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書筆記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50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書筆記如何寫了哦。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國演義讀書筆記50,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501

我是一個愛看書的人四大名著早已讀的滾瓜爛熟。可班裏突然涌起三國演義的高潮。我只好在涌進書海讀起來。

三國演義主要講了:由於張角的“黃巾起義”而涌出了三位豪傑,也就是本書的三位主人公:劉備,關羽,張飛。同時還涌出了一代奸雄——曹操。於是劉關張三人和幸運兒孫權還有曹操可是了三國鼎立的形勢。

後來就講了關羽過五關斬六將,劉備得諸葛亮如魚得水等多個劇情。這裏我最佩服的是趙雲。俗話說的好:“一呂二趙三典韋”。雖然趙雲沒有‘不孝子’呂布勇猛,可我佩服的還是趙雲,因爲趙雲有勇也有謀,可呂布爲了錢連自己的義父都敢殺。中國自古以來講求文武皆備,即所謂劍膽琴心。但真正的做大事者需要劍膽赤心。赤心,也叫赤子之心,既有善惡之別又能懲惡揚善,向劉備一樣。如果劉備沒有赤子之心那麼他們三人永遠成不了世界上的亮點。呂布可謂勇猛但是他缺少一顆赤子之心,乃成爲“三姓家奴”。所以真正的第一應該是趙雲!話說趙雲因爲夜晚被曹軍突襲而和大部隊走散,隻身一人穿行於曹軍之中猶如無人之境。終於尋得了劉備的兒子“阿斗”才殺回來,這纔有了劉備摔阿斗的典故。現在你們瞭解趙雲了吧!可事情恰恰與我預料的相反。不是我所希望的蜀國得到江山而是我所反對的魏國得到江山,也就是曹操一方。

再說曹操。曹操年輕時父親曾給他看過一掛。算卦的人說曹操在太平盛世裏是忠臣。可在亂世裏是個奸雄。可是偏偏實現了最不好的那一預言,曹操偏偏在亂世里長大。於是它成爲了一代奸雄。其實曹操也挺厲害的,沒有軍師也能成就天下大業。可曹操是是是刻刻爲自己着想,所以殘害了許多無辜。劉備是時時刻刻爲百姓着想,所以他得了許多民心。可曹操也挺注重有才之士。比如在官渡那一戰,許攸去投奔曹操,曹操聽了,來不及穿鞋就去見他,這纔有歷史上官渡這一篇。還有幸運兒孫權。孫權的江山完全是靠他爸爸孫堅打下來的。在江東有一個傳說,找文官就找張昭,找武官就找周瑜。其實孫權就是一普普通通的人物。他就會防守,不會攻擊。要不是他爸爸,他纔不會成爲吳國的帶領人呢!

這本書也只能介紹到這了,如果我們班又進行某一本書的高潮我很願意爲你講解哦!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502

我讀過很多書,看過的每本書就像許許多多、五彩繽紛、各種各樣的花。每當一枝花綻開時,我就會慢慢欣賞。現在請和我一起慢慢欣賞吧!

《三國演義》描寫了四十多次戰役,數量多,場面大,在世界文學中都是十分罕見的。更可貴的是,對這四十多次戰役的描寫,很少出現雷同的現象。在描寫每一次戰役時,作者或透過一些獨特的戰爭場面,或透過一些與衆不同的計謀,或透過人物的一些典型表現,或透過特異的交戰將每次戰役描寫得精彩生動,又顯得每次戰役與衆不同。比如,赤壁之戰,長阪坡之戰,草船借箭,曹操敗退等,表現戰爭的多樣性。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形象十分鮮明有特點,各有各的性格特徵。最讓我敬佩的是關羽和諸葛亮。先來說說關羽,他英勇剛烈,氣概超凡,這些人物中他是最勇敢的。有一次,劉備命他去取樊城,守城之將曹仁堅守不住關羽的進攻,就派人在城牆上安排了好幾百弓箭手。關羽來到城下叫陣,不料被射中一隻毒箭。華佗來爲關羽療傷,用尖刀挖出有毒的肉,他卻一邊下棋,一邊喝酒,談笑自如。我被他的這種勇敢精神深深地感動!

記得有一次,在學校我和阿良到對面樓去拿牛奶,那時正好下了一陣傾盆大雨,我們沒拿傘只好小跑過去。因爲地滑,我重重的摔了一跤。“啊”!我疼得叫了起來,一看手臂流血了。那豆大的淚珠不爭氣的滾出來,都想把牛奶扔在一旁。這時我想起關羽,他受了那麼重的傷,卻可以談笑自如,我怎麼能爲這點小傷流眼淚呢?於是擦乾了眼淚又跟阿良提牛奶去了。

我最崇拜的就是諸葛亮了,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足智多謀,料事如神,是智慧的化身。還有張飛、曹操、劉備等等他們的勇敢、頑強的精神都值得我學習!

看了《三國演義》這本書,現在回想起來,裏面人物的一張張鮮活的面容還浮現在我眼前。他們的故事讓多少代人讀了又讀,他們的精神讓我們永遠傳承下去。我覺得這就是經典的魅力吧!我相信我以後做事不能輕易放棄,不能半途而廢。還要努力學習,以後像諸葛亮一樣做個足智多謀的人!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503

對於人才的求賢若渴, 也是曹操值得欣賞的地方, 曹操爲了選拔更多的人才, 打破了依據封建德行和門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標準, 提出了唯纔是舉的用人方針, 於公元210、214和217年連續下了三道《求賢令》, 反覆強調他在用人上唯纔是舉的方針。 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門和各級地方官吏在選拔人才上, 力戒求全責備, 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504

《三國演義》這本書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也都看過吧。裏面有“三顧茅廬”、“火燒新野”、“空城計”、“苦肉計”、“赤壁之戰”、“夜走麥城”、“過五關、斬六將”等等關於“三國”的精彩故事。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諸葛亮三氣周瑜”,最後活活地把大將周瑜給氣死了,我覺得周瑜是自找的,他活該。我的想法大家不要驚訝,因爲大家要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世上只有更好,沒有最好”的道理,周瑜故然很聰明,但是依然還有比他更聰明的人。他之所以被氣死,是因爲他心胸狹窄,嫉妒別人的才能。如果一個人容不得別人比你“強”,那麼,你就沒有一天是開心的。

心胸狹窄,正是周瑜最大的缺點。想當年楚漢相爭的時候,楚王項羽的軍事力量比劉邦的軍事力量強幾倍,按常理來說,項羽應該是嬴定了,可結果恰恰相反,這是爲什麼?是因爲項羽不懂得重用人才,把人才全部殺光了,這跟周瑜心胸狹窄很像,想獨自稱霸,可最後還是被劉邦打敗了。

嫉妒,相信我們每個人平時都會有一點,雖然不多,也就那麼一點點。可是,我們決不能因爲嫉妒而衝昏頭腦失掉自我,要把某個人怎樣怎樣。說起我呢就有那麼一點,那是在學校的一次朗誦比賽,我們班得了第二名,四(3)班得第一名,當時我就想:“可惡!有什麼了不起的,我下次要再跟他們比,就不相信比不過他們,真是可惡”。可現在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我們沒能拿到第一名,肯定有不足之處,應該找出我們的不足迎頭趕上,而不應該嫉妒別人取得的成績,這樣自己纔會進步。

我們千萬不要因爲別人的哪一方面比自己強一些,就氣不憤,而嫉妒別人,這樣你就會感到心煩鬱悶,它會影響到你的學習、生活等方面,同時還會影響到你的性格,久而久之也許你就改正不過來了,你會由一個活潑開朗的孩子變成一個小氣,自私孩子,就不能和別人好好相處,你有一點錯別人就會向你的父母、老師報告,你就會更不服氣......這就變成一種惡性循環。

希望大家不要做周瑜和項羽那樣嫉妒別人、心胸狹窄的人。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505

我最近幾天讀了《三國演義》以後,受益匪淺。《三國演義》是一部古典名著小說,也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他講述了東漢末年漢室衰弱,黃巾起義到司馬昭統一全國,建立晉朝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在《三國演義》中,有很多著名戰役,其中最喜歡的是官渡之戰,199年6月,袁紹率領10萬大軍南下,進攻曹操領地,曹操率幾萬兵進去在黎陽,主力在官渡一帶築壘固守。200年二月,袁紹派顏良進攻白馬,曹操採用了謀士苟攸的聲東擊西之計,斬了顏良敗袁軍。之後,曹操軍和袁紹軍對壘於官渡,相持數月,這期間。曹操因兵疲糧缺,一度想要回守許昌,但曹操的謀士苟或認爲,曹軍以弱敵強,此時退兵,一定會被援軍找到破綻,而且袁軍輕敵,內部不團結,於袁軍相持久否,袁軍必會有破綻,可以出奇制勝,曹操看到這一番說,沒有了退兵的念頭,並派兵襲燒袁軍糧車,200年十月,袁紹謀士許攸投奔曹操,建議曹操輕兵奇襲袁軍囤積糧食的地方烏巢,曹操聽取許攸建議,親自率精兵5000,奔襲烏巢,全殲袁軍,燒燬全部圍糧,烏巢被燒的消息傳來,袁軍全部軍心動盪,紛紛潰散投降,曹操趁機全線出擊,殲滅了袁軍。

官渡之戰,曹操一兩萬左右的兵力,出奇制勝,擊破援軍10萬,這場戰役是一場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我認爲曹操的勝利不是偶然,諸葛亮在《隆中對》提到曹操比袁紹,則名微而寡衆,然曹遂能克紹,以弱爲強若,非惟天時,抑亦人諫也。曹操之所以取得勝利,是他懂得運用人才,能接納他人之言,而袁紹內部不和。又驕傲輕敵,剛復自用,不能接納部下正確建議,最後導致了糧草被火燒,軍心動搖,而失敗。

所以我從中得到了一些啓示,不輕言放棄,如果曹操不堅持與袁軍相持,就不會等到許攸投奔來給曹操打贏戰役的機會。多聽取別人的意見,袁紹因不能接納部下正確建議而敗,曹操能接納他人之言,並抓住機會才能勝利。

總的來說,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大開眼界,他讓我融入在歷史當中,豐富了我的歷史知識,最後我推薦大家去看這本書。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506

最值得我欣賞,是他那豁達的胸襟和廣闊的胸懷。 在赤壁的慘敗之後, 曹操並未一籌莫展, 而是笑着說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據, 並且三次大笑展現出他對待挫折的樂觀態度。 曹操同時也是個很有文學情趣的人, 喜歡作文賦詩, 即使大戰在即也情趣不改, 他的許多詩作都是樂府中的名篇。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507

真好!暑假裏,我有大把時間來讀好書了。

首先讀《三國演義》。書中描寫了一些氣勢磅礴的戰爭場景,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真是令我回味無窮,愛不釋手。最是刻入腦海的人物當屬關羽關雲長了,他是一位純爺們,成了我的偶像。

我崇拜他威武強壯的形象。關羽,身長九尺,鬢長二尺,面如重棗,脣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手持青龍偃月刀,足跨赤兔千里馬。好一個相貌堂堂,威風凜凜的“美髯公”!

現在社會,年輕一代人的審美觀有些特別,總推崇面若桃花,眼似葡萄,身如拂柳的“仙氣”形象,男生也要施粉繡眉,看起來很娘,缺少男子漢應有的陽剛之氣。瞭解了關羽後,我端正了我的審美觀,覺得男生就應該有純爺們的範。身爲男生,就應該鍛鍊好強壯的身體,能吃苦耐勞,不撒嬌取寵,有擔當。

我崇拜他武藝高強。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大敵當前無所畏懼。嘖嘖,不愧號稱“武聖”啊!

正所謂“沒有精鋼鑽,不攬瓷器活”,關羽之所以如此從容有信心戰勝強敵,都是因爲他平日裏苦心練習武藝,善於學習兵法。我們小學生現在正處在學習階段,吃夠學習的苦才能獲得智慧和技能,將來纔有機會嶄露頭角,兼濟天下。

我最崇拜的是他多麼地忠義。當他被曹操所俘獲,勉強答應留下,心裏想的卻是大哥,當有了大哥的消息,曹操怎麼也留不住他。他過五關,斬六將,追隨劉備而去。

生而爲人,忠字當頭。我們要有忠於國家,忠於家庭的信念。想到這,我不免想起國士鍾南山,二十年前非典肆虐他六十多歲一馬當先,救人民於死神之手;如今新冠猖獗他八十多歲,毅然逆行以身築起抵擋在死神與人民之間的高牆。還有疫情中、洪水中奮不顧身爲了別人拼命的人,他們都是忠義當先的可敬可愛之人。

我還崇拜他有着鋼鐵的意志。當他中了箭毒時,請華佗刮骨療傷。他不綁手,不矇眼,華佗用刀割開皮肉,將骨上箭毒颳去。血呼呼往下流,而他卻仍與馬良談笑風生的下棋。這是怎樣的鐵打的身軀鋼鐵的意志呀!真爺們!

關羽,就是這樣一個武藝高強、義薄雲天、有萬夫不當之勇、頂天立地的純爺們。他是我的偶像!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508

《三國演義》是我國古典名著之一,講述的是公元184年至公元280年96年間魏、蜀、吳三國間發生的戰爭故事,最後三足鼎立的格局又歸於統一。

《三國演義》的故事流傳廣泛,可把這本書讀懂讀透卻並不容易。書中的故事歷史跨度長,人物衆多,情節曲折複雜。我每讀一遍都會有不同的感受。

首先,三個國家的皇帝性格各異,魏王曹操老謀深算,蜀帝劉備寬厚仁愛,吳王孫權有時和劉備聯盟,有時又和曹操結交。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統一天下。

爲此,他們到處籠絡人心,招賢納士。尤其是劉備三顧茅廬才請得諸葛亮出山,充分說明他求賢若渴。

三個國家在他們的帶領下,強弱在不斷變化着,在官渡之戰中曹操以弱勝強,戰勝了袁紹,基本上同意了北方;在赤壁之戰中,強大的曹操慘敗而歸,幾十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彝陵之戰中,劉備的勢力由盛轉衰……

作者把大大小小的戰爭描寫的富於變化,有聲有色。一位位將領性格鮮明,甘寧、程普善於水戰,張遼、徐晃帶領的鐵甲軍戰無不勝,許褚武力過人,被稱爲“虎癡”,孫策在戰鬥中勇猛頑強,被稱作“小霸王”。呂布武藝高強,卻有勇無謀,還有的將領貪生怕死,蔡瑁、張允賣主求榮,最後落得個可恥下場……

武將們爭強鬥勝,文官們也鬥智鬥勇,魯肅、周瑜、諸葛亮妙計不斷,特別是諸葛亮,運籌帷幄,決勝千里,草船借箭、巧借東風、空城計、七擒孟獲……簡直就是神機妙算。

看完《三國演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關羽、張飛、趙雲了。張飛在許多讀者眼裏是個有勇無謀的人,但他在當陽橋略施小計——讓士兵在馬尾上拴上樹枝,製造出疑兵之計,嚇退曹軍,這纔有了張飛使計——粗中有細這一說。關羽留給人們的故事就更多了:千里走單騎表現出他忠勇無比,單刀赴會刻畫他藝高膽大,水淹七軍說明他有勇有謀。但是他的弱點是致命的,由於驕傲,大意失荊州,兵敗被殺。關羽掛印封金、華容道義釋曹操的舉動爲他贏得了“忠義”的名聲,後人尊奉他爲“武聖”。但我最喜歡的還是趙雲,他幾乎被作者刻畫成了一個十全十美的英雄形象,穿着一身銀盔銀甲,披着一件白袍,騎着一匹白馬,手持銀槍,在長阪坡幾十萬敵軍陣中橫衝直撞、殺進殺出,連他的對手都對他佩服的五體投地。他威風凜凜的形象一次次在我腦海中迴盪……

《三國演義》給了人們很多啓示,就像一筆寶貴的財富,每當我捧起這本書,就彷彿置身於那動盪不安的年代,書中的故事深深吸引着我,令我愛不釋手。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509

煮酒論英雄想必是很多人都會很熟悉的,它的出處是出於《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故事的梗概是這樣的,曹操外出見青梅掛滿了枝頭,望去覺得很美,忽然想到了“望梅止渴”這一成語典故。恰逢此時又是煮酒的佳節,他就心生一念,何不邀劉備來共飲,藉此機會也可試探一下劉備,看他有無稱帝和自己共爭天下的野心。劉備如約而來,酒席宴上,曹操問天下英雄有哪些,劉備隨便答了幾個,可都被曹操否定了,相反曹操則認爲天下英雄唯有自己和劉備兩個人而已。聞此言劉備驚得筷子落地,正逢此時窗外雷聲大作,劉備從容的拾起筷子,藉口害怕雷聲才驚落自己的筷子,這才遮掩了過去,消除了曹操的懷疑。

這則章節和故事是《三國演義》中我最喜歡讀的,就因爲它被描寫得很具有文學的趣味,意境很美也很有詩意。看中國古代文學史我們不難知道,曹操是建安時期著名的大詩人,其詩更有“建安風骨”的美稱。他邀劉備來飲酒是想考驗劉備,這點是無疑的。不過於此同時這也顯示了他詩人的本色。青梅着在枝頭,望去景象已經是很美,可以說是賞心悅目的。此等美景激發了曹操詩人的豪興,想要賦詩一首,但一時間詩思不來,只好暫時作罷,若用青梅煮酒,那當更能突顯英雄的本色,所以纔有了這一段與劉備的共飲與聚會。我對小說不是很喜愛,這可能是由於個人的偏好吧,《三國演義》的其它章節雖然讀過了,但覺得沒有什麼印象和回味,唯獨這一節我卻是很喜歡的。對我而言,它是小說中最有詩意的回目和章節。

也正是由此節,不能不讓我們聯想到曹操,他是三國時期的一位傑出的文學家和軍事家。小說畢竟就是小說,它是可以虛構的,但作者羅貫中的尊劉貶曹傾向實在是很嚴重的。所以曹操被描寫成了反面的人物,在人們的印象中是一代的奸雄。這從影視評書和戲曲中表現得更爲突出,所以人們就人云亦云地認爲曹操是奸雄了。另一個原因是人們對《三國演義》的熟悉和喜愛畢竟遠勝於《三國志》。文學的影響有時會超過和左右歷史於此可見一斑。人們對於曹操的認識由於小說的影響雖然是有曲解之嫌,但是依我看這也沒有什麼關係的,我們不是專門做學問的學者何必當真呢?小說也原本就是共人消遣的和休閒娛樂的,只要快樂那樣纔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5010

先來說說曹操這個人物帶給我的啓示。曹操一生都屬於十分大膽型的人物,也是十分奸詐的。他誤殺了呂伯奢一家人,最後明知錯了,還要繼續殺了呂伯奢,其無情無義至此,陳宮便離他而去,曹操後來說的那句話耐人尋味: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與曹操截然相反的一個人物就是劉備了,他以仁義當先,他熱愛百姓。劉備在落難時,還帶着百姓逃命,他管理一個新野,或是徐州,都是佈施仁政,得到百姓的愛戴。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5011

《三國演義》在我國是盡人皆知的作品。隨便找來一個人也能說出些道道來。“溫酒斬華雄”、“赤壁之戰”、“空城計”等。我看時不禁拍案叫絕。仰慕關羽的神勇,欽佩諸葛亮的機智。可情節太好,看着看着就變了滋味。太玄了吧?

先說“溫酒斬華雄”,別人迎戰華雄都被斬了,關羽師出何處?哪兒來的絕世武功,帳中人一聽到賬外鼓聲震震就瞧見華雄人頭。關羽真是天神下凡,厲害到超聲速了。

再說“赤壁之戰”,此戰的關鍵所在便是孔明借東風。大冬天的,只見孔明披頭散髮,口唸咒語,站在七星臺上一陣作法,便掛起了東南風。古人迷信也不能把諸葛亮神話成這樣,讓人想起《西遊記》裏的妖怪道士,着實破壞孔明在人民心中的英武形象。

其次便是“空城計”了。這一戰絕了。深刻地表現了孔明在敵方心目中不可比擬的偉岸形象。

“忽然飛馬來報:司馬懿率十五萬大軍蜂擁而來,此時孔明身邊也別無大將,只有一班文官,嚇得失魂落魄。孔明此時不慌不忙地傳令下去:大門四開,禁止喧譁和出入。自個兒在那兒笑容可掬地焚香彈琴。想必那琴聲必定悠揚得很,把司馬懿這元大將騙得撤軍。這司馬家人才輩出,這司馬懿怎麼就不懂兵法。不進城來個擒賊先擒王不成麼?能清楚地看到孔明彈琴的樣子想必離的不遠,拿弓箭射下他不久軍心大亂勢如破竹了麼。就算這想不到,你那十五萬大軍吃乾飯的麼。在那城池周圍困他個把月,沒糧草供給,城裏人哪會不出。再說了,這打仗的'年頭,大夥兒灑掃什麼城門啊?叫我看來,這孔明的戲也太假了。若不是要把他這個讀者心目中的美好形象再塑造得高大些,就是那司馬懿太傻了。

後來看《品三國》才得知。原來這空城計根本不是孔明的計謀。全是他晉朝的粉絲郭衝先生感覺大家對他的崇拜還不夠,就替他打了這場流傳千古的仗。事實上,司馬懿那會兒在很遠的地方做都督,哪能分身率15萬大軍來打他?

許多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有三種面目。一是“歷史形象”,就是史學家主張的樣子。二是“文學形象,就是文學家主張的樣子。三是“明間形象”,就是老百姓心目中的樣子。每個人對這段歷史都有自己的譜。於是幾千年下來便越來越邪乎。

文學作品的感染力是超過史學着作的。於是《三國演義》不是真的三國,但人們就是愛看,並百看不厭。

話說回來,咱不用把三國瞭解得很透徹。堅持心目中的人物形象,愛聽戲的照舊,說書的仍靠這謀生計。畢竟歷史已經過去,把搞明白玄乎歷史的時間拿來創造新的歷史不是更好麼?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5012

三國故事起於公元184年黃巾軍起義,至公元280年晉滅東吳止

三國時代,漢失其鹿,諸侯羣起而共逐之,一時"天下鼎沸,羣盜滿山"。梟雄們狼顧虎步,各懷異心。他們到底是些什麼人呢?

董卓好像是一個窺視者,存獅虎之心,有豺狼之膽,但起先還得像後世那頭面對黔驢的餓虎那樣,先按兵不動。

呂布草莽英雄,雖然騎一匹赤兔馬仗一根方天戟也在三國版圖上一度晃盪得不亦樂乎,但他到底想幹啥子,他贏了之後下一步又會朝哪兒挪,恐怕沒人知道。恐怕他自己都不知道。

袁紹也許有一種哈姆雷特的性格,胸懷大志,卻猶疑不決。區別是,他沒有哈姆雷特的才華。

荀彧、郭嘉者流,確乎屬智慧的化身,與賈詡等人一樣,他們共同構成三國樂章中最不可或缺的和聲。當然,荀、郭二位本質上又是與賈詡不同的……

孫權明哲保身,安心做自己的山寨王。只是,他治下的土地哪裏是一座尋常山寨呀,那分明是造物主賜予中國最豐厚的一塊沃土。

劉備是不可思議的,在諸葛亮爲他隆中畫策之前,他在中原東奔西走,南逃北顛,簡直有招搖撞騙之嫌。他幾乎從來沒有主動發動過一次有意味的戰爭(主動逃跑的機會倒爲數不少),他的行爲甚至讓人懷疑,他憑什麼攪和到這場三國紛爭中來?他來了,一不留神還做了回皇帝,建了個帝國。

關羽和張飛這一對性格截然相反的好兄弟,主要有這樣兩個共同點:其一、兩人皆武功蓋世,爲"萬人敵";其二、兩人都身首異處,未得好死。

諸葛亮天下奇才,但鑑於他功敗垂成的歷史宿命,我們只能這樣假設:諸葛孔明最非凡的成就,大概就是爲中國塑造一尊千秋完人的偉岸造型。

說到曹操,無論根據他的性格還是他的面容,都不該是京劇舞臺上的那一張白臉。我們應該將曹操想象成那個存鯨吞天下之心的秦王嬴政……

倒下了,英雄壯偉的軀體;逝去了,時間長河中那一段剎那春秋,其中也有着歷史中最漫長的定格。

我們再煮一壺酒吧。這是一壺英雄酒,中國歷史若少了這股濃烈的酒味,那將會是多麼乏味!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5013

《三國演義》是我百讀不厭的一本書,不同時期讀它我就有不同的感受。我第一次讀《三國演義》是在讀三年級時,去書店,我看見有一本連環畫的《三國演義》,就讓爸媽給我買,爸媽一看是名著,不錯,可以多讀讀歷史名著,於是我有了第一本《三國演義》。

在我第一次看過《三國演義》後,裏面的人物就給我留下來了深刻印象:神機妙算的諸葛亮、陰險狡詐的曹操、俠膽仁義的關羽、粗中有細的張飛、老當益壯的黃忠、比肩臥龍的龐統……總而言之,言而總之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特點,而作者對於歷史的合理改寫也更加凸顯了人物的特性,也符合了小說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的寫作風格。

這次暑假讀《三國演義》,我有了更深的認識。比如《三國演義》裏最重要的戰爭之一赤壁之戰。其實在歷史中並不存在這一場戰鬥,是作者想象出來的,裏面也有不少對人物的改寫,比如:周瑜在歷史上並不小氣,反而十分大度,更不用說氣死了。還有草船借箭並非由諸葛亮想出,而是吳國的主公孫權想出的。是孫權讓黃蓋借的箭……而這些的改寫多半從反面寫出諸葛亮的足智多謀,可見歷史上諸葛亮確實有着可以“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能力,不然白讓作者花了這麼多筆墨去描寫他了。再說說赤壁之戰中用的計謀,其中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黃蓋的苦肉計,說的是黃蓋與周瑜在暗地商量黃蓋假裝去投降,周瑜大發脾氣,叫人來抽打黃蓋讓曹操認爲黃蓋是真心想投降,便放下了戒心,這纔有了後來的“巧借東風”、“火燒連環船”。這一場仗讓曹操損失慘重,險些被捕,多虧了關羽講義氣放了他一馬。作者這麼寫爲了讓三國勢力達到鼎力局面,方便後面的創作。

剛開始我本以爲結局蜀國必勝,因爲它們文有臥龍鳳雛,武有五虎。如同一支威武之師,所向披靡,可到頭來,關羽、張飛慘死;劉備病死;阿斗(劉禪)無能,這都讓蜀國走向了滅亡。不久只有魏國笑到了最後,趁其不備讓司馬氏長驅直入,被司馬氏的人統一了天下。

故事我只猜對了開始,卻沒有猜中結尾,這也正是這部小說的能成爲名著的理由。等我知識再長進一些,我一定要再去好好品讀羅貫中先生的原著!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5014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提起這首詞,我們就不禁會想到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

“寧可我負天下人,勿叫天下人負我。”一代梟雄曹操出生卑微,卻能聞名諸侯,成就一番事業。其實曹操有功有過,他知人善用,採納良言,也頗具領導人的能力,從無名小卒變成一代奸雄也是極其需要智慧和勇氣的。同時,他也是“真小人,”而不是“僞君子”,至少表裏如一。反觀,現代社會,又有多少人是頂着“正人君子”的頭銜幹着不光彩的事情,這樣的人更恐怖,也更讓人難以提防。

足智多謀、舌戰羣儒、三氣周瑜、草船借箭、智取天水城、走馬取陳倉……這些均是一個身高八尺,面如白玉,頭戴綸巾,飄飄灑灑的英雄––諸葛亮。在除了被他的才智吸引之外,他從事也具有以天下爲己任的胸襟,他的出師表將它深深的愛國忠心體現的淋漓盡致,以至於後來杜甫所寫的蜀相“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更表達了對諸葛亮的同情與痛惜,以及對一代賢相的敬仰和懷念。在《三國演義》中生動形象地刻畫了這一人物形象。

還有值得一提的便是關羽。他不但武功高強,而且還 義氣 ,可能也正是這個原因,使他結交了許多兄弟!有一次在和曹操打仗時因爲帶着二嫂,又怕曹操人傷到二嫂,不得不投降於曹操。我後來曹操賞賜了赤兔馬給他,他得到赤兔馬後趕緊帶上二嫂去找劉備,在找劉備時突破了曹操設下的種種難關,最終找到了。所以,也就有了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這個故事。這不就是爲了兩個字“義氣”嗎?

從一個個《三國演義》的故事中,我得到了很多啓示。生活中我們不要爲得到一點點小便宜就沾沾自喜,得意忘形,工作中不要爲一點點成績就驕傲自滿,自命不凡,也不要爲一點點失意就耿耿於懷,怨天尤人。

此外法國作家雨果說過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廣闊的是人的心靈。林則徐也曾經說過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俗話說的好。我們在看見了他們的故事之後,也感受到了心胸寬闊這一品德,讓我們成爲新時代的優秀青年。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5015

《三國演義》是我百讀不厭的一本書,不同的時期讀它,有着不同的感受。

在幼兒園時,看的是連環畫《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它像是一個個傳奇的故事:桃園三結義,三顧茅廬,赤壁之戰,七擒孟獲……。我還明白了俗語“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肚子在唱空城計。”……的含義。

在小學低年級,我看的是青少版的《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是一篇長篇歷史小說,它不僅使我懂得了許多歷史知識,更讓我記着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鮮活的人物: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忠膽狹義的關羽,粗中有細的張飛,赤膊上陣的許褚、擡棺上戰的龐德、陰險狡詐的曹操、軟弱無能的劉禪……

在小學高年級,再讀原著《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飽含人生哲理,有着非凡意義的鴻篇鉅作。對裏面的人物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如我最崇拜的是鬼化的諸葛亮,從火燒新野,罵死王朗、空城計、妙錦斬魏延中顯示出他的非凡才智。可他也並非神仙,如他讓馬謖去守街亭,導致丟失了街亭、柳列城兩個軍事重鎮,六出祁山失敗,自己也被降職。料事如神的諸葛亮尚且如此,更何況我們這些凡夫俗子,所以我們沒有理由苛求別人和自己不犯錯誤,不應該因爲別人的一點過失而橫加指責,也不應該因爲自己的一次考試的失利而灰心氣餒,更不應該爲自己取得的一點成績而沾沾自喜,人無完人,我們身上也一定存在着需要充實改進的地方。

而我喜愛的三國猛將張飛,長阪坡一聲天雷喝死夏侯傑,智奪瓦口,義釋嚴顏,可謂功不可沒,只可惜關羽一死,便失去理智,不務正業,無故鞭打士兵,導致自己被手下兩名小將刺殺,最終還致使劉備匆忙出兵,陪上了黃忠、劉備和蜀國七十五萬大軍的性命,使蜀國狀況一落千丈。相反,魏國名將司馬懿對諸葛亮的辱罵置之不理,態度樂觀,使一代奇才諸葛亮無計可使,以病死五丈原爲告終。可見當遇見悲傷、痛苦、氣憤的事情時,應該理智地控制情緒,用樂觀的態度去戰勝它,如果意氣用事,後果將不堪設想。

隨着我的成長,每次研讀《三國演義》都有不同感受,《三國演義》真是伴我成長的一本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