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讀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

讀後感2.05W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你有什麼體會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

讀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1

黑漆漆的天空裏,有幾點閃耀的星光,不住的顫抖着。在這美麗而迷人的夜色當中,我那一顆小小的心充滿了對海倫·凱勒的敬佩。

我們習慣與每天用眼睛看大自然的一切,用耳朵聽大自然的聲音,用嘴巴與大自然交談,而我們並感受不到這一切的可貴。

但是,如果一的人的眼睛看不見了,耳朵聽不見了,而且,由於“聾”和“啞”的關係,而妨礙了語言的學習,進而變成了“啞”,那麼,這樣,這樣悲慘的命運是多麼灰暗而寂寞啊!

面對這樣的不幸,你是認命地活下去,獨自吞嚥生命的最後,還是整天憤憤不平,怨恨上天沒有給自己一個完整的身體。我認爲,這兩種人生態度都是消極而悲觀的。但我們不能否認的是∶絕大多數人遇到這樣的生命困境,往往會失去奮鬥的勇氣。

然而,我知道的也有一個人並不如此。海倫·凱勒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作者與主人公海倫·凱勒,出生在19個月後,因爲得了猩紅熱,使她失去了寶貴的聽力和視力。童年的不幸,讓海倫·凱勒過早地失去了正常人的生活。可是她並沒有消沉,也沒有自暴自棄。不會說話,她便學着用手勢來與人交流,看不見的東西,她就用手來觸摸,漸漸地,她也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了。

特別是海倫·凱勒的父母爲她找到了一位優秀的老師―—安妮·莎莉文。莎莉文小姐不但開啟海倫的心靈之窗,也改變了她的一生。更給了海倫在黑暗中尋找光明的力量。在沒有光明和聲音的世界裏,她的童年依然豐富多彩,依然充滿了快樂!也正因爲這樣,她在二十世紀初期,順利地從美國哈佛大學分校―—雷德克里夫學院畢業。

讀完這本書後,我深刻的認識到﹕一個人能不能取得成功,不在於自身條件的好壞,而在於有沒有那一顆奮鬥的心。平時有些人總以條件差、困難多等等,作爲沒有的一份好成績的理由。但是,這些藉口對於海倫來說,對於這個又聾又啞又盲的孩子來說,這些困難是多麼微不足道啊!其實,一個人只要有胸懷遠大的理想和奮鬥目標,那麼就會有無窮無盡的力量!也就不會被客觀原因所束博,然而,也能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條件,主宰自己的命運。而海倫不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嗎?

夜已經深了,我卻久久不能入睡,海倫的一句名言﹕“假如你的眼睛明天就要失明,那麼,你今天要看看什麼?”不斷在我耳邊迴響……

讀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2

最近,我讀了海倫凱勒的自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令我深有感觸。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又盲又聾的海倫凱勒坎坷的一生,以及她的心路歷程。她一生只有十九個月光明與聲音,在安妮莎利及其他老師的幫助關愛下,在親朋好友的成全中,海倫凱勒克服了常人無法想象的困難,完成了哈佛大學學業,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學士學位。她始終致力於殘疾人事業,四處募捐用以改善殘疾人的生活環境,併爲他們創造受教育的機會。她曾周遊世界各地,爲殘疾人加油鼓勁。最終成爲一名傑出的慈善家、演講家、教育家。

她的世界只有無光、無聲、無語的孤獨歲月。

但她卻頑強地認爲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第一天,我要看人,他們的善良、溫厚與友誼使我的生活值得一過。

第二天,我要在黎明起身,去看黑夜變爲白晝的動人奇蹟。

第三天,我要在現實世界裏,在從事日常生活的人們中間度過平凡的一天。海倫的三天就如此僅僅有條,可我們的時間和機遇還很多,可以創造美好的生活。光明對我們來說不是奢望,聲音也不是可欲而不可求。對我們來說,並不缺乏完善的身體組織,我們需要的是意志上的頑強,不向命運投降的,自強不息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要擁有一顆積極、樂觀、敢於創造奇蹟的心!

爲善爲惡在一念之間,生命中的奇蹟出現與否也是一念之差。上天賜予我們眼睛,是讓我們看清這個世界;上天賜予我們思想,是讓我們改變世俗,讓精神世界更美好;而上天賜予我們雙手,是爲了讓我們擁抱未來,創造出生命的奇蹟!

有位哲學家曾經說過:“勇敢寓於靈魂之中,而不是一副強壯的軀體。”這正是對海倫的真實寫照。海倫憑着一顆堅強的心,最終在逆境中崛起,真是身殘志不殘。我們太幸運了,我們擁有美好的一切——健全的體魄、良好的學習環境、優秀的老師……我們從今起一定抓緊每一分一秒,不要讓光陰虛度,不要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要像海倫凱勒那樣,不埋怨、不放棄,好好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奮發學習,以微笑面對厄運,以頑強的毅力克服困難,以傑出的成就顯示生命的價值!

讀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3

看,湛藍的天空飄着朵朵潔白的雲兒;聽,鳥兒在林間歡快地鳴叫……我們每天快樂地生活着,可有這樣一些人,他們卻無法看到美麗的世界,也無法聽到悅耳的聲音,他們生活在無聲無色的世界裏,並沒有被厄運打垮,而是活出了自己的精彩。其中最令我敬佩的一位,就是海倫·凱勒。

海倫·凱勒原本可以和正常孩子一樣,健健康康地成長,可病魔在她兩歲時,搶走了屬於她的光明和聲音,同時讓她變得又聾又啞,從此她的世界無聲無色,一片漆黑。

一開始,海倫·凱勒對自己的生活完全失去了信心,每天不是坐在窗前嘆息,就是躺在牀上哭泣。直到有一天,一位叫莎莉文的老師走進了她的生活,海倫·凱勒似乎看到了,似乎聽到了,因爲她感受到了濃濃的愛,她從老師那裏明白了在挫折和困難面前,嘆息和眼淚是沒有用的,只有樂觀向上、堅強不屈,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她決心走出陰影,跟着老師好好學知識,做一個生活的強者。莎莉文老師一遍又一遍地教她摸盲文、拼單詞,還用獨特的方式讓她感受這個世界,感受到愛。小海倫如飢似渴地學習,不斷充實自己,終於考上了夢寐以求的哈佛大學,她沒有因此止步,而是繼續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四處奔走,建立了一家家慈善機構,爲更多的殘疾人造福。

在海倫·凱勒心中,擁有三天的光明是一種奢望。讀到這裏,我不禁潸然淚下,與海倫·凱勒相比,我真是太幸福了,每天能看到初升的太陽,嬌豔的花朵,能聽到溪流的歡唱,同伴的歡笑……但我卻經常虛度光陰,不好好珍惜,記得去年暑假,我剛剛學寫毛筆字,筆拿不穩,簡單的筆畫也寫不好,每次練習,我都極不情願,經常抱怨:“我手指這麼短,很難寫好毛筆字,算了,還是別學了。”就在這時,我有幸認識了她——海倫·凱勒,她的樂觀堅強讓我感到羞愧。我又重拾信心,每天堅持練習寫字,現在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經常得到老師的誇獎。今後我一定要珍惜每時每刻,不輕言放棄,勤奮學習,做一個積極向上的好孩子!

海倫·凱勒就是永不放棄的代名詞,她指引着我一步步向前邁進!

讀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4

相信我們都曾讀過一些令人傷感的故事。講的是某個不幸的人,僅剩下有限的生命時光,那或許是一年,又或許是二十四個小時。即使如此,讓我深受感動的是:這些已瀕臨末路的人,卻在儘可能有意義地度過自己最後幾天或幾個小時的時光。這樣的故事發人深省,引領着我們去思索。遭遇相同的境況時,自己又會如何決擇?作爲人類,我們是必將死去的,身陷在僅有的幾小時的絕境這中,又將意味着什麼?那時內心的所想,引起的究竟是對於往昔深沉的追憶呢?還是充滿了幸福的滿足感?再不然,會感到遺憾……時而,我會認爲如果我們明天即將死去,絕望而又別無選擇地生活,或許纔是最好的。

態度決定着生活的價值,死期將至的情形會迫使我們更加強調生活的態度。所以,我們便想到了,每天都是上帝賜予,都應當心懷友愛、熱情與希望,盡情地去生活,並感激着。但是,有些故事講述的,又是另一種情形,那些看起來必死無疑的主人公,總能在最後一刻化險爲夷,意外的美好垂顧了他們,上帝也伸出了援助之手。然而,在起死回生後,他們的生命價值也由此而發生了改變。生命的可貴和生之爲人的美好被他們領悟了,永恆的精神信念在他們看來成爲了最有益的品質。至於那些註定了只能生活在死亡陰影之下的可憐人,或是曾經被這種陰影所籠罩的不幸者,自己能夠做的任何一件事,都因此被賦予了一種美妙又絢麗的光彩。

是呀,對於健康、快樂的人而言,死亡是多麼不可想象!你和我都極少去顧及它,就像人數不盡的日子都望不到終點的遠景中延伸着。所以,我們總在爲一些毫無意義的事而浪費時間。這種慵懶,拖沓的狀態,卻很難被自己意識到。讓我感到憂慮的是,作爲天賦的任何一種感官,似乎都有着此種可怕的特徵。而往往,珍視聽覺的都是那些耳聾的人,也只有盲人才體會得到重見天日的幸福,儘管這些對於他們來說,是永遠得不到滿足的。尤其是那些後天失去視力,或成年後喪失了聽力的人,他們爲此而痛苦,卻又在不斷地渴望。至於那些健全的人,視力和聽力都未遭受任何損害,他們便很充分感受到擁有這些能國的可喜和隨意運用它們的可貴。

是啊,我們從不知感激我們的所有,除非某一天我們喪失了這一切;我們也意識不到自己的健康,除非病魔將我們牢牢禁錮在牀上……同學們,不要等到我們失去了才懂得珍惜,那時則是亡羊補牢,爲時晚已,讓我們手拉手肩並肩保護我們所擁有的一切。

讀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5

我看過許多書,但給我啓發最深的一本書是——《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記述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雖然,我還沒有將它全部讀完,但卻受益非淺。書中介紹了海倫的艱難人生,她從小雙目失明,又失去了聽力。但她卻憑着超人般的毅力,戰勝了種種困難,並學會了說話,還學會了五種語言文字,爲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她受到了許多國家人民的讚賞, 一生擁有無數的鮮花與掌聲。

對於殘疾人,爲何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你一定會有一個重重的疑問。如果,海倫向命運低頭,那麼她定會成爲一個可憐而無知的人。但是,她並不屈服於命運,而是向着自己的目標去努力,去前進。所以她纔能有如此巨大的成就。雖然我也有目標,但我卻沒有用實際行動去實現它。就拿五年級上半學期的語文第二單元測驗來說吧!考試前一天,老師沒有佈置其它語文家作,只是讓同學們回去好好複習。大夥一聽到這消息,都樂得一蹦三尺高,我也不例外。於是,我急急忙忙趕回家。回到家後,書包一扔,電視機開啟,我愛看的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開始啦!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看動畫片再複習。等動畫片結束後,已經要吃晚飯了,於是我吃好晚飯,洗完澡後,就直接上樓睡覺去了,考試複習的事,早被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第二天來到學校後,我纔想到今天要測驗,剛想拿出書來複習,老師就捧着一疊試卷進了教室,然後將試卷發到同學們手中。我心想:完了、完了,這下是真完了!當試卷發到手中時,我仔細地把考卷看了一遍。小KS,簡單啦!開始答卷了,教室沒有一點聲音,只有同學們在埋頭答卷,奮筆疾書。不一會兒,收捲了,我信心滿滿,九十分——穩拿。第二天,老師抱着試卷進了教室,開始報分數了。我仔細聽着老師報的每一個分數,當報到“某某某,八十六點五分”時,我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我怎麼只考這麼點分數?後來試卷發下來後,我才知道扣分最嚴重的地方是什麼,是基礎部分,而這些知識在書上都有。唉!這就是考試不復習的後果。

透過這件事,我知道了:成功是要去努力的,是要去拼搏的,而不是說出來的。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讓我意識了:一個人能不能取得成功,並不在於條件的好壞,而在於你有沒有去努力過。只要你努力過了,奮鬥過了,前進過了,那麼,成功離你也就不遠了。

讀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6

生日那天,媽媽送我一本書,是美國女作家海倫·凱勒寫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細細讀後,使我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吸引我的不僅僅是書中的精彩內容,更令我震驚併爲之感動的,是這位又聾又盲的作者凱勒,這本書其實就是她本人的一本自傳,寫出了其一生的酸甜苦辣,也反映了她對生命的熱愛。

這本書分爲三部分,第一部分“我的人生故事”中講的是作者海倫·凱勒度過了88個春秋,可是卻有87年生活在毫無色彩的黑暗中,除了看不見光明,而且也聽不到自然萬物的聲音,她卻努力改變命運,以堅強的毅力學會了說話,還相繼學會了英語、法語、拉丁語和德語,並經過努力考上大學,後又成爲一名著名作家。她眼睛看不見、耳朵聽不到,做到這些需要比常人多付出多少令人難以想像的努力啊!第二部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則是凱勒想像着如果上蒼能讓她擁有三天的光明,她一定充分利用:第一天,她要領略人間的善良,第二天,她要看世界、看人類進步的奇觀,第三天,她要體驗城市的繁華。第三部分是凱勒寫給家人和友人的書信,讓讀者能進一步深入瞭解她的思想和生活。

全書字裏行間無不洋溢着凱勒對生命的熱愛,她渴望擁有光明,哪怕僅僅只有三天也好,讀到這裏,我便熱淚盈眶。凱勒是一個堅強的人,雖然命運對她是殘酷的,病魔無情地奪走了她的視力和聽力,但她卻不自暴自棄,而是用心去感知天地萬物,用心去傾聽大自然的旋律,用心去欣賞那獨特的風景!這種驚人的毅力還不足以值得我學習嗎?想想自己,時常碰到一點小困難就退縮,遇到一點小挫折就灰心。記得有一次數學測驗,由於粗心惹禍,我的成績創下了學習歷史上的最低分,幾乎排在了班級的末位,爲此,我難受極了,一連幾天都精神不振,一看到那些阿拉伯數字心裏就發慌。現在回想起來,不禁有些慚愧,這點小挫折與凱勒相比太微不足道了!你看,凱勒生活在“無聲,無語,無光”的另一個世界裏,她的困難比我多上幾萬倍,可還不是勇敢地克服了嗎?相信一個人只要有毅力,就會有無窮無盡的力量,無論什麼困難,都可以靠自己的毅力去面對、去挑戰。

海倫·凱勒,一個身患殘疾的人,面對令人難以想像的種種困難,如此勇敢,如此堅強,我要以她爲榜樣,珍惜時間,珍愛生活,珍視生命,擁抱我們這個美麗的世界。

讀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7

一個度過了88個春秋,卻熬過了87年無光,無聲,無語的孤獨歲月的弱女子。也許大家都不會相信,正是這位殘疾的女性,創造了許多不可思議的奇蹟。她不僅學會了多種語言,竟然畢業於哈佛大學克里夫學院!她就是用這種驚人的優異成績得到了全世界的敬仰。

大文豪馬克·吐溫評價海倫·凱勒與拿破崙並稱爲19世紀的兩個奇人。 "要是人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當成最後一天該有多好啊,那就更能顯示出生命的價值,然而人利用時間和享受時間卻是有限的" 我很喜歡這句話,並且用做自己的座右銘,我們不該抱怨命運,有些人天生賦予了聰明的智慧和美麗的外表,然而,有些人卻天生得不到光明,但是,我們並不應該放棄自己對希望的追求,讓充滿黑暗的世界裏不光擁有光明還要充滿愛。 讓我們看看海倫·凱勒的三天安排吧!第一天,我們要看人,首先,我希望長久地凝視我親愛的老師,安妮·莎莉文·梅西太太的面龐,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她就來到了我面前,爲我開啟了外面的世界。我要看她得容貌,記住她那和藹的面容,瞭解她得性格,那麼溫柔和耐心的生動跡象。第二天,我要看黎明的曙光,太陽喚醒了沉睡的大地,去看黑夜變爲白晝的動人奇蹟,沿着地平線慢慢升起的那一絲絲光亮是我對未來前進的動力,太陽就是我的希望,就是我在黑暗世界裏的那個引路人,即使在困境中也勇往直前。第三天,她要做的事情有太多太多了,她想去各國旅遊,把自己的希望分佈在所有盲人的身上。這三天對於海倫·凱勒真的是奢望,而我們已經擁有了三千多天的光明,讓我們反省一下,我們是否充分利用這健全的五官和四肢去感受大自然的美麗和生活的美好了嗎?善待你的眼睛吧,猶如明天你將遭到失明的災難。

的確,我們太幸運了,我們擁有美好的一切健全的體魄,良好的學習環境,優秀的老師…我們要珍惜所有人給我們創造的條件,好好學習,鍛鍊身體,用知識來回報社會對我們的關愛,像海倫·凱勒那樣,對待命運不屈不撓,積極向上的面對學習以及生活上的一切困難,以優異的成績來回報父母和老師的辛勤付出。

讀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8

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書我在很久以前就已經讀完了,這個寒假我又讀了一遍。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由《我的生活》、《走出黑暗》、《老師》三本書以及發表在美國《大西洋月刊》上的著名散文《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組成,完整、系統的介紹了海倫豐富、生動、真實而偉大的一生。

這是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女子,她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一個生活在黑暗中卻給世界帶去光明的女性,一個是在88個春秋卻有87年是在無光、無聲、無語的封閉世界。就是這個處於盲聾啞的人卻畢業於哈佛大學德利夫學院,並用生命的所有力量四處奔走,建起了一家慈善機構,爲殘疾人造福,被美國,《時代週刊》評選爲二十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難怪著名文學家馬克·吐溫說過這樣一句話:“十九世紀有兩個奇人,一個是拿破崙,另一個就是海倫·凱勒。”在這本書中海倫給我們展示了她的“最有興趣和最有價值”的一些故事展示了她從剛開始的迷惑,彷徨、無助到後來勇敢堅強的心裏路程。

在《再塑生命的人》一文中,她的一句話令我感動。當他終於在莎莎文老師的幫助下學叻不少字時,高興地寫道:“啊!世界上還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嗎?”一句話使我感到即使把所有的苦難擺到她面前,無不顯得脆弱不堪一擊。會笑話她在裝,可是當一個又聾又啞得人終於學會了拼音文字,這對她來說不是一種莫大的幸福嗎?看看我們的條件,無疑是她好,可是說實話,卻沒有人享受過那樣的幸福。

“我要把別人眼睛所看見得光明當做我的太陽,別人耳朵聽見的音樂當做我的樂曲,別人嘴角的微笑當做我的快樂。”海倫並沒有因自身的殘疾而把自己封閉起來,相反,她樂衷於室外活動喜歡用手觸摸雕塑去感受它的曲線的節奏感,她認爲自己可以從希臘的大理石神像上覺察到古希臘人情緒的波動,她甚至可以感覺到月光灑在她的臉上!這是多麼令人感動的幸福!

海倫的命中出現過許多摯友。馬克·吐溫便是其一。這位風趣幽默的大文豪時常在生活上幫助過海倫,在許多事情上給予了海倫很大的幫助。試想如果沒有像馬克·吐溫這樣的摯友,海倫將怎樣度過這88年?

讀一本好書就是與一個偉大的人的心靈對話。在這本書中,隨海倫的娓娓道來,我終於觸摸到了聖潔的靈魂。海倫·凱勒的成功爲我們每一個人提供的範例。同學們在孤獨無助的時候,不妨用心靈與海倫對話,不妨用心靈去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吧!

讀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9

今天,我又重新閱讀了海倫 . 凱勒的著作 ——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有了更深的感悟。

海 倫· 凱勒, 1880 年 6 月 27 日 出生於美國南部。十九個月大的時候因爲得了急性腦充血及胃充血,失去了視力和聽力,陷入盲聾啞的深淵。她六歲的時候開始學習說話和盲文讀寫,後來以優越的成績考上了連正常孩子竭盡全力還落榜不少的美國著名大學 —— 哈佛大學德克里夫女子學院,成爲一位學識淵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是世界上第一位完成大學學業的盲聾殘疾人。

海倫 . 凱勒在世時曾經對人們說過這樣一句話: “ 只要面向光明,就永遠不會看見陰影! ” 她是這樣子說的,更是這樣子做的。

讀一本好書就是與一個偉大的靈魂的對話。《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讓我們再次看到了書籍的意義。讀書之前,海倫和她的家庭教師莎莉文都是任性自私、喜歡計較、報復心很強的 “ 小暴君 ” ;讀書之後,她們一天天安詳博大,懂得了愛與奉獻,生命變得強大而富有價值。

身體上的殘缺不可怕,可怕的是心靈盲聾啞了,那纔是真正意義上的殘疾。唯有讀書,才能喚醒心靈。這一點,我很慚愧,因爲我沒有海倫做得好。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書主要描述了一個平平淡淡的弱女子從她的角度“觀察”世界,告誡人們要珍惜光明,珍視光明,珍視自己的生命,不能自暴自棄,更不能自我荒廢,因爲人的一生中,是不可能總是一路鮮花的,肯定會有一些荊棘和坎坷在你們前進的道路上等着你們的!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極富藝術感染力,書中細膩而豐富的描寫,大段大段的、如同瀑布一樣,表現了海倫上乘的藝術修養,也表現了她與衆不同的精神特質。她打量這個世界用的是心靈。

1880 年 6 月 1 日 下午,海倫. 凱勒在睡夢中走完了她奇蹟般的一生。馬 克· 吐溫先生曾經說過:“十九世紀有兩個奇人,一個是拿破崙,還有一個就是海倫 . 凱勒。”

我願一切如羅斯福夫人說的那樣:“人類精神的美一旦被認識,我們就永遠不會忘記。在她的生活和生活樂趣中,凱勒小姐給我們這些沒有那麼多困難需要克服的人們上了永遠不能遺忘的一課 —— 我們都希望這部書有越來越多的讀者,讓她的精神在越來越廣的範圍內傳播。”

海 倫· 凱勒是偉大的,她的精神也是偉大的,我們要向她學習,學習她那不屈不撓的精神和那頑強拼搏的使命!!

讀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10

人生的旅行,沒有一條路沒有風雨沒有坎坷,也沒有一條路始終是黑暗沒有光亮。我們,徘徊在這兩條人生旅行的道路上:沉默,哭泣,微笑。一些堅強的人微笑面對,而一些懦弱的人確是停滯不前,陷入深淵之中。

每當我遇到困難時,就不禁想起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書中細緻的介紹了她豐富、偉大、生動而真實的一生。海倫·凱勒以堅強不屈的奮鬥精神,謳歌了永垂不朽的生命奇蹟。在她一歲半的時候,因患猩紅熱,連續幾天的高燒使她成爲了聾盲人。失去了視覺和聽覺的她彷彿與世界隔絕。不久後,她又喪失了語言表達能力,成爲了盲聾啞人。她無法與家人溝通,更無法向他人訴說自己的痛苦。生活在寂寞而黑暗的世界裏。

終於有一天,她得到了一絲“光明”,終於得到了一絲“溫暖”。她遇見了安妮·莎莉文老師,她的到來,使不幸的海倫從此不再沉淪下去。莎莉文老師決定教海倫摸讀盲文,拼寫單詞。漸漸地,海倫找到了生的希望,繼續學習。不久,他又在薩勒老師的幫助下成功學會了說話。這對一個聾盲人來說是多麼的不容易啊。在接下來的生活裏,她考上了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她有驚人的.注意力和記憶力,同時她還具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毅力,上大學時她就寫了《我的一生》。

看着這本書,我深深的被海倫點凱勒所震撼。《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表達着對生活得愛和禮讚,對人類往昔的稱頌和理解。書中記敘了一個聾盲人的嚮往,她想看到的和體會到的是人間最簡單不過的事情,是我們一些正常人所不在乎,不關心甚至是我們捨棄的。她用着一種特殊的方式體會着這個世界,這個社會。她想要用自己的方式去喚醒那些迷茫,冷漠,自私,悲哀的那些人,讓她們重拾信心,對生活抱有希望。

海倫·凱勒以她堅強的毅力和永恆的信心取得勝利,這是大多數人做不到的,更是很多人認爲遙不可及的。而她卻做出了健康的人做不到的,這是多麼的讓人震撼。她成功之後多次爲需要幫助的人捐款,不求任何回報。她用她的事例告誡人們珍惜生活,爲愛而奮鬥,爲愛而堅強!

讀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11

“黑暗將使人更加珍惜光明,寂靜將使人更加愛聲音”。這是《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海倫·凱勒在書中說過的一句話。海倫·凱勒,一個度過了87年無光、無聲、無語的孤獨歲月的女子,卻擁有一顆非凡的堅強不屈的心。自從讀完這本書之後,我的心就被海倫·凱勒的精神所深深震撼了。

海倫是不幸的,在她 9個月的時候,就與外界失去了聯繫,這個幼小的生命嚐到了與世隔絕的孤獨感,於是開始莫名其妙地粗暴、無禮,直至莎莉文老師走進了她的生活,教會她識字,才開啟了她心靈的視窗,從此,她像一塊海綿似的不斷吸收着知識的甘霖。她把學習當作攀登奇山險峯,一次次地跌倒,一次次地重新爬起來,從沒有想過要放棄,漸漸地,她登上了希望的頂峯。

她一生中都夢寐以求的三天光明,對於我們來說,是再平常不過的了,可是對於她,卻意義非凡。在這三天光明裏,她要仔細看看那些善良人們的臉,她要看日出,觀日落,她還要周遊這個城市……這三天她計劃過的是如此充實,可儘管她是如此重視這僅有的三天光明,上天最終都未能滿足她這個願望。

其實世界上像海倫·凱勒這樣的人還有很多,像身殘志不殘的張海迪;有鋼鐵般意志的保爾柯察金;音樂界的強者貝多芬,阿炳;渴望能行走三天的張雲成;求上帝還他一雙手的和志剛……這些人用自己不屈的信念,彈奏了一首首命運的交響曲,奏出了與命運抗爭的最強音!

比起他們,上帝對我們是如此的恩惠,可我們爲什麼總是不知道滿足。在這個世界上,爲什麼只有聾人才珍惜失而復得的聲音?爲什麼只有盲人才珍惜重見天日的光明?爲什麼總是要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讓我們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充實生活,享受生活!

海倫·凱勒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書中,用自己不屈不撓的心,和樂觀向上的精神詮釋了生命的意義:一個人身體有缺陷不要緊,但心如果也跟着殘缺了,這個人就徹底殘缺了。所以,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只要有樂觀向上,永不言棄的精神,就能在“黑暗”中重見“光明”。

讓我們懷揣這種精神,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前進吧!

讀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12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主要講述了又盲又聾的海倫·凱勒坎坷的一生,以及她的心路歷程。她一生只有十九個月光明與聲音,在安妮·莎利及其他老師的幫助關愛下,在親朋好友的成全中,海倫克服了常人無法想象的困難,完成了哈佛大學學業,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學士學位。她始終致力於殘疾人事業,四處募捐用以改善殘疾人的生活環境,併爲他們創造受教育的機會。她曾周遊世界各地,爲殘疾人加油鼓勁。最終成爲一名傑出的慈善家、演講家、教育家。

她的世界只有無光、無聲、無語的孤獨歲月。

但她卻頑強地認爲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第一天:我要透過“靈魂之窗“看到那些鼓勵我生活下去的善良、溫厚與心懷感動的人們。

第二天:我要在黎明起身,去看黑夜變成白晝的動人奇蹟。

第三天:我將在當前的日常生活中度過,到爲生活而奔忙的人們經常去的地方去體驗他們的快樂、憂傷、感動與善良。

有位哲學家曾經說過:“勇敢寓於靈魂之中,而不是一副強壯的軀體。”這正是對海倫的真實寫照。海倫憑着一顆堅強的心,最終在逆境中崛起,真是身殘志不殘。作爲新一代的大學生,有着良好的生活和學習條件,但自身缺乏毅力。因此,這篇文章給我最大的啓示是:

一、要正確地對待困難,每個人一生中都會遇到困難。遇到困難時,不要害怕退縮,而要想方設法地將困難克服,戰勝困難的過程也正是自己進步的過程。

二、盡力地完成每一件事。有位名人曾說過:“什麼是不容易?不容易是把每天應做的事每天都堅持做。什麼是不簡單?不簡單就是把每件事都做得最好。”是啊,如果能按上面說的去做確實是十分難。做一件事、堅持一天很容易,堅持二天也很容易,但天天做到卻很難。因爲這不僅需要恆心,還需要堅韌不撥的毅力。而要把每件事都做到最好,更是難上加難。因爲這不僅要上述的兩點,還要有做事認真仔細的好習慣。如果我們能辦到這兩點,就能在平時的點點滴滴中得到進步,得到提高。

三、要有樂觀向上的良好心態。海倫在巨大的打擊以及困難面前,不是怨天尤人,而是以樂觀向上的心態去面對,使自己得到信心。樂觀向上的良好心態,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讀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13

讀了這本海倫﹒凱勒的自傳,我感悟頗深。人們常說,人生好比大海,神奇莫測。是啊,人生是蒼茫大海,有旭日東昇、霞光潑彩的美景,有爽風吹拂、微波輕漾的美妙情景,也有狂風怒吼,惡浪滔天的駭人景觀。但是,無論順境還是逆境,我們都要像文中的海倫一樣永不服輸,勇敢面對。我們無法預言明天和死亡哪一個先到來。就像海倫,她沒有想到一場大病之後就失去視力、聽力和說話能力。但是,她出人意料地成功了,成爲了一個偉大教育家、作家。這是爲什麼?這是因爲她有一種信念——在黑暗中尋找光明!人們常說:“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有了坦蕩的心胸、勇敢的意志,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跟大家分享一個故事:唐玄奘小時候,對師父分配的艱苦任務總能毫不怨言的完成,雖然感到了師父分配的不公平,他也只是好奇的問問,即使沒得到滿意的答覆,他也仍然聽從師父的吩咐,默默地去執行任務。帶着這樣的信心和勇氣,他完成了西天取經。而在這本書中,海倫經歷了《霜王》事件,有人說海倫這篇文章有抄襲現象。一開始,海倫很生氣,她想放棄寫作,但透過他人勸告以及自我調整,戰勝了內心,變得勇敢。所以今後請不要再對自已說“我不行!”

“其實,人生很精彩”,當我們受挫時,要以樂觀的心態面對,有時,幸福快樂與否就再於一個人看人生的方式。自信一點,樂觀一點,日月星辰、天地萬物都是那麼美好。同一件事,以截然不同的角度去看,得到的結論也完全不同。在商品交換的市場上,金子比泥土的價值要大;從種植種子、培養生命的角度來看,泥土顯然比金子更有價值。可能,現在的中學生都會抱怨:壓力大,作業多,中考難度大,覺不夠睡……。但其實,我們應慶幸:比起海倫來,我們要更幸福,至少,我們有健康的身體,金色的童年……。擁有這麼多,我們是不是應該學會珍惜呢?我們是不是應該遇難不退縮,失敗不放棄呢?我們是不是應該努力學習,奮發向上呢?我們是不是應該學會積極樂觀呢?答案是肯定的。

我們要有“正入萬山圈子裏,一山放出一山攔”的認識,不要只是驚羨大海的魅力,停留在幻想的港灣,不要畏懼大海的險惡而不遠航。在生活中,就算有再大的風也不要擋住勇敢的衝動,努力地往前飛,再累也無所謂,我們一定要堅信:黑夜過後的光芒一定很美。

讀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14

毛澤東曾說,“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因此,我讀了許許多多的書。我讀過《魯濱孫漂流記》,我讀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我讀過《熱愛生命》,但是我最喜歡的是《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因爲本書的主人公海倫凱勒的事蹟深深地感動了我。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是美國著名作家海倫凱勒寫的,這是她的一部自傳體小說。這本書主要講了:海倫凱勒是一個盲聾孩子,但是她以頑強的毅力克服了語言障礙,學會了說話。用了十一年的時間在家庭教師莎莉的幫助下,讀書寫字,順利的考入了美國哈佛大學。她建立了一個個慈善機構,給盲聾啞孩子帶來了福音。這本書充分地展現出了海倫凱勒挑戰她人生的極限,用她的生命譜寫了一首自強不息的生命之歌。雖然她的一生幾乎都是在無盡的黑暗中度過的,但她卻沒有放棄。而我,平時遇到了一些小困難就退縮,我一定要學習她那自強不息的精神,好好學習,將來有所成就。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寫了許許多多的人物:莎莉、梅西、約翰、卡羅琳……其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海倫凱勒,因爲她自強不息、遇到困難不退縮,即使聽不見、看不着,她也用比常人多百倍,甚至千倍的努力考入了美國的哈佛大學,是自強不息、努力上進的象徵人物,我特別敬佩她,因爲自從讀了她的書,瞭解了她的事蹟後,連端水杯都讓大人端的我,慢慢地自覺了起來。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的內容精彩豐富,情節扣人心絃,其中我最喜歡的一章是第二十三章。這一章重點寫了海倫凱勒的演講生涯。在她的演講中,難免會發生髮音不準的情況,但她都堅持了下來,沒有放棄。在我小時候,摔倒了起不來,就讓大人抱,自己也不多試幾次。而海倫凱勒卻不放棄。和她相比,我真是臉紅。

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我受益匪淺,以前我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自己什麼也不做。現在回想起來,真是羞愧萬分。自從看完這本書,我學會了堅持。學會了不輕易放棄。在看完這本書後,我學會了做餅,雖然有時還會太鹹太淡,火候把握不好,不過總比之前不會做好多了、看完這本書後,我學會了騎自行車,雖然和自行車一次次地與地面親密碰撞,但我終於學會騎自行車了。看完這本書後……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值得我們珍藏一生的好書。是一部永遠的經典書籍。每當你遇到困難,遇到挫折,想要放棄時,它會激勵你不要放棄,讓你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

讀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15

今年暑假,我閱讀了海倫·凱勒所著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是海倫·凱勒在自己身處逆境之中時著寫的,讀之令人爲其不幸的遭遇感到心酸,同時,也讓人們爲她的堅強,堅忍的精神大爲敬佩。

海倫·凱勒在年幼之時,一場大病奪去了她的視力與聽力,讓她成爲了一名聾啞人。自此,她的世界是寂靜無聲的,是黑暗無助的,她的內心很痛苦,很無助,很傷心,爲什麼老天待她是如此的不公,爲什麼偏偏她是一位聾啞人,她傷心,她難過,她憤怒,她就像是一隻暴躁的小鹿,一丁點的小事也會令她大發雷霆,她彷徨,她無奈,她又何曾想要這樣?她只不過是想和普通的兒童一樣擁有一個幸福快樂,無憂無慮的童年而已。但是,安利莎莉文老師的到來徹底改變的海倫的狀況,莎莉文老師教她識字,教她說話,陪伴她一路走向了大學,在海倫心中,莎莉文老師不僅是教給他知識的老師,更是給予他新生的聖母!是啊,如果沒有莎莉文老師的出現,美國曆史上,就不會出現一位如此偉大的作家教育家。

“我將不僅要看到面龐的輪廓,以便我能將她珍藏在我的記憶中,而且還要研究她的容貌,發現她出自同情心的溫柔和耐心的生動跡象,她正是以此來完成教育我的艱鉅任務。”“在我假象的有視的有限時間裏,我應當挑選一把鑰匙,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去開啓有最大寶藏的地方。”“你所看到的每一件東西對你都是那麼珍貴,你的目光將飽覽那出現在你視線之內的每一件物品,然後,你將真正看到,一個美的世界在你面前展開。”這三段話是海倫·凱勒用自己那樂觀向上,堅持不懈,不服輸等精神想象出自己假如有三天可以恢復視力,自己應該要幹什麼。

讀完這本書,我的內心大爲震撼,一個生活在寂靜與黑暗中的人,內心卻是充滿了光明,海倫·凱勒的那種毅力,精神,耐心是多麼非凡!那樣的讓人可歌可泣!

再看看我們,我們都是一個個健全的人,但卻碰到丁點大的困難就退縮,不敢去面對,作鬥爭。

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向海倫·凱勒學習,學習她那種不屈不撓,敢於拼搏的精神。

標籤:光明 有感 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