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書筆記

名著《西遊記》的讀書筆記15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書筆記呢?怎樣寫讀書筆記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名著《西遊記》的讀書筆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名著《西遊記》的讀書筆記15篇

名著《西遊記》的讀書筆記1

中國有着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古典四大名著可謂家喻戶曉。而這四大名著中,最令我動心的還是那本《西遊記》。

《西遊記》是明代作家吳承恩所寫,他筆下的一個個人物彷彿躍然於紙上,栩栩如生:一心向佛卻善惡不分的唐僧;武力高強,桀驁不馴的孫悟空;好吃懶做,但忠心耿耿的豬八戒;任勞任怨的沙和尚;還有那一個個心懷鬼胎的妖怪……還有那動人的情節,精煉的文字,這些都在吸引着我不斷往下看。

《西遊記》中的人物個個都有自己的特色,可我最喜歡的人物,不是那武力高強的齊天大聖,而是缺點百出的豬八戒。他似乎不那麼招人待見,又是好吃懶做,又是貪財,又是自私自利,又是好色…可是,他身上也有令人肅然起敬的閃光點。他非常任勞任怨,別人都不想幹的髒活累活,他總是挑起這個重擔;師傅被抓走,儘管他的武功不像大師兄孫悟空那麼高強,可他一到戰場上,從來沒有退縮。他也是個腦子不好使的人,導致他經常被孫悟空逗得團團轉。這一個個鮮明的特徵,構成了這麼一個有血有肉的角色——豬八戒。他經常使我捧腹大笑,給我帶來不少歡樂。我總覺得,孫悟空除了有些調皮外,幾乎沒有什麼缺點,這是不真實的;而唐僧婆婆媽媽的,還經常善惡不分,黑白顛倒,十分不討人喜歡;而沙和尚沒有什麼性格特徵,似乎只是個挑着擔子的過路人,也讓人喜歡不起來。但是豬八戒,他是個既有優點,也有缺點的角色,這樣的人在我們的身邊似乎隨處可見,這讓我產生了一種和藹可親的感覺。

我覺得,豬八戒身上有一個最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品質——知錯就改。他本來因爲調戲嫦娥被貶下凡間,可他還是在人間作惡。但是,在唐僧一行的教育下,懸崖勒馬,浪子回頭,最後有了淨壇使者這個圓滿的結果。這樣的事情,說說簡單,可是要真的這麼做,可不知道要有多難。就拿我來說吧:我明明下定決心每天要堅持鍛鍊,可是最後還是以失敗告終。這麼一件小事都如此之難,何況改變自己的性格呢?趨利避害是人之本性,要克服這個本性,需要天大的努力。

西遊記是中國漫漫古典文學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不僅有文學價值,更教給了我們許多做人的道理。我們應該把這件無價的寶物,繼承併發揚下去!

名著《西遊記》的讀書筆記2

《西遊記》是一部長篇章回體神魔小說,《西遊記》記載了唐僧師徒一起去西天取得真經的故事

師徒四人中,最忠厚的是沙僧,他爲人忠厚老實,一心隨師父去西天取經,他的決心實在讓我讚歎不已。

豬八戒,大家都知道,他有三大惡習:好吃、好色、好睡,而且他非常貪婪,並且做事沒有決心,一遇到困難就想退縮,他想取真經時,還求佛祖讓他下凡來玩呢!

悟空最大的優點是非常勇敢,他從不向困難低頭,一直勇往直前,一路幫師傅降妖除魔,師傅被妖怪抓走了,他或者靠自己、或者尋求外援,總之想方設法營救師傅。他堅忍不拔、不屈不撓的意志是我學習的好榜樣。

唐僧有時會很固執,但他最大的優點是非常善良,雖然有時會顯得有些懦弱,但柔弱的外表下,卻有一顆堅持目標、永不懈怠的心。憑藉着這種堅忍不拔的精神,取得了真經。

《西遊記》讓我領悟到:想做成一件偉大的事情,往往不是一帆風順的,總會遇到挫折和困難,因此我們要學着勇敢,要有一顆執着的心,不斷努力奮鬥,只有這樣最終才能取得成功。

名著《西遊記》的讀書筆記3

一本好書可以啓迪人們的智慧,陶冶我們的情操;然而,一本不健康的書會使人思想改變,道德敗壞。所以,我們要不斷地讀書,讀好書。我家就有一本好書,它讓我不斷前進,克服困難,不折不撓。這本書就是《西遊記》,它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吳承恩。

《西遊記》講述了唐僧帶領三個徒弟,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去西天取經的故事。西天取經路途遙遠,危險重重,經常有妖魔鬼怪出沒。唐僧沒有法力,經常被妖怪捉走,多虧他的三個徒弟斬妖除魔,及時營救,一路風餐露宿走到西天。唐僧的三個徒弟中屬大徒弟孫悟空本領最大,他有火眼金睛,七十二般變化,一個筋斗雲能行十萬八千里;二徒弟豬八戒好吃懶做,還經常說孫悟空的壞話;三徒弟沙悟淨,雖然本領較弱,但是勤勤懇懇,一路挑着行李。

唐僧師徒四人這一路有很多危險,也有矛盾。白骨精曾三次變作人形,被孫悟空一眼識破,當場打死。唐僧誤解孫悟空濫殺無辜,把孫悟空趕走了。但當唐僧再遇到危險的時候,孫悟空毫不猶豫地出手相救,師徒二人冰釋前嫌。這一路,自然環境惡劣,有火焰山,狂風暴雨,有大江大河阻擋他們的去路,他們披荊斬棘,堅定信念,一直求取到真經。

《西遊記》告訴我:遇到困難要百折不撓,不放棄;而且要有智慧。不要因爲一點困難就放棄,堅持就會勝利!

名著《西遊記》的讀書筆記4

《西遊記》的主要故事是寫悟空保唐僧去西天取經,一路上降妖伏魔,克服了種種困難,最後取經成功。唐僧取經是一個真實的歷史故事。唐代的僧人玄奘前後用了十七多年的時間,從長安出發,走了幾萬里路程,從印度取得了六百多部梵文佛經回來。玄奘曾口述他西行的見聞,由門徒辯機寫成(大唐西域記)一書。後來,門徒惠立和彥棕又寫了(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記述了玄奘西域取經的詳細經歷。宋代以後,取經故事已在民間廣泛流傳,出現了帶有神話色彩的話本,並在舞臺上演出。吳承恩的《西遊記》直接繼承了有關取經故事的民間文學素材。

《西遊記》是一部偉大的浪漫注意長篇小說。《西遊記》不僅創造了一個神奇的,豐富的幻想世界,而且具有豐富而深刻的思想內涵和優美完整的藝術形式。全書共一百回,第十四回以前,穿插着大鬧天宮,魏徵斬龍,唐太宗入冥,劉全進瓜,和玄奘奉昭取經等內容。其中大鬧天宮是《西遊記》最精彩的部分。作者在這裏塑造了悟空這一叛逆的英雄形象。揭露了天宮統治者的腐朽無能,反映了中國封建社會中人民堅毅無畏的反抗鬥爭精神。後八十六回寫玄奘師徒西行取經,經歷了數十番離奇古怪的災難,終於達到了西天,取經成功,表現了他們克服困難的堅強毅力和征服自然的英雄氣概。全書幽默詼諧,充滿活力和樂觀精神。

名著《西遊記》的讀書筆記5

“你挑着擔,我牽着馬……”每當聽到這首歌時,我們就會想起那婦孺皆知,膾炙人口的神話小說《西遊記》了。這部小說主要描寫了唐僧師徒四人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去西天取回真經的故事。讀着它,我彷彿看到了孫悟空、唐僧、豬八戒、沙僧取經路上的身影。

孫悟空可是一位了不起的大英雄,他英勇無畏,具有強烈的反抗精神。他敢與玉皇大帝鬥,敢與如來佛祖鬥,敢與妖魔鬼怪鬥。我們真應該學習他這種天不怕地不怕頑強不屈的精神,敢與一切惡勢力鬥,敢與一切不良現象鬥,敢與一切困難鬥,不戰勝它,誓不罷休!

唐僧是個善良之人,以慈悲爲懷,一路上灑下了愛的種子。但是他凡人俗眼,人妖不分,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錯怪孫悟空打死白骨精先後變成的年輕女子、老婆婆、老翁。以致於將孫悟空驅走,自己多次落入妖怪手中的可悲下場。我們應該學習他富有愛心,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可是不能像他那樣不辨是非,冤枉好人,上壞人的當啊!

總之,師徒四人個性鮮明。我們要學習他們的優點,克服其不足。正如孔子所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力爭做一個十全十美的人。

名著《西遊記》的讀書筆記6

《西遊記》,一部科幻鉅著,四個人,一場戲,四種人生。

《西遊記》中我最喜歡的人是那似乎只會牽馬、挑行李,做個背景或路人甲的沙悟淨。孫悟空太鬧騰,少了他卻又太悶,像童年時代的我們,闖禍,撒嬌,發脾氣,唐僧那頑固不化的話語就像中年人慣有的教訓的語氣,自己迷茫着,卻還要教徒弟們。看到後面,我覺得孫悟空也真的挺可憐的,遇到不理解自己的人,就像當初壓在五指山下對身上的山說話一樣。

八戒像跟屁蟲,牆頭草,沒有自己的主見,有時向着唐僧,有時向着沙僧,像青年時代的二愣子,沒主見,自私,貪心,又貪戀着溫暖,有點不做事卻想坐享其成的感覺。

而唐僧呢?羅嗦得很!帶着中年人的迷茫、無助,卻又十分固執,總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可給我的感覺他卻是那麼膽小如鼠,每次遇到妖精都一副驚慌的表情,然後束手就擒,依賴着孫悟空保護他,每到這時,總會讓我想起那些依戀年事已高的父母幫自己的無能小子。

沙悟淨卻截然不同,他是書中我最喜歡的人物,他的身上讓我看到一種無奈,一種滄桑,一種淡然。他默默地承擔着挑擔子的苦活,再累也不會像八戒那樣向師傅撒嬌:“累壞我了,師傅,咱休息下吧。”,更不會像孫悟空那樣任性地拋下行李,不負責地迴流沙河去。他只是默默地保護着師傅,默默地從孫悟空手中牽過白龍馬的繩子,即使他那時也很累。他的眼睛很清澈,不像悟空那麼靈動閃爍,不似八戒那麼狡黠,只總是那麼靜靜地望着遠方……

《西遊記》,一部蘊含着無數深意的好書,每處細節,都總讓我感受到一種人生。如此的好書,怎麼能錯過呢?你也來看看吧。

名著《西遊記》的讀書筆記7

一部衆所周知,百看不厭的名著《西遊記》,贏得了不知多少人的喜愛。也是這部名著使我的生活充滿了趣味。

悟空,許多兒童的偶像,他樂觀,聰明,勇敢,充滿了鬥爭精神;然而與悟空相應成趣的是他的師弟豬八戒,他身上有許多的小毛病,卻也有許多的優秀的品質;和悟空,豬八戒這一猴一豬比起來,第三爲土地沙和尚就成了不可缺少的配角;唐僧雖說是取經的領導人,卻總是太慈悲,不分清紅皁白地訓斥悟空,不明不白地就掉進了妖怪的陷阱。

這部名著給了我很多其實,那就是:爲了實現我們的願望,達到自己的目標,我們必須艱苦奮戰,長期堅持,勇敢地戰勝一切敵人,不可知難而退。我們只要踏出了第一步,那麼就要去走第二步,第三步……記得我參加過一個演講比賽,知道老師不是說我這演講的不要了,就是那出錯了,氣急敗壞之下,我做出了一個過後讓自己後悔的決定,那就是退出比賽。想想《西遊記》裏的四個人,再看看自己,多大點困難,我就不夠勇敢地去克服,去戰勝,怎麼可能取得成功?

名著《西遊記》的讀書筆記8

我第一次接觸中國四大名著的就是西遊記,起初不是因爲看書才知道了這部驚天地泣鬼神的著作,而是我小的時候在電視上看到的,這是一部講述一位天神下界歷劫轉世投胎爲一位僧人,他就是東土大唐的唐三藏。途中收取三位徒弟加一匹白馬的取經故事。

唐三藏從小在寺廟裏長大,方丈很是看中他,後來皇帝派他去西天取經。唐三藏路經五指山的時候收取了大徒弟孫悟空(齊天大聖),路過一條河的時候白馬因被小白龍吃了,收了小白龍做白馬,路過高老莊收取二徒弟豬八戒(天蓬元帥),路經流沙河收取三徒弟沙悟淨(捲簾大將)。他們師徒四人加一匹白馬跋山涉水,經歷九九八十一難,跋山涉水來到了西天,取得了真經。

我從這部著作裏面看到了師徒恩情大於天,三個徒弟爲了保護自己的師傅拼盡所有,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孫悟空爲了保護自己的師傅,寧願被自己的師傅責罰,咒罵,念緊箍咒也要保護自己師傅的安全,這種師生恩情是我們要學習的。我們作爲當代的的大學生我們的師傅也就是我們的老師他們對我們付出的點點滴滴我們都應該給予回報,我們應該回應他們,他們每天的辛苦付出在講臺上揮灑的汗水我們都應該給予回報,師生恩情大於天,老師們把我們引向了成功之路我們要回報他們。有句話“一日爲師 終生爲父”,我們的父母是生養我們的父母,我們的老師就是引領我們走向成功之路的第二個父母,“師生恩情大於天”。

名著《西遊記》的讀書筆記9

《西遊記》是一部神魔長篇章回體小說,這部小說記載了師徒四人要去西天取經的路上,經歷了九九八十一種的困難。一路上爲民除害,消滅妖怪,最終求得了真經。

這師徒四人中,我最敬佩和喜愛的,就是孫悟空了,他雖然有許多缺點,但他的身上也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優點,比如說他不屈不撓,無所畏懼;機智靈活,講究策略;積極樂觀,永不言敗;爲民除害,大公無私等等等等,其中我最爲欣賞他不屈不撓,無所畏懼的精神了。就拿“三打白骨精”來說吧,唐僧師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經,艱難跋涉,來到宛子山。山中波月洞內住着一隻千年屍魔白骨精。她殘暴、狡猾,善用伎倆,想吃到唐僧肉以保長生不老。爲讓計謀得逞,她幻化成村姑但被孫悟空識破,後又變成一個老嫗,又被孫悟空識破。孫悟空兩次將妖怪的肉身打死,但唐僧不識妖怪,反而責怪孫悟空連傷母女二人,恣意行兇。白骨精第三次化身爲一個老丈,再次來到唐僧面前,孫悟空一眼認出妖怪,爲保師傅安全,強忍緊箍咒的痛苦,將妖怪再次趕跑。白骨精失敗三次,又生毒計,假冒佛祖之名責怪唐僧處事不當。唐僧果然中計,貶走了孫悟空。孫悟空懇求不成只得隻身返回花果山。隨後,唐僧、沙僧中計就擒,八戒僥倖逃出,知道妖怪厲害,跑到花果山請孫悟空回來救師父。孫悟空得知師父遭難,毅然與八戒離開花果山,智鬥妖精,救出唐僧,師徒四人又同心同德踏上西行的征途。

《西遊記》讓我領悟到辦成任何一件大事,都絕非易事。唐僧師徒四人取經,經歷了衆多的險難。就拿我們的學習來說吧,我們經歷的哪一天又何嘗沒有困難呢?我們小學升初中,初中升高中,到高中畢業考大學,大學讀完走向社會……又何嘗僅僅是九九八十一難呢?唐僧師徒四人每人都有長處和短處,正是他們互相幫助,取長補短,才得以成功。這又讓我懂得了想要辦成一件大事,必須大家齊心協力,團結一致,才能成功的道理。

名著《西遊記》的讀書筆記10

人生不是一次旅行,而是一個風雲莫測的戰場。時時充滿威脅,處處危機四伏。當自己的彈打光了,食物耗盡了,體力乾枯了時,在不遠的山頭上又衝出了連綿不絕的敵人。那種絕望與無助的感覺我知道有多麼崩潰人心,但崩潰是不允許的。我們有家人,有朋友,有愛的人,不能這樣就輕易倒下。就像唐僧一樣,不放棄、不捨棄、不拋棄,他用自己不屈的信念引領着徒弟們走向勝利。對,他是愛哭,但人不可貌相。往往那些渺小的人的身軀中蘊含着偉大的靈魂。他們雖然不勇猛,但是堅韌。他們不速戰速決,但會穩紮穩打絕不退後。無論我們是不是行駛在茫茫大海的孤舟,既然已經開始了,我們就沒有理由不去拼搏,我們只有一直向前衝。不管前途有多少黑暗,途中隱藏的暗礁有多少,空中的風暴有多猛烈,我們只有讓自己的生命變得更有價值,而不是懷着一個懦弱、退縮的醜陋靈魂。對於那些一遇到困難就退後的人,我只想對他們說一句:“你們從什麼時候開始迷失自己的?”

“朋友”,是我們人生中的一種存在。我們應該樂於施善,廣交朋友。在這方面仁慈的唐僧一定做得最好,在西天取經這條漫漫長路上,他途經的每一個國家、每一座村莊、每一個家庭甚至每一位路人,他都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他們。我覺得沒有任何一種方式比幫助他人更有意義,雷鋒就告訴了我們這一點,我們人生的意義就體現在這其中:用自己有限的生命,無限的爲人民服務。

總感覺西天取經這一過程等同於我們人的一生。從初出茅廬到略有小成再到歷經艱辛最後到馬到成功,不是像極了我們人生嗎?但有些人的結局卻不是馬到成功而是痛苦和一桌的杯具(悲劇)草草收場。在我們人的一生中,有坎坷、有悲歡、有離合。期間我們可能會悲嘆、會逃避、會倒下。但我們必須面對,必須接受,必須堅強。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幸福,才能歡笑,才能死而無憾。

一點都不誇張,一點都不好笑。人生就是《西遊記》,《西遊記》就是人生。只有做到:大師兄的執着勇敢,二師兄的知錯就改,三師兄的是非分明以及師父的樂於助人,我們的一生才能算真正的完結。不是做給別人看的,是自豪給自己看的。當你籲最後一口氣時能夠有一組絢麗的.走馬燈;當自己靈魂站在天堂時,對着自己躺在大地中的身體也能無悔的露出會心的微笑。

名著《西遊記》的讀書筆記11

《西遊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無論是道理的深厚還是語言文字的精湛,都可以說是中國第一大文學著作。

故事雖然以西天取經爲主軸,但其中的主人公卻並非唐三藏,而是孫悟空。對於這一藝術形象,作者既以現實的人性爲基礎,又加上作爲其原形的各種動物的特徵,再加上浪漫的想象,寫得生動活潑,令人喜愛。

透過孫悟空的大鬧天宮和徒弟三人保護唐僧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到達西天,修成了正果,充分地表現出了各個人物的性格特點。可以讓人們感受孫悟空的熱愛自由、不愛拘束、勇於反抗的特點,體現着人性的欲求,而他的神通廣大、變化無窮,則是人們自由幻想的產物;他的機靈好動、淘氣搗蛋,又是猴類特徵和人性的混合。而豬八戒行動莽撞、貪吃好睡、懶惰、笨拙等特點,既與他錯投豬胎有關,又是人性的表現。豬八戒也有長處,如能吃苦、在妖魔面前從不屈服、總記得自己是“天蓬元帥”下凡等,但他的毛病特別多,他貪戀女色,好佔小便宜,對大師兄孫悟空心懷嫉妒,遇到困難常常動搖,老想着回高老莊當女婿,在取經的路上還瞞着師傅攢着一筆小小的私房錢等。他在勇敢中帶着怯懦,憨厚中帶着奸猾。豬八戒的形象體現了人類普通存在的慾望和弱點。

《西遊記》的寫作採用了浪漫主義的手法,八十一難、七十二變,各種神魔的本領都充滿了幻想色彩,這是以具有充分的現實生活爲基礎的幻想情節來表現生活的。

《西遊記》糅合了佛、道、儒三家之言,時而講“禪心”“六賊”“圓覺”,時而講“真性”“元神”“凝玄”,故弄玄虛。《西遊記》文字幽默詼諧、靈動流利,描寫了各種奇幻場面,塑造了許多神話人物形象,不僅填補了中國文學的一種缺陷,而且體現了中國文學的一旦擺脫思想拘束以後所產生的活力,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名著《西遊記》的讀書筆記12

小時候看電視劇《西遊記》很多地方都沒看懂,現在看了原著的前幾回,補充一下認識。

大鬧天宮是孫悟空不對

天廷對孫悟空很寬容。他在四海龍王那強要了金箍棒和披掛,在陰間天子十代冥王眼前強銷了死籍,已經嚴重破壞了天廷的秩序。玉皇大帝卻要招安他,還封了官。孫悟空嫌官小,其實他一個妖猴封弼馬溫正合適。孫悟空反下界後,自封爲“齊天大聖”,在人間這是大逆不道要殺無赦的,但是玉帝再次招安他,還真封他爲“齊天大聖”。他又因王母娘娘沒請他,大鬧了蟠桃會。王母娘娘請的是各路神仙、觀音菩薩這個級別的人,當然不會請他。他又反下界去,玉帝這纔派天兵天將捉拿他。

孫悟空是從石頭裏蹦出來的,就像一個嬰兒,開始什麼都不會。去拜師時向一個樵夫問路,不管人家正在幹什麼就讓人家給他帶路,沒禮貌。學了本領就賣弄,不知天高地厚,後來自封“齊天大聖”,甚至想當玉帝。知道龍王有寶貝就強要,到地府強銷死籍,到了南天門奇怪怎麼把門的不讓他進,他不懂天廷的秩序。《西遊記》的最後孫悟空成佛,所以整個《西遊記》是孫悟空的一個成長曆程。

滿天神佛很不濟

道德方面。孫悟空的師父是菩提祖師,看到孫悟空學了本領賣弄後,告訴孫悟空不要賣弄,理由竟是怕別人看見了要學,爲了避禍就得教,不教怕被加害。菩提祖師是什麼身份,這麼不自信嗎?這麼多算計嗎?後來唐僧也說過這樣的邏輯。也許作者所處的時代滿是這種鄉土智慧?然後菩提祖師告訴悟空不要說是他的徒弟,他怕悟空以後惹禍連累他,教個徒弟竟怕被徒弟連累!

再說孫悟空二次反下界去,玉帝派十萬天兵天將捉拿未果,又派二郎神去。二郎神和他六個兄弟將孫悟空圍困,這時,觀音菩薩說我用淨瓶楊柳打孫悟空一下,助二郎神一功,這明明是觀音菩薩要和二郎神爭功。這和宋江要贏了,童貫去助戰是一樣的。她怎麼不一開始就去捉拿孫悟空,而是推薦二郎神,二郎神要贏了,她又要幫一把。二郎神可是有言在先,輸贏都不用你們幫忙,我自己有兄弟。再者,觀音菩薩這樣的身份竟然用偷襲的手段,太不正大光明瞭。還有更不入流的,太上老君和觀音菩薩搶起來了,說你那瓷瓶別打碎了,還是我用金鋼琢吧。這是什麼理由,觀音菩薩的法寶是瓷的還能打碎?《西遊記》崇佛抑道,取經路上壞人往往是道士,所以這髒活讓太上老君幹了。

能力方面。孫悟空在取經路上,那麼多妖怪能和他打個平手,或者把他打個大敗,而十萬天兵天將,四大天王、託塔李天王及各路神仙,竟然打不過孫悟空。孫悟空從八卦爐中跳出,太上老君去抓一把,竟被孫悟空一捽,捽了個倒栽蔥。更別說什麼龍王、陰間天子十王等等。

冠冕堂皇的,有頭有臉的,往往不行。就像武俠小說中的所謂名門正派,往往打不過邪教魔頭。

世界很大,個人很小

孫悟空能耐很大,但與整個天廷鬥,他太渺小。最終他還是被二郎神抓住,被如來壓在五行山下。看起來滿天神佛大多數都很無能,但每人說一句話,每人使一點力就能把孫悟空滅了。天廷太大了,人太多了,總有厲害的,比如二郎神,比如如來。也許,看起來很無能的滿天神佛,是囿於已有的各種資本不願意跟孫悟空這樣的小妖拼命而已,也許,人在系統中就會用系統做事,個人不會強出頭;打不過孫悟空的哪吒曾經鬧海的時候也是很厲害的。我想最後孫悟空會學會與天廷和諧相處。

眼前就有個榜樣二郎神。二郎神曾經也反過天廷的,斧劈桃山救母,最後也和天廷和解,雖然不聽宣但是聽調。能耐那麼大,四大天王、託塔李天王抓不住的孫悟空,被他抓住了,但在幾位天王面前,他甘爲一個小聖,非常謙虛,頗多世故。

再看一個細節。大鬧天宮時如來來收悟空,悟空說要奪玉皇大帝尊位,如來說:“玉帝自幼修持,苦歷過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該十二萬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該多少年數,方能享受此無極大道?”悟空纔多少年數,經歷八十一難修成正果後也纔多少劫。世界真的很大,個人真的很渺小。

唐僧爲什麼去取經

唐僧取經是如來一手策劃的。首先,取的那個經就是如來造的。如來要勸人向善,所以造了三藏真經。但是,如來嫌東土衆生愚蠢,學不會,所以想去東土找一個人,讓他經歷苦難,取走真經,然後傳至東土。如來讓觀音菩薩找這個取經人,但去找的過程中就要把道路勘查好,弄清在哪收徒弟,在哪遇難,路線怎麼走,也就是說,唐僧取經的整個過程都是被規劃好的。唐僧幾個人知道這個事後,會不會覺得自己很渺小,會不會懷疑自己修成正果的含金量?觀音菩薩把道路勘查好後,找到唐僧和唐太宗,告訴他們西天有大乘三藏真經,要就來取。正趕上唐太宗尊佛,就派唐僧去取經。所以唐僧是欽差,取經是公派,所以到各國要倒換官文。而唐僧是佛子金蟬投胎轉世,他去正合適。

唐太宗願出巨金買下袈紗和錫杖送與唐僧,派唐僧去取經前與唐僧結拜爲兄弟,臨行又送紫金鉢盂、從人和馬匹,最後往唐僧的酒杯裏彈入一撮土,說:“寧戀本鄉一捻土,莫愛他鄉萬兩金。”我想,唐僧的堅定應該跟唐太宗有很大的關係。

小時候看電視劇《西遊記》,女兒國國王喊唐僧“御弟哥哥”,我想唐僧怎麼成玉帝了?原來此“御弟”非彼“玉帝”。

唐太宗與唐僧結拜爲兄弟,唐僧感謝不盡說:“如不到西天,不得真經,即死也不敢回國。”說了一個“死”字。《三國演義》裏關羽接任荊州時對諸葛亮說“除死方休”,說了一個“死”字,最後走了麥城。而唐僧也說了一個“死”字,卻取經成功。所以不要迷信。

名著《西遊記》的讀書筆記13

一部古老的神話故事,但卻引起了兒童的喜愛,那就是《西遊記》。小時候,我只是看動畫片與圖畫書。但現在,我不僅看與讀,而且還學會了思考。

《西遊記》中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大家都十分了解。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孫悟空啦!因爲他總是聰明過人、助人爲樂、能分辨好人與壞人,來守護唐僧和弟兄們。他就像我們現在的人民警察一樣,火眼金睛,抓壞人救好人,時刻保衛着我們。或許由於唐僧遇到麻煩的事情就不動腦筋,盲目地接受別人的幫助的緣故吧,有時纔會不聽孫悟空的好心勸告,掉入妖怪的手中。這足夠說明了遇到麻煩的事情要動腦筋,如果不動腦筋,聽了別人不好的意見,反而會更糟糕。不過我還認爲唐僧過於善良,哪怕對待壞人也十分好,因爲他只看表面,不瞭解人的本質。

我也很喜歡豬八戒。我覺得他是個性格單純但很可愛的人。他不會想出一些好方法,但卻有正義感。只要他想做的事,他就一定會去做。他會奮不顧身地保護師傅的安全,而不考慮自己的安危。看上去他有些笨不動腦筋,但是人們覺得他笨的可愛。我們要學習他那種不怕敵人的膽量。不過有些事在做之前要仔細考慮,分清楚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要憑自己的實力去做。

總之,師徒四人每人都有長處和短處,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們應該學習他們的長處,哪怕是他們的短處也必須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如果有的話,要努力改正,成爲一個完整的人!

真的非常好看。每一個章節都有許多不同的驚險冒險,讓人不由自主的一頁一頁看下去。雖然大家都認爲悟空法力高強,是最厲害的,但我卻有點不以爲然。他法力高強是無庸置疑的,但我認爲西天取經的旅途之所以會如此有驚無險的順利,而非悟空一人的功勞。不管怎麼說,西遊記真的很好看。

名著《西遊記》的讀書筆記14

每當我翻開《西遊記》時,總有不同的心情。《西遊記》在四大名著中,是最生動活潑的,小時候的我讀起《西遊記》來總覺得既過癮又有趣。但今時今日,不變的是那光怪陸離,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我的領悟卻變了。

這是一部所有人都愛讀的經典大作,每個人都能在解讀《西遊記》時獲取不同的感覺和啓示,有人喜歡《西遊記》鮮明的人物個性;有人喜歡《西遊記》瑰麗的整體形象;有人喜歡《西遊記》活潑詼諧的對話旁白;有人還研究《西遊記》的歷史背景、社會現象。但在我看來,他那曲折的情節中暗藏着人們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性追求,那就是——自由。

在經歷了日復一日個性受約束的日子,二十一世紀的人們都格外向往自由,嚮往那個自由的化身:悟空。悟空破土而出,“不伏麒麟轄,不服鳳凰管,又不服人間王位所約束”,闖龍宮,鬧冥司,花果山上稱王。可以說已經達到人性擺脫一切束縛,徹底自由的狀態。悟空其實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質中最突出的就是嚮往自由,他始終在追求自由,《西遊記》的一切鬥爭也是爲了爭取自由。這樣一個鮮活的形象給予了讀者一種追求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氣。然而,每個人都明白,在現在,即使是將來,完全的自由終究是不可能的,人始終要受到這般那般的約束。儘管包圍着我們的是個受約束的世界,但我們可以讓內心儘量變得廣闊而幽深,讓《西遊記》能夠無邊無際、包容天地。

然而,目前社會上還有許多人被一些價值不大的東西所束縛,卻自得其樂,還覺得很滿足。經過幾百年的探索和發展,人們對物質需求已不再迫切,但對於精神自由的需求卻無端被抹殺了。總之,我認爲現代人最缺乏的就是一種開闊進取,尋找最大自由的精神。

在厲盡時間錘鍊的《西遊記》中,竟深深蘊含着新世紀人們最渴望的自由精神……我更明白爲什麼《西遊記》能夠傳承至今了。

名著《西遊記》的讀書筆記15

書是我們的良師益友,它可以給你帶來快樂,可以讓你生氣,還可以給你帶來傷心……

初見《西遊記》

第一次見到《西遊記》這本書,我一看到它那漂亮的封面,就深深地被它吸引住了,忍不住拿在手上讀一讀,我對它產生了無窮的期待。

初讀《西遊記》

一天,我把《西遊記》小心翼翼地開啟,輕輕地翻着,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白骨精爲了吃唐僧肉,三次變換爲村姑、老嫗和老翁,全被孫悟空火眼睛睛給識破了。唐僧辨別不了人妖,反而責怪孫悟空連傷三人性命,違反戒律,唐僧一怒之下寫下貶書,將孫悟空趕回了花果山。當我讀到這裏時,氣憤極了,氣沖沖地想着:你這個唐僧,大聖好心好意地救你,你卻辨別不了是非,還將好心救你的徒兒趕走。真氣人!

深讀《西遊記》

最近,我再次翻開《西遊記》,看到孫悟空大戰紅孩兒這節時,我感動極了,雖然孫悟空沒能打敗紅孩兒,但是他沒有氣餒,不顧一切的和紅孩兒打鬥,一心要救出他的師父。後來去南海請觀音菩薩前來幫忙,最終用假蓮臺將紅孩兒降服。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能像唐僧那樣容易相信別人,多次落入妖魔鬼怪的活口,都被孫悟空一一解救了出來,我們要學習、練就孫悟空那樣的火眼睛睛,看清妖魔鬼怪,敢鬥邪惡、爲民除害、堅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就像我們在學習中,看清題意,一定要認真、仔細、不能馬馬虎虎,否則就學不到真正的本領了。

《西遊記》老版、新版的電視劇我也看了好幾遍了,細節沒有書中寫的你們逼真,《西遊記》這本書纔是我最好的良師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