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讀書筆記:汪曾祺散文集《一食一味》

散文2.49W

讀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這時最關鍵的讀書筆記不能忘了哦。千萬不能認爲讀書筆記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書筆記:汪曾祺散文集《一食一味》,歡迎大家分享。

讀書筆記:汪曾祺散文集《一食一味》

喜歡汪曾祺的散文,簡單的文字,讀來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要細讀,慢慢品,才能體會那種平淡生活中的小美好。

本書收錄了汪曾祺談美食的系列散文。書中寫到的一道道日常小吃,既融進了製作者汪曾祺的心意,還承載着千百年流傳的文化風情,表達了無限的生活熱情和雅緻的韻味,令我們讀者感受到的不止是美食的誘惑,更有着溫情的鄉野人情以及俗世生活中含蘊的'自然真趣。

生活無外乎衣食住行,食排第二,也就是說當人有一衣蔽體之後的第二件事就是食的問題。一個懂吃愛吃會吃的人想必也是極熱愛生活的人,汪曾祺的書僅用文字就勝過瞭如今大部分網絡直播裏的土味吃貨主播。

本書中其實不止寫美食,更多的是以美食寫經歷寫生活,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食萬般滋味,方不枉此生。

整本書分日常生活中的“家常酒菜”、不同地區特色飲食的“四方食事”、引申到文學的“吃食與文學”三個部分。各有所側重,卻都寫得傳神而真切。詳細講述了關於吃食的方方面面,不僅描寫了不同食物的特性、吃法,還能從飲食習慣看出不同地區的生活習性,更是將吃食與文學聯繫起來,從中汲取道理。

一食一味,每一種食物都有它自己的名字、形象、味道和故事

作家大都喜歡談吃,並以能做出倍受人讚譽的美食而出名,汪曾祺是很特別的一個。

汪曾祺也許就是想透過手中的生人之筆來留住那些曾經的美好吧,正如書中他所說的那樣:我們在小說裏要表現的文化,首先是現在的,活着的;其次是昨天的,消逝不久的。理由很簡單,因爲我們可以看得見,摸得着,嘗得出,想得透。

許多飲食典故,過往由來,書中都有一一道來,讓人在閱讀的時候增長見識。如書中寫吃木耳菜,入口有些澀味且黏滑的味道,並不好吃,文中卻考證這就是《十五從軍徵》中“舂穀持作飯,採葵持作羹”中的葵。

口味單調一點、耳音差一點,也還不要緊,最要緊的是對生活的興趣要廣一點。那些一地雞毛的事就不要太在意了,吃點好吃的,活着多好啊。

汪曾祺的筆下沒有大愛大恨,只有各種鄉土美味,花花草草。這樣一位對生活充滿熱情和感恩的作家,用自己手中的筆傳達出鄉野人情和文化風情,讓飲食走進千家萬戶。

讀完汪曾祺的書,人會愛上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吃到好吃的會開心,發現有趣的會開心,一個人研究美食也會很開心。活着就應該是這樣,讓自己多嘗試一切感興趣的事物,你會發現另一個自己。

柴米油鹽醬醋茶,這就是生活;素手羹湯,泥腿瓜果,要得就是鮮活!文人寫吃食,光文字就能調動你的味蕾,可見功力!

汪曾祺鼓勵人口味要雜一點、興趣要廣一點,於日常生活中將簡單的食物用心巧手加工,做成豐盛的菜品,自己享受、招待親友,將“好滋味”傳播出去,生活也更加美好!

汪曾祺是個博學又有趣的人,對花鳥蟲魚以及食物的關注,體現的是對生活的熱愛,骨子裏有文人氣質、樂視精神,想成爲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