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書筆記

《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讀書筆記範文(精選5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書筆記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書筆記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讀書筆記範文(精選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讀書筆記範文(精選5篇)

《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讀書筆記1

“世上常常有人嘲笑每天堅持跑步的人難道就那麼想長命百歲,懷着這個想法跑步的人很少,想着在有生之年過得完美的人卻多得多。”對於我這不愛跑步卻愛讀書的人來說,才發現跑步和讀書原來也有共同點,都是爲了讓自己有生之年不虛度,用感官去觸碰這個世界,漂浮其上,接觸美。

村上春樹在文章說到“在我與跑步之間,跑步久了之後,便有一種徐緩的倦怠期前來造反了。期間有付出的努力得不到報償的失望,有理應敞開的門戶不知何時,卻被關上的茫然。 ”

教書育人也是如此。當你剛邁入教育的門檻,開啟一個新奇的世界,你孜孜不倦,不捨晝夜鑽研,一門心思只爲學生,但結局是總是有好有壞 。也許學生的成績總是停滯不前,也許班級管理還不盡人意,也許你離評優總差一步,也許想換個環境教書很難,也許……

這時,你也許懈怠了,追而不得,轉而他去。 在這時,隨手翻閱一下書籍,不需要和任何人交談,不必聽任何人說話,只需要聆聽書中人的言語,感受它的'呼吸,和自己的心靈對話,這是任何東西都無法替代的寶貴時刻。

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任何書籍,你只要靜下心來,總能發現書籍中留給我們的密碼。從《自由在高處》中發現學生的自由必須建立於既定的班級規定之中,從《追風箏的人》中發現爲你千千萬萬遍的可貴友情,從《人生的起點和終點》中直面死亡的意義。世上沒有規定什麼特定的書會教給我們什麼?也可以看三毛、看亦舒、看韓寒……讀自己喜歡的,讀世界名著,讀別人推薦的`。只要讀得開心,從書中找到樂趣!堅持下來即可。村上村樹說他跑步沒有任何目的,我說看書也不應該懷有任何目的,這本該是一件人生最爲放鬆的事,讓嘈雜的內心得到短暫的空白,讓書籍去填補去創造短暫的思緒飛翔。

有很多人會說,前三十年,四十年我沒看書也不愛看書,你讓我三十歲,四十歲開始去讀書,這不可能!可作者臨近三十歲才下定決心寫小說,他不僅僅去寫了,而且寫的很出色。一個人一旦下定決心做一件事,不要怕晚,閱讀,即刻開始!

《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讀書筆記2

人應該找到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併爲之竭盡全力地努力。三十三歲,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已經是一個開始凋謝的年齡了,而對於村上來說,卻纔是綻放的開始。因爲在那一年,他找到了人生裏的大事——寫作。我時常在想,在我們現在這個追求快速、追求成功的年代,30多歲還每有立業,那是人生最尷尬的事情,“當你年齡約大,越沒有人能原諒你的貧窮”這句話綁架了當代的年輕人,也讓我們失去了在任何時候重新再來的勇氣,即使隱約覺得自己錯了,或是感受到自己現在所做的事情不是最想做的,我們也不敢在一個新的蠻荒的地方墾荒。村上做到了,並且一旦有所決定,就竭盡全力去做。

雖然這本書裏談到了村上人生裏的兩件大事——跑步和寫作,但其實,歸根結底,只有一件事——寫作。當觀看足球比賽結束後,村上大腦裏浮現一個想法“也許,我也可以寫小說”那一刻起,村上的所有生活都圍繞寫作展開。他自認爲自己不是一個天才型的作家,自己的靈感深深地埋藏在離地表非常遙遠的地方,需要自己努力開鑿,當立志自己的職業爲小說家的時候,就要爲自己的選擇負責。

他開始鍛鍊自己的身體,透過跑步。於是,從此,他的奔跑的姿勢出現在每一個清晨,他的健碩的身姿出現在世界各地的跑道上,他的堅強的意志體現在一個又一個馬拉松長跑上。

回想自己這幾年的生活和工作,再對照村上的堅持和努力,我釋然了。沒有別人那麼多的付出,怎麼能夠奢望有比別人更多的成就。世界終究是公平的`,自己的付出和收穫從長期來看,始終處於天平的兩端。

生後和工作中,需要努力,但很多時候,光有努力還不夠,需要竭盡全力去努力。是呀,不管是從事哪一個行業,寫作也好,廣告也好,教育培訓也好,建築設計也好,法律工作也好,每一個行業的人都非常多,在那麼多的人中,自己怎樣才能脫穎而出,在那麼多的作品中,自己的作品怎樣才能光彩奪目,我想答案其實在最質樸的一句話裏:看你付出多少。

前不久,我參加了學校舉辦的全國半決賽演講大賽,在半決賽中,最終未能成功晉級。雖然在比賽前,也認真寫稿子,也有模有樣邀請導師給自己修改稿子,也爲了更加熟悉稿子背了不下無數次。但結果依然不理想?爲什麼?當我坐在臺下聽冠軍講述自己的爲了這次講演比賽所作的準備時,我就知道自己必輸無疑。自己有像她那樣爲了寫出能夠打動人心的演講稿,去觀看500多個視頻,瞭解其中的規律嗎?——沒有。自己能夠像她那樣爲了提高自己的演講能力,在大庭廣衆之下當中演講嗎?——沒有。自己能夠像她那樣爲了讓自己的立意更加貼近生後,對經歷的每一件事情都去作深刻反思嗎?——沒有。

因爲沒有那樣用心和努力,所以自然達不到那樣的成就。

如果下定決心要做一件事情,就請用盡全力去努力,力氣用完了,第二天還會再有。機會錯過了,就永遠不會再有相同的機會了。

《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讀書筆記3

上大學時,知道了村上春樹,是全球最富盛名的日本作家之一。但僅僅是個知道分子,知道他的作品——《且聽風吟》風靡全球,知道他的作品——《挪威的森林》影響了整整一代人,知道他的作品——《IQ84》讀着有點像奧威爾的《1984》。如果你問我作品裏的細節,和作品中要表達的`情感,我會摸着良心回答,我不知道,因爲這些作品我都沒有看過。

但這些並不影響我對村上春樹的崇拜,從同學口中,從老師的課堂上,經常聽到村上春樹的名字。

然而,真正讓我對村上春樹有所瞭解,來自於他的隨筆散文集——《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

第一次看這本書時,是大學畢業後,我仍然記得那個時候的自己迷茫,整天爲不知道自己的方向而苦惱,不知道從哪裏聽來一句話,當你不知道做什麼的時候,就停下來看看書。於是,在繁華的商業街裏,我走進了西西佛書店。

在門口擺設地非常具有創意性地書攤和書架了,我一眼就看到了這本書,當然吸引我的是這本書的。作者——村上春樹。當時,大腦中一個深深的疑問移進我的心裏,作家不都是過書齋裏的生活嗎?爲什麼麼熱衷於跑步?他在跑步時,都在想些什麼?

本着好奇,我沒有任何猶豫,買下了這本書。有人說,買書是最划算的事情,因爲你只需要花幾十塊錢,就可以跟作家交換一種思想,你只需要花幾天的.時間,就可以獲得作家幾十年甚至是一生的經驗,你只需要安安靜靜去感悟,就可以撥開迷霧,看見太陽普照下光明的大道。

我體會到了這些,然而,是在珍藏這本書5年後的事情了。

剛買回這本書,我就迫不及待地看完了,但僅僅是看完了,只知道村上春樹雖然是一位作家,但卻是一位獨特的作家,他的一生堅持做兩件事——寫作和跑步,其他就沒有了,如果能夠早點感悟到這本書裏所傳遞的真諦,我想,也許現在的我,會有另一番景象。

只要自己有心,我想,改變終究回來,只是來得比較晚。

《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讀書筆記4

當看到別人在運動會上跑完3000米長跑時,當看到別人的作品總是與衆不同、創意十足時,我在心中深深地羨慕過。

我總是在想,別人怎麼就那麼輕而易舉地完成了,而自己就那麼舉步維艱呢?

看完村上的作品,我知道,我錯了,那不是輕而易舉,只是別人善於舉重若輕。

要做到舉重若輕,必須能夠與痛苦並行。

那些看似偉大輝煌的成就,沒有一件不是伴隨着苦難而誕生的。

當我讀到村上在跑步的過程中,感覺到呼吸困難,甚至到了想要馬上停止放棄,何其相似的場景,這不久是自己每次跑步時有的感受嗎?當我讀到村上結束跑步,大腦中浮現的並不是什麼自豪感,而是終於不用再跑的.解脫,這不正是自己每次跑完步之後的感受嗎?

原來,不是自己纔有這樣的感受。每一個奔跑在跑道上的跑者都會有相同的感受。

但也有不同,自己感覺累的時候就放棄了,而他們卻想着怎麼竭盡全力將雙腿邁向前面,跑好腳下的每一步,每一步的疊加,不就是一個輝煌壯闊的馬拉松嗎?

讀完這本書,也讓我重新認識了人生裏的苦,特別是事業道路上的痛苦。當自己試着與他們爲伍,攜手相伴時,他們不會阻礙我們,反而會成就我們,將我們推上另一個高峯。

《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讀書筆記5

再一次拾起這本書已經是5年以後的事情了。今天暑假放假回家,趁着收拾屋子,整理自己的書籍,從抽屜裏拿出的10來本書籍中,我第一眼就又看到了村上春樹的這本書,這本關於跑步的書。

畢業5年來,我給自己定過無數的目標,其中包括每天鍛鍊身體,堅持跑步。可堅持不了兩天,總是無疾而終。對我而言,跑步是一件,跑之前能讓自己熱血沸騰,跑的時候讓自己想要馬上放棄,跑完以後覺得終於不用再跑的.事情。對我而言,跑步是一件想起來非常壯美,但做起來讓非常難受的事情,所以,在無數次重新開始之後,我又選擇無數次放棄。

我隱隱約約記得在這本隨筆散文集裏,村上春樹一跑,就是三十多年,不管工作多麼繁忙,每天早晨6點到7點鐘的時間,他的身影總是奔跑的姿態,怎麼做到的?

於是,我再次翻開了這本書。

這次看書,我有了不一樣的感受。當然,這些感受對於別人而言可能是老生常談,可能是司空見慣,可能是耳熟能詳,但對於我自己來說,卻是一個新的開始。

我慶幸,在兜兜轉轉5年之後,在經歷生活的潮起潮落之後,讓我真真切切地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