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目送龍應臺讀後感200字

讀後感2.04W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目送龍應臺讀後感20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目送龍應臺讀後感200字

目送龍應臺讀後感200字1

讀《目送》,會讓我又一次地感受到與父母分別時那種撕心裂肺的哀痛,也會想到時隔幾年,千里迢迢去看望父母時,二老那歡愉的目光和不停叨嘮的話語。

就在去年春節,全家要去蘇州看望父母,準備過一個團圓年。但天公不作美,動身出發的夜裏下了一場大雪,早晨路上厚厚的積雪讓出遠門的全家做了難,車票已買好,路又不好走,怎麼辦?“兒行千里母擔憂”,母親的電話早早就打了過來,天冷路滑,安全第一,就不要來了,以後還有機會。但,想要見父母的念頭太強烈了,克服種。種困難,還是踏上了看望父母的路。

等踏進家門,見到父母的一瞬間,所有的辛苦都煙消雲散,父母老了,真的顯老了,不爭氣的眼淚奪眶而出,一下子緊緊和父母相擁在一起……

目送龍應臺讀後感200字2

這本書與其說是龍應臺女士對自己生活的.回顧與反省,倒不如說是照出了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曆程,照出了我們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貴的事物。

書以第一篇文章《目送》命名,也以此文最爲精彩,文中描寫作者目送兒子踏入各種不同的門。兒子的背影,愈來愈高大,但卻從來都沒有猶豫,沒有回頭。這種落寞感,使她回憶起當年父親用廉價的小貨車載着她去大學報到。父親因覺得女兒會嫌棄小貨車太窮酸,便在校門口放下她和行李轉頭就走,留下一團黑煙和背影,多年後慈愛的父親過世。作者又在細雨中,目送着父親的靈柩慢慢滑入火葬的妒門,消失在火焰中。

做兒女的要明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讓他們的眼睛多點落在我們的面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