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書筆記

《大學》的讀書筆記範文(精選5篇)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何不寫一篇讀書筆記記錄下呢?你想知道讀書筆記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大學》的讀書筆記範文(精選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學》的讀書筆記範文(精選5篇)

《大學》的讀書筆記1

書中我最認同的一句話是:“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大意是:透過探索瞭解道理,豐富知識,處事的意念誠實,對待事物的態度就客觀了,人的心志就端正了,品行也就好了,家族也就可以整肅好,就能治理好國家,天下就太平了。如果我們都這樣做,那給多好,天下能太平,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願。

書中我們都應該做到的是:孝子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衰,祭則致其嚴。大意是:孝敬侍奉父母時,應當尊敬他們,使父母高興,父母生病時,應當表現出焦慮,他們死後,應當十分悲痛,祭拜父母時要嚴肅,這樣纔算孝敬。

錢文忠教授講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是:不是一味的保守,而是有節取中!

他對於有節取中這四個字,沒有作解釋,所以我也不是很理解!不過他重新闡述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句古話,對現在競爭激烈的商業社會的啓示:

首先,要提升自己的修養;這樣家庭就會美滿、幸福、和協,家和了萬事就興;

纔可以集中精力去工作、去創業;最終才能夠事業有成!

今天看了錢文忠講大學與中庸,懂得了不少禮記方面的事!尤其是他諷刺那些房地產商人們的的摘句和那段對大學中庸的高度概括的那句話,也就是我在小時候被三字經的那段話“做大學,乃曾子,自修齊,至平治”就是說一個人要想德望與天下,必須要能治理國家,要想治理國家必須治理自己的家,要想治理自己的家必先治理好自己的身,要像修身必先修其心,修其心必明白道理,明白道理之前要知道這件事物,要知道事物必須先看到這件事物,這是一個最基本最簡單的道理同時也是我們必須要明白的道理!

還有就是那段有德才有人,有人才有地,有地方有財,有財方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外本內末,爭民施奪,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一個人有德是根本是關鍵再有才也無所謂,只會招來別人的憎惡!你對別人好,別人也會對你好。

我會深刻理解這些話的,我以後會照這些話去做的,儘管別人不是這樣,周圍的人不是這樣,但只要我能做到他們做不到我也沒辦法,畢竟我不是耶穌不是釋迦摩尼!何況他們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相信,何況一個無能的我!我只要把我學到的自己能做到就好了!

《大學》的讀書筆記2

一、孔老夫子一生所行持

,實際上就是爲“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奔走呼籲,這是有當時深刻的社會歷史根源的,這裏不具體闡述了。此外,孔老夫子本人,他是有深厚的內修功底的。因爲他首先應是“修身”的典範,所謂“學爲人師,行爲世範”。否則,若沒有內在和外在完美的統一,他的思想就不可能在漫長的兩千多年的中國歷史長河中不斷閃爍着耀眼的光芒。

二、簡要談談對孔老夫子的內修境界的認識

這裏僅從《大學》角度談。雖然,《大學》是孔子的學生曾參整理成文,但後人認爲《經一章》是孔子的原話記錄,《傳十章》一般認爲是對“經”的解讀。本人認爲,“傳”十章,主要是曾子老先生爲“經”一章尋找理論依據。大凡有人提出一種學說或理論觀點,除了引用大量事證外,一般都需要有說服世人的權威著作或言論作爲理證,表示有古聖先賢的傳承爲依。這樣更加令人可信可依可行。即使引用大量古賢言論,只能是一種論據,並不表示能夠完全解讀作者本人治世理念的全部內核,更深度的資訊不一定借用古人的話就能完全透露出來,況且“傳”十章所引用資料更多是從社會功能性方面去註解的。本人這裏試圖從內修角度去解讀三綱要乃至“修齊治平”理念。

1、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就是他內德光明的一個註腳。德性,本來就是光明的體性,也就是通常說的慧性。“明明德”第一個“明”,一般作動詞解釋爲對明德的能動認識。在經世方面,古今賢哲多解讀爲弘揚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故而把第一個“明”定義爲“弘揚”等義,但這遠遠不能涵蓋“明”的後得“智”性一面。所以,僅僅“弘揚”一詞,內在的明德是不可能真正彰顯出來的。所能弘揚的,只能是社會道德人性的一面,卻不能涵蓋內在修爲超凡脫俗的一面。若沒有這一面的內德,孔子的思想就不能碰撞出如此燦爛的火花來。所以本人覺得此處更是一種明“智”的狀態,這種“智”體現在《大學》提到的“格物”而“致知”,透過這個路子,達到對“明德”的覺悟,則“近道矣”,即通達體性之“大”(上期對“大學”之“大”的解讀),它包容一切,涵蓋一切,空明廊闊。

2、大學之道在“親民”。這反映了夫子教化世人的着手點,在於建立井然有序的'理想社會,並以遠古堯舜禹,近之西周王朝爲樣板奔走呼籲,終身致力仁政仁愛理念。

關於“親民”,很大部分學者根據《大學》所引用《康誥》“作新民”而註解爲“新民”,所謂棄舊圖新、去惡從善是也。本人從內在德性修養角度,認爲垢盡爲新,“德潤身”,光明顯現爲新。但從行道角度講,“親民”不僅是“作新民”,而有更深的內涵。否則,同一篇目中,爲什麼不直接根據古語概括爲“新民”而採用相異的詞彙呢?顯然,二者內涵有所不一致。即使孔子或他學生,若僅僅是“新民”涵義,他就沒有必要另外創造一個“親民”詞彙。再閱讀後文,《大學》引用《康誥》語“如保赤子”,這樣“親民”之意才趨於完整。“如保赤子”說的是愛護民衆如同母親護親生嬰兒般。所以,“親民”與孔老夫子一生倡導的“仁”,即與“仁政仁愛”在內核上,極爲一致。這是順理成章的事。

3、大學之道在“止於至善”。

“止”字,《大學。傳十章》第三章“《詩》雲:“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詩》雲:“緡蠻黃鳥,止於丘隅。”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詩》雲:“穆穆文王,於緝熙敬止!”“爲人君,止於仁;爲人臣,止於敬;爲人子,止於孝;爲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歸納起來,於社會,就是人各安其位,秩序井然,順乎自然。於個人,君子知其所爲,知其所不爲。這也是明瞭治國做人所彰所遮,所彰,即止於至善,揚聖賢明君仁政君子之道。所遮,即戒行,杜絕暴君暴政小人之行。

上述三個“在於”,即“三綱要”,分別從內證德性,外化德行,仁愛所依等三方面講述了通達大學之道。

4、緊接着,《大學》論述曰“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前面分析了“止”的涵義,一是彰至善,明“君子有所爲”,一是遮止“君子有所不爲”。水有“止”,就不起波瀾,人心有“止”,心則安靜,心安靜則各守本分事。安守本分,則摒除物慾的矇蔽,這便是“慮”的作用,也就是起“觀”智。有“觀”則有“照”,觀照同時,即是“得法”,明明德之本。則近道矣。道次第頗是分明。讓我們不得不佩服東方聖人孔老夫子的內修功底,真乃個人修身實踐與家國天下治理理念完美統一。

《大學》的讀書筆記3

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句話不知道在電視裏面聽了多少遍,已經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然而,自己卻從未認真想過,這句話的前後來源,也並未深入瞭解這些詞的真正含義,直到開始品讀國學經典——《大學》,纔開始有了點點認知,雖然理解淺薄,但也希望持續學習能夠有所進益。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於使人能夠棄舊圖新,使人能夠達到最完美的境界。人要知道自己想要達到的的境界,只有這樣才能夠使自己意向堅定;然後鎮靜不焦躁,心安理得,思慮周翔,最終能夠有所收穫,萬物都有根本和直接,事物都有先後,我們只有弄清楚事情的本末始終,才能更加接近事物發展的規律。

這裏雖然是說光明正大的品德,然而所有的事情都一樣。無論你想做成什麼事情,你都必須要知道自己的最終目標,定下目標之後,然後靜下心來,慢慢籌劃,梳理事物的本末始終,做出思慮周翔的方案,無論工作、生活都會大有好處。我們時常被很多同時並行的事物纏身,工作中亦是如此,尤其創業公司,產品兼運營、運營兼銷售這是非常常見的事情,一人身兼多職,有時候會覺得工作無從下手,那麼你就要開始梳理這麼多事情的細枝末節,優先級等,一次只能做一件事情,列出詳細的項目管理方案,這樣便能輕鬆處理好事情。

之前在學校一直看到格物、致知這兩個詞,但卻從未細細深究。直到看了《大學》,才知道這也是儒學中對“三綱八目”的追求中的兩個點。古人所謂的三鋼就是指:明德、親民、止於至善;而所謂的八目就是指: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格物致知,不知道被多少大學引做校訓,但是確實很多人並未深入瞭解,這又多麼可笑呢。

我們只有正確的認識了萬事萬物,將其研究透徹之後,才能獲得更多的知識;只有獲取知識之後才能讓自己的一年更爲真誠;意念真誠之後才能心思端正,心思端正之後才能讓自己更好的修養品行,只有品行修養好了才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學會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的方法之後才能治理好國家,掌握了治國的方法之後才能讓國人過上太平富足的生活。

雖然這裏講的是治國、平天下之道。但是萬事萬物無不是如此。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強調的其實是內修,而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外治,而中間的“修身”是連結內外的樞紐,和前面的相連接就是“獨善其身”,和後面的相連接,便是兼濟天下。現實生活中,也很少有人將治國、平天下作爲自己的夢想與抱負,這世界,畢竟平凡人居多,但是卻一點都不妨礙這套方法的實行。因爲不管任何人,都必須具有良好的品德。想要出人頭地,就必須將自己修煉好。去修養好的品行,永葆赤子赤心,去學習,鑽研,豐富自己,讓自己更學識更加豐富。

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格物、致知,抱着一顆正念的心,去學習,去分享,去幫助......

《大學》的讀書筆記4

中科院院士韓啓德先生曾言:“我們中國在傳統上是把治學和做人完全結合成一體的。”是的,在儒學體系統治中國的2000多年來,大衆接受的教育主要是關於怎樣做人的。從仁、義、禮、智、信到格物、致知、正心、誠意,儒家思想的不斷髮展,似乎爲我們塑造了一個理想的人格系統,同時,也從思想文化的高度上,爲華夏文明鋪開了爲人處世的漫漫長征。

而《大學》是在這條征途中閃爍的一顆璀璨明珠。它可能沒有孔子那樣聲名赫赫的作者,但在我看來,它意義非凡。它似乎極早地系統而直白地把做人放在了思想的核心、學習的基礎——“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不僅直接地告訴了我們修身之於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必要性,更是擺出了一條如何修身的明智之途。這樣的思想高度,是前人所未達之所,亦是後來之人無法企及的`。

朱熹曾指出:“《大學》是修身治人的規則。如人起屋相似,須先打個地盤,地盤既成,則可舉而行之矣。”然而,隨着現代工業文明的崛起,人們似乎把做人和治學逐漸分離,學習的內容更多地傾向於應用科學,即格物、致知。久而久之,社會上的一部分人失去了做人的規則,甚至還出現了應試教育這樣僵化了的育人系統,令人不勝唏噓。實際上,這樣的學習風氣從根本上就已經失去了方向——格物、致知的目的是正心、誠意,是修身,故而,缺乏思想道德修養的求學是無法樹人的,也是無法進步的,因爲這樣的人做不到真心誠意地熱愛學問,而只是虛情假意地將學問當做是成功的工具,那麼求索又怎麼可能竭盡全力、精益求精呢?

“堅持以人爲本,德育爲先,教育引導青年學生自覺把個人理想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的偉大事業中。”堅持治學與做人的統一,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是現代教育不可逆轉的渦流。同時,也只有不斷追求格物、致知、正心、誠意的修身之道,方可成就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信念。

《大學》的讀書筆記5

《大學》作爲一篇千古名文,其作者曾子寫出了儒家“美德”的特點。

我們先講一講作者曾子,姓曾,名參,曾參,字子輿,十六歲師從孔子,頗得孔子真傳。

《大學》分爲經文和傳文。經文是總結傳文的,傳文則細講經文的重點,並在講的過程中引經據典。

現在我們來說說經文。經文主要講了治國的方法。原文是這樣的: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意思是:古代那一些想要在天下弘揚光明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養自身的品德;要想端正自己的思想,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要想使自己意念真誠,先要使自己獲得知識。

而傳文就是細講這個治國方法的。

傳文一共有十傳。傳一講的是“弘揚光明的品德“,傳二講“澡身浴德,日新月異“;傳三講“知其所止,止於至善”;傳四講“”凡事抓住根本“;傳五講“獲得知識的途徑”;傳六講“不要自欺欺人”;傳七講“修身先正其心”;傳八講“齊家先修其身”;傳九講“治國先齊其家”;傳十講“平天下先治國”。可以看出修養品德是治國的根本。

我認爲修養品德就是讓自己變得更文明,比如不打人,不說髒話、不隨地吐痰等。在別人問你問題時不回答,這種行爲也是需要修養品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