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讀名人傳有感300字七篇

讀後感7.18K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名人傳有感300字七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名人傳有感300字七篇

讀名人傳有感300字七篇1

那麼,對於今天的讀者來說,《名人傳》又能給予我們什麼呢?在一個物質生活極度豐富而精神生活相對貧弱的時代,在一個人們躲避崇高、告別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會裏,《名人傳》給予我們的也許更多是尷尬,因爲這些巨人的生涯就像一面明鏡,使我們的卑劣與渺小纖毫畢現。

我們寧願去讚美他們的作品而不願去感受他們人格的偉大。在《米開朗琪羅傳》的結尾,羅曼·羅蘭說,偉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嶺,“我不說普通的人類都能在高峯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們應上去頂禮。在那裏,他們可以變換一下肺中的呼吸,與脈管中的血流。在那裏,他們將感到更迫近永恆。以後,他們再回到人生的廣原,心中充滿了日常戰鬥的勇氣”。對於我們的時代,這實在是金石之言。

讀名人傳有感300字七篇2

《名人傳》裏的貝多芬由於他出身貧寒所以很小就輟學在家,他的一生很坎坷不平但他沒有放棄勇敢的同命運做鬥爭,雖然他的一生很孤獨但這位偉大的音樂家卻在這看似痛苦的中創作了一首又一首經典名曲,這些經典名曲是在他耳聾的情況下完成的。

這些都是他不懈努力完成的,他戰勝了疾病,戰勝了痛苦,戰勝了聽衆的平庸,戰勝了困難與障礙,戰勝了命運,登上了生命的頂峯。

又比如說故事裏的托爾斯泰他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他聰明有很高的文學天賦。他雖然獲得成功但他並不滿足自己擁有的一切,他不願享受生活,不虛度年華,他想要透過有些作爲來體現自己的生活價值,弘揚真正的基督精神對自由主義的蔑視。

作者透過這本書中的名人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敢於同命運做鬥爭,只要不屈服總有一天也會改變命運。人生就是奮鬥,幸福大多產生在奮鬥中,命運是自己掌

讀名人傳有感300字七篇3

《名人傳》是由法國作家羅曼·羅蘭寫的。書中寫了三個世界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第一個是德國作曲家:貝多芬;另一個是意大利的天才雕刻家:米開朗基羅;最後一個是俄羅斯名作家:托爾斯泰。

但是,即使如此,在人生怨患困頓的征途上,他們爲尋求真理和正義,爲創造表現真。善。美的不朽傑作而獻出畢生精力。貝多芬用痛苦譜寫的與命運抗爭的音樂,爲後人留下了享受不盡的精神食糧;米開朗基羅用一生的.血淚創造出了不朽的傑作;托爾斯泰則在他的小說裏描寫了千萬生命的渺小和偉大,他用他的作品向世界傳播愛的種子。

有哪種勝利能與他們的成就相比?拿破崙的那場戰爭?奧斯特歷茨那天的太陽?這種輝煌是精神力量所從未取得過的殊榮。他們用困難鍛造自己。正如貝多芬用一句話概括了他的一生,這句話已經成了勇敢者的座右銘:“爲其痛苦,纔有歡樂。”

讀名人傳有感300字七篇4

是的,貝多芬,米開朗琪羅和托爾斯泰都是世界的征服者。我們享受着他們的天才創作出來的作品,同享受我們先輩的偉績一樣,不再去想聽他們流出的鮮血,這無疑是使我們尷尬的事情,因爲這些巨人的生涯就像一面明鏡,使我們的卑劣與渺小纖毫畢現。我們寧願去讚美他們的作品而不願去感受他們人格的偉大。不是的,偉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嶺,我們將在那裏獲得更大的啓示。

《名人傳》就猶如向我們譜寫了一首“英雄交響曲”。我們從中得到的啓發是:每個人的身上都會降臨苦難與災害,我們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努力奮鬥,與其羨慕偉人,不如學習偉人人格的偉大,讓自己的人生充滿意義,與其靠浮躁和急功近利所取得曇花一現的成就,不如堅持自己的信念、真理和正義,讓自己躋身人類中的不朽者之列。

讀名人傳有感300字七篇5

首先承認憑我的修養要讀完一本公認的名著,着實是件考驗意志的事,尤其是拜讀這類洋溢着濃厚的西方精神追求的人物傳記。或許我們從小耳濡目染,習慣了看傳記就像讀一個故事或是看一段傳奇,猛然發現羅曼羅蘭是個思想控時,就像是一直在一條平坦的馬路上走啊走,走的近乎昏睡時,忽然掉進路邊的一個深坑裏,那一分鐘的驚悸和隨後而來的因爬不出深坑而感到的苦悶簡直如出一轍。

當然話雖如此,待靜靜看了一遍後,才發現這書絕不是一本有名的“作文素材”,人類精神的偉大和人性的真實往往令人驚歎。曾看過這樣一句話:往往這個世界給予天才的是苦難的一生,而他們自己帶給世界的卻是無盡的榮耀,唏噓不已。或許真的,對於的藝術家,不瘋魔,不成活。至於瘋魔,是我們的評判標準出了問題,還是我們自己沒有勇氣去勇敢,沒有真心去面對真誠?

就從貝多芬來談談吧,他的一生被羅曼羅蘭比作一天暴風雨的日子,“先是平靜的的早晨偶有微風,但在空氣中沉重的預感後,忽然巨大的陰影捲過,開始了悲壯的雷吼與不止的暴風,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正像他一生的倒影與寫真。我們讀這句話時,總不免充滿敬佩,可想想,誰經歷這樣的一場暴風雨?看看開篇各類人物對於貝多芬的肖像描寫,就不免感慨,是的,他扼住了命運的喉嚨,可是對於我們這些凡夫俗子,我還是選擇”既然命運扼住了你,你就撓撓它的胳肢窩“好啦。讀《貝多芬傳》時,還有一個細節令我差點笑噴了:貝多芬情感鮮明、敢愛敢恨,原本他十分欽佩拿破崙,但他聽到拿破崙稱帝的消息之後又不屑地評論道:”原來他也不過是個凡夫俗子!哈哈,真才子,真性情也!

讀名人傳有感300字七篇6

早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名人傳》就由我國著名翻譯家傅雷先生譯成中文,一流的傳主、一流的作者加上一流的譯者,使這部作品很快即成爲經典名著,時至今日仍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二十世紀的前半期是人類歷史上風雲激盪也苦難深重的時期,羅曼·羅蘭創作《名人傳》,傅雷先生翻譯《名人傳》,都是有感而爲,是要從這些偉人的生涯中汲取生存的力量和戰鬥的勇氣。

傅雷先生說,“在陰霾遮蔽了整個天空的時候”,他從《名人傳》中得到的啓示是:“惟有真實的苦難,才能驅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難;惟有克服苦難的壯烈的悲劇,才能幫助我們擔受殘酷的命運;惟有抱着‘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精神,才能挽救一個萎靡而自私的民族……”

讀名人傳有感300字七篇7

最令我感動的就是貝多芬的故事。貝多芬是個音樂天才,他的天分很早就被他的父親發現了,不幸的是,貝多芬的父親並不是一個稱職的好父親,他天天讓貝多芬練琴,不顧及他的心情,一個勁兒的培訓他,有時甚至把貝多芬和一把小提琴一起放進一個屋子裏關起來,一關就是一整天,用暴力逼他學音樂。貝多芬的童年是十分悲慘的,他的母親在他十六歲時就去世了,他的父親變成了揮霍的酒鬼。

這些不幸一起壓到了貝多芬的頭上,在他心中刻下了深深的傷痕,也因此導致他的脾氣暴躁而古怪。但是貝多芬沒有因此而沉淪,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自己所熱愛的音樂事業中去了。由於他的天分和勤奮,很快地他就成名了。當他沉醉在音樂給他帶來的幸福當中時,不幸的事情又發生了:他的耳朵聾了。對於一個音樂家而言,最重要的莫過於耳朵,而像貝多芬這樣以音樂爲生的大音樂家,卻聾了耳朵,這個打擊是常人所接受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