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書筆記

《汪洋中的一條船》讀書筆記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書筆記呢?但是讀書筆記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汪洋中的一條船》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汪洋中的一條船》讀書筆記

依稀記得,作家劉墉在《尋找苦難的天堂》裏說:“我們豐富地過一生,不是因爲有太大的享樂,而是由於有許多苦難。這些苦難在我們的掙扎下,都過去了。且從記憶中昇華,昇華爲一種泰然。

人生是一條不歸路,走上去,就回不了頭,過了就過了。”

《汪洋中的一條船》鄭豐喜自傳,內容描述天生肢障的有爲青年鄭豐喜,殘而不廢的奮鬥歷程,作者原本將書名取爲《汪洋中的破船》,後因蔣經國建議而改爲現名。書中內容情節着實讓人憐惜,卻讓人倍受鼓舞和感動,苦難的天堂,勵志的主人公,用行動詮釋《平凡的世界》刻畫的那種精神:“艱苦的環境,並不是博得別人同情的資本,奮鬥纔是最重要的`!”

書中故事情節源於真實,鄭豐喜,臺灣人,出生於1943年,1975年因肝癌逝世,年32歲。其父母農民。鄭豐喜出生時右腳自膝蓋以下,前後左右彎曲,左腳自膝蓋以下突然萎縮,腳板翹上。曾被父母遺棄,跟隨耍猴賣藥的老人流浪賣藝。

8歲時離家放鴨,獨立生活。在中學戴校長和矯正醫院徐院長的支援鼓勵下裝上假肢後,不怕摔破手腳,學會騎自行車上學。爲完成中學學業,到處打工,以一篇《汪洋中的一條船》參加徵文大賽,引起了很大的社會響應。

在其妻子支援下,續寫自傳體小說《汪洋中的一條破船》,發表後引起轟動,重版10次,事蹟廣爲流傳,蔣經國頗爲關注予以褒揚。1974年列名臺灣第12屆“十大傑出青年”。

後不幸身患肝癌,於1975年逝世,年僅32歲。其事蹟拍成電影《汪洋中的一條船》,並榮獲臺灣電影金馬獎。

我們常說苦難可以磨礪一個人的意志,說:“天降大任於斯人,苦其心,餓其膚!”就如同汪涵在《有味》裏面摘寫塞內加的那句:“何必爲部分的生活而哭泣,君不見所有的一切都叫人潸然淚下”。而有時候苦難帶給人的除了磨礪之外,再沒有比這更牽強的理由去堅持下去了!

在閱讀時很容易發現,文字的運用絕對的樸實無華,並沒有鮮豔華麗的語句,然而它並不缺乏動力和感動,或者簡單的文字倒是一種訴說,讓人更能夠去反響去聆記得《擺渡人》封面寫:“如果命運註定是一條河流,誰纔是你靈魂真正的擺渡人”。鄭豐喜經歷了人生的殘缺,經歷了被父母拋棄,經歷過譏笑人生,經歷過飢不擇食,真正用行動擺渡着自己,如果命運註定是一片汪洋,那麼他應該就是那隻汪洋中的船,揚帆起航逆流勇進,直抵彼岸……!

《汪洋中的一條船》主人公用毅力書寫生命的奇蹟,用真情譜寫人生的價值壯美與輝煌,發人深省,耐人尋味。鄭豐喜從出生到長大一直爬着,因爲他一出生便雙腿的殘疾,直到考大學那年在好心人的資助下安上義肢,纔像普通人一樣站立起來,正是他用自己的努力詮釋了“頑強不屈”這四個字。艱難的人生,他卻堅強地爬過了,而且還爬得比正常人走的還要好!驚人的意志令人感動,真正的強者應該用百倍的勇氣來迎接人生的巨大不幸!

鄭豐喜自比汪洋中的一條破船,但他憑着自己頑強不屈的意志和努力,乘風破浪,度過了無數狂風暴雨的日子,最終贏得人生的絢爛……我們的一生中,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挫折。當我們遇到挫折時,不該逃避現實,要擺正心態,直面挫折,勇於戰勝它。如果你不戰勝挫折,那麼你只有別無選擇的讓挫折戰勝你。歷經坎坷的鄭豐喜,因爲堅強而活着,可以說沒有人的命運比他更悲慘的了,但他從未向命運低頭過。

“一切都不會發生,除非你有夢想,並且一如既往地去堅持下去……”《汪洋中的一條船》用真實詮釋着這個道理。

標籤:汪洋 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