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書筆記

三國演義名著讀書筆記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書筆記了。那麼如何寫讀書筆記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國演義名著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三國演義名著讀書筆記

三國演義名著讀書筆記1

“譏王新城吊龐士元詩,以落鳳坡爲題,不知‘落鳳坡’見習鑿齒《襄陽記》,非小說演義裝點之詞也。”

錢鍾書《談藝錄》(補訂本)559頁,引《隨園詩話》論作詩不可用小說,又引嚴元照《蕙櫋雜記》譏漁洋用落鳳坡事。其實,王應奎《柳南隨筆》卷六,已有一條及之,早於嚴元照;錢先生僅引《柳南續筆》卷一譏漁洋文用“生瑜生亮”。

葉廷琯《吹網錄》卷五“柳南隨筆續筆有應訂正處”條,則爲漁洋作了辯護:“譏王新城吊龐士元詩,以落鳳坡爲題,不知‘落鳳坡’見習鑿齒《襄陽記》,非小說演義裝點之詞也。”

我因爲好奇心,遍檢清人校輯的《襄陽記》《襄陽耆舊記》,結果一無所得;又翻今人的《校補襄陽耆舊記》《襄陽耆舊記校注》,也不見“落鳳坡”的影子。不知葉氏所讀,是什麼人間異本?“自慚陋不之知”,姑記於此,俟博雅者之教。

《三國演義》第五十回《諸葛亮智算華容、關雲長義釋曹操》,寫曹操在華容道,對關羽說:“將軍深明《春秋》,豈不知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之事乎?”

按,庾公之斯事,見《孟子·離婁下》:“鄭人使子濯孺子侵衛,衛使庾公之斯追之。子濯孺子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執弓,吾死矣夫!’問其僕曰:‘追我者誰也?’其僕曰:‘庾公之斯也。’曰:‘吾生矣。’其僕曰:‘庾公之斯,衛之善射者也。夫子曰吾生,何謂也?’曰:‘庾公之斯學射於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學射於我。夫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庾公之斯至,曰:‘夫子何爲不執弓?’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執弓。’曰:‘小人學射於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學射於夫子。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

《春秋》並無此事,惟《左傳》襄公十四年雲:“尹公佗學射於庾公差,庾公差學射於公孫丁。二子追公,公孫丁御公。子魚(庾字)曰:‘射爲背師,不射爲戮,射爲禮乎。’射兩軥而還。尹公佗曰:‘子爲師,我則遠矣。’乃反之。公孫丁授公轡而射之,貫臂。”所記似乎是一件事,但具體情節迥別,人名也小異。

曹操把《孟子》誤成《春秋》,典用的也不切,大可以嗤笑;不過,話又說回來,丟魂失魄之際,還能記得起《孟子》,也夠難爲他的了。——怪不得他自詡“老而能學,惟吾與袁伯業”。我不明白的是,熟讀《春秋》的關將軍,何以於此“巨謬”,毫無察覺,一聲不吭。莫非雲長讀《春秋》,也只是附庸風雅,“遮遮眼”而已?

《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寫劉備“三顧草廬”,見諸葛家中門上,大書一聯雲:“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此固非杜撰,而確是諸葛文字,只小有不同;諸葛亮《誡子書》雲:“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見《諸葛亮集》)而諸葛之語,也有所本,見《淮南子·主術訓》:“非澹薄無以明德,非寧靜無以致遠。”——這是《七修類稿》已經指出過的。

又第八十五回寫劉備“遺詔託孤兒”,其遺詔有云:“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據《三國志·蜀志·先主傳》裴注,這話也是真的;其本諸《淮南子·繆稱訓》,則尚無人指出:“君子不謂小善不足爲也而舍之,小善積而爲大善;不謂小不善爲無傷也而爲之,小不善積而爲大不善。”(按,《三國志集解》引何焯說,以二語本《易·繫辭下傳》《新書·審微篇》)

劉備一生,雖說“喜狗馬、音樂、美衣服”,“不甚樂讀書”,死到臨頭,才勸自己的兒子:“讀《漢書》《禮記》,閒暇歷觀諸子及《六韜》《商君書》。”不過,他家的《淮南子》,必定是寓目的。

劉備託孤之時,謂諸葛亮曰:“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呂思勉讀史札記》第四三二則拈出《三國志·吳志·張昭傳》注引《吳歷》載孫策臨亡,託弟權於張昭,所說類似之語:“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來加以比較,“互爲發明”;並認爲:“世皆以爲豁達大度、推心置腹之言,實亦不然也”。

按,清桂馥《晚學集》卷五《書蜀志諸葛亮傳後》:“胡衝《吳歷》雲:‘孫策臨終,以弟權託張昭,謂昭曰:“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復不克捷,緩步西歸,亦無所慮。”’此與先主之言,正自相同。其所以爲創業之英主與。”所引相同,而先鞭早着。呂氏《復顧頡剛書》嘗嘆前人考證之作,散落不易尋覓,如西人所言:“研究一事一物,往往從頭做起,轉較蒐集昔人已成就者爲易。”(見《顧頡剛讀書筆記》卷九)其必不知桂馥文,而有此闇合,否則這條短札,可以不作了。

首次徵引及桂馥,或爲週一良《魏晉南北朝史札記》。後來田餘慶《蜀史四題》之“劉備託孤語”一節(見《秦漢魏晉史探微》),又作過專門討論,所據的文獻,大抵即本於周。並且,與周書相同的,也沒提呂氏《札記》。

《三國志·魏志·武帝紀》裴注引《曹瞞傳》:“太祖少好飛鷹走狗,遊蕩無度,其叔父數言之於(曹)嵩。太祖患之,後逢叔父於路,乃陽敗面喎口;叔父怪而問其故,太祖曰:‘卒中惡風。’叔父以告嵩。嵩驚愕,呼太祖,太祖口貌如故。嵩問曰:‘叔父言汝中風,已差乎?’太祖曰:‘初不中風,但失愛於叔父,故見罔耳。’嵩乃疑焉。自後叔父有所告,嵩終不復信。”《三國演義》第一回寫曹操出場,就說到此事。

按,宋朱弁《曲洧舊聞》卷二“王韶罔上陷老成”條:“郭逵爲西帥,王韶初以措置西事至邊,逵知其必生邊患,用備邊財賦連及商賈,移牒取問,韶讀之,怒形顏色,擲牒於地者久之,乃徐取納懷中,入而復出,對使者碎之。逵奏其事,上以問韶,韶以元牒繳進,無一字損壞也。上不悟韶計,不直逵言。自後逵論韶,並不報,而韶遂得志矣。”所用之計,與老瞞之所爲,如出一轍;是否有意的仿效,不得而知。

三國演義名著讀書筆記2

在這個快樂的寒假裏,我讀了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這本書中有很多人物,他們各有各的特點。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有:劉備、諸葛亮、關羽、張飛

劉備、關羽和張飛桃園三結義,劉備是一個愛民如子的人,最終成爲了蜀國的皇帝。關羽剛正不阿,重情義,重承諾,曾經過五關斬六將,無人可擋,但最終因爲太輕敵而中了孫權的埋伏,葬送了自己的性命。張飛是一個作戰勇猛、脾氣暴躁、容易衝動的人,死在了部下手中。

我最喜歡的人物是諸葛亮。諸葛亮字孔明,人稱“臥龍先生”,是人中之龍。他通天文、知地理,別人有什麼計謀都瞞不了他。以至於劉備三顧茅廬來請他當軍師,他用兵很巧妙。其中讓我覺得最精彩的故事是《草船借箭》,起因是周瑜嫉妒諸葛亮的才幹,想陷害諸葛亮,知道沒有做船的條件,卻讓他在十天之內造出十萬支箭,如果完不成就要受到重罰。但是諸葛亮卻在三天之內“借”了曹操十餘萬支箭,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讀完《三國演義》後,我瞭解了三國的歷史,學到了很多知識,知道了“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道理。我希望透過自己的勤奮和努力,能成爲像諸葛亮一樣機智勇敢對社會有用的人。

三國演義名著讀書筆記3

最近我讀了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這本書內容跌宕起伏,令我非常喜歡。

全書以魏、蜀、吳三國的興亡爲線索,描繪了漢末至晉統一的一百年間的歷史,描述了統治集團內部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鬥爭、軍事鬥爭,反映了當時動亂的.社會狀況,塑造了諸葛亮、曹操、周瑜、關羽、張飛等衆多的人物形象,表現出鮮明的“擁劉反曹”的正統思想和儒家的仁政思想。同時也譴責了雄豪混戰及暴君的苟政,寄託了人民苛求明君仁政、社會安定的願望。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桃園三結義》,這篇講述了東漢末年,黃巾起義。朝廷發榜文四處招兵買馬以平亂。一次,劉備正在看招兵告示,身後又擠進來一個黑臉大個兒,名叫張飛,兩個人便商量一起去參軍。二人來到一個酒館喝酒,正喝着,一個紅臉大漢進來了。劉備見他身材高大,非常威武,就請他一起喝酒,又一起來到張飛的桃園,他們在桃園裏對天起誓,結拜爲兄弟。我也比較喜歡書中的三個人物。劉備仁厚,在《三國演義》中被寫成仁的化身。關羽忠義,但是勇猛有餘,智謀不足,在《三國演義》中被寫成義的化身。張飛勇而猛,性格缺點是脾氣暴躁,但是他們三人非常重情義。

透過《桃園三結義》,我感受到正是他們之間深厚的手足情,才實現了劉關張三人的雄心壯志,才完成了興國大業。我更體會到友誼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是最珍貴的東西,我也希望能結交到像劉關張這樣親密無間、形影不離的好朋友。雖然時代不同,但是我們也要多爲朋友着想,互相體諒與尊重。

三國演義名著讀書筆記4

說起《三國演義》,最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就是周瑜之死。都說周瑜風流倜儻、氣質非凡,但不好就在這心胸狹隘。巧了,我也是在這裏想不通。不過,我相信,周瑜的智慧不在諸葛亮之下,何必要去妒忌他呢?這我可得好好想想……

就以我個人的角度來說,周瑜這個人物其實是很完美的,不過在《三國演義》中卻來烘托了諸葛亮,讓諸葛亮佔去了一個閃耀的舞臺。

周瑜的音樂天賦也是極高的,他的《廣陵散》也是赫赫有名的,並稱諸葛亮能聞絃歌而知雅意,聽出曲中之音。可見周瑜是有多麼的才智啊!

經過一番尋找,周瑜並不是被諸葛亮三氣而致死,而是因爲大__戰,右肋受了傷,又因戰__事緊張,沒有時間痊癒,最後漸漸地惡化,致使其在行軍途中傷口崩裂,死於巴丘,年僅35歲。

周瑜也是英年早逝,但卻給我們後人帶來如此深刻的印象,周瑜不愧爲三國中的“周公瑾”!

三國演義名著讀書筆記5

今年暑假,我有幸讀了四大名著中的《三國演義》。

我初讀這本書的時候,覺得字數太多,也沒有意思。可是,讀了一段時間後,發現裏面好詞好句數不勝數,而且語句精美,意思簡單易懂。

花了幾周時間,我將這本書看完。那裏面耳熟能詳的故事,如桃園結義,過五關斬六將,七擒孟獲,借東風,火燒赤壁,三顧茅廬,就這樣栩栩如生地出現在我的面前,讓我沉醉其中,那驚心動魄的戰爭場面讓人難以忘懷,那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讓人敬佩不已……

而我覺得裏面的“三顧茅廬”和“諸葛亮七擒孟獲”的故事更加深入我心。

三顧茅廬的故事是劉備得知諸葛亮博學多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於是想去請諸葛亮做軍師,一起建功立業。於是一大早他就起身拿起禮物,帶着關羽,張飛騎馬向臥龍崗奔去。到了孔明先生的家門口,才得知孔明先生一大早就出門了,去了什麼地方,什麼時候回來都

不知道,於是他們敗興而歸。第二天,劉備派一人去打聽看孔明先生回來了沒有,一聽到孔明先生回來了,便連忙騎馬去拜見,果然見到一個少年在讀書,爲怕打擾他讀書,便站在門外靜靜地等待,直到裏面讀書的聲音停了,他才恭恭敬敬地走進草堂拜見,說明來意。不料他並不是孔明先生,而是孔明先生的弟弟,劉備十分惆悵,只好留下一份信,告辭離去。

劉備時刻惦記着諸葛亮,新年剛過,就挑了個好日子準備再次去請諸葛亮。這次終於見到了諸葛亮,劉備請諸葛亮出山相助,諸葛亮沒有答應,劉備急的淚流滿面,苦苦哀求。諸葛亮見劉備誠心誠意三顧茅廬,心裏十分感動,覺得天下戰亂,百姓苦難深重,想讓百姓過上安定的生活,只有劉備可以辦到,於是答應了劉備的請求。

諸葛亮到底有多大的本事和才能呢?而諸葛亮七擒孟獲便是很好的證明。

孟獲一直等到第七次被擒的時候,終於心悅誠服。七擒孟獲將諸葛亮的謀略膽識,以及對漢室的忠誠表露的淋漓盡致……

雖然時間流逝,硝煙散去,英雄不在,千年故事具已化成塵土。但是劉備持之以恆的精神和孔明先生的博學多通,永遠值得我們去學習。

當然,《三國演義》中精彩的故事數不勝數,您不妨也來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