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書筆記

傅雷家書的讀書筆記400字左右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書筆記了!那麼讀書筆記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傅雷家書的讀書筆記400字左右,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傅雷家書的讀書筆記400字左右

傅雷家書的讀書筆記400字左右1

父親,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無論他是個受人愛戴的偉人還是個辛苦勞作的農民,在每個父親眼裏,孩子永遠是他的希望。

傅雷,我所瞭解的他只是一位博學且具有豐富情感的父親,在每一封家書中都充滿了他對兒子傅聰的淳淳教誨.細心引導和健康成長的期待。

傅雷支援兒子的藝術道路,就如他追求自己的理想,給予兒子的幫助,輔助他順利成長,成爲了兒子人生之路的堅強後盾。在如今,大多數父親對自己已成年的兒女會放手,任其自由闖蕩,獨立克服困難,或許只有親身的經歷纔會使自己更成熟,熟悉這個世界。

我不得不說,傅聰的確是個了不起的鋼琴家。但除了他的天賦與努力外,一定也少不了他的父親對他的良苦用心。所有名人,並不是能在一時就可以出名的,而是要花好幾十年的本領與經驗。但傅聰他是幸運的,他的父親在他最重要的人生道路上不斷引導他通向明智的方向,才使他有巨大成果。

我不得不佩服,傅雷作爲一個父親,即使鬧關節炎,寫字很困難,也仍然寫下千言家書。信中除了濃濃親情外,還有說不盡的對祖國的赤膽忠心。

我的爸爸是我的朋友,他不但很隨和也很幽默。隨着我慢慢長大,我們的關係更融洽。既然是朋友,當然要懂得學習他人的優點。他的熱心腸總能感染到我,他幫助別人的次數似乎比幫助我的次數還多。但我並沒有感到失落,正因爲他的以身作則,使我也被帶動起來,感到一種特別的快樂。或許,他是用行動來教育我。親身經歷比什麼都好。

每一位父親,所要教育孩子的方式各不相同,有說的,有寫的,有做的。但這之中都隱藏着他們對孩子的濃濃的愛。因此不一樣的父親,卻有相同的父愛。愛不一定要說出來,就像傅雷用信來寫下自己心中對兒子的希望。

以前,我總認爲,孩子與父親之間有條河,我在這邊,他在那邊。

現在,我才認識到,對岸的不是他,他是爲我擺渡的那個人。同時,他會遞上一支槳給我,讓我與他一起來掌握方向。

最後,我上了岸。父親對我說:“孩子,以後的路只能你自己去走了,好好把握啊!”接着,我讓他放心吧,便含着淚與他揮手道別。並帶着他對我的希望繼續踏上人生的道路。

傅雷家書的讀書筆記400字左右2

當兒子在事業上取得成績時,作爲父親的傅雷當然是高興的,但並沒有沉浸在那份成就裏,而是希望兒子在取得巨大成功、被鮮花與掌聲簇擁的時候,仍然保持謙卑、不懼孤獨,勇於攀登藝術的至境。“我更高興的更安慰的是:多少過分的諛詞與誇獎,都沒有使你喪失自知之明,衆人的掌聲、擁抱,名流的讚美,都沒有減少你對藝術的謙卑!總算我的教育沒有白費,你二十年的折磨沒有白受!你能堅強(不爲勝利衝昏了頭腦是堅強的最好的證據),只要你能堅強,我就一輩子放了心!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們掌握之內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賦,但只要堅強,就不怕失敗,不怕挫折,不怕打擊——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術上的,學習上的——打擊;從此以後你可以孤軍奮鬥了。何況事實上有多少良師益友在周圍幫助你,扶掖你。還加上古今的名著,時時刻刻給你精神上的養料!孩子,從今以後,你永遠不會孤獨的了,即使孤獨也不怕的了!”

傅雷說:“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獨的。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創造許多心靈的朋友,當代哲學家周國平則說過,孤獨、寂莫和無聊是三種不同的境界,分別屬於精神、感情和事務的層面;只有內心世界豐富的人,對精神與靈魂有着執着追求的人,對人間充滿摯愛的人,纔可能體驗真正的孤獨;孤獨產生於愛……傅雷相信:“藝術表現的動人,一定是從心靈的純潔來的!不是純潔到像明鏡一般,怎能體會到前人的心靈?怎能打動聽衆的心靈?”正因爲赤子之心是最純潔的,它不含私心雜念,沒有慾望紛爭,只容納人間最美好、最真摯的感情,所以“永遠能夠與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赤子的現實生活也許境遇不佳、缺少知音,甚至會遭到誤解和排斥,身邊的世界讓他孤獨;但人類最純潔最美好的`感情與思想,是相通而永存的,普天下的赤子都將成爲他的知音和朋友。

赤子之心無比純潔,剔除了紛紜雜念,纔可能“體會到前人的心靈”並以之“打動聽衆的心靈”。藝術的最高境界,人生的最高境界,便都在這裏企及了。貫串在這兩則信中的父愛,其實就是堅強。第一封信中“一個人惟有敢於正視現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底感悟,纔不至於被回憶侵蝕。我相信你逐漸會學會這一套,越來越堅強的。”第二封信中“你能堅強(不爲勝利衝昏了頭腦是堅強的最好的證據),只要你能堅強,我就一輩子放了心!”堅強說到底就是擁有一顆赤子之心。而“赤子之心”,是藝術創造的最高峯。這種心靈的純潔是人類共同的美好願望。

傅雷家書的讀書筆記400字左右3

要回頭寫讀後感時,我覺得很不容易。因爲全書收錄的這些家書,可謂篇篇精彩,字字珠璣,做筆記或任何總結概括都有可能損害這部經典之作。所以,在這裏我只是記錄一些一讀該書後的重要印象,以及我所理解的作者所表達的重要思想。

首先,從形式方面看,《家書》讓我瞭解了什麼是細緻入微,無微不至,嚴謹認真……相信所有讀過家書的讀者對這些特點都深有感觸吧。根據自己很少的經驗,我覺得,之所以能夠如此,很大程度因了書信這種表達、交流或寫作方式。

只有透過這樣的方式,纔能有如此涉及廣泛、自然舒暢的作品誕生。他不僅談藝術學習,還談生活、戀愛,談做人,談修養,甚至於兒子寫錯字,父親也會“鄭重其事”地指出並耐心分析、糾正。也正是這種方式而不是其他方式(如論文,譯作),使得我們可以直截地清楚地感受到,着名文藝評論家、文學翻譯家傅雷先生做人、做學問的細緻、嚴謹、認真的態度和作風。

如果說《傅雷家書》是一部“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或者經典的“教子篇”,那麼,我想首先而這種意義的應當是這種態度和作風。但絕不僅限於此,還有,傅雷先生由於自己的學識、思想而能將任何大事小事闡發出深刻但絕不艱澀的道理,從而給人以啓發。

當然,我不認爲它僅僅是“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或者“教子篇”,對於像我這樣並非藝術學徒(狹義)的讀者,這些家書仍不失其偉大。

書中處處閃耀着智慧的光芒,時時給人深刻的開導。其中貫穿始終,我以爲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關於做人、修養以及學問的關係實爲一體的思想。在我看來,這就是重視和強調“一般修養”的重要。在其他信中,這種思想都有出現,比如關於去博物館、去森林等建議,便是希望透過這些方式提高一般修養,而不是一味練琴、搞音樂。

對我的啓發則是,讀書只是修養途徑之一,另外還應有其他。即使讀書,也不應僅限某某學科。一般修養的建立和提高即要求文學藝術,科學、哲學、社會學、經濟學,歷史諸領域都需閱讀。

因爲,人生或生活絕不像大學學科分類那麼規範齊整。各領域都只是我們所生活的世界的一個側面,要理解我們生活的世界以及我們自己,廣泛閱讀是有好處的。其實我早就受了一位偉大領袖的影響而這麼要求自己了。

除此之外,其他比如,關於感情(激情)和理智的關係,應當以理智控制感情;常以星際或宇宙的視野看待人生的一切事物,因而明白人的侷限性等等,皆爲真知灼見,無不閃耀着理性的靈光!以上便是一讀《傅雷家書》後的一些感想。

所謂“書不盡言,言不盡意”,讀後感只能記錄我的一部分收穫,更多的則寫不出來,而是要融入身體。本來讀後感、讀後感之類就是手段而已,理解並踐行其中的道理纔是最後目的。

傅雷家書的讀書筆記400字左右4

傅雷家書凝聚着傅雷對祖國、對兒子深厚的愛。信中首先強調的,是一個年輕人如何做人、如何對待生活的問題。

傅雷用自己的經歷現身說法,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做事要嚴謹,禮儀要得體;遇困境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辱感,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同時,對兒子的生活,傅雷也進行了有益的引導,對日常生活中如何勞逸結合,正確理財,以及如何正確處理戀愛婚姻等問題,都像良師益友一樣提出意見和建議。圈圈愛子之心,溢於言表。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寫給傅聰、傅敏等的家信摘編,寫信時間爲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

讀了《傅雷家書》之後,真爲傅雷先生對人生的如此認真和對子女的如此關愛而感動萬分。家書中大到事業人生藝術,小到吃飯穿衣花錢,事無鉅細,無不關懷備至。爲人父母的可以從中學習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學藝術的特別是學鋼琴的可以從中學習提高技藝的方法,對解放初期至這段歷史感興趣的朋友也能從傅雷這位當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瞭解,而此書中對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強個人修養。從家信的話語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對自己要求極嚴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讓兒子立下的三個原則:不說對不起祖國的話、不做對不起祖國的事、不入他國籍。愛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動。

這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也是一部充滿着父愛的教子篇,傅雷夫婦是中國父母的典範,他們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地培養的兩個孩子:傅聰--着名鋼琴大師、傅敏--英語特級教師,是他們先做人、後成"家",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

有人認爲書信是最爲真切、自然和誠實的文字。是啊,因爲寫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時即刻的內心所想,思想到哪裏,文字就到哪裏。給親人寫信更是如此,而且是他敢於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認錯誤,從自身的經歷中給出經驗和教訓。所以,我想讀傅雷家書我們讀到的應該就是傅雷自己吧。傅雷在子女的教育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在對傅聰音樂上的教育上,原先是強調技巧、而後反覆要他能真正領悟作品本身,這也就是凡事多從"爲什麼"的角度思考問題,從而看到事物的本質。傅雷在教育子女中自身的思想經歷也在不斷的提高,在傅雷身上我們看到的是中西二種文化融合的思想。高尚的父母培養出成功的兒女。傅雷夫婦一生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培養的兩個孩子,都很有成就。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於字裏行間,給了我強烈的感染啓迪。

弗蘭西斯。培根曾說:"人類的命運,操縱在自己的手裏。"我們都渴望成功,希望做一番大事業,這就需要智慧的指引。

那麼,就從這本書開始吧!它將告訴你所有邁向成功的方法和技巧,幫助你開啟財富的智慧之門,開創你輝煌的人生!

傅雷家書的讀書筆記400字左右5

——給你的愛一直很安靜

“去我常問到你經濟情況,怕你開支浩大,演出太多,有傷身體與精神的健康;主要是因爲我深知一個藝術家在西方世界中保持獨立多麼不容易,而惟有經濟有切實保障才能維持人格的獨立。並且父母對兒女的物質生活總是特別關心。再過一二十年,等你的孩子長大以後,你就會體驗到這種心情。”

羨慕傅聰有一個好父親。

翻譯家傅雷在兒子傅聰留學海外的過程中,先後寫了近百封家書給他,教導他立身行事、愛國成才,把中華民族的優秀道德融入了對兒子的諄諄教誨中。由這些信件彙集而成了《傅雷家書》——是一本教導中國孩子如何做人的書。

靜靜翻開《傅雷家書》,如深沉父愛一樣,有許多足以令我感動的細節。譬如,身爲父親的傅雷爲了彌補愛子因遠離故土而產生的諸多對祖國傳統文化的日漸陌生的因素,不顧重重的困難,堅持給孩子郵寄有關的書籍,從《詩經》、《楚辭》到宋詞、明曲,還有自己的譯作。在信箋中他闡述着民族的文化哲學思想,不止一次給兒子糾正用錯了的字詞,爲的是讓兒子明白:作爲一名炎黃子孫,他是足以驕傲的,因爲祖國有着無盡的文化財富,一代又一代在所有中國人的血脈裏傳承着!

這不禁讓我想起我的父親。父親是個嚴肅而又幽默的人,小時候,記憶中的他總是喜歡輕輕撫着我的小腦袋,給我講歷史故事、唐詩宋詞。而現在,隨着我的開銷越來越大,父親也外出賺錢,許久纔回來一次。而他卻沒有像傅雷一樣,不知疲倦地給我寫信。但是我知道,父親仍是很愛我的,只是沒有時間。

天下父親,或許不會像母親一樣,天天守候在我們身旁。他們的愛,一直很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