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廣場戲觀後感

觀後感2.53W

潮劇廣場戲又叫做踮腳戲、出街戲,是潮劇的民間遊藝形式,廣泛流行於潮汕農村,深受農民羣衆歡迎。“鳳城二月好春光,社鼓逢逢報賽忙”;“打起鑼鼓一百三,戲班送戲到門腳”;“望到頸長長,落雨竹笠當,棚腳炒烏豆,腳腿企到酸”——這些潮汕謠諺所描繪的便是潮劇廣場戲源於民間、行於民間又爲民間所喜聞樂見的動人情景,而這也正是潮劇廣場戲的最顯著的特點,因此,毫無疑問,潮劇廣場戲屬於民俗文化的範疇。探討潮劇廣場戲與潮 汕民俗的關係,將有助於正確地認識和對待廣場戲,從而使其取得合法的地位。

廣場戲觀後感

廣場戲觀後感

昨晚和幾位退休的同事到塗門街關帝廟前看戲,感受很深,猶如重回童年時代,不同的是如今的廣場戲展現出文都風情,內涵深刻,演藝精彩,內容豐富,特別是場面秩序深受觀衆稱讚。觸景生情,筆者回首往事感慨萬千。

話說上世紀初。據資料記載,泉州最早的戲院名曰“啓智戲院”始建於辛亥革命後的1913年,址在玉犀巷鎮雅宮內。後來又先後創建“溫陵戲院”、“大衆戲院”、“泉州戲院”、“大光明戲院”、“晉光戲院”等,雖名曰“戲院”,實則放映電影。後因設備太差,而且片源缺少,以及人爲緣故大部分倒閉,僅大光明戲院(原人民電影院)屢經挫折保留至新中國成立後。

舊社會戲班,基本上不在戲院演出,皆四處被請,流動在露天上演。每年農曆的七八月份是泉州市區分角落輪流做普度的日子,還有平時某處做佛誕、廟會或是富戶的'婚喪喜慶,大多會請戲班來演出。附近何處有戲,觀衆都會相約結伴帶上板凳前往觀看。地點比較遠的或遇風雨天,一些戲迷也會去捧場。當時的露天戲,給無數觀衆帶來快樂的精神享受。

舊社會的演員被歧視無地位,每到一處有時連居所都沒着落,唯住在簡陋民房或廟宇祠堂裏,夜間皆席地而睡。

當時比較流行的有高甲戲、歌仔戲,提線掌中木偶戲、打城戲、老戲等。偶爾也有外來的大型戲,如被稱爲我們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的瑰寶,在世界藝術中獨樹一幟的京劇,如“天聲”戲班曾於上世紀四十年代末一度在西街奉賢宮上演《三國演義》多集,歷時數天,吸引許多京戲愛好者前去觀賞。

過去一些地方劇種上演神話戲、鬼戲常可見,封建色彩比較濃厚,內容藝術比較簡單化。最令觀衆擔心的是廣場戲時有慌亂局面發生,常因一些流氓地痞搗亂而引發恐慌,觀衆怕飛來橫禍,在戲演至一半往往就散場。當時也流行一些笑話,例如:一些老太太不但愛看戲,而且愛憎分明。一齣戲演到最後,老太太若未見斬奸臣就非常鬱悶生氣,看着看着打瞌睡了,忽然鑼鼓一響,老太太被驚醒了,睜眼一看奸臣被斬了就趕忙拍手叫好。正如一句名言所云:“好戲把人唱醉,歹戲把人唱睡”,果真如此。還有個別老太太看戲入了迷,對個別花旦的容顏演技深表讚賞,對花旦產生好感而與之結緣爲幹母女或朋友的也常有所聞。

戲班之間也有競爭,有時候同一地點安排二臺戲進行比賽,稱爲“對臺戲”。發生利益衝突,互相鬥毆的也有。那年頭有的戲班因世道不景氣、蕭條,散夥改行而陷入生活困境的也不少。

新中國成立以後,在黨的“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號召下,泉州把有數百年曆史的梨園戲重新組團。許多傳統劇種得到新生,有了創新與傳承。諸如歷史悠久又是我省五大劇種之一的高甲戲、被稱爲宗教喜劇的打城戲,以及歌仔戲、梨園戲、提線掌中木偶戲、南音古韻等,經常在戲院及露天戲臺與觀衆見面。深受喜愛與好評,成爲羣衆文化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演戲這一專業也受到國家重視,演員的社會地位得到空前提高被稱爲藝人,文藝工作者,有的還成長爲戲劇藝術家、劇作家等。

觀衆是戲劇藝術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只有愛看戲和熱愛戲劇的觀衆多了,戲劇事業才能永遠復存不斷髮展,如今的廣場戲不但老年人愛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頗受吸引。它將伴隨着不斷接續、儲存、發展、傳承的戲劇事業而永放光彩。

標籤:觀後感 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