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書筆記

《空城計》的學習筆記內容

民間最有名的空城計故事取自《三國演義》,作者根據三國志裴松之注"郭衝三事"改編的一段故事。小編整理了相關的作文範文,快來看看吧。

《空城計》的學習筆記內容

  《空城計》的學習筆記內容一

三國時, 蜀國丞相諸葛亮錯用馬謖, 失去街亭後, 只有2500 軍士駐守在西城縣.

忽然, 哨兵飛馬來報: ”司馬懿引大軍15 萬, 往西城蜂擁而來! ”

這時, 諸葛亮身邊無一員大將, 只有一班文官.衆官員聽得這個消息, 個個大驚失色.諸葛亮登上城頭, 果然塵土沖天, 魏軍分路往西城縣殺來.諸葛亮當即傳令道: ”將旌旗全部隱藏起來, 軍士們各守衛在城上巡哨的崗棚, 如有隨便出入城門及高聲講話的, 殺! 大開四個城門, 每個城門用20個軍兵, 扮作百姓, 打掃街道.魏兵到時, 不可亂動, 我自有計謀對付.”

傳令下去後, 諸葛亮披鶴氅, 戴綸巾, 引兩個少年攜帶一張琴, 來到城頭上, 憑欄而坐, 焚香操琴演奏.

魏兵的前哨急忙將這個情況報告司馬懿.司馬懿立刻命令軍隊停止前進, 自己飛馬向前觀望.果然見諸葛亮在城樓上, 笑容可掬, 焚香彈琴, 左面一個少年, 手捧寶劍, 右面也有一個少年, 手執麈尾.城門內外, 僅有二十餘名百姓, 低頭打掃, 旁若無人.司馬懿看後懷疑城中有重兵, 連忙指揮部隊撤退.

他的兒子司馬昭說: ”莫非諸葛亮沒有多少兵力, 故意這樣的?父親爲什麼要退兵呢?”

司馬懿板着臉說: ”諸葛亮平時一向十分謹慎, 從不冒險.今天大開城門, 必定有重兵埋伏.我們若是衝進去, 一定中計.你們懂得什麼?還不快退! ”

諸葛亮見魏軍遠去, 哈哈大笑起來.

衆官員問他說: ”司馬懿是魏國的名將, 今統率15 萬精兵來到這裏, 見了丞相, 慌忙撤退, 這是什麼原因呢?

諸葛亮說: ”他料定我平生謹慎, 從不冒險, 見我們這樣鎮定, 懷疑有重兵埋伏, 所以退去.我並非在冒險, 只因爲不得不這樣啊! ”

大家敬佩地說: ”丞相的計謀, 鬼神也不能預料啊.如果我們來指揮, 必定會棄城而走了.”

諸葛亮說: ”我們只有2500 人, 如果棄城而走, 必定走不遠, 不是很快就會被敵人追上嗎?”

  《空城計》的學習筆記內容二

三國時期,諳葛亮因錯用馬謖而失掉戰略要地——街亭,魏將司馬懿乘勢引大軍15萬向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擁而來。當時,諸葛視身邊沒有大將,只有一班文官,所帶領的五千軍隊,也有一半運糧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裏。衆人聽到司馬懿帶兵前來的消息都大驚失色。諸葛亮登城樓觀望後,對衆人說:“大家不要驚慌,我略用計策,便可教司馬懿退兵。”

於是,諸葛亮傳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來,士兵原地不動,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聲喧譁的,立即斬首。又教士兵把四個城門開啟,每個城門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樣,灑水掃街。諸葛亮自己披上鶴氅,戴上高高的綸巾,領着兩個小書童,帶上一張琴,到城上望敵樓前憑欄坐下,燃起香,然後慢慢彈起琴來。

司馬懿的先頭部隊到達城下,見了這種氣勢,都不敢輕易入城,便急忙返回報告司馬懿。司馬懿聽後,笑着說:“這怎麼可能呢?”於是便令三軍停下,自己飛馬前去觀看。離城不遠,他果然看見諸葛亮端坐在城樓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彈琴。左面一個書童,手捧寶劍;右面也有一個書童,手裏拿着拂塵。城門裏外,20多個百姓模樣的人在低頭灑掃,旁若無人。司馬懿看後,疑惑不已,便來到中軍,今後軍充作前軍,前軍作後軍撤退。他的二子司馬昭說:“莫非是諸葛亮家中無兵,所以故意弄出這個樣子來?父親您爲什麼要退兵呢?”司馬懿說:“諸葛亮一生謹慎,不曾冒險。現在城門大開,裏面必有埋伏,我軍如果進去,正好中了他們的計。還是快快撤退吧!”於是各路兵馬都退了回去。

  《空城計》的學習筆記內容三

空城計,指在敵衆我寡的情況下,缺乏兵備而故意示意人以不設兵備,造成敵方錯覺,從而驚退敵軍之事。後泛指掩飾自己力量空虛、迷惑對方的策略。 它是根據我國古卓越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鬥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悠久文化遺產之一。

原文:虛者虛之,疑中生疑;剛柔之際,奇而復奇。

此計運用此象理,是說敵我交會,相戰,運用此計可產生奇妙而又奇特的功效。

解析:

這則漢語又講了兩個故事。張守圭接替戰死的王君煥,正在修築城牆,敵兵又突然來襲。城裏沒有任何守禦的設備,大家驚慌失措。守圭說:“敵衆我寡,又處在城池剛剛破壞之後,光用石頭和弓箭是不對退敵的,應該用計謀。”他讓將士們和他一道,坐在城上,飲酒奏樂,若無其事。敵人懷疑城中有備,只有退兵。齊祖鋌也用近似的方法退兵,他的做法比張守圭又多一招:等賊兵以爲人走城空,不設警備時,突然命士兵大聲叫喚,更將賊兵搞得糊里糊塗,只得退兵。

虛虛實實,兵無常勢,變化無窮。在敵乘我虛之時,當展開心理戰。一定要充分掌握對方主帥的心理和性格特徵,切切不可輕易出此險招。況且,此計多數情況下,只能當作緩兵之計,還得防止敵人捲土重來。所以還必須有實力與敵方對抗,要救危局,還是要憑真正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