個推車,讓他與外界接觸。她耐心的等待這個發不出聲音的孩子在黑板上歪歪地寫字。她瞭解兒子的興趣和對畫畫的渴望,卻對他們偷來的煤厲聲說道:“這樣的東西不能進布朗家的門!”在克里斯基陷入對艾琳醫生的迷戀時,這個世界上最瞭解他的女人說:“我從他的聲音裏聽出了太多的期望。”而在他失戀而迷失自我時,母親又說“你放棄了,我還沒有。”她爲他蓋房間,她等他復甦,她爲他做了一切。

母愛並非一個母親影響孩子的全部東西。我以爲,母親自身的人格和力量,纔是孩子生長的依賴。她偷偷存錢想爲他買輪椅——這一筆錢即使是在全家頓頓喝粥的情況下依然不被拿出來,這不能叫偏愛,她是在告訴其他孩子們,克里斯基是你們的兄弟,我們要不竭餘力的愛護他。她保護其他孩子,在姐姐懷孕而被迫離家時,她護着孩子,站在孩子的一邊告知父親。甚至她也是不善言辭的父親和孩子們之間的橋樑——在父親和孩子們比賽砌房磚時,她偷偷讓孩子們讓着父親“讓着他吧,這會讓他高興,這是父親對你們表達愛的方式之一。”

可以說,在克里斯基提氣吹滅地獄之火的那一刻,是母親,給了他足夠的勇氣。

有人覺得父親在全片中扮演的是一個暴躁,不近人情的角色,甚至有時候是個“反派”。其實他們是沒用看到隱藏在這位粗獷的愛爾蘭男人身體內,一具同樣熾熱柔軟的靈魂。他不是母親,當然不會心細如絲,他有沉重的家庭負擔,在工作上不過也是個瓦工(甚至還被解僱了)他沒有耐心看克里斯基在黑板上的塗塗寫寫,可是在他看清楚那是“母親”的單詞之後,高興的父親將克里斯基馱在肩上,推開酒吧的門自豪的宣佈:“這是布朗家的人!”他管理家庭的模式是有些粗暴和專制,可是在20世紀初的歐洲家庭,這是最普遍的情形。但他在動怒的時候,也從不對克里斯基動手。在他發現煙囪裏母親要爲克里斯基買輪椅的偷存的私房錢以後,他質問母親,爲何讓全家喝粥,可是最後,克里斯基還是擁有了輪椅——父親分文未動。在生命的最後幾天,這位不善言辭,似乎讓家裏的孩子們恨之入骨的父親,還在爲他的殘障兒子,砌磚蓋房。

孩子們都是看在眼裏的,雖然父親不會表達,這就是爲什麼最後孩子們一起砸了父親常去的酒館的原因——爲了對父親的尊重。

兄弟姐妹裏有殘障人士,其他人難免會覺得有些羞恥的。可是克里斯基的家庭氛圍卻很好——兄弟們和鄰居家的孩子們推着他的破車,帶他一起打球,那使他不至於孤僻。

他們甚至把他視爲最好的守門員和奢求手,那使驕傲感和合羣的自豪不至於遠離他。

他們樂於等待他歪歪斜斜寫出的字跡而去辨認,他們樂於帶他一起去和姑娘們約會,他們樂於讓他參與萬聖節的活動,那使他感受到一個正常孩子生命中該有的一切——對知識的渴求,對文化和社會的滲透,與異性的交往。

到最後,他的自傳也是他的兄弟幫助他一起完成的。

他們一起在桌前等待着媽媽開啟存錢罐,看到他們爲她賺來的家用,他們開心的拍桌子,歡呼聲震響整個屋子。團結和諧的家庭氛圍,兄弟姐妹間的情誼,也構成了克里斯基吹滅地獄之火的力量。

正是這三股力量,當然還有醫療的幫助等,讓克里斯基不至於變成以殘障爲藉口而終日輪椅上度日的人,他獲得了健全的人格,勇敢而堅韌。而另一方面,他在美術上的成就,就不得不歸功於他自身的天賦,一個貧窮如他的家庭,沒有條件培養一個畫家,是他自己對美術的天賦與熱愛,讓他從用左腳夾起粉筆的那一刻起,就孜孜不倦的開始作畫。但是我們可以說,天賦在每個人身上都是秉存的,如果沒有出生在這樣一個家庭。克里斯基不過是一個只有左腳的人,而幸運的是,他是一個只有左腳的,偉大的人。

範文3

他和其他孩子不一樣,就連他的父親也以他爲恥,鄰居們也只是認爲他是個廢物,BURDEN。這個詞語真的很讓人受傷,雖然Christy可能聽不懂,但是他有着和常人一樣好勝的心。幸好,這個家庭還有母親那麼明確而堅定地愛護他,相信他。終於有一次給他證明的機會。M-O-T-H-E-R。全家人近乎要瘋狂了。父親抱着他衝到酒吧向衆人大聲宣佈:“He's Browns!”這是他第一次被人肯定。一直以來,他蜷縮在樓梯下的角落裏,臉不停地抽搐,只能發出一些含糊不清的聲音來表示他的喜怒。終於,他除了上帝和母親之外,有人能夠懂他了。這是無比的喜悅啊!像Helen Keller說的:“Have you ever have this feeling that you are in the dense fog in the sea, you don't know where the shore is?”我們都在尋找能懂我們的人,能一個眼神就會心的朋友。而Christy想得到認可比我們要找的簡單多了,但是他付出的努力卻大得多。他一直排斥別人把他當異類看待,他想要的是精神上的正常的生活。還好,他能清晰而直接地表達自己的好惡,雖然多少會讓人有些接受不了,但這是他的權利,或者說這是他的補償。於是,那些想法改善了他的生活。他在這個世界上——本來要遺棄他的世界——活得很好。

他有三段戀愛經歷。很辛苦,卻是一節節讓他更成熟的課。那個給了他一個輕描淡寫的吻的女生開啟了他的心扉,卻又直接地刺傷了他。這算是一次小小的失敗。而厚愛出現的艾蓮給了他真正的幸福、希望。所有人都很高興,除了一直非常瞭解他的母親。不幸被她言中。Christy戀愛失敗後想要自殺。真是傻啊,如果他想一下,只需想一下他的母親,他一定不會捨得離開這麼愛他的她。在這件事裏,沒有人是對還是錯。這是插曲吧,雖然幾乎會有個波瀾壯闊的結點。當然,Christy真是智者,他從中學到了一點,愛要大聲說出來。於是第三次他成功了。

他父親死後,他幾乎成了家裏的頂樑柱。他說的話有分量,他掙的錢多。這樣漫長的變化,從被人無視到現在。他的付出與回報是成正比的。

至少我學會了:要努力!愛要大聲說出!要記得愛周圍的人!Christy能做到,爲什麼我們不?

範文4

在以身心障礙為主題的電影中,最先被劇情關注、揭露的是身心障礙者的原生家庭,家中成員面對家人的殘疾是採取何種態度,將會是影響身心障礙者往後的心理狀態健全與否的重要因素,因為生命的起點來自家庭,在接受社會歷練之前,由血緣構成的家擁有保護、形塑人的性格的功能。本片主角克里斯帝的原生家庭屬於地位低下的勞動階級,多子多孫的社會觀念讓克里斯帝的父母一共擁有十三個小孩,而克里斯帝的父親在工地作苦力只能賺取微薄薪水,要養活接二連三出生的幼子實屬不易,因此家庭經濟一直處於十分拮据的狀況。克里斯帝的父親脾氣暴躁、經常爛醉如泥,認為克里斯帝的出生是不詳、羞恥的,但克里斯帝的母親把他視為一般孩子對待,有慈愛有嚴厲,也養成兄弟姊妹對他的態度是關愛而非歧視,這影響著克里斯帝往後的性格。我們可以說,母親是最瞭解克里斯帝的人,成為他成長過程最大的扶持力量。

除了家庭對身心障礙者有深遠影響之外,週遭旁人的看法在電影中大多扮演負面的角色,造成誤解、欺負、歧視身心障礙者的狀況。以本片為例,全身癱瘓的`克里斯帝從小被鄰居投以異樣的眼光,無法使用言語表達更讓旁人主觀認定,他除了身體障礙外智力肯定有問題,甚至把不健全的肢體視是邪惡的象徵,當克里斯帝的母親從樓梯上摔落昏迷時,雖然是克里斯帝用左腳擊門引來鄰居救了母親,但他卻被指指點點為意外的肇事者。事實上,克里斯帝是聰穎的,面對旁人對他是白癡的辱罵非常不服氣,當他試圖以左腳夾粉筆回答數學題目,克里斯帝找到一個與外界溝通的方法,證明他禁固於殘缺軀體裡的靈魂是流動的,也因此改變父親的看法,真正將他視為布朗家族的一員。

身心障礙者的教育一直是個很重要的議題,能越早接受特教服務對其幫助越大。克里斯帝不良於行使他無法正常就學,家庭經濟因素也無法負擔昂貴的輪椅,他幼年時期仰賴一臺破舊的木推車才能活動,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克里斯帝在早期沒有接受特殊教育和肢體復健,言語溝通的能力被忽略,影片中的他直到青春期才開始含糊地說話。至於真正接受完善治療是在克里斯帝十九歲的時候,母親終於湊足錢替他購買輪椅,也間接讓都柏林的醫生愛琳發現這個從沒有接受過醫學協助、卻能運用僅有的左腳繪畫的大男孩。愛琳一開始建議克里斯帝到城中的大醫院接受復健,但周遭所有的殘疾人士竟然都是小孩子,他感到難堪並無法忍受,於是愛琳轉而與克里斯帝在家中進行復健、語言的溝通練習。接受特教服務能使身心障礙者學習適應社會環境的技巧,發展未受限制的其餘能力,跨越障礙與他人「溝通」。

片中另一個值得關注的議題是,身心障礙者的感情世界該如何開拓,是否有殘疾的人總是得遭受拒絕、無法發展感情生活?當他們愛上一個人,該保護自己避免受傷,還是該勇敢追求不畏失敗?克里斯帝的愛情從青春期開始萌芽,他曾畫圖送給心儀的女子表白,卻被當面婉拒,這讓他在愛情上感到自卑退縮,而當他發現自己喜歡上溫柔的愛琳醫生時,克里斯帝把自己關在房間不見任何人,他害怕有所期待就會有更大的失望,而劇情發展到最後,愛琳即將結婚,代表克里斯帝又在愛情的路上狠狠跌了一跤,極度挫折與受傷讓他勇氣盡失,甚至產生自殺的念頭。但是,身心障礙者在愛情面前和一般人並無兩樣,都要有放手追求的勇氣,勇於跨越自己在生理、心理的障礙,勇於給自己和對方機會,遑論殘疾者,這種勇氣就算在你我之間都是難得的。克里斯帝歷經兩次失敗之後,在慈善宴會上遇見瑪麗,他終於明白勇敢與否決定一切,在他堅決的邀請下,瑪麗答應和克里斯帝的約會,日後成為他的妻子。

 範文5

“不敢嘗試那不可知的苦痛,意識讓我們都變成懦夫,那血性,敢作敢爲的血性,給思前想後的顧慮害得變成灰色,驚天動地的大事業也往往因此而中途旁逸,壯志全消…”莎翁的話。許多時候我們聽到一些名言警句覺得好時,更多的是因爲讀起來朗朗上口,而只有自己親身經歷類似的場景,我們才更能體會其精髓。還記得《奔騰年代》裏面引用的名段:“我們從不知道我們有多高,直到我們被號召站起。”與此處所引頗有同感。

Mother:我曾經跟朋友說起,中文和英文以及其他很多種語言裏面,“母親”的口語發音都比較相似――“媽”,他說這是因爲幼兒學舌時最先學會,也是最容易學會的一個發音,嘴巴輕鬆一張,氣流從聲帶透過,就是這個“媽”。人們將這孩童第一音賦予母親,可見人們對於母親的愛戴和尊敬,也足以說明母親是孩子最依賴和最不可或缺的人。

“克里斯基的錢,給克里斯基買輪椅的錢。”母親從牙縫裏攢錢,爲自己一大堆孩子中殘疾的一個買輪椅。在母親眼裏,孩子都是一樣的,再笨拙頑劣甚至殘疾都是她們的最愛,永遠不會放棄自己的孩子:“如果你放棄了,我還沒有。”

“你知道偷竊是有罪的,知道神在看着你,那些煤不能進這屋子裏。”因爲窮,他們家在冬天裏用不起取暖的東西,克里斯基用自己的小聰明偷來最緊需的煤,但結果不是母親的讚許,而是這樣的一句話。愛,不是放任孩子的一切,有所爲,有所不爲,既然母愛是純潔和高尚的,愛的過程和內容也應該是純潔和高尚的。

“那聽起來像是我們的克里斯基嗎?聽起來似乎好多了,我認爲不是,我一向都瞭解他。至少他現在有在活動,聲音中有些東西…,困擾我,什麼意思?有太多期望。”只有母親,纔會真正爲自己孩子一點小小的進步由衷的欣慰和讚賞,但一個優秀的母親,這還不是全部。當她的孩子因爲一些成績而驕傲,或者因此有了“太多期望”,她能悉心地察覺並提醒他,其他人或許也會這樣做,但只有父母是最恰當和無所顧忌的。

Hell:天堂和地獄,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而衆生在中間,是這樣的嗎?其實天堂和地獄僅一步之遙,或者他們就是鄰居,莎翁也說過“是生存還是毀滅”,還有諸如“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爬得越高,摔得越重”,愛情和事業皆是如此。也許我們好些時候也有這樣的感覺――剛從油鍋出來,就跌進了冰窖,也許人生本來就是這樣喜憂起伏的。

“(瑞秋)你是他們中最好的,你的眼睛很迷人;我常暢泳在你藍色的眼睛裏。”愛情來不得虛假,虛假了那就不是愛情,所以請慎重地使用一些詞句,因爲他們可能會因此而從天堂跌人地獄,“一切盡是虛無,因此虛無定要終結”,雖然這並非針對瑞秋,但同樣適用。後面的這句話,是克里斯基發現高艾蓮醫生對他的愛並非愛情而要與他人結婚,克里斯基準備自殺前寫下的。與《愛上自己外的自己》相呼應,人不光會愛上自己的作品,如果作品有感情(比如是人甚至是狗或馬),也會愛上創造自己的人。

“瑪莉,和我在一起,克里斯基布朗。”一個殘疾人,雖然在某些方面有所成就,但如此勇敢地追求自己心儀的人,對於我這樣的東方人,有點不能接受,這大概是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吧。在東方文化裏,這樣的殘疾男人一定是把自己的愛慕深深地藏在心底,因爲自卑從不說出,只是在行動上稍稍有些表現,而那位女士從一開始就會因他的才華深深愛上他,根本不注重男人的殘疾,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愛,鼓勵男人接受她的愛。而西方文化裏面的男人在任何時候,總是大膽和幽默的。

“克里斯基只是一個完美而出色的畫家,他與素材掙扎,一如所有畫家一樣,要把素材表達出來,若你今天看看周圍的牆上,可看見塑造出克里斯基布朗的力量,他的母親,他的父親,他的兄弟姐妹,以及令他獲大衆認同的女士,高艾蓮醫生”不過多的評論,藝術及藝術家源於生活的錘鍊,還應該記下一句話“只有兩派的畫,宗教的和馬戲團的。”

“(瑪莉卡爾)我是在照顧你,但我不是你媽。”我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大概是說兩個女人的愛雖然同樣需要,但絕對是不相同的吧。我還不明白克里斯基和瑪莉如何就走到一起來,如果只爲一個完美的結局,那也顯得過於潦草和倉促了。恩,不過若是這句就是我說的兩種愛,那還真是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兩位女性,兩種最珍貴的愛。

範文6

要問Christy Brown他有什麼值得向別人誇耀的話,我想他首先不會說是自己的自強不息的生命力或是傲人才華,絕對是他那看似窘迫但其實美滿到不行的家庭和支撐著他成長的親情。上帝有時候很不公平,無緣無故讓一個生命帶著殘缺來到世上,上帝有時候又很公平,他會用其他更加美好的東西去彌補你生命中的殘缺,Christy就是這樣一個被上帝虧待卻又厚愛的lucky guy.

影片根據已故愛爾蘭天才作家兼畫家Christy Brown的自傳體小說改編拍攝而成。影片沒有向著熱血勵志的方向走,沒有一味把Christy Brown塑造成令人景仰的“高、大、全”形象,沒有突出描述他所取得的偉大成就,更沒有傳記片常見的刻意煽情。導演從小事著手,講述了許多Christy Brown成長過程中的生活瑣事,亦非常生活化地刻畫了他的父母,他的兄弟姐妹,他的愛人等重要角色,使得影片主題相比同類題材顯得不那麼嚴肅,不會讓觀眾覺得影片是在硬性推銷它的主題思想,在說教。反而就像是在述說一個普通人的成長故事一樣,並不因為主人公的特別而顯得故事也不同凡響。

是的,再偉大再有才華的人物也是普通人,他們身上也有普通人所具備的一切缺點,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影片中的Christy Brown流露出的調皮、任性、固執、脆弱、憤怒等等的性格和情感。說到這裏終歸要提到Daniel Day-Lewis的表演,他憑藉此片首次在奧斯卡封王。能夠演智障啦,殘疾人啦等高難度角色的演員著實不少,但是像他這樣幾乎完全變成那個角色的能耐,能匹敵的演員恐怕就寥寥可數了,由於是扮演嚴重腦中風且身體癱瘓的角色,Daniel除了要通過細膩的表情變化來表達內心情感之外,還要說一口地道的“殘障英語”,而體力上的付出更不用說了,肋骨都貢獻了兩根呢。說Daniel是個瘋子倒是一點不為過,一旦他進入到了那個角色中,就變得“六親不認”了,也許我們應該慶幸他沒有去飾演希特勒~ XDD

還必須提到Christy Brown的母親扮演者Brenda Fricker,她自然不造作地表現了一個偉大母親所擁有的堅毅、樂觀品質和對家庭對子女無私關愛的情感,可以說片中真正感動到我的部分都來自於母親這個角色的表演,理所應當地奪得那年奧斯卡最佳女配角殊榮。而少年Christy Brown的扮演者Hugh O'Conor奉獻了與Daniel幾乎同等高質量的表演,記得Judi Dench在Shakespeare in Love中只憑幾分鐘的表演獲得過奧斯卡最佳女配,Hugh O'Conor在本片表現亦絕對配得上最佳男配的頭銜,很可惜居然連提名都沒有!

總體來說,影片敘事流暢,故事感性且極富趣味性,擺脫了傳統傳記片呆板沉悶的格調,但最主要的還是幾位主要演員驚為天人的實力演出!

標籤:左腳 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