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書筆記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精選

《傅雷家書》最早出版於1981年,是當時轟動性的文化事件,三十多年來一直暢銷不衰。它是傅雷夫婦在1954年到1966年5月期間寫給傅聰和兒媳彌拉的家信,由次子傅敏編輯而成。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精選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篇一】

每個人都有生身父母,大都體會過父母的慈愛和教誨。當我讀着這本家書,感到的是一種另一番教誨,不是老師的教導,不是長者的叮囑,而是父母對兒女的關切,是不同於我的父母的關愛,卻不失被細心呵護的感覺,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種父母之愛,這也是大多數子女所體會不到的。這也許是這十年對她愛慕不減的原因吧。是那一封封家書,就像一次次珍貴的談心,拉近了我們的距離,我像一個乖孩子在感受着,聆聽着,用心銘記着。

這是一部充滿着父愛的教子名著,傅雷夫婦是中國父母的典範,他們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地培養的兩個孩子:傅聰——著名鋼琴大師、傅敏--英語特級教師,是他們先做人、後成“家”,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輯印在這本小書裏,不是普通的家書。傅雷在給傅聰的信裏這樣說,“長篇累犢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隨筆,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作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佈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種,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貫穿全部家書的情意,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於字裏行間,給天下父母子女強烈的感染啓迪。

傅雷和傅聰的家書給了我許多啓示。我們很多家長忽視了同孩子的朋友關係,養了十幾年,卻沒有真正地享受過爲人父母的樂趣,他們因爲迫切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待孩子的心態扭曲了,各種揠苗助長的措施出籠了。有些家長盲目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可他們想過沒有,他們有傅雷那種身教重於言傳的品質嗎?光學傅雷一個“打”字,打得出一個好結果嗎?於是孩子嚐到了辱罵、拳頭的滋味嚐到壓力和恐懼下學習的苦頭,孩子的金色童年因此黯然失色。傅雷悟通了,他的晚年雖然由於政治運動的原因飽受折磨,但在這一點上他是幸福的,因爲他和兒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

傅雷用心、用文字詮釋什麼是父愛。並不是每個人都能享受如此父愛,但是我想他說出了世上所有父親想說卻又埋藏在心裏的那份真愛。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篇二】

一切做人的道理,你心裏無不明白,吃虧的是沒有事實表現;希望你從今以後,一輩子記住這一點。大小事情都要對人家有交代。

愛情的苦汁早嘗,壯年中年時代可以比較冷靜。我祝賀你有跟自己鬥爭的勇氣。

一個又一個筋斗栽過去,只要爬的起來,一定會逐漸攀上高峯,超脫在小我之上。心酸的眼淚是培養你心靈的酒漿。不經歷尖銳的痛苦的人,不會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

一切零星小事都要想周到,別怕天熱,貪婪,一切事都要做妥帖。最要緊,不能怕煩。

孩子,希望你對實際事務多注意些,應辦即辦,切勿懶洋洋的.託宕。dang

在外好好利用時間,不但要利用時間來工作,還要利用時間來休息,寫信。別忘了杜甫那句詩:“家書抵萬金”

但主要是你心靈最優秀最突出的部分,從人家那兒學來的精華,都要緊緊抓住,深深的種在自己性格里,無論何時何地這一部分始終不變。這樣你才能把獨立的特點培養的厚實。

你記住一句話:青年人最容易給人一個“忘恩負義”的印象。其實他是眼睛裏望着前面,飢渴一般的忙着吸收新東西,並不一定是“忘恩負義”;但懂得這心理的人很少;你千萬不要讓人誤會。

只要是真理,是真切的教訓,不管出於父母或朋友之口,出之於熟人生人,都得接受。別因爲是聽膩了的,無動於衷,當作耳邊風!

你別把“比賽”太放在心上。得失成敗儘量置之度外,只求竭盡全力,無愧於心;效果反而好,精神上平日也可減少負擔,上臺不致緊張。

情形,以後還是會有的。我是過來人,決不至於大驚小怪。你也不必耽心,更不必硬壓在肚裏不告訴我們。

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極高的修養,方能廓然無累,真正的解脫。只有高潮不過分使你緊張,低潮不過分使你頹廢,就好了。

慢慢的你會養成一種心情來對付過去的事:就是能夠想到而不再驚心動魄,能夠從客觀的立場分析前因後果,做將來的借鑑,以免從蹈覆轍。一個人唯有勇敢正視現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度感悟;終不至於被回憶侵蝕。

學生本人要先具備條件:心中沒有的人,再經名師指點也是枉然。

學西洋畫的人第一步要訓練技巧,要多看外國作品,其次要把外國作品忘得乾乾淨淨——這是一件很艱苦的工作——同時在追求自己的民族精神與個性。

最折磨人的不是腦力活動,也不是體力勞動,而是操心。

平日你不能太忙。人家拉你出去,你事後要補足功課,這個對你的精力是有妨礙的。

你提到完美,其實完美根本不存在的,整個人生,世界,宇宙,都談不上完美。

磨難人最厲害的莫如不知不定。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篇三】

人在有挫敗感,壓抑的時候,發泄並不是好辦法。不妨與先哲交流吧。

他(周揚)說:“我只喜歡富麗的色彩,至於宗教的精神,我也曾從佛教畫中追尋他們的天堂……等等的觀念。”我說:“他們是先有了佛教思想,佛教情緒,然後追求那種色彩來表達他們那種思想與情緒的。你現在卻是倒過來。而且你追求的只是色彩,而你的色彩又沒有感情的根源。”

佛教畫不是不可畫,而是要先有強烈、真誠的佛教感情,有佛教人生觀與宇宙觀。

從哲學角度來說,這裏表明的是“意識決定物質”的道理。而這個道理,不僅僅是對於繪畫而言,對於所有藝術形式的作品創作,都是具有指導性意義的。學藝術的,固然要學藝術表現技法,但這僅能將你與外行區分開來而已。真正要達到一定高度,就一定要對該藝術形態的文化背景有所瞭解。譬如,學書法的臨蘇東坡的《赤壁賦》,倘若作者對《三國》中的赤壁故事很熟悉,又對東坡詞作特點有所瞭解的話,下筆自然有神。豪放曠達之氣,是在膚淺的技法學習中得不到的。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這是詩聖杜甫寫出的一句名言,這十個字言簡意賅,內涵豐富。古往今來,凡是富有責任感的文人與作家,都將此奉爲座右銘而鐫刻於內心。因爲“文以載道”,寫文章就是表達作者自己的思想,文章是存世千古之事,好文章影響極其深遠。一個好作家應該明白自己在寫作上的得失,把寫文章看成開啓人類智慧的千秋大事。

這不得不讓人想到網絡發達的今天,文章已經成爲人們賺錢、炒作、誹謗、惡搞的工具。骯髒的口水往博客上一吐,就算作一篇文章;半裸的照片往論壇裏一曬,就算是一篇文章;隨意發泄的胡言亂語往空間裏一堆,也算是一篇文章!

不管是普通網民,還是那些著名非著名寫手作家,都早已忘記了這句本該是所有文人的座右銘。現在好文章太少,發現的眼睛也太累,如此惡性循環,文章如何再承擔起“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世”的使命!

最磨折人的不是腦力勞動,也不是體力勞動(那種疲乏很容易消除,休息一下就能恢復精力),而是操心(worry)!

倘使練琴時能多抑制情感,多着重於技巧,多用理智,我相信一定可以減少疲勞。

老子問一個古稀之年的老頭:“你的牙齒還在嗎?”老頭說:“不在了。”老子又問:“那你的舌頭還在嗎?”老頭說:“在。”這個簡單到枯燥的故事給我們闡述了老莊道家思想的“無爲”境界,即“剛強者死亡,柔弱者常存”的道理。

傅雷上述一句話真的很有道理——讓人遭受心理折磨的,讓人提前衰老的,正是操心;真正讓人疲勞的,也不是體力,腦力的,而是精神上的情感氾濫。而這一切,都是因爲這些人把得失成敗面子等看得太重。過於爭強好勝很可能只落個灰飛湮滅的下場。壓力太大的時候,怒氣難消的時候,換種泰然自若的心態。少皺眉,少操心,做根柔弱的舌頭又怎麼樣呢?至少不用像剛強的牙齒一樣粉身碎骨。

練琴一定要節制感情,你既然自知責任重大,就應當竭力愛惜精神。好比一個參加世運的選手,比賽以前的幾個月,一定要把身心的健康保護得非常好,纔能有充沛的精力出場競賽。俗語說“養兵千日”,“養”這個字極有道理。

中國哲學的理想,佛教的理想,都是要能控制感情,而不是讓感情控制。假如你能掀動聽衆的感情,使他們如醉如狂,哭笑無常,而你自己屹如泰山,像調度千軍萬馬的大將軍一樣不動聲色,那纔是你最大的成功,纔是到了藝術與人生的最高境界。

人乃血肉之軀,可人的一切行爲都由精神控制。普通人與聖人的區別,或許就在於前者是感情的奴隸,而後者主載着感情。

現在我深信這是一個魔障,凡是一夭到晚鬧技巧的,就是藝術工匠而不是藝術家。一個人跳不出這一關,一輩子也休想夢見藝術!藝術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隻注意手段的人,必然會忘了他的目的。

想到一種人,在爲了追逐金錢耍弄權術的沼澤中越陷越深,最終自我毀滅。他們的目的本是爲了更好的生活,這是純潔而高尚的追求。而要達到這個目的,就需要以賺取金錢作爲手段。那些走火入魔的人,老只注意“賺錢”這一達到“幸福生活”的手段,最終卻忘記了最初的目標,最終在銅臭味中被毀滅。傅雷的話,是在提醒兒子,不要在藝術道路上走火入魔;我們多想一步,警戒自己不要在人生道路上走火入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