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書筆記

初二《三國演義》讀書筆記五篇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書筆記吧。你想知道讀書筆記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初二《三國演義》讀書筆記五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初二《三國演義》讀書筆記五篇

初二《三國演義》讀書筆記五篇1

我是一個書呆子,整天沒事就喜歡鑽進“書海”裏去看書。我特別喜歡讀名著。所以這個暑假,媽媽去圖書館給我借了一本《三國演義》。我翻開書迫不及待地看起來,看完了第一章“桃園三結義”,我就被書中精彩的內容吸引住了,恨不得一口氣把它讀完。我用了四天的時間,把這本書讀完了。“三顧茅廬”、“空城計”、“草船借箭”等精彩故事整日縈繞在腦海中。

書中人物衆多,我喜歡以德服人的劉備。劉備雖然在機權幹略上略有不足,但是卻有着高尚的道德情操,曾以此感化了刺殺他的刺客。劉備臨死前還以此來教育他的兒子劉禪。“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惟賢惟德,能服於人”,劉備這一點真令人佩服。我現在經常用“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來告誡自己。

我最佩服諸葛亮。他是智慧的化身,善用火攻戰術,唱了一出空城計,未傷一兵一卒,就讓司馬懿引兵退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他鞠躬報國的精神體現。他忠心輔助劉備,讓劉備的蜀國與曹操的魏國、孫權的東吳成三足鼎立之勢。劉備臨終託孤,可惜諸葛亮這次遇上的是樂不思蜀的劉禪。劉禪輕信流言,懷疑諸葛亮想謀權篡位,諸葛亮在漢中死後,劉禪下詔朝議,不容許朝中官員奔喪,也不容許各地爲諸葛亮立廟祭祀,建紀念館。“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杜甫的這首《蜀相》道盡了諸葛亮的辛酸。

英國培根說過:“讀史使人明智。”《三國演義》是根據史書《三國志》改編的,讀《三國演義》如同讀史書,讓我更聰慧。我愛《三國演義》。

初二《三國演義》讀書筆記五篇2

在歷史的長河中,總有一些承載着中華文明的東西泛着光芒,猶如沉澱在河裏的金子,細小卻珍貴,吸引着無數人灼熱而堅定的目光。而它們的作者,那些嘔心瀝血,爲自己夢想一路挺進的人,也就這樣緊緊地被世人所銘記。他們的靈魂與他們的作品一樣萬世不朽。這樣一本書,它亭亭玉立在文學的巔峯,它的名字是——《三國演義》。

它講述了一個英雄輩出的年代,各路勇士捨生忘死,爲了國家而拼殺的故事。

不論是狡猾奸詐的曹操,忠厚老實的劉備還是有勇有謀的孫權,都被這一本書洋洋灑灑地寫出了活力與生命。或許只是寥寥幾筆,一個清晰透徹卻不失勾心鬥角的故事就這樣呈現在你眼前。這就是《三國演義》的魅力。

我曾爲諸葛亮的聰明才智歎服過。每次捧起手中那本輕盈卻珍重的`書,我的眼前就總飄蕩着他的身影。他足智多謀,剛出山就燃起了三把大火。其中,赤壁之戰更是使得曹軍大敗,元氣大傷。他能言善辯,曾在江東舌戰羣儒,連周瑜也略輸他一籌。他洞悉敵友,利用敵軍多疑的特點,用一招“空城計”避免了全軍覆滅的危險,扭轉乾坤。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爲了使劉家打下天下,他嘔心瀝血,寫出一篇千古名作《出師表》。這種忠心耿耿的人才怎不叫人歎服!

我曾被趙雲的忠誠折服。我曾向遠眺望,想象一位威風凜凜的將軍穿着金甲,在數以萬計的敵軍裏七進七出,只爲保住自己主公的孩子而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那該是多麼威武與決絕,那種危難關頭毫不猶豫的反應,更是證明了他的一片赤誠。

初二《三國演義》讀書筆記五篇3

前半部分很帶勁,被曹操這個奸雄所折伏,勝不驕敗不餒,的確實真英雄。與之後的衰敗形成對比。很多落淚的地方,比如郭嘉死,曹操三哭~再比如諸葛亮長嘆曰:“再不能臨陣討賊矣!悠悠蒼天,曷此其極!”

可歌可嘆。也有很多有趣的地方,比如諸葛亮氣死周瑜,罵死曹真、王朗,羞辱仲達,再比如司馬懿見到“死而復生的”諸葛亮,嚇到用手摸頭曰:“我有頭否?”

聽着張衛健的《真英雄》,觀三國,很多感概。人生只不過一場廝殺,若是真英雄,怎會怕?成王敗寇,一念之差,生死一霎那,豪氣永放光華,江山如此大,何處是家?

後半部分略倉促,很多英雄倉促死,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曾評三國“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僞,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着實透徹。

摘錄最喜歡的一段諸葛作書痛斥曹真:其書曰:“漢丞相、武鄉侯諸葛亮,致書於大司馬曹子丹之前:竊謂夫爲將者,能去能就,能柔能剛;能進能退,能弱能強。不動如山嶽,難測如陰陽;無窮如天地,充實如太倉;浩渺如四海,眩曜如三光。預知天文之旱澇,先識地理之平康;察陣勢之期會,揣敵人之短長。嗟爾無學後輩,上逆穹蒼;助篡國之反賊,稱帝號於洛陽;走殘兵於斜谷,遭霖雨於陳倉;水陸睏乏,人馬猖狂;拋盈郊之戈甲,棄滿地之刀槍;都督心崩而膽裂,將軍鼠竄而狼忙!無面見關中之父老,何顏入相府之廳堂!史官秉筆而記錄,百姓衆口而傳揚:仲達聞陣而惕惕,子丹望風而遑遑!吾軍兵強而馬壯,大將虎奮以龍驤;掃秦川爲平壤,蕩魏國作丘荒!”曹真看畢,恨氣填胸;至夜,死於軍中。

三國中的恩怨情仇,戰亂紛爭,何其悲壯!需仔細體會。

初二《三國演義》讀書筆記五篇4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題記

這個寒假,懷着對悠悠歷史的嚮往,我翻開了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主要講述公元三世紀以曹操、劉備、孫權爲首的魏、蜀、吳三個政治集團之間的矛盾和鬥爭。讀完這本書,我被曹操這個人物形象深深地吸引了。大家一定覺得很奇怪吧!曹操詭計多端、多疑,歷史多以“奸雄”而論之,爲何我不愛“英雄”而獨愛“奸雄”呢?“奸雄”顧名思義奸而雄者。曹操最被大家所詬病的無非兩點:一是誤殺呂伯奢一家後說“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二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以敝之拙見:第一點可從史書找反駁,第二點曹操之所以那麼做是時事所迫,不得已而爲之。而且在董卓進京後羣雄都無動於衷,只有曹操挺身而出,難道這不是英雄所爲嗎?曹操爲人誠實、親民、從不陽奉陰違,這樣的人在現代也是值得尊敬和學習的。

看到曹操的這些品質,聯想到生活中,我們還好意思說他“奸”嗎?馬路上老人摔倒了,圍擁而觀、拍視頻、發朋友圈已成常態,扶與不扶早已不是重點,甚至連報警都不願動動手指。如果我們都能像曹操一樣挺身而出,那麼社會的負面新聞會少之又少。工作中領導提出一個並不完善的方案,拍馬屁、阿諛奉承聲聲不斷。如果我們能像曹操一樣直言進諫,那麼公司的業績會是蒸蒸日上。說到我自己,每次都是能言善辯,卻總是不屑於去實踐,結果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啊!

讀懂了曹操,就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爭做一個現代“英雄”。“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我們正值治世,讓我們做能臣吧!

初二《三國演義》讀書筆記五篇5

這個暑假我讀了許多書,如:《稻草人》、《木偶奇遇記》、《三國演義》,但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是《三國演義》裏的關羽。滾滾長江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三國裏的關羽神勇無比,單刀赴會膽子大。關羽的故事可多了,如:《過五關斬六將》、《夜走麥城》、《刮骨療毒》等。我最佩服關羽刮骨療毒這件事。

故事是這樣的:話說關羽在一次戰鬥中手臂被一支毒箭射傷了,關羽就請神醫華佗來醫治他的箭傷,華佗仔細看了看說:“不好,你的箭毒已經進入到骨頭上,我要用刀在你骨頭上把毒颳去,沒有麻藥,這很疼痛的。”關羽爽快地答應說:“沒問題,現在就來刮毒吧!”華佗先把關羽手臂上的皮肉劃開,而關羽卻在和手下的兵喝酒,幾乎看不出他疼痛的樣子。華佗開始在它手臂骨頭上刮毒了,他刮呀刮,颳得時候關羽手臂上流了好多血,喝完酒他和手下的兵聚精會神地下起棋,好像什麼事都沒發生一樣。一個多時辰過去了,終於刮完了毒。華佗欽佩地豎起大拇指說:“將軍您真厲害啊,我從沒見過向您這樣勇敢的人!”關羽感謝地說:“這算什麼,小菜一碟,還得謝謝您這位神醫妙手回春治好了我的手臂啊,我又可以帶兵打仗了!”

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關羽真是個勇敢頑強不屈的人,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我是個男孩子可是平時手指劃破了一點,痛得鬼喊鬼叫,和他相比我就無地自容了。

讀完了《三國演義》這本書之後,讓我大開眼界,而三國演義裏的衆多英雄人物,給了我深刻的印象,他們勇敢頑強,不怕死的精神值得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