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書筆記

大學生讀書筆記800字(通用32篇)

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這時候,最關鍵的讀書筆記怎麼能落下!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大學生讀書筆記800字(通用32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學生讀書筆記800字(通用32篇)

大學生讀書筆記 篇1

路遙所着《平凡的世界》相信很多人是看過的,第一次便被這麼樸素的書名所吸引了,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人。

少安、少平兩人平凡的的一生,卻是充滿了奮鬥,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儘管他們一直處在生活的壓迫中,被生活驅使,但就像少平一樣,爲了生活,放下學業,忍痛放下愛情,但他沒有被生活奴役,至少精神上還是自由的,他還懂得思考,懂得反思自己的生活,考慮自己的前途,並不像大哥少安那樣爲了生活而生活,少安開磚廠,無非是爲了養活一家人,當然對於少安,我並沒有貶低之意,在那種時代背景之下,在那種生活條件下,人們當然先是爲了生存下來,都吃不飽還談什麼追求精神世界?

再看現在,現在人們的條件相比較過去已經好了不知道多少了,但是看看,還是有很多的人注重於對物質生活的追求,現在社會上各種的事情層出不窮,明明都已經是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了,爲什麼還是禁不起物質的誘惑,任由自己的靈魂如此脆弱?還是與整個社會環境是有關係的,那個時代的人們雖然生活條件可能很艱苦,吃了上頓沒下頓,但是樸素是那個時代的特徵,特別是廣大的老百姓,儘管當時的政治鬥爭激烈,但也正是那種壓迫的環境下才更讓人們明白生活的不容易,讓人們更加懂得生活的珍貴。

少平對於前途的不懈奮鬥也是那代人的閃光點,是留給後代的珍貴財富,貫穿他的思想的主線就是奮鬥不息、堅韌不拔,無論面對何種挫折,他都能平靜接受,對生活充滿了希望。雖然他和田曉霞的愛情以悲劇結束了,但是他仍然能承受所有的一切,勇敢真誠地面對生活。

再看田曉霞,雖然出身比少平好很多,但作爲那個時代的先進女性的代表,她有獨立思考的能力,看問題往往和社會一般的看法不一樣,甚至完全相反,以及最後她的犧牲,可以說即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雖然他們兩人最後是以悲劇的結尾收場,但在小說最後,還是讓少平頓悟生命與生活的真諦,重新開始新的生活。

現實中也是如此,在逆境中才能更好的成長,才能磨練自己,才能讓以後的路更加通暢。

大學生讀書筆記 篇2

《平凡的世界》它的內容如它的名字一樣,這是一個平凡的世界。一個平凡人的奮鬥歷程,一個平凡家庭的奮鬥歷程,一個平凡人的成長過程,一個平凡家庭的成長過程。讀後不但深受教育外,還能激發讀者,積極向上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它深深地吸引我讀下去……

十年的時間(1975-1985)演繹了感人至深的生活畫卷,那裏有氣勢磅礴的”鬥爭“,有洶涌澎湃的激情,有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還有少年不羈的豪氣。那是一個交織着”情“的世界:暖人的親情、可貴的友情、真摯的愛情。

書中的主人公孫少平,雖然是個農民出身的孩子,他卻有着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在他最困難的時候,他學生時代的戀人,給了他精神上的支柱,從此,讓他的生命有了意義,生活有了目標。

他的戀人,一個省委高幹的女兒,從不以自己的身份引以爲榮,相反,卻爲認識少平而自豪,她在日記中有這樣一句話”在那個偏遠地方,我有一個多麼偉大“挖煤丈夫”……可見少平在她心目中的位置有重要。

他們曾有一個浪漫的兩年之約,那是在一個美麗的地方,一個夢幻的地方,2年後,無論對方在那裏?都要準時來到這個地方,可他的戀人卻永遠的失約了,葬身在那場洪水中,她的心就像雪蓮一樣潔白,她用年輕的生命,詮釋的那個年代的青年,鋪就了一條可歌可泣壯舉。

少平按相約的時間,來到那個美麗的地方,卻沒有了他的戀人,所有的景色,頓時在他眼裏都黯然失色,他佇立那課傷心樹下,一步千徘徊,含淚離去,曉霞走了,而記憶在少平心裏,卻永遠不會風化。

我從少平身上學到了兩點:一是對生活的客觀認識,不放棄希望,有一份執着進取之心;二是他對書的愛好,是書讓他具有與衆不同的氣質,也是書讓他與田曉霞成爲最親密的朋友。

書者,可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對書喜愛的無論如何都是讓人可敬的。讀一本好書,如同飲一杯香茗,其味,只有自己知道,它會讓你浮想聯翩,愛不釋手,它就像一首無聲的歌,有聲的詩,在人們心目中蕩起永遠的漣漪。

大學生讀書筆記 篇3

這裏的人相親相愛,這裏的領導心繫萬民,這裏的愛情超越世俗偏見。開始我認爲這是一部現實主義的作品,可是讀完才發現原來是超現實,它源自於生活,同時高於生活。

書中的每個人都能在生活中找到他們的影子。他們痛苦卑微的生活着,經歷過內心矛盾掙扎,最終以一顆堅定而向善的心面對生活。

這裏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壞人,他們或有殘缺、貪婪、卑鄙、。然而他們並不真正邪惡。

路遙的眼睛始終發現着人類善的一面,他是一個理想主義者。

當讀到那句:“不要見怪,不要見外。”的時候,世界美好得天旋地轉。一句平實而簡單的問候,將人性的光輝推向極致……

這本“平凡的世界”貫穿了十年間社會歷史的動盪變遷,併成功刻畫了在此歷史過程中各個人物的變化和人與人之間的錯綜複雜的關係。田,孫2家,包括金家錯綜複雜的關係,就不再是單純的深究一段時期內人的生活狀態,也在某種層面上再現了文革時候人們的原貌,表現了普通人在時代變遷和苦難歷程中昂揚不屈的生命力,還囊括了平凡的人的愛情,友情……

《平凡的世界》雖說是一部農村題材的小說,而且發生在那樣特殊年代、發生在我們父輩的年代,但這部小說卻給各個年齡段的人一種很強烈的共鳴感。無論是對親情的認知,對友情的理解以及對愛情的感悟,即使我們離那個年代已經久遠,即使我們身處優越的城市,但這種對於人生的思考卻緊緊牽動着我們的末梢神經。這種共鳴感也正是讓我們讀罷書後一直在思考些什麼的原因。

這本書的主題是奮鬥。奮鬥這兩個字太重要了,讀完這本書,你會多了很多正能量。或許是現在的小說動不動就是校園暴力啊面啊。所以這本書,就像是冬日裏的一縷陽光,默默催動着你。我覺得這書逼那些所謂的心靈雞湯強多了,它沒有那些陳腔濫調,只是無聲的激勵着自己。因此,就如同“平凡的世界”的奮鬥精神,在複雜的現實社會中我們要活下就得抗爭,那就意味着不斷地挑戰苦難,那我們才能進取才能活着。

大學生讀書筆記 篇4

對於至今纔讀《平凡的世界》十分汗顏,這又一次強烈昭示了原先書讀得少得可憐,缺課太多。慶幸的是,我終於接觸到了它,不僅僅是接觸,而是被強烈吸引、深深震撼,特別是在逐漸走向成熟、懂得思考的三十六歲,讀這樣一部關於人性、人生、生活、情感的宏篇鉅著,感到恰逢其時。

《平凡的世界》,從一開篇便被吸引住了,平生還從未有一本書能如此強烈地吸引着我。那如潺潺流水般樸實無華的文字,沁人心脾,其間流露出的情真意切的感悟,充滿哲理的思考給我深刻的啓迪,引發強烈的共鳴。無論在哪裏,無論當時當地是如何的喧鬧與嘈雜,只要目光接觸那些文字,情緒情感就會被拉入小說中的那時那境,體會感悟着劇中人物的悲歡離合,爲他們或憂傷或歡欣,或感動淚流或輕聲嘆息或幸福微笑。

讀《平凡的世界》,一是作者文筆自然平實,讓人讀起來非常非常地舒服,不似現在的某些文章故作深沉,表面文辭飛揚,實則提煉不出精髓要義。二是作者對自然環境的描寫細緻入微,而且景物描寫與人物心情、世事變遷相呼應,可謂一大特色。《平凡的世界》十個春秋冬夏,季節流轉,世事變遷,也映襯着人物命運的起起伏伏。三是作者總能在敘述故事情節和描寫人物內心活動時。

自然而然地推出自己對人生觀、世界觀以及人性、情感的歸納總結,恰到好處,發人深省。四是作者在全書的描寫中始終能反映出一種強烈的昂揚向上的樂觀主義精神,可以說,《平凡的世界》是一部人生奮鬥的勵志書。當然這部書包含的思想遠不僅僅是這一點,但於我而言這一點是最深刻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它洋溢着的那種生生不息、執着進取的精神!除了《平凡的世界》,另一本讓我感覺同樣充滿這種力量的是錢文忠的《玄奘西遊記》。

讀罷《平凡的世界》,又看《早晨從中午開始》。一種強烈而深刻的感受,路遙真正是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全部熱情和激情在寫作。他是理想的踐行者,用近乎殘酷的方式、非凡的毅力,身體力行了他關於人生的宣言:“只有在無比沉重的勞動中,人才活得更爲充實。”

大學生讀書筆記 篇5

《平凡的世界》,它的內容如它的名字一樣,這是一個平凡的世界。在作者路遙的筆下鋪展開來,沒有一點的矯柔造作,沒有一點爲了作品而作品的嫌疑。給我們展示了一副普通而又內蘊豐富的生活圖景。一個平凡人的奮鬥歷程,一個平凡家庭的奮鬥歷程,一個平凡人的成長過程,一個平凡家庭的成長過程。

人生來就是受苦的,不同的是有的人受苦多一些,有的人受苦少一些。而面對苦難人們的反映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人會屈服於命運,有的人會堅強地鬥爭,但是更多的是努力戰勝一些,但又因爲退縮而屈服一些,這樣進進退退地過完一生。

我讀了《平凡的世界》,最大的收穫就是,讓我能夠認識到平凡的人的平凡的生活是最偉大的,能夠讓我在努力奮鬥的同時提醒自己保持一顆平凡的心。

勞動着是幸福的,無論在哪個時代。《平凡的世界》正白紙黑字的告訴我們這樣的人生真諦。它響亮的提出,人,無論在什麼位置,無論多麼貧寒,只要一顆火熱的心在,只要能熱愛生活,上帝對他就是平等的。只有作一名勞動者,不把不幸當作負擔,才能去做生活的主人,用自己真誠的心去體驗,畢竟生命屬於我們只有一次。這是一部用生命來寫成的書。

我很喜歡路遙的出發點——平凡的世界。他的世界是平凡的,這只是黃土高原上幾千幾萬座村落中的一座。但路遙卻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比如說孫少平,他受過了高中教育,他經過自學達到可與大學生進行思想探討的程度。作者賦予了這個人物各種優良的品質,包括並不好高騖遠。在路遙的世界中出現的都是平凡的人物,這是在這些平凡的人物裏他描寫着人性中的善與美,醜與惡。在他的世界裏,人的最大的優點就是認識到自己是平凡的。這點從孫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體現,當他得到調出煤礦來到城市的機會時,哪怕他選擇的是煤礦。這不是又無他有多高的覺悟,而是他對自己工作過的地方的熱情和眷戀。他選擇了平凡。

就如薩迦格言所說的,“火把雖然下垂,火舌卻一直向上燃燒”一樣哪怕再平凡的人也應爲其所生活的世界奮鬥!我們都是生活在現實的社會中,芸芸衆生,都是世界的縮影,真善美醜,無不是人間刻畫。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這個年代,我們就要學會適應。

大學生讀書筆記 篇6

有人說,人生有三重境界,這三重境界可用一段充滿禪機的語言來說明,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我覺得自己讀《平凡的世界》彷彿也經歷了這三重境界!

第一次讀《平凡的世界》,那還是在大學校園裏。我幾乎一口氣讀完,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是我許久沒有遇到過的好書,它如此吸引我的原因,我想不外乎兩種感情--親切又激情。

和孫家兄弟一樣,我也是農民的孩子,自卑又自尊,平凡卻又渴望不平凡,努力想讓世人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可是,現實與理想又是那樣的遙遠,情緒不免有些狂躁偏激,而又迷茫,讀完後的我精神上從未有過如此的充實,書中的人物一個又一個地不斷在我腦海中浮現:孫少安、孫少平兄弟倆,金波、田曉霞……哪一個不是透過勞動體驗到了創造的幸福?我覺得這本書是爲我而寫的,他們直面生活,熱愛生活,不斷追求自己的幸福精神,讓我熱血沸騰!

是的,人可以貧窮,因爲我們有時無法選擇;人可以地位卑微,因爲我們也曾經努力過;人也可以動搖,因爲我們無法避免受傷。但是人決不能沒有精神!每個人都像天上的星星,能有名的星星畢竟少數,無需渴望你在他人眼中的亮度,儘管努力發光就好。“火把雖然下垂,火舌卻一直向上燃燒”《平凡世界》就像一隻熊熊燃燒的火把,照亮我前行的方向!讓我懂得:人們總會在許多地方遇到坎坷和磨難,但是,只要認真面對生活,努力過好每一天,那麼,在平凡的世界裏,也會有不平凡的的人生。

景色唯美!“人們驚異地發現,街頭和河岸邊的柳樹不知不覺到抽出綠絲;桃杏樹的枝頭也已經綴滿了粉紅的花蕾。如果留心細看,那向陽坡的枯草間,已經冒住了一些青草的嫩芽。同時。

精神唯美!努力奮鬥、執着追求幸福的孫少平,不甘人後、勤勞致富的孫少安,死於洪災的省報記者田曉霞……這些可歌可泣的勞動者們就是在路遙筆下顯得豐滿而又光彩照人。

愛情唯美!少安的農村愛情,淳樸務實;少平的現代愛情,浪漫悽美;田潤葉的愛情,曲折美滿;田潤生的愛情,超凡脫俗……包羅萬象的愛情,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滋味。

大學生讀書筆記 篇7

依稀記得第一次知道《飄》這部作品是我在上高一的時候,看着同學拿着那麼厚的一本書在看,我不由的傻了眼,被那麼厚的書給嚇到了,但當我被告知說這本書的內容很豐富,很有哲理的時候,我卻又不由自主的捧起它,細細的閱讀了好久好久……

《飄》是美國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的作品,是一部具有浪漫主義色彩、反映南北戰爭題材的小說。這本小說所塑造的人物頗多,人物的形象也非常豐富,每個不同的角色給人精神上的鼓勵也不同,正如主人公斯佳麗身上表現出來的叛逆精神和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精神,一直令我們每位讀者爲之傾心。

當現在的我提起筆來寫這篇小說的讀後感時,思緒不由得把我帶回三年前看這部小說的時候,女主角斯佳麗的形象也忽然間浮現在眼前。我對斯佳麗始終持有一種敬佩之情。在美國南北戰爭發生的時代,戰爭,硝煙改變了當時美國人民的命運,但也是在這時候,戰爭讓一羣女人勇敢地站了起來,她們變得很堅強,在戰火和硝煙中捍衛着自己國家的土地,尤其是斯佳麗,她更是秉承着不屈服的的精神去承受戰爭給她的生活帶來的各種變化,這也是給我感觸最深的一句話。

斯佳麗在面對因戰爭而變幻的生活時的勇敢,無疑是我們現在在校的每個大學生應該好好借鑑和學習的。在戰爭中,大火燒了她的莊園,她以前一切美好的生活也隨着熊熊的大火而消失殆盡,留下的只有一片令人絕望的黑色焦炭。更糟糕的是,就在這時,她還要承受母親病逝,父親發瘋的痛苦。在這關鍵的時刻,她並沒有退縮,而是勇敢,堅強地站出來擔當起整個家庭的責任,表現出令人震撼的堅強的一面。她是如此的獨立特行,她果斷的選擇迎接困難,擔當責任。這不禁讓我拿之與現在的我們進行對比,試想一下,現在的我們生活衣食無憂,有着良好的受教育環境,但是當生活給我們輕輕地一擊時,卻有多少人叫苦連天,承受不了,抱怨上帝的不眷顧?

又有多少人可以站出來說,我要是也遭遇到這種情況,我也可以像斯佳麗一樣以樂觀積極的心態去面對?21世紀的生活在給我們安逸舒適的環境的同時,無疑也在慢慢抹殺掉了我們心中那深藏的堅強的一面。多麼可悲的事情!

大學生讀書筆記 篇8

《情人》給人帶來的持久曠達的感覺,並不在故事本身。這是很多人都會忽視的一點。我認爲它的妙處在於環境氣氛的設定及主人公內心情感的表現。因爲故事不過是平常的,相愛卻不能在一起的兩個人,俗套又乏味。

湄公河,越南。顛簸的汽車穿過熱帶長長的椰林。正是暑熱難耐的時候。她戴着不相宜的男士呢帽,才十五歲的身子顯得幼小而堅毅。白色連衣裙,鑲金邊的鞋子,長長海岸線平凡的身影。而他,頭髮油亮地捋在後邊,筆挺的白色西裝,來自中國北方,是湄公河邊難有的有錢人。他與她,來自不同的國度,有着不一樣的膚色,在包含了形形色色人羣的越南彼此遇見。沒有王子公主般的美妙。那是一種充斥了社會聲響的邂逅:岸邊長長的號角聲,工人搬運留下各種迷朦的煙塵,裝滿貨物轟轟烈烈開向前的車子......

其實那也不算是驚世駭俗的愛情。混跡於亂世,不相稱,這纔是他們愛情的標誌。所以,離別是一定的。美妙愛情是屬於最不圓滿的。彷彿是由來已久的定律。

而內心的傷痛也是由來已久的。

法國少女卑微的身世。沒有父親的依靠,有的是自私卑鄙的母親,和母親如出一轍的大哥,唯一心懷善心卻懦弱早逝的小哥哥。沒有愛,充斥生命的是別人的忽視和並不軟弱的內心。一切前景的鋪設,都在情人到達之前。只等着故事繼續展開下去。

他在初遇她的時候說過,他的父親在母親去世之後,十年來一直躺在牀上,處理事務也是如此。

這是她所不瞭解的。那個神祕的國度,一直沒有出現在他們的交談裏,愛情裏,生活裏。卻像不能阻隔的湄公河,真真切切地存在在生命裏,存在在這個男人的血管裏,臉龐上。她是時時都面臨着這樣的別離,哪天,那個國度會召喚着他回去,回到本應該的軌道上。

這一天總算是來到,預定的結局,顯而易見的未來。她爲她奉獻了一張永不會再回歸年輕的臉龐,奉獻了自己所有稀薄的希望。最後只化作遙遠東方一場喧鬧的喜宴。

歷史的車輪滾滾前進。都老去。其實情人,只是年少時伴隨內心的一個夢,虛幻而美麗。

大學生讀書筆記 篇9

用了一下午的時間讀完了《大學生的墳》,彷彿又看見了六哥站在演講臺上犀利的英姿。聽六哥的演講,看六哥的書,都會給我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大學是一座墳,那裏埋葬着許多人。六哥提到,迷茫在大學裏氾濫成災。很多時候,我也發現,老師在課堂裏上課,自己的思維卻早已不在這裏了,下意識地看了看教室裏其他人,坐在前面的還在認真地聽講,其他人不是在睡覺就是在玩手機,我想:這些人已經不單單是迷茫了,那是墮落!是頹廢!如果把頹廢定義爲死亡的話,那大學簡直就是一座亂葬崗!

還有一些同學,把大量的時間花在英語上,六哥說他們是跟四六級同歸於盡的一批人。花費了大量的時間,甚至犧牲了自己的專業課,就只換來了一本四六級證書,難道畢業後去應聘,去創業,別人會因爲你有一本證書就讓你衣食無憂嗎?能讓你吃飽飯的,永遠是那些你不重視的軟實力!

還有那些盲目考研的人,確實有些學術型人才考研是合理的,但更多的人卻是在盲目考研,因爲他們身邊的人都在考研或父母讓他們考,我很想問一句你是給自己還是給別人考?你適合考研嗎?在我看來,這些人其實是最沒責任心的!因爲他們的所作所爲本質上就是一種逃避;因爲他們不敢面對畢業後走上社會的壓力所以選擇考研後再苟延殘喘幾年;因爲擔心找不到工作而拼命地考考考,用那些並沒什麼用的證書來麻痹自己,遮掩自己可憐的自尊,以爲高學歷可以讓自己與衆不同。在六哥的引導下講解了軟實力我才明白這個社會需要的是什麼,才明白這些人有多可悲!

再說我自己,其實大學以來,我的成績也算不錯,也曾自以爲是過,但聽了六哥的講座,聽了六哥談技能能力,軟實力的重要性時,我卻深深地感到其實我什麼都不會,除了那點沒什麼意義的考試成績,考評成績外,我還剩什麼呢?因此,我發現其實我是個失敗者。古人言,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我今天的安逸換來的是我明天的無能,這樣的我,憑什麼去和別人競爭一個好的工作崗位?又有誰會來爲我的無能買單?

所以,我想在我還沒有被埋進這個墳墓的時候掙脫出來,規劃自己的人生。在未來能理直氣壯地說:這些年,我不後悔!

大學生讀書筆記 篇10

人們都說馬克·吐溫先生是個幽默大師,又很會諷刺社會上的各種事。

讀了他的《百萬英鎊》後,我忍俊不禁,放聲大笑。讀了這個讓人哭笑不得的小說,我也看見了那令人哭笑不得的社會。在美國舊金山的一個小辦事員出海遊玩,因故迷失方向後,幸被輪船遇救,然後隨船來到英國倫敦。他身無分文,特別孤獨,兩個富有的兄弟借給了他一張一百萬英鎊的支票,並以他在三十天內不將一百萬的支票兌換成現金而能否活下去打了一個賭。在小說的結尾,小人物不僅活過了三十天,並且利用這張百萬英鎊發了一筆財,還獲得了一位小姐的芳心。但由始之終從來沒兌換過這張支票。小說透過小辦事員的種。種“歷險”嘲弄了金錢在資產階級社會叱吒風雲、呼風喚雨的作用。當時社會上的拜金主義思想,當時的人們都太看重金錢了,錢!竟然成了可以衡量一切的標準!爲了錢,他們可以放棄一切,放棄地位、家人、職業……

拜金主義思想是可恥的,不勞而獲更加可恥,因爲世界上還有很多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很多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東西,金錢不是萬能的。之所以那個年代社會腐敗,和這些見風使舵的人們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我們這個年代,也有。一次,我看到路邊有一個滿臉是鬍子的乞丐,正在低聲乞求人們:“我好幾天沒吃飯了,誰給點錢——謝謝,謝謝,祝您全家安康……”

一個時髦的男青年正領着一個時髦的女青年走過,一看到那年過花甲的乞丐,便一下子皺起眉頭,繞得遠遠的,嘴裏還嘀咕着:“這髒老頭,真是……”我也實在看不慣,也只好繞過了。媽媽說:“倫倫,你去給爺爺點錢吧。”說着,她拿出了兩塊錢,遞給我。我拿着錢,跑到那個爺爺前面很遠,扔了錢就跑,也不管扔沒扔中。媽媽一看我這狼狽不堪的樣子,不禁搖了搖頭。事後,我也覺得這太不對了,但就是不習慣老爺爺渾身的黴味,看不慣他衣不遮體,聽不慣他的外地口音。

但是,我也知道這不至於啊,爲什麼偏要遠離他、躲避他呢?人人都是平等的,不能因爲人們的地位、財富而就去判斷一個人的身價,那就錯了。這種以貌取人的做法難道不是社會的一種悲哀?不是一個值得人們深思的問題嗎?

大學生讀書筆記 篇11

在高中時,政治哲學課學過關於實踐的一些理論,那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觀點,現在經李老師的介紹,又讀了《實踐論》,對實踐又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該文不僅系統的闡述了闡述了理論與實踐的密切關係,同時也對與實踐有關的問題進行了精闢地論述。“實踐,認識,再認識,再實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貫穿這篇論文的主線和內在實質。

實踐是認識的來源,決定了認識,認識又指導着實踐。認識分爲兩個階段: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在認識的第一階段,主要是透過收集資料、進行試驗,然後去粗取精、去僞存真,對事物現象和外在聯繫產生認識,這種認識只是感性的,人們還不能得出深刻的概念,無法給出定論。只有再透過實踐去驗證,得出事物的本質及內部聯繫,才能使認識產生質的飛躍,得出理性認識,這是認識的第二階段。認識的根本任務就是透過事物的現象認識其本質和規律,從而使感性認識上升爲理性認識。

“實踐出真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無不透露着實踐對理性認識的重要性。但實踐的目的並不在於認識本身,認識最終還是要爲實踐服務的,就好比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學習馬克思主義是爲了將其運用到中國革命的實踐一樣,我們學習專業理論是爲了以後工作的實踐。

實踐就是要照搬理論嗎?當然不是。當我們用理論去指導實踐失敗時,就完全否定理論的正確性嗎?肯定不是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但一個理論是否正確是要經過大量的實踐的;同時,在用理論指導實踐時,不能完全照搬,要與實際情況相結合,做到實事求是,否則就犯了教條主義錯誤。

學習《實踐論》,對我們大學生來說是很有用的。就比如學英語,如果你只是會讀會,因爲害怕而不開口說,面對老外是不敢與他們交流(即實踐),你的口語是無法提高的。特別對我們會計專業來說,學好專業知識,沒有實踐經驗是遠遠不夠的,因爲在實踐中會遇到各種書本上沒有的問題,實踐越多,經驗越豐富,對企業財務的把握纔會更到位。

無論做什麼事情,以旁觀者的心態是學不到任何東西的,只有親力親爲,勇於實踐,並在實踐中總結心得體會,再去應用於實踐,纔會有收穫。

大學生讀書筆記 篇12

《奧賽羅》是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之一,它是一部多主題的作品。其中包括:愛情與嫉妒的主題,輕信與背信的主題,異族通婚的主題等等。該故事講述的是:

奧賽羅是威尼斯公國的一員勇將。他與元老的女兒苔絲狄蒙娜相愛。但由於他是黑人,婚事未被允許,兩人只好私下成婚。奧賽羅手下有一個陰險的旗官伊阿古,一心想除掉奧賽羅,他先是向元老告密,不了卻促成了兩人的婚事。在奧賽羅選卡西奧擔任副將後,更加懷恨在心。他在博得奧賽羅的信任後,製造一系列假象迷惑奧賽羅,說卡西奧與苔絲狄蒙娜關係不同尋常。奧賽羅信以爲真,在憤怒中掐死了自己的妻子,當他得知真相後,悔恨之餘拔劍自刎,倒在了苔絲狄蒙娜身邊。

莎士比亞的悲劇總是讓人有一種撕心裂肺的疼痛,而這種疼痛在無奈催生的窒息感的催化下便更加強烈。《奧賽羅》集中表現了奸人教唆下發生的家庭悲劇。忠貞的愛情和殘忍的嫉妒同時強烈的體現於奧賽羅一身。

早在十七世紀下半葉,英國就有人熱情肯定此劇:“從劇情來看,它是一出很好的戲,主要人物描繪的很好,誘惑的場面卓越的顯示了伊阿古惡人的品性。”對於主角奧賽羅的看法通常有兩種:他是位堅強博大和靈魂高大的英雄,其所以殺害愛妻,只是由於輕信,尤其是奸饞者伊阿古過於狡猾所致;另一種是奧賽羅並不那麼高尚,而是自我意識很強和性格有缺陷的人,他是急急不能待的就聽信了伊阿古,責任在他本人。

但我認爲奧賽羅的悲劇源於他那不被人知的脆弱自卑。儘管他擁有偉岸的身軀和赫赫戰功,然而他仍然是一個低等的外族黑人。在外族歧視和等級偏見的社會背景下,有一顆脆弱的種子一直深埋他內心深處。在他眼中,卡西奧就是一個完美的白人男子,所以他輕信了讒言。

“我是一個愛的不智但是愛的很深的人;是一個不容易妒忌,但一旦被人煽動便會糊塗至極的人;一個像寒賤的印度人那樣,把一顆比他整個部落財富更爲珍貴的寶珠隨手拋棄的人……”

看到奧賽羅因悔恨而哭訴的這段話,我感到那來自心底的言語:悲劇的導演者永遠是自己。

大學生讀書筆記 篇13

這本書還是我初中的時候衝着它世界名著的頭銜買的,在上次回老家的時候一併帶回來了。因爲挺薄的,所以便選來看了。封皮內有翻譯及編輯的簡介,說本書描寫了人與自然鬥爭的頑強不息的精神。

但本書,我是邊吐槽邊看完的。

不知道是不是因爲過了十幾年,大家的價值觀變了。特別是前幾天我的朋友圈被北極32°的文章刷屏了,我們知道因爲人類的活動而導致的環境災害一日深過一日,動物們因爲棲息地的破壞等原因,滅絕的越來越多。所以這描寫捕鯨的書,從立意上就已經不得人心了。

整本書的故事情節挺簡單,就是有個船長因爲捕鯨而失去了一條腿,於是他立志找到並殺死那條鯨,最後卻被鯨所殺。

根據作者的經歷來看,本書帶有一點紀實的味道,捕鯨的過程描寫的非常精彩。但是也掩蓋不了我內心的不適。

原來人類爲了鯨油竟可以做出這麼殘忍的事情來,原來真有人會爲了一己之私而不顧其他人。船長因爲被鯨咬掉了一條腿而要找到那條鯨去報仇,好像說得通。等等,鯨有招惹他嗎?鯨在大海里活的好好的,是人類爲了鯨油而挑起的戰火,船長要鯨魚的命,鯨魚反抗而咬掉了他的腿,讓他長個記性,不是很正常嗎?可船長就開始記仇了,再次出海在已經殺死了一隻鯨可以返航的情況下,非要繼續追蹤那條咬掉他腿的白鯨,一定要你死我活才行。他自己要這樣也就罷了,但是船上還有其他船員啊?其他船員憑什麼要爲了滿足他的願望要陪他赴死?其他船員明明可以帶着鯨油回家與家人團聚,卻因爲船長的私仇而葬身大海,值得嗎?

人類在各種自然災害中,頑強生存的精神是值得歌頌的。但是這種主動找死的行爲,主動挑戰自然的行爲,我是不理解也不支援的。

其實人類比起大自然來說,是渺小的啊,爲什麼要與自然鬥爭?我們是這地球的一部分,不是地球的主宰,不管是白鯨還是什麼,都應該有他們生活生存的空間。而爲了自我生存去剝奪其他物種在這地球生存的空間和權利,是極度自私的行爲,而人類自己會在將來的某一天品嚐到自己行爲的後果。

最後引用一句:沒有買賣,就沒有殺戮。

大學生讀書筆記 篇14

剛開始時,當我看到這個書名我就感覺到了這本書的分量,當我通讀全書之後我漸漸瞭解,方似乎比較刻板,或許就是指的是做人的正氣和優秀的品質,而圓則更加有流動性,就是處世老練,圓通,善於使用技巧的方面。

我的某些的思想觀念也受到了這本書的影響。作者的許多想法是我們曾經在生活中遇到,但又錯過了的總結,因爲閱歷和思想高度的問題,我們往往剛剛涉及到生活的本質,變放棄了進一步挖下去,而作者則替我們進行了生動形象的總結。

文中有這麼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要想事情變得更好,先讓自己變得更好成功不是追求得來的,而是被改變後的自己主動吸引來的。”“如果你對現在的生活不滿,覺得自己不快樂、不幸福、不成功,想改變現時的狀況,其實你完全可以做得到,你是你自己的主人,只要你改變你的思想,用另一種眼光看問題,你就能改變這一切。”“我們很難改變別人,我們只能透過改變自己來影響別人;我們更不要抱怨別人,我們只有透過讓自己變得更傑出來征服別人。”的確,在生活當中,每每遇到事情時,我們都希望是別人改變來順應我們自己,卻從未想過這樣只會傷害到彼此。我們應該做的是學會改變自己,以使得自己和周圍的人都感到快樂。

“你覺得自己是一個有價值的人,你就會變成有價值的人,做有價值的事。自信會使你創造奇蹟,古往今來,每一個偉大的人在其生活和事業中,無不是以堅強的自信爲其先導。只有相信自己,才能激發進取的勇氣,才能感受到生活的快樂,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潛力。信心會爲你帶來活力,煥發光彩,使你的談吐灑脫、大度,產生一種不知不覺中感染人的魅力;而喪失信心,會使你顯得暗淡,不能充分發揮水平。”的確,如果我們沒有戰勝困難的自信,我們終究會被打敗;如果我們沒有成功的自信,我們很難有勇氣堅持前行。懷着一顆自信的心,我們才能堅持不懈的努力、奮鬥。

書中的有些語句像指明燈一樣照耀着我們的生活,往往在很多時候都被忽略,其實如果當我們在迷茫的時候想起作者的教導,我們的思維應該會變得明朗一些。

大學生讀書筆記 篇15

幾乎是一氣呵成看過了這一部鉅著,似乎很深奧。又卻讀懂了什麼。精神的復活,似乎比失去了的一切更感到有好處。

一個純真完美,以前對生活和生命充滿了完美期盼的青年人。在混混沌沌的上流社會中墮落於花天酒地。一個美麗純潔的姑娘,在長達八年的生活中墮落。他們似乎是能夠就這樣生活下去的,他們也許能夠滿足生活中自己那種種簡單的快樂。但當兩人在審判瑪斯洛娃的法庭上相遇時,涅赫留朵夫再也不能夠心安理得地應對他以前傷害過的瑪斯洛娃直視他的眼神。似乎是靈魂的反省,兩個人在重逢時,眼神中充滿了疑惑。那個少年,成爲了一個漂浮在上流社會中的“老爺”,那個姑娘,成了一個來源賣弄風情的“窯兒姐”。涅赫留朵夫此時感受到了他以前給予他多麼大的傷害,他的靈魂揹負了沉重的罪惡感。在一次次探訪監獄的過程中,他證明了太多的不公平。當他把自己的土地廉價分給了農民的時候,他收穫的是農民懷疑的眼神,貴族們疑惑的言語;當他決定與瑪斯洛娃結婚以洗清自己罪惡的時候,他的得到的是親友們鄙夷的眼神,衆人以爲不可理喻的迴應。他應對這一切困惑了,所有他的精神世界裏認爲正確的事務無一例外的遭到了鄙薄。然而貴族社會所推崇的卻只是花天酒地與吃喝嫖賭。一百多個年輕力壯的青年人只正因把身份證弄錯了就被關押到臭蟲漫天,疾病四溢的牢中。

但涅赫留朵夫在茫然中也看到了期望,瑪斯洛娃的改變。讓他足以拋棄官場的地位與金錢的誘惑,他的精神復活了。瑪斯洛娃也改變了,她爲了不連累涅赫留朵夫,理解了政治犯西蒙林的求愛。

愛過,懊悔過,反思過,最終,他決定,他復活,他重生,他在紛雜的社會中找到了他道德的衡量準則。也許涅赫留朵夫追求的不僅僅僅是瑪斯洛娃,在這條尋求重生,精神復活的道路上,他見到了,他做了,他去用心的改變了。那夜,涅赫留朵夫花了一整夜讀福音書,那以前是他看不懂的教訓。經歷了這一切,他這次突然看懂了聖經的教訓,並且發此刻其中有他務必的、重要的、且是喜悅的東西。

去追尋,也許受用的不知是追尋最終得到的。還有這一路上看到的。

大學生讀書筆記 篇16

十月,金秋送爽的日子。我在這個季節裏讀了《格林》中的《白雪與紅玫》,並領悟到了一個深刻的道理。

《白雪與紅玫》主要講了兩個女孩兒,白雪和紅玫,救濟了一頭黑熊,並讓它在家裏住了一段日子。後來,黑熊走了,兩個女孩又發同情心三次救了一個脾氣暴躁的小矮人。就在第三次,小矮人不停的咒罵兩個女孩兒的時候,黑熊出來了,並打死了矮人。這頭熊突然變成了王子。原來是矮人是妖術變得。後來,兩個女孩分別嫁給了王子和他的哥哥,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讀完了這篇文章後,我就在思考一個問題:是什麼原因使這兩個原本平凡的女孩變得這麼幸運?想了半天后,我終於得到了一個結論:是她們那顆善良的心幫助了她們。如果不是他們的同情心,也許就沒有後來那幸福的結局了。所以說,人必須具備的就是一顆善良的心,這顆心在幫助了別人後也同樣會幫助我們自己,何樂而不爲呢?

我以前也聽過一個故事,講的是一個強盜在火車上搶了一個人的錢包,被乘警發現了,於是他連忙逃走。等到了最後一節車廂時,他被逼得無路可逃,便抓過來了一個人當人質,準備跳車。正當他往窗邊退的時候,那個人猛地叫了起來,原來那是一個準備回老家的孕婦,她的臨產期到了。這時候,那個強盜猶豫了,一邊是監禁,一邊是一個幼小的生命。終於,他投降了。事後,那名乘警說,強盜還真是幸運,他要跳車的地方,兩邊是深不見底的大峽谷。這又一次反映了幫助別人=幫助自己。

當然,我們也不要使我們的同情心過於氾濫,導致該幫的幫了,不該幫的也幫了。那樣的話,只會使你落下一個不好聽的名號:共犯!

想象一下,如果世界上沒有“幫助”這個詞,那我們將生活在怎樣的黑暗之中呀!人們整天陰着一張臉,笑容彷彿已被從靈魂中吸走,只剩下一副軀殼。在上司面前纔會露出一點點僵硬的笑容,我們自己因爲不幫助別人而得不到一點幸運。可怕,太可怕了!

幫助別人,是生活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幫助別人,是我們人生中最好的一位老師;幫助別人,是幸運的前提;幫助別人,是我們每一個人必備的原則!

大學生讀書筆記 篇17

我讀了一本書叫《格林》,格林童話的故事豐富多彩,我每次有空的時候我就拿起格林童話讀的,我有一次的夜晚,我拿起格林童話到我房間讀的津津有味媽媽叫我睡覺我就睡了,但是,她沒有發現,我偷偷的在看,讓後,我就慢慢的睡着了。我最喜歡的是裏面有篇文章的題目<<叫窮人和富人>>以及《狼和七隻小羊》這個故事。說的是一位上帝來兩戶人家投宿的故事。

他首先來到富人家。富人說家裏堆滿了蔬菜和糧食,融不下上帝,把上帝拒千里之外。後來,上帝又來到窮人家,窮人很客氣的把上帝的請到了家裏,他還把好吃的東西拿出來和上帝一起分享,上帝給了窮人榮華富貴。富人知道了上帝給了窮人家那麼多榮華富貴,他開始嫉妒起來,並想自己也能得到這些財富,富人絞盡腦汁的開始想辦法,而換來只有痛苦和折磨。他最後除了煩惱、痛苦、咒罵和失掉一切,別的什麼也沒有。而窮人夫婦則過上了快樂、安靜的幸福生活。

這個故事讓我體會到了,做一個人,不能好吃懶惰,也不能貪富妒貧。不管你遇到什麼樣的人,做什麼事,首先要認真的去思考,做出來的結果纔會讓大家滿意和認同,不能盲目的去斷定一件事的結果。

《狼和七隻小羊》這個故事這個故事主要寫了一隻狼來敲門,小山羊一聽大灰狼粗啞的嗓音就沒開門,第二次狼用白麪粉塗在腳上,

捏着嗓音,小山羊門正等着媽媽,等的很心急呢,他們一看到白色的腳,以爲真的是媽媽回來了,馬上開啟了門,狼把它們六個全吃了,只有小七躲了起來,媽媽回到家一隻小羊也沒了,後來找啊找啊,最後找到了小七,小七對媽媽講它們幾個全被大灰狼吃了,媽媽帶着小七一塊到山上救了大家。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什麼事都要專心仔細的動腦思考,不能盲目的相信別人。

我喜歡《格林》這本書。他給我帶來了快樂,而且還給我帶來了豐富的童話知識。

《漁夫和他的妻子》的故事告訴我們做人不管在什麼時候都不能貪心,否則會變的一無所獲;《青蛙王子》的故事叫到我我做人要誠實守信;,《小紅帽》的故事則讓我看到人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還是做好人好;《白雪公主》這個故事則告訴我人類不能有嫉妒之心……

《格林》中的故事太精彩了,我特別喜歡。

大學生讀書筆記 篇18

有一位王子,本來過着十分幸福美滿的生活,災難突然降臨,上天將他逼上了一條復仇之路,他就是丹麥的王子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是著名劇作家莎士比亞的代表作之一,這次讀完之後,頗有感觸。

《哈姆雷特》講述了一個丹麥王子十分悲慘的`復仇故事。哈姆雷特是丹麥的王子,他的父親是丹麥的國王。不幸的是,他的父親被他的叔父毒死了,奪走了王位。不久後,他的母親也背叛了他的父親,嫁給了他的叔父。一下子,哈姆雷特身邊所有的人,包括他的母親,同學,朋友。甚至他的愛人歐菲莉亞都差點成爲了他叔父對付他的工具。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哈姆雷特毅然選擇了復仇這條艱辛的道路。

這雖然只是一個故事,但卻折射出一個最現實的社會現象。雖然說,現在已經是現代社會,不再是以前的那種封建社會了,總是發生着這種帝位之爭。可是,我們又有誰能否認,現在就沒有這種“戰爭”呢?

我想,答案也許是沒有吧!只是,昔日的“帝位”變成了今日的“帝位”,金錢,權利罷了!現在這個社會已經物質化,還有什麼真情可言呢?存在的只有利益。每個人都在想方設法地去贏取自己的利益,即使是朋友之間,親人之間。現在,人與人的心相隔太遠了,人之間的情感也被沖淡了,被利益沖淡了。親情還是利益,我想現在的人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後者吧!

我曾在電視上看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老人,辛辛苦苦工作了一生,賺下了較爲豐厚的家業。在他七十歲的時候,拿出了自己的積蓄爲兒子買了一套房子!但他的女兒見此就不肯了,她說:“同樣是子女,爲什麼我就沒份?我也要得一半”。爲此,兩兄妹不停地爭執,甚至還鬧上了法庭,老人見了十分傷心,被自己的女兒給活活地氣死了!大家也許還不知道,他的女兒亦是十分的富有,不但已經有了一套很大的房子,還買了一部幾十萬的小車。可是,她就是要爭得那點利益,結果將自己的父親給活活地氣死了!

也許,這就是生命之悲吧!現在,人們的心靈都被這利益的灰塵給矇蔽了。人們只是看到了眼前的這點蠅頭小利,而忽略了真正珍貴的親情,友情。

不要再讓這樣的生命悲劇發生了!

大學生讀書筆記 篇19

其實,說來也慚愧,知道稻盛和夫老先生也就是今年年初的事,還是從朋友圈裏轉來的一篇文章看到的,任正非:你不瞭解稻盛和夫!據說稻盛哲學已經熱了好幾年了,我真是後知後覺呀。

或許是吸引力法則,在喜馬拉雅聽完了Fiona2014年錄製《活法》完整版,稍帶她自己的解讀,然後在Kindle看完了《幹法》,最後決定再買本《活法》書,本意是來寫讀書筆記加深印象,我看跟抄書也差不多了。這書畢竟不是故事書,但是也別擔心,也不是很多說教,稻盛老先生自己的親身體悟或者肺腑之言呀,句句都是實戰實踐提煉出來的寶石呀。

娟姐不怎麼翻成功學,也不看心靈雞湯了。好吧,暫且把我看的書歸到“人性成長”吧。

筆記已經做到第十篇了,由追問人生的意義出發,人生哲學(方程式),再到後面很大篇幅提及的是人生成功的方法或者步驟,由稻盛老先生自己體悟及實踐一個腳印一個腳印踏出來的書會踩到我心窩裏去了,我深深體會到每一個字句的分量,都不是說說而已,都是心血汗水的結晶。稻盛老先生的人生哲學非常具有佛家大愛,修爲也是一般人難以企及,就我們所認爲他成功的一生來看,老先生也只不過是歸爲:提升心性,磨練靈魂;保持做人的正確的準則。

我以狹隘世俗之念想,結合看過的所有的通往成功的不二法則,總結如下:

(成功:可以說是實現願望,不確定是否包括實現親密關係)

首先:你得想(想得夠深、夠誠、夠細緻、夠具體、夠形象)

其次:你得堅信(持之以恆地想,廢寢忘食地想)

最後:你得行動(日復一日,堅持不懈,每個瞬間的努力,不斷精進)

很多成功學的書籍甚至包括我,也可以借鑑寫出這麼一大篇,甚至更動聽更雞血更勵志的宣言,但是,然而,可是,BUT:

任老先生說:你不瞭解稻盛和夫。京瓷在十年如一日在精密陶瓷(氮化鎵)上的精進,引領並極大推動通訊業和互聯網的發展。

真正的企業家都知道抱元守一,聚精會神,全力以赴去創造獨一無二的產品。他們看清說法,而重在打磨產品一剎那一剎那的精進。那裏既是原點,又是終點。

而偷懶者,卻只要說一些說法和概括。結果,抽離產品載體,所有的說法最終都只是說法而已!只說不練久了,就是騙子!

大學生讀書筆記 篇20

《人爲什麼活着》,一本稻盛和夫探析經營哲學的書,卻滲透了很多人生哲學。其實也是在後來才明白,或許這本書,它本來應該取名爲《人應該怎樣活着》。

人爲什麼活着?應該怎樣活着?其實在某些方面,這兩個問題的答案是可以互通的,雖然到目前爲止,我還沒法準確地面面俱到地回答。但看完這本書,至少有一個原先就有的觀點被再次鞏固和強化,那就是:勤奮努力地工作,用樂觀積極、與人爲善的心態好好活着。

首先一點,勤奮。按稻盛和夫書中的定義來說:勞動的目的不應僅取得糧食、免於飢餓,也是爲了鍛鍊人類的心智,如果每個人都勤奮努力,就能夠培養出美好的心智,讓人變得更完美。

我認同這個觀點,我們都不完美,但都可以努力讓自己更完美,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我想,努力勞動在給我們帶來物質回報的同時,確實帶來了精神上的收穫,雖然在勞動的過程中,我們不免抱怨、煩惱,心情鬱悶,但當事情過去後再回頭看,或許這其實也是一個修煉心智的過程,正是因爲有好多好多這樣的抱怨和煩惱,我們才逐漸變得成熟,變得穩重,變得能獨當一面了。

當然,努力工作的過程中,我們也該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與人爲善。稻盛和夫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都要保持謙虛真誠的態度,儘量少摻雜個人主觀意識,秉承他人之心看待所處的局面。拿我們的工作來說,總有人抱怨廣告佔用了太多版面,也聽人說誰踩了誰的線,是誰在本該截稿的時候還沒拿出稿子來,或者是誰不管稿件內容如何就只管把自己的稿子放在頭條位置……這樣的情況我們幾乎天天碰見,摩擦也不少見。但如果在摩擦發生之前,我們可以嘗試着將心比心,或是設身處地,有些摩擦和爭議說不定就能避免。

正如稻盛和夫所說,當一個人低落的情緒也會對一個人的健康造成很大的損害,樂觀地看待每一件事情,不論結局如何,最起碼我們贏得了經驗和保持樂觀的心態,因而心懷感恩、欣然接受這個考驗。換句話來說,事已如此,生氣並無用處,又何必拿別人的錯懲罰自己?所以,還不如一笑而過。

大學生讀書筆記 篇21

上師範的時候現當代文學老師就給我們推薦過餘華的《活着》一書,當時看了一部分,覺得不是很喜歡,太過壓抑和苦悶,今天回想起來也許是年紀和閱歷的原因吧。今年寒假開始的第一天去逛書店,準備買一些書打發寒假單調枯燥的生活,很巧,一眼就看到了《活着》,於是,上學時候的美好記憶被勾起,毫不猶豫買下了它。

回到家,從五六本書中間抽出《活着》這一本,躺在牀上,用了三個小時的時間,一口氣將它讀完。說老實話,我讀書比較慢,喜歡邊讀邊品,看看作者的語言妙在何處。可是讀這本書的時候感覺完全不一樣,它的故事情節非常緊湊,環境描寫、心理描寫等細膩的句子很少,作者餘華的敘述手法非常直白樸素,沒有任何的煽情。在他的筆下,人物在動物本能和人性之間苦苦掙扎,主人公福貴經歷的每個悲劇都是痛苦的,中國過去六十年所發生的一切災難,都一一發生在福貴和他的家庭身上,接踵而至的打擊令我在讀的過程中都感覺透不過氣來,有一種欲哭無淚的感覺,正如美國《西雅圖時報》的評論所說——“《活着》是一次殘忍的閱讀”。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沒有那種功力去評論《活着》在當代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除了看過作者餘華的幾篇不同版本的自序外,也沒有認真查找資料研究過作者。但我分明看出了本書給讀者提供了一種理念,即如何生活,如何在困境中求生的理念。主人公福貴雖然有着種種惡行,但是在文革的大背景下還是學會了如何生活。且看小說的結尾,那可真叫人難忘。敘述者看着老人和他的牛,一隻名字叫福貴的牛,在暮色蒼茫中慢慢消失,留下他獨自一人:“我知道黃昏正在轉瞬即逝,黑夜從天而降了。我看到廣闊的土地袒露着結實的胸膛,那是召喚的姿態,就像女人召喚着她們的兒女,土地召喚着黑夜的來臨。”這樣的結尾有什麼寓意呢?餘華在日文版自序中的最後一句話也許會給我們啓示:“我知道福貴的一生窄如手掌,可是我不知道是否也寬若大地?”

我們的一生也窄如手掌,可是我們能否讓它寬若大地呢?我們該以怎樣的方式活着呢?我想,讀完《活着》我們是該思考活着的意義以及如何活着。

大學生讀書筆記 篇22

我見到的第一個人形容枯搞,雙手和臉都像煙一樣的黑,頭髮、鬍子很長,衣衫襤褸,而且有幾處被火燒糊了。他的外衣、襯衫和麪板全是一種顏色。

八年以來他都在埋頭設計從黃瓜裏提出陽光來,密封在小玻璃瓶裏,在陰雨溼冷的夏天,就可以放出來使空氣溫暖。他告訴我,再過八年他毫無疑問可以以合理的價格供給長官的花園足量的陽光;可是他抱怨原料不足,請求我捐助點什麼來鼓勵發明的才能,特別是因爲在這個季節黃瓜價錢特別貴。我送了一份薄禮,好在我的貴族朋友特意爲我準備了足夠的錢,因爲他知道他們慣於向參觀的人要錢。我走進了另一間屋子,但是馬上就要退出來,差點兒被一種可怕的臭氣薰倒。我的嚮導催促我走進去,悄悄地告訴我:不要得罪他們,他們會恨你入骨。因此嚇得我連鼻子都不敢堵。這個房間裏的設計家是學院裏資格最老的學者,他的面孔和下巴都是淡黃色的;手上、衣服上都塗滿了污穢。我被介紹給他的時候,他緊緊地擁抱了我,當時我多麼想找一個藉口謝絕他這種親熱的禮儀啊。他自從到科學院工作以來,就是研究怎樣把人的糞便還原爲食物。他把糞便分成幾部分,去掉從膽汁裏得來的顏色,讓臭氣蒸發,再把浮着的唾液除去。每星期人們供給他一桶糞便,那種桶大約有一個布利斯脫酒桶那麼大。還有一位最巧妙的建築師,他發明了建築房屋的新方法,就是先從屋頂開始建築,自上而下一直蓋到地基。他的根據是他的辦法和兩種最精明的昆蟲——蜜蜂和蜘蛛——的方法相同。在另一個房間裏,我非常高興地看到一位設計家想出了一個用豬來耕地的方法。這個方法不用耕具、牲口和人力,只在一英畝的田地裏,每隔六英寸,在深八英寸的地方埋上許多橡實、棗子、栗子和這種動物愛吃的其他榛子和蔬菜;然後把六百頭或者更多的豬趕到田裏去。幾天以後爲了找尋食物,它們就會把土全部掘起,不但適於下種,而且拉了滿地的屎也上好了肥料。

雖然經過實驗,他們發現費用太大,也太費事,而且幾乎得不到什麼收成,但是大家都認爲這種發明毫無疑問是大有改進的可能的。

大學生讀書筆記 篇23

在社會大變革時期,曹七巧作爲那個時代的負荷者,深陷在本我與自我衝突的旋渦裏,一步步地走近黃金的枷鎖,最終被套牢,進而變態,並用黃金的枷角劈自己身邊最親近的人,更進一步的加劇了其人生的悲劇色彩。

傅雷稱《金鎖記》是現代文壇最美的收穫,曹七巧更是近代文學人物長廊中刺眼的形象。張愛鈴曾說“我的小說裏,除了《金鎖記》裏的曹七巧,全都是些不徹底的人物,他們不是英雄,他們可是時代的負荷者。”曹七巧就是這樣一個徹底瘋狂、負荷着時代並逐步走向悲劇的人物。他們不是英雄,他們可是時代的負荷者。”曹七巧就是這樣一個徹底瘋狂、負荷着時代並逐步走向悲劇的人物。

金宏達在《平視張愛鈴》中指出:“曹七巧的原型是李鴻章的第三代中的李國熊的安徽鄉下妻子—三媽媽(張愛鈴這樣稱呼她)”,把經過經過藝術加工的“三媽媽”—曹七巧的人生分成三個階段來闡述其由天使變成惡魔的悲劇歷程,即做姑娘時期、嫁入姜家至分家時期、分家以後,揭示本來單純善良的曹七巧如何發展到被黃金的枷鎖鎖住,最後用枷角劈人的悲劇的過程。

傅雷在《論張愛鈴的小說》中也指出:“愛情在一個人身上得不到滿足,便需要三四個人的幸福與生命來抵償”。曹七巧做了情慾的俘虜,代情慾做了劊子手”。曹七巧自己沒有得到幸福,就變態地去毀兒女的幸福。沒有悲壯,只有蒼涼。悲壯是一種完成,而蒼涼是一種啓示,可啓示對這個家有什麼用呢?家本來是心靈的港灣,而在曹七巧做主的家裏,沒有一絲的溫暖的氣息,不僅是給不了最親近的人心靈上的安慰,反而是一張恐怖的大黑網,使在這個家裏的人窒息,每一個家人都是她宣泄這麼多年來在姜家受的委屈的對象。

“三十年來她戴着黃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殺了幾個人,沒死的也送了半條命”,不知道曹七巧的心裏有沒有後悔的念頭,可她只能說我已經回不去了,劈死的,劈的只剩半條命的也回不去了。

轉型中的洪流中,被吞沒的又何止是一個曹七巧,雖已成過去,可我們的身上或多或少都有點曹七巧的影子,也許只是我們不再是以被黃金鎖住,用金鎖劈人的形式表現出來罷了。

大學生讀書筆記 篇24

中國歷史上草根出身的開國皇帝除了明太祖朱元璋,就是漢高祖劉邦了。

劉邦是個無賴,除了吃喝嫖賭,好像會的也不太多,就是愛交朋友,著名的蕭何、曹參、樊噲、夏侯嬰就是那個時候結交的狐朋狗友。這說明,位子決定腦袋。在小小縣城裏,像蕭何這樣的大才子,還不是當個普普通通的小吏?但就是他輔佐了劉邦,開創了大漢天朝。還有韓信,劉邦認識他的時候,他僅僅是在項羽帳外手拿着戟看門的人,被張良相中後,指揮千軍萬馬,打敗項羽。我想,當時項羽打死也不會相信,他軍中一個小小的看門人竟然有如此大才,並且是要了他老命的大才。

劉邦從小就有不凡的夢想,總是守着人數他大腿根內側72顆黑痣,來說明他的命是老天眷顧的。且不說這動作是多麼的噁心,但一直堅持夢想,並且努力的去實現,這點是成功者永遠不變的特點。

劉邦會用人,所以,他麾下有那麼多的良才,也就是用了這麼多的良才,他整個團隊的實力大增,並且實現了霸業。我記得當年在製藥廠的時候,營銷經理給我們做培訓的時候曾說過一句話,當區域經理,既要有霸氣,也要有匪氣,這好像說的就是劉邦。劉邦有霸氣,否則無法成就霸業,但他同時也有很多匪氣,即利用知識分子,又侮辱知識分子,讓清高的知識分子無法清高。他遇到自命不凡的,先來個下馬威,然後再啓用,這就是管理之道。

劉邦當皇帝也是逼出來的,他也沒想到自己能當皇帝,下一個時間段自己的命是否在還屬於未知呢,還怎麼當皇帝?他當皇帝的野心是一個一個勝利所累積成的。所以,很多做大事的人不會考慮太多,有了詳實的計劃,勇敢的往前衝就夠了。做大事的野心就在一個一個小小的勝利中形成,原來不敢想的事情也敢做了。盡人事聽天命,別把後路佈置大多。

李清照曾經寫詞來緬懷項羽,說項羽是個大英雄,但是仔細想想,項羽殺人如麻,簡直是個惡貫滿盈的屠夫,而劉邦是個不忍塗炭生靈的賢君。老天給了劉邦天下也是公平的。

劉邦給我了一個啓示,就是做好計劃後要大膽的去做,不要考慮太周全,因爲老天如何安排自己那是老天的事情,不是自己能掌控的。大膽的往前走,或許能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

大學生讀書筆記 篇25

在暑假裏,我一口氣讀了論語這本書,我覺得它裏面所包含的道理實在太深厚了,而且不是一讀就懂,要你細細得去品味,去理解,去閱讀才能明白這其中的含義。

比如: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孔子說:“三個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的老師,選擇他的優點向他學習。他的不好的方面,努力剋制自己。”“子日:‘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意思是:孔子說:“仲由我教導你的知識知道嗎?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種態度就是明智的。”“子日:‘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意思是:孔子說:“我不是生下來就有知識的人,而是愛好古代文獻,迅速而靈敏的學習。”子日:‘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意思是:孔子說:“溫習學過的知識才能更好的領會和理解新的知識,就可以當老師了。”

子曰:"其爲人也孝弟,而好犯上着,鮮矣;好犯上者,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爲仁之本與."意思是:孔子說"他(她)做人孝順父母,尊重兄弟,而喜歡冒犯長輩的人是少見的;不喜歡冒犯長輩,而喜歡作亂的人是沒有的.君子要致力於根本,根本確定做人的道理.孝順父母,尊重兄弟,它是仁的根本.而我卻沒有做到。我經常在飯後就拍拍屁股就走了,從來沒有考慮過父母要洗碗,要工作;我經常在父母叫我去買東西的時候,推推拉拉,不肯去買,從來沒想過父母會傷心;我經常在花錢的時候大手大腳,從來沒考慮過父母掙錢很辛苦……。

自從讀了論語後,我開始理解父母爲了我們,去打工掙錢供我們上學,我們是否應該去好好學習,以此來報答我們親愛的爸爸媽媽呢?我們現在還小,爸爸媽媽不是要我們去養他們,只要我們聽話,爸爸媽媽就會覺得很安慰的了。

父母的用意,父母的偉大!雖然父母時候讓我乾的活比較重,但是他們是爲了讓我體會到勞動的收穫!雖然我犯錯時被他們批評了,但是我不怨恨他們,因爲我知道:他們表面是在批評,但暗中卻是在教育着我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這就是一種愛,這種愛是別人感受不到的愛!

大學生讀書筆記 篇26

想找出一本影響了中國的書並不難,從《詩經》到《易經》從《左傳》到《史記》都影響了中國,但要找到一本能夠長遠地影響中國發展進程並且對中國人的精神品性影響深遠的書,恐怕也只有儒家的經典之作——《論語》。

每個星期的星期五下午,最後兩節課是資訊和《論語》閱讀課,我覺得算是最放鬆的課了吧。資訊課上完後,《論語》閱讀課並不會讓我感到有壓力,老師帶着我們讀論語,釋論語,析論語,並且結合日常生活。論語中大多都非常貼近生活,做人也好做事也罷,都適用至今。

李榮浩的一首歌《年少有爲》中,有一句歌詞是這樣的:“假如我年少有爲,不自卑,懂得什麼是珍貴。”是啊!假如我年少有爲…相信有很多和我差不多大的人,關於這句話都有自己深刻的感受吧。在這碩大的宇宙,我什麼也算不上,我很平凡,很脆弱也很頑強。《論語》中有一則是孔子對自己人生的規劃,“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隨心所欲,不逾矩。”這是孔子對自己的規劃,可我們一介凡人有幾個能做到這樣的。但我們在風華正茂的年代應該根據自身情況確立自己的理想,平凡中亦可活出偉大。

未來好像十分遙遠,但作爲一名高中生,眼下我們每天不得不面對繁重的學習任務,正如孔子的那些弟子一樣,他們每天也像我們一樣。只是他們是拜孔子爲師,主動向學;而我們現在大多是被動學習,疲於奔命。孔子有很多弟子都非常的勤奮,而顏回是最勤奮的那個,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意思是,孔子說:“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一簞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屋裏,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窮困清苦,顏回卻沒有改變他好學的樂趣。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每次讀到這裏,我都會覺得汗顏,那麼惡劣的環境,能樂觀相學。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有顏回一半刻苦勤奮好學,我相信給我們肯定不會差,我想告訴那些和我一樣正在努力的同學們,衆生皆苦,你也不能輸啊。

《論語》在中國甚至世界都是一本極具影響力的書,教會我們很人生的道理,多希望每個人在閒暇之餘都能閱讀閱讀《論語》,學習學習前人的經驗,這樣或許就會讓你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一些彎路。

大學生讀書筆記 篇27

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而在二十一世紀的現代社會,我從它簡潔樸實的文字裏,懂得了很多人生之道。書中讓我感觸最深的一句話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孔子感嘆時光飛逝,感慨人生世事竟像流水一樣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復返。

時間雖然可以很長很長,但也可以很短很短,也有人認爲時間是世界上最無情的事物,不願多等待一秒鐘,可時間就是如此,如果你不珍惜,它不會等待任何一個人,就像高爾基曾經說過:時間是最公平合理的,他從不多給誰一分。人生中我們走過很長很遠的路,一步兩步,一秒兩秒,一年兩年,一直積成我們煙花般燦爛輝煌的人生。

世事變遷如此之快,我們要好好珍惜,雖然我們沒有超能力讓時間停止或者倒退,但是我們可以過好每一秒鐘。在這大好青春年華里,我手持一本書——《論語》,坐在夢幻一般的教室中品讀書中教給我的人生真理。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生命,雖說時間無情,但它又是有情的,它對每一個人又都是公平公正的,如果你珍惜時間,那麼時間將會回報你的付出,如果你認真對待它,它一定不會辜負你。時間會幫助那些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人,因爲他們明白時間是真正寶貴的,人生是珍貴的!。

如果我們能把握人生的每一秒,我們的人生纔不會顯得空虛,我們要珍惜它,不要看着時間讓它從我們指尖流逝。每天中我們都會浪費許多時間,可他們並不知道那些浪費的時間對那些已經到生命盡頭的人來說是何等的重要。

曾經聽我班主任說過:“時間不會等你,只有你去等待時間。如果你浪費別人的時間,那你就是在謀殺,如果你浪費自己的時間,那你就是在自殺。”俗話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可世上不會有後悔藥,也不會有時光機,如果不想讓未來的自己後悔,那麼此刻我們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不要等到生命的盡頭才知道時間的可貴。

時間是寶貴的,但它總是悄無聲息地從我們身邊溜走。爲了讓將來的自己感謝現在的我們,所以此刻要珍惜時間才能擁有更輝煌的明天。

大學生讀書筆記 篇28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所描述的,是一個人做人做事的狀態和心情體驗。學習的內容是做人做事,因此學習的時間並不僅在課堂上,在書本里,而是在日常的時時刻刻。“時習之”就是要時時刻刻加以練習和溫習,透過實踐得來的知識才是真知。生活是一切知識的源泉,這就要求我們“時習之”,勤思考,多練習,時刻不忘學習,保持一種活到老,學到老的生活態度。

世間什麼最難?做人最難。拼上三年兩載的工夫做成一兩件事不難,做人卻是一輩子的事,弄不好一輩子也不會做人。不會做人怎麼做事?“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孔子的弟子評價孔子爲:溫、良、恭、儉、讓。做人首先要注重品德修養,其次才談得上學識,我想,這大概也是孔子學識淵博的原因吧。意大利詩人但丁曾說過:“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道德是做人的基本準則,懂得了做人的基本道德準則,一個人才能夠站在道德的立場,真心對待他人。

孔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這句話是孔子讚美顏回高尚品德和情操的。其實,人活在世上是否幸福、快樂,關鍵在於心態,貧或富只是一種外在因素,真正有學識的人是不會受其左右的。

生活中有很多人,總是擔心自己的才華不被人知,悄無聲息的被埋沒了,埋怨沒有慧眼識己的伯樂,這些擔心都有些多餘,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真正緊要的問題,並不在於人知,而在於知人。知人總會在關鍵時刻對一個人的命運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論語》還教會我一項道理,人必須學會多種本領,做一個能文能武的通才,不僅要對專業要精通,對其他領域也要能懂能做。

“君子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一切功名利祿不過是過眼煙雲,得而復失,失而復得都會經常發生,只有將功名利祿看淡看開,才能“事去而心隨空”

《論語》,一本包含了道理的聖賢之書。

大學生讀書筆記 篇29

尋根意義:五龍在大水中從楓楊樹鄉村逃亡到城市。又從城市逃亡回鄉村,最後回鄉的路上。他的一生都在路上,在夢境中不斷出現的是跳上運煤的火車,水中蠕動的輪船,稍一倏忽,他就在漂泊的路上。最後死在火車上,表明他一生都沒有找到歸宿。死了,他的魂魄依舊是茫然的。

《米》一曲生存的哀歌,五龍被迫逃鄉村,在城市中艱難地活着,他一生想要逃離是貧困和卑賤,屈辱和災難,爲了贏得在城市的尊嚴付了慘重的代價。他已經出人頭地了,但也被城市所吞噬,一切化爲烏有。《米》就象一個寓言,昭示了城市是一個閃爍着繽紛色彩的肥皂泡,破滅是一種必然。追逐肥皂泡的人,都將被氣泡的破裂擊傷。

從一無所有到瓦匠街一霸,五龍付出了數倍於人代價,右腳趾被打穿,左腳趾被咬斷,右眼被戳瞎,左眼被擊穿,全身潰爛。。。當一個人發現自己追逐一生的東西並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時,他已經發生異變了,一切已經不可收拾,人生之路沒有彩排,人生是一條賊船。所有亡命追逐夢想的人,當以五龍爲戒。

五龍的人生,再現了人類社會的達爾文法則。仇恨是動力,陰險是手段,暴力是特色,在這裏沒有愛,沒有道德,沒有崇高、沒有純潔,沒有美麗,只有殘酷的生存法則。所以在這部小說裏,保留下來的就只有恐怖和陰森,讀起來讓人起雞皮疙瘩,以前看莫言的東西,覺得可怖,現在看《米》,發現蘇童比莫言還狠。難怪電影《大鴻米店》被禁播七年之久。

正是那種靈魂無依,沒有巢穴的焦灼感,是五龍變得邪惡的原因,一切都是不可靠的,都不可信,唯有米讓人感到踏實而溫馨,他寧肯睡在米垛上也不睡牀上,只有米才讓他有安全感。他最後要買三千畝地,拉一火車皮的米回楓揚樹鄉村,那是因爲想讓他的靈魂得到安寧。因爲他懂得城市生活是個泡沫,鄉村卻是貧困與卑賤,但作爲三千畝土地的主人,這一切都就規避了。有土就能產米,有米就有安全感。

五龍身上的邪惡並不是蘇童真正想要展覽的東西,也不是蘇童想要塑造一個惡的極品形象來供大家吃飽之後剔着牙批判,或成爲明媚的星期天的露天茶館裏奢談的話題。他想要告訴人的是這種邪惡的形成過程,人在什麼精神和情緒狀態下遇到什麼樣的環境會生成這種邪惡。

大學生讀書筆記 篇30

一個父親守着他註定要夭折的孩子,這種場景雖異乎尋常,卻令人心碎地發生了。不管我們願不願意,世界上是存在絕望這種東西的!妞妞出生後不久就被診斷患有絕症,帶着這絕症極可愛也極可憐地度過了短促的一歲半時間。在這《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中,周國平寫下了女兒妞妞的可愛和可憐,他和妻子在死亡陰影籠罩下撫育女兒的愛哀交加的心境,在搖籃旁兼墓畔的思考。

對於作者夫婦來說,妞妞的故事是他們生命中最美麗也最悲慘的故事,一歲半的妞妞,搖着她的小手,輕經地嘆了一口氣,停止了呼吸,離開了這個世界。至情至性的周國平卻用他的筆留住了和妞妞相處了五百六十二個日日夜夜,留下了滿紙的冷峻與溫柔。

這不是一本書,而是一個父親用感情的一磚一瓦壘築起來的一座墳!周國平是一個哲學家,更是一個父親,一個愛他的孩子勝過一切哲學的父親,甚至只要他的孩子活着,隨便什麼哲學死去都好。

曾經有人問過周國平,既然妞妞已經註定是要死去的,何必在她身上傾注過多的愛,何苦以後讓自己抽不出身。周先生說:“愛不怕徒勞。”這句話深深刻在我的腦海中,是的,心裏的溫熱,腦裏的激烈碰撞都證明這個愛與被愛的過程真的不是徒勞。有時間的話,讓我們一起來擁有妞妞,一起“猶如死了一回,卻因此最真實地活了一場”!作爲父親的周國平,教會了我們珍惜親情與生命;而作爲哲學家的周國平,卻啓發我們直麪人生的苦難,從中發現生活的價值和意義。

整本書看下來心是痛的。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彷彿看到自己曾對生命的虛度與漠視。生活中有苦有甜,只要還活着,就是一種幸福,一種恩賜,與其抱怨,真的不如感受其幸福。珍惜着每一天,珍惜着所有的親情,友情,愛情,就那樣愛着,不要過多的積極計較回報,就那樣愛着。在此我真心的祝願愛我的,我愛的,我所認識的和不認識的都能夠幸福。

在這個世界上,對生命的尊重和珍愛是父母的本能,如果你還沒有身爲父母,請不要褻瀆這本書和玷污這份純真的親情;在我還想說,我們每個人都是妞妞,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東西能割斷父母對孩子的牽掛,連死亡也不能。我們健康快樂的活着,就是給與父母最大的幸福和禮物。我們都是妞妞,爲了父母,我們一定要好好活着!

大學生讀書筆記 篇31

讀到厚朴時,我回想起了自己的青春歲月,我們年少時那個不是打着青春誰不瘋狂的旗幟,來揮霍自己短暫的青春歲月。

在蔡崇達務實和緊張的,計算一天睡眠需要多少時間,打工需要多少時間,還有賺學分和實習,厚朴卻在組建跆拳道社,舞蹈社,音樂團甚至幻想和女人在一起纏綿的幸福畫面,他活在自己的想象的世界裏。

厚朴在遵從父親告訴他一個故事,一個常青藤畢業生到某世界五百強企業面試,那企業的董事長問他,你大一干嗎了?那學生回答,用功讀書。大二呢?認真實習。大三呢?模擬現實試圖創業。你揮霍過青春嗎?沒有。你發泄過荷爾蒙嗎?沒有。然後那董事長就叫那學生出去,說你還沒真的生活過,所以你也不會好好工作,等補完人生的課再回來吧。

他不覺得這是騙人的,而覺得是真的並且很認同,以至以這個爲爲例來揮霍自己的青春,從此越來越迷失自己,找不到自己真正的人生方向,開始不斷的換女友,打架鬥毆,活在空想的夢幻世界裏不願放低務實自己,以至黑狗達打電話讓他勸勸厚朴時,他父親卻說,年輕就讓他折騰吧!那一刻他知道,厚朴擁有這樣的父親,他是很難在改變了。

在後面厚朴真的迷失自己告訴黑狗達,黑狗達告訴他他願意他會想辦法爲他像校方說好話讓他迴歸學校從新開始學習進而完成學業,但厚朴卻覺得這是看不起他,讓他恥辱,最終一步步在空想的世界裏崩塌崩潰,到最後自殺結束自己的一生。

這讓我看到身邊的親人和朋友的一句話有多重要,他有時候會改變一個人一生的人生軌跡,好比【人間失格】裏的太宰治,他因爲比目魚的不願坦白和坦誠,而是用高姿態告訴太宰治如果你好好聽話,我會願意幫助你的,而不是直接告訴太宰治如果你能去學校上學,你家裏會承擔你未來的生活費和學費,但他沒有直接說明,導致在這裏改變了太宰治未來的人生軌跡,厚朴也因爲父親常說的青春是需要拿來折騰的,從而改變了厚朴的一生。

這是一本認清自己現狀和認識自己內心的書籍,願我們從這本書中看清自己,未來更有意義的感受生活。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言一句二月寒,良言它會像指明燈一樣,爲前進的人照亮正確的人生方向,惡言同樣也會把人拉像最深的地獄,更甚至會改變一個人一生的人生軌跡。

大學生讀書筆記 篇32

不是《莊子》裏所有的文章都一定是莊子本人所做,大家要正確看待,讀《莊子》要用心去領會,考別人教的話,頂多是他人消化過的看法,我們要先有一定的理解,再結合各種觀點去更好地領會其中的奧妙。再說這本書又要翻譯,《莊子》原文內容又多,怎麼可能是全本呢,選的時候自然要注意。很多人喜歡拿歷史人物的侷限性來詬病他們,切不可如此,試想再過20年有誰能保證後人不拿我們的侷限性來詬病我們呢?……

噹噹網上書店網友bleue讀《莊子——中華經典藏書》有感:“古來談哲學以老、莊並稱,談文學以莊屈並稱。”同時,聞一多認爲,莊子具備了一個傑出文學家和詩人的基本素質:“他那嬰兒哭着要捉月亮似的天真,那神祕的惆悵,聖睿的憧憬,無邊無際的企慕,無崖際的豔羨,便使他成爲最真實的詩人。”其次,莊子是一個文學家,那麼《莊子》的文學性何在?聞一多說:“南華的文辭是千真萬確的文學,人人都承認。可是《莊子》的文學價值還不只是在文辭上。實在連他的哲學都不像尋常那一種矜嚴的、峻刻的、料峭的一味皺眉頭,絞腦子的東西;他的思想本身便是一首絕妙的詩。”這裏聞一多以詩人特有的多情與靈敏,體悟到了《莊子》文章中詩性特徵:一是其抒情性,莊子“是一個抒情的天才”。聞氏引述了明人吳世尚對《莊子·則陽》中“舊國舊都,望之悵然”的評論:“莊子妙得於詩”,並補充道:“這裏果然是一首妙絕的詩——外形同本質都是詩。”聞一多不僅於莊子情感外露的地方看到了詩意,而且在玄妙莫測的哲理中悟出了莊子的深情。如他對“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的理解:“莊子彷彿說:那‘無’處便是我們真正的故鄉。他苦的是不能忘情於他的故鄉。”聞一多在莊子哲學中探究到的情感趨向,讓人感到莊子對生活體驗的深刻和情感的濃烈,並進……

看完大家的讀後感,再來回顧一下《莊子——中華經典藏書》的主要內容:《莊子》是繼《老子》之後體現道家學說的一部極其重要的作品。現今通行的《莊子》一書,分爲“內篇”、“外篇”、“雜篇”三部分,共三十三篇。以其深邃的思想內容和奇詭的創作手法,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樹一幟,是一部洋溢着浪漫主義的散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