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馮諼客孟嘗君讀後感範文(精選10篇)

讀後感3.26W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馮諼客孟嘗君讀後感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馮諼客孟嘗君讀後感範文(精選10篇)

馮諼客孟嘗君讀後感 1

作爲一國之相,孟嘗君地位顯赫、尊貴。其門下食客三千,可謂衆矣。對於馮諼的寄食請求,孟嘗君並未因其無好無能而嗤之以鼻。也許是出於一種憐憫或者無可無不可的態度接納了他。也正是由於他的這種給予成就了未來孟嘗君的'鞏固地位,從而爲相數載,而無纖介之禍。由此看來,大凡有才有能的人,往往自視清高,表現另類,不與世俗苟同,不會墨守成規。而這樣的人除非迫不得已是不會寄人籬下的。對於這樣的人,作爲治國當權者,不可不以一種包容之心代之。

現實生活中,單位中的領導是否能夠做到這一點呢?在很多情況下都有所處理不當。

馮諼客孟嘗君讀後感 2

早年曾被幾個單位相中,欲調,但翻開檔案,遺憾之一隻因少時深居農村沒錢赴讀高中初中畢業就考了一箇中專,於是乎只好忍愛割捨。懷有幾滴文墨塗鴉,有欲發揮潑酒,苦無紙筆,於是撿了一條苦徑,投入自學考試之列,以提高文化以待日後,因此得讀《馮諼客孟嘗君》。

齊人馮諼,頗有才幹,卻家貧連生活都無着落。當時齊國孟嘗君門下招留食客三千,於是投到門下求食。孟嘗君問引薦人:“他愛好有什麼?”引見人說沒有愛好。又問有什麼可以施展的才能,引見人也說沒什麼才能,孟嘗君顯着飢笑的神色收下了他。可是,就是這個懷纔不露的馮諼,爲爭得屬於自己的待遇,三彈劍鋏,得到了孟嘗君的認可和資助,這就爲以後馮諼爲孟嘗君巧設三窟使孟嘗君脫禍奠定了感情基礎。

知恩必報,孟嘗君需要物色一個懂會計知識的人給他收債,馮諼便挺身而出。此刻,孟嘗君還沒見過這個食客馮諼,對這個不邀自薦的馮諼頗爲不滿:“他是誰?”身邊的近臣回答說:“就是那個唱鐵鋏歸來能給吃的`嗎的人。”這個唱“長鋏歸來”的馮諼,從此爲孟嘗君燒卷市義,使百姓受惠,以後又爲孟嘗君鞏固政治地位,使孟嘗君在齊國爲相數十年,而無纖介之禍。

要是馮諼毫無才幹,或才幹智謀平平,就是得到孟嘗君的知遇之恩不過一食客而已。馮諼得到孟嘗君的知遇之恩之後,竭誠圖報,憑藉自己的遠見卓識,超乎常人的言行舉止,爲孟嘗君巧設“三窟”,使孟嘗君遠離災禍,使齊國統治階級內部矛盾得以緩和,人民受益,功莫大於此。介乎此,要想做一個報效國家的有志之人,不妨先煉苦功,煉就一身本事,然後像馮諼那樣,尋找機會報國。切莫憑藉這樣那樣的門路,混進樂隊,成爲一名蘫芋充數者。

馮諼客孟嘗君讀後感 3

中國從古至今就是聞名天下的禮義之邦,尤其在古代,各諸侯國紛爭戰事不斷,民不聊生,強取豪奪者衆多,都想以武力打天下,坐在馬背上統治天下,但君王都有感於打江山易守江山難的道理。做任何事,智者重於義必勝,愚者重於利必敗,這是亙古不變的法則。

在〈〈馮諼客孟嘗君〉〉中,講述了孟嘗君的門客馮諼爲“義”而努力的策士故事。起先,君問其愛好做什麼,有什麼樣的`能力,他都謙虛地說沒有,遭到了君和其他門客的輕視,受到了低於他人一等的待遇。過不了多久,他透過三彈其鋏而爭得了較好的待遇,也體現了孟嘗君的“義”的一面。隨後,君出了誰到薛地收債的通告,馮諼於是毛遂自薦願效犬馬之力,只問君債收畢之後要買些什麼東西回來,君說你看着沒有的就買回來。馮諼於是以君的名義“燒券買義”而歸,君不悅。過了些時候,齊王以“不敢以先王之臣爲臣”爲由放逐孟嘗君回到其封地薛,離薛地還有一百里路,薛地的百姓就扶老攜幼迎君於道中,於是鑄就了一窟,馮諼又遊說於其他諸侯國,使君受到各國的垂青,造下聲勢卻不爲之動,其義可見一斑,齊王聽說後重新迎回孟嘗君。自始至終,義字都是統領該文的思想,講義者爲自己今後的人生埋下伏筆,行義者,能在逆境中獲得新生,爲人行俠仗義可以反敗爲勝,反辱爲榮,淡然於得失,從容於榮辱,不爲名所惑,不爲利所誘,從容於天地間。

統治我國幾千年的儒家思想的核心即是“仁”,換種說法也就是“義”,或可以說成“仁義”,歷史上有名的朝代如漢、唐、宋等無不是以“義”爲核心治理天下。在唐朝,把老百姓比喻爲水,國家比喻爲舟,稱“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於是圍繞“義”制定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國家政策法規,並經過不斷的努力,成就了“大唐盛世”的威名,也爲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之林創下不可磨滅的功勳。中國自此威震四海,成爲世界各國仿效的對象和求知認識的目標。可見,大到國家,小到個人,不論做任何事,都以善爲先,積以成“義”,一旦形成風氣,國家會繁榮昌盛,個人則會夢想成真,在逆境中不會氣餒,在勝利面前不會昏聵,始終保持一股浩然蕩氣,行於正,坐於端,行遍天下無難事。

馮諼客孟嘗君讀後感 4

齊人馮諼生活困頓,有一天他請人跟孟嘗君說願意當他的門客。孟嘗君問他有什麼才能品德優於他人的,馮諼都說沒有。孟嘗君笑着接受了他,但卻從此不再過問他。

孟嘗君的左右門人都瞧不起這個沒有才能卻在這白吃白住的傢伙,所以只給他很差的食物以及住宿的環境。住了幾天,馮諼分別彈其劍、其鋏、其劍鋏而歌:“吃飯的時候沒有魚啊!”“出門的時候沒有車呀!”“連個像樣的家都沒有啊!”左右門人譏笑着把這些歌詞內容講給孟嘗君聽,孟嘗君都一一滿足了他的要求。經過這三次唱歌換來了滿意的生活條件,馮諼便不再發出諸如此類的歌聲了。

有一回孟嘗君貼出佈告,問有誰可以幫他去薛地收取債務?馮諼就說他可以去。於是孟嘗君便把債據交給了他,並讓他用收來的債錢買些府裏沒有的東西回來。

馮諼駕着馬車前往薛地,讓該地的官吏將所有債民召集起來,一一覈對債據,絕大多數都對上了。但他卻並不收取債錢,反而矯詔孟嘗君的'命令,說是孟嘗君體諒百姓生活辛苦,就不收取這些債錢了。爲表心意,更是一把火燒了這些債據。

之後,馮諼便趕回了孟嘗君府,一大清早便求見孟嘗君。孟嘗君驚奇他收債的速度,便問他買了些什麼東西回來。馮諼說他看了府裏衣食美眷,器具珠寶都不缺,就給孟嘗君買了“義”回來。孟嘗君聽來事情始末後,明白馮諼並沒有把債錢收回來,很是不高興。

此後一年,齊泯王藉故撤了孟嘗君的職。於是孟嘗君便回到了自己的封地薛。在距封地還有一百里的時候,就看見百姓偕老帶幼,夾道歡迎孟嘗君的歸來。由此孟嘗君才明白馮諼所說的“義”是什麼。

藉此馮諼便對孟嘗君說“狡兔有三窟,才能保住生命不受傷害。現在君上有了薛地這一窟,但還少了二窟。請君上讓我出去遊歷四方爲您尋找剩下的二窟。”

孟嘗君答應了,並給了他車馬錢財以供旅途所需。馮諼向西遊歷到樑國,對梁惠王說:“現在齊泯王把孟嘗君這樣一個有賢能的人革職閒置,這正是您的好機會呀!只要您能聘請到他,還愁不能富國強民嗎?”梁惠王聽言將相位讓出,派出使者攜帶重金前往齊國聘請孟嘗君。

馮諼快馬在使者之前趕到薛地,對孟嘗君說:“梁惠王的招聘證書不能接受。”於是孟嘗君接連三次都推掉了梁惠王的招聘。這件事情震驚了齊泯王,他深感害怕,如果孟嘗君真是有能力的人協助樑國強盛起來,那他的齊國還怎麼在中原立足?於是趕緊跑來向孟嘗君道歉,說以前革他的職是我的不對,糊塗了,請孟嘗君不要記仇,繼續爲齊國效力,拜他爲相。

至此,馮諼說“三窟已成”。

孟嘗君爲相十年,從未出過紕漏,這都是馮諼在孟嘗君身邊的原因。

馮諼幫助孟嘗君的方法就是讓其他人重視孟嘗君,讓自己國家的君主認識到孟嘗君的重要之處,從而得到自己想要的。

別人在搶的東西總是好東西。這是可以利用的人之天性,但是在此之前首先要保證東西是好的,是拿的出手的,是夠格讓人搶的,這是根本。其他的只是宣傳方式,一種廣告,只是“末”而已。切不可捨本逐末。

馮諼客孟嘗君讀後感 5

今天,我接觸了中國文學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戰國策》中的《馮諼客孟嘗君》。當老師將這篇古文遞給我時,我驚呆了——這是一篇多長的古文啊!沒想到的是,經過1個多小時的學習,我們幾個同學竟然將它學懂了。我也對它深有感觸。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馮諼受到孟嘗君的善待,他很感動。於是一心一意地跟着孟嘗君,爲他“買義”,使他受到老百姓的愛戴。在孟嘗君被貶後,仍然死心塌地地跟着他,爲他出謀劃策,讓他重返政界。爲他掘好了三窟。

當我讀到馮諼受到孟嘗君的善待後,還不停地提出要求,我覺得他是一個貪得無厭的.人,總是不知足安命。這時認爲孟嘗君是一個十分大方的人。可當我讀到馮諼爲孟嘗君去討債時併爲他“買義”時,我對馮諼的成見立即煙消雲散了,反而爲他的做法而對馮諼平添了幾分敬佩。而對孟嘗君的看法也隨之轉變。而到了最後,我對馮諼簡直佩服的五體投地。真是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啊!多虧了馮諼的幫助,孟嘗君的政治地位才得以鞏固。

歷史上還有許多像這樣的像這樣的事例:比如劉備三顧茅廬請求諸葛亮出師,才得來後來三國鼎立的形勢。歷史上也有許多像馮諼這樣的人:比如張飛。雖然他莽莽撞撞,可他赤膽忠心,爲劉備立下了赫赫戰功。另外,讀了這篇文章,我也對“義”有了更深的理解:“義”不僅是指友誼,而指的是信義。“民無信不立”這句古訓也許就是這個意思吧!

是呀!沒有馮諼的幫助的話,孟嘗君也許就不會成爲齊國政界叱詫風雲的人物;而沒有孟嘗君的善待,那馮諼也許就“英雄無用武之地”了。

馮諼客孟嘗君讀後感 6

近日閱讀了《馮諼客孟嘗君》一文,感觸良多先是被孟嘗君的寬容、大度所感動,其次是被馮諼的出面所驚訝,最後是被兩人的義氣相互包容共同合作所感動。

馮諼三次用彈鋏作歌的方式,向孟嘗君提出生活待遇上的要求,而且一次比一次高,以至引起周圍人的“笑之”“惡之”,但他還是我行我素,旁若無人,直到孟嘗君把他一系列的要求都滿足了。同時,孟嘗君所謂愛士的這種誠意得到了考驗了,他纔不復歌、不再提出要求了。這裏生動地寫出了馮諼在孟嘗君門下爲客的時候,那種不卑不亢的、與一般門客不同的非常奇特的“奇士”風采。而孟嘗君滿足了馮諼的.無理要求後換來的也是馮諼的才能和智慧!這也使孟嘗君得到一個人才,這也更是幫助了以後落難的的孟嘗君!

我從這篇文章中學到的不是馮諼的才能、智慧和膽識,學到的反而是孟嘗君和馮諼的互相體諒與相輔!當我讀文章的時候我曾把自己想成孟嘗君!想自己是孟嘗君的時候要是遇到馮諼這樣提出這麼多無理要求的食客我肯定會把他趕出門外,而並不是一再的滿足他的無理要求!

讀了這篇古文知道了千里馬總會遇到他的伯樂,一個人只要真心相待別人,那人遲早是要是會得到回報的,在不求回報的付出得到的朋友總比拿金錢鋪墊所得到的朋友更有價值!在危難時真心朋友是會幫助你的而不求回報!就像孟嘗君落難是馮諼幫助他再登相位,而且一當就是幾十年!這就是相信與包容得力量!

馮諼客孟嘗君讀後感 7

讀完這篇文章,大家可能都佩服馮諼的政治才能,和羨慕他的遠見卓識。但我更看到了孟嘗君的領導能力。孟嘗君姓田名文,字孟,封於嘗邑,故號孟嘗君。他養士數千人,成爲齊國的重要政治力量,擔任了齊相,每年的工資就是薛地萬戶人家的租稅。他的門客馮諼曾到薛地爲他收債,免除了部分貧苦人的債務,取得了薛地人的擁護和愛戴。當他受齊王的猜疑而罷免職務後,得以在薛地安身。馮諼去魏國說動魏惠王,派車馬來接孟嘗君到魏國爲相;回來後又借魏國要聘相爲由,說動齊王恢復孟嘗君的職務。我們把他和魏信陵君、楚春申君、趙平原君並稱戰國四公子,孟被看作是四之首,由這篇文章中可以得到原因。

在馮諼什麼才能都沒有的情況下,孟還是把他收入門下;在別人都討厭馮諼的貪得無厭時,孟卻甘願不斷得滿足他;在馮諼沒經過孟批准私自燒燬了薛地人的債券時,孟還是很大度的.原諒了他。正是他的知人和納柬,使他得到了薛地人民的擁護和愛戴,也得到了君主的重任。如果他心胸小、嫉才,不聽別人的建議,他是不會高枕無憂的。

馮諼客孟嘗君讀後感 8

諼在孟嘗君門下做客,也就是門客的意思。孟嘗君當時名滿天下,追隨他的門客達三千人之多,馮諼基本上沒有什麼機會見到孟嘗君,更不要說得以展示自己的平生絕學高超智謀什麼的了。

馮諼不是個甘於寂寞的人。當然他的本事還是有一些的。於是他就動不動彈起寶劍放聲高歌“劍啊劍啊回去吧,吃飯時連魚都沒有;劍啊劍啊回去吧,出門連車子都沒有;劍啊劍啊回去吧,賺的錢連養家都不夠”。孟嘗君也是個有錢的人,不在乎小錢。只在乎自己的名聲。要知道在戰國七雄爭霸時期,擁有良好的聲譽就以爲着高官得坐駿馬得騎家中紅旗不倒家外彩旗飄飄以及其他,一點魚肉算得了什麼!

馮諼的魚肉車子養家等問題基本得到解決,再想吸引孟嘗君注意力,也就沒有什麼藉口。他就想方設法地尋找接近孟嘗君的機會。

剛好孟嘗君封地的租子債務到了要收取時候,他就自告奮勇地前往收租收債。將沒有能力交付租子兌付債務的人集中在一起,一把火將契約全燒了。回去告訴孟嘗君說是給你買了你最需要的“義”。就憑孟嘗君當時的地位,你說他少“義”,不找幾個人趁着風高月黑之夜讓你消失掉,也算是對得起他了。直到孟嘗君官場失意,回到封地——薛地的時候,看到萬民遠道相迎的場面,才理解了馮諼的'良苦用心。此時的馮諼才得以維持自己的尊嚴。

我爲馮諼特不平,也爲其不值。若我爲馮諼,當爲其“市義”之後,就應當離開孟嘗君,等其領悟到自己的苦心卻遍尋三千門客而見不到自己的人時,必車馬錦帛,相邀再三。而此時,再出狡兔三窟之計,豈不妙哉!

試想馮諼“市義”歸來,日子該是何等難熬。

日日身邊相伴,然禍之急也,不一定想到的就是你。急而有所想,想而不可得,得而不能日日相教於左右,方爲智謀也。

馮諼客孟嘗君讀後感 9

念高中時,讀完《馮諼客孟嘗君》一文,大家都對文中的主人公馮諼那種忠心侍主、敢說敢做的精神和深謀遠慮的能力所折服,同時也對孟嘗君說三道四,認爲他處處不如馮諼。但我仔細推敲。認爲孟嘗君田文大智大勇,有他光輝的一面。

首先,孟嘗君有“知人善用”的能力。馮諼是因爲貧窮無法養活自己和母親,纔去投奔孟嘗君的,既沒有正式的文憑,也沒有什麼“愛好”和“才幹”,更無什麼過硬的背景關係。但孟嘗君深知“自古英才出寒家”這個道理,“善者不來,來者不善”,馮諼他既然敢慕名而來,必有他的過人之處,沒有對馮諼進行嚴格考覈,就欣然接納了他,正應了清朝思想家龔自珍的話“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孟嘗君比起楚懷王等那些拒人才於千里之外的蠢纔來說,不知要高明多少。對當今社會一些“任人唯親”“唯文憑是論”的用人機制來說,也是一個借鑑。

其次,孟嘗君有“禮賢下士”的虛心。俗話說“無功不受祿”。大家都知道,在商品交換活動中遵循的是“等價交換”規律,即你有多少商品,就只能換多少錢,換在勞務領域裏來說,就是你付出多少勞務,就只能領取多少報酬。馮諼在孟嘗君門下做了很久的門客,未立寸功,主人孟嘗君甚是連他的面都不認識,他居然整天“彈鋏而歌”,抱怨吃飯沒有魚,出入沒有車,不能養家餬口,其他的門客都討厭他,沒想到孟嘗君居然一一滿足他,說明孟嘗君具有三國時期劉備那種“三顧茅廬”的精神,他既然認定馮諼有才幹,就以禮相待,遷就他。

再次,孟嘗君有“大肚能容”的開闊胸襟。孟嘗君是耗費祖輩和他自己幾代人的'心血,才創下這偌大的家業,得以確保自己在齊國高貴的政治和經濟地位,一旦這種根基不穩,勢必影響他在齊國的地位,甚至給他帶來生命危險。馮諼在替孟嘗君收債的過程中,未經主人同意,擅自將孟嘗君的債務人繳納的債款分發給債務人,並焚燒了債務契約,動搖了孟嘗君的根基。這在“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的私有制社會裏是犯了兵家大忌的,輕者杖責幾十,趕出家門,重者就要被殺頭。如南宋時期的抗金英雄岳飛就是不顧宋高宗的感受和想法,整天催着皇帝立太子和北伐,終被宋高宗指使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但孟嘗君僅僅只是“不悅”,說算了,就不再追究,這種胸襟恐怕也只有後來的唐太宗李世民能比。

最後,孟嘗君有謙虛謹慎,不搶功的高貴品德。幾年後,孟嘗君雖然遭齊湣王猜忌,被迫帶着門客和僕人流落薛地,但他的身份終究還是這一行人的主人,他在齊國的爵位也沒有被削奪。當他來到薛地前面百里的地方,看見百姓夾道歡迎,明白了是馮諼給他買的“義”發揮的作用,立刻回頭對馮諼表示表彰和感謝,肯定了馮諼的功勞和當初做法,“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這在古代社會的統治階級裏面是很少見的。當時,“食君俸祿,爲君分憂”是天經地義的事,你馮諼吃孟嘗君的飯,拿孟嘗君的俸祿,給孟嘗君辦事是你馮諼應盡的職責,哪怕就是豁出性命,你馮諼也要在所不惜,再說你馮諼是拿主人孟嘗君的債款和債契來做的人情,“羊毛出在羊身上”。你只是代勞而已,功勞應該算孟嘗君的,而不該算你馮諼的。但孟嘗君不顧這些繁文縟節,公開表揚和感謝下人,這種高風亮節也值得我們學習。比起我們現在一些自私自利,出了差錯就推給下級,有了成績和功勞就全部攬在自己頭上的領導要高尚得多。

綜上所述,孟嘗君田文既然名列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四君子”之首,必定是出類撥萃,能力非凡。我們在讀《馮諼客孟嘗君》這篇課文時,不能按作者的思路,停留在文章表面,而應該不落窠臼,對文中包括孟嘗君在內的所有人物進行全方位的考究,才能得出準確的判斷。

馮諼客孟嘗君讀後感 10

《馮諼客孟嘗君》是一篇描寫戰國時期齊國孟嘗君與門客馮諼之間深厚友誼的故事。讀完這篇文章,我深感古人的友情之美,同時也對馮諼的智慧和忠誠產生了敬意。

首先,這篇文章展示了古人深厚的友情。在戰國時期,人們爲了利益而爭鬥,但孟嘗君與馮諼之間的友誼卻超越了這些世俗的利益。孟嘗君對馮諼的信任和關愛,使得馮諼願意爲他付出一切。當馮諼得知孟嘗君被罷免時,他毫不猶豫地賣掉了自己的家產,爲孟嘗君籌集資金,幫助他重新回到政治舞臺。這種無私的付出和堅定的支援,讓人感嘆古人的友情之美。

其次,馮諼的智慧和忠誠令人敬佩。他不僅具有高超的`謀略,還具備堅定的信念和忠誠的品質。在孟嘗君被罷免時,他沒有選擇離開,而是選擇了留下來,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幫助孟嘗君度過難關。這種忠誠和智慧,使得馮諼成爲了一個值得尊敬的人物。

最後,這篇文章也讓我思考了現代社會中的人際關係。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往往因爲利益而爭鬥,很少有人能夠像孟嘗君和馮諼那樣擁有深厚的友誼。我們應該學習他們的精神,珍惜身邊的朋友,用真誠和信任去對待每一個人。

總之,《馮諼客孟嘗君》這篇文章讓我深刻體會到了古人的友情之美,也讓我對馮諼的智慧和忠誠產生了敬意。同時,它也讓我反思了現代社會中的人際關係,希望我們都能夠珍惜身邊的朋友,用真誠和信任去對待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