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現場改善讀後感範文

讀後感2.63W

篇一:“改善”讀後感

現場改善讀後感範文

讀《改善》一書的認識

透過學習《改善》這本書,深刻體會到改善對一個人、一個企業影響是深遠的。改善的精髓不僅是要改變每一個人的思維方式,還要改變一個企業的風氣,使之成爲人們的一種正能量象徵,使每個人每天爲改善而自豪。

改善工作,起源於豐田公司初創期,當時豐田由生產織布機轉向生產汽車,而在日本生產汽車,一是需求量少,二是需求類型較多,這就決定了豐田不適宜採用福特汽車公司的“大規模流水線”生產模式,尤其是福特模式還存在存貨較多而造成資金佔用量大的弊端,這更讓剛剛起步的豐田難以採用這種生產模式。面對這種情況,豐田開始了深層次的思考,探索出一種新的生產方法,既能生產出滿足顧客需要,又有高質量,還不會產生大量庫存,並且效率又高的產品,於是豐田生產模式便應運而生。

改善是持續不斷的,是長期的,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改善要達到應有之效,不可能一蹴而就,是透過細微改變的積累而達到思想的轉變,透過一定時間的改變形成一種習慣,透過長期的習慣改變,進而達到改變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模式,實現每個人在原有基礎上能力提升。部門要在改善中使工作效率提高、流程優化及管理成本下降,企業在改善中使經濟效益大幅度提升且更具競爭力。這些改變,沒有一定時間積累和沉澱,是無法達到實質性的改變。

要想真正地做好改善工作,關鍵是立即“走進現場、發

現問題、制訂措施、解決問題”,是基於現場和問題的立即行動。當前改善工作開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表現爲:要麼不去現場,而在屋內高談闊論或閉門造車;要麼去了現場,但對到處都存在的問題硬是發現不了,即沒有一雙發現問題的眼睛;要麼只說不做,或者乾脆不說也不做,根本不行動等等。正是這些問題的存在,才使得改善工作的開展始終停留在表面上,很少有轟轟烈烈的改善活動

現場和問題就如改善工作的兩條腿,行動好比腿走路,只有兩條腿實實在在的存在,行動起來纔會平穩,也纔會走出路程來,而且效果會在不斷行走的過程中顯現出來。從健康學的角度講,企業這個肢體,只有兩條腿邁起來行動,纔會確保健康。正如“邁開腿,控住嘴”是現代人確保健康最關鍵的六字真經一樣,雖然它不是生命的全部,但卻是十分重要的部分。我們要認真思考和理解這一點,並在明白其中的道理後立即真行動,切不可再觀望了!

任何一項改善工作的開展,都存在困難和問題,關鍵是怎樣去認識和應對這些問題。不能對問題和困難熟視無睹,這很容易犯輕狂症和麻痹大意症,在被問題和困難束縛時,也很容易自亂陣腳,無應對之策;過於強調問題和困難,則很容易被困難和問題嚇倒,這樣人沒上陣就先敗下幾分,最後的勝算把握很小。正確的態度應該是先承認它、逐漸面對它、慢慢適應它,並最終解決它,這纔是辯證的態度和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

總之改善就是走進現場,發現問題,立即行動解決問題。

在腦海中,要始終牢記“行動”兩個字,其它的都是次要的問題。讓我們從自身做起,立即投身到企業管理的改善工作中去吧!

篇二:改善讀後感

《改善》讀後感

2014年1月16日,集團公司董事長在第六屆職工代表大會上作了《價值觀是企業的生命線 改善是企業永恆的主題》講話。我礦領導根據集團公司持續改善工作相關要求,結合我礦實際情況,也爲了提升我礦中層管理人員的思想,進一步落實企業規範化、標準化、精細化管理工作,充分調動和發揮全體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爲把改善工作更好地落實下去,專門購買了日本今井正明著的《改善》一書。透過學習,我談談我的心得體會

一、改善的意義就是將問題逐一發現並解決,以此推動進步的一種腳踏實地的解決方法。透過這一過程,在企業形成一種切實加強企業員工素質、培養人才,使工作的標準確立後不會隨意變動的機制,從而又進一步促進了有效的改善,使企業進一步發展。

二、改善的目的是節約成本,提高員工的素質,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使企業獲得可持續經營發展。

三、改善管理的根基是企業核心文化的培養。改善注重實踐和階段的重複累加,在長期的改善過程中,涉及到的工具運用和文化融入成爲中國企業改善推行成功的關鍵因素。改善的過程涉及的思想、思維意識、以及人隊自我的認知是改善推行的基礎。作爲改善的基礎應該是文化的`合力,除了制度和改善樣板的推廣,更加需要傳承和不斷的思維意識鍛

煉,從而實現改善的持續化發展根基。

四、改善的作用是提升企業競爭力。改善的作用就是由小見大,不要太大的成本投入,透過內部的資源和人的能動性的積極鍛鍊,加以正確的方法運用,將身邊的事物分解,並追求其發展空間的完美化。在公司內部的生產間隙,應該有無數個形成具體的,實戰性強的改善人員,透過專業化眼光發現改善點,對員工加以引導,實現全員參與的改善。

五、改善無處不在。在現實生產中,解決企業的問題有兩種:一種是創新,利用最新、最高科技和大量資金;另一種就是改善,利用現有工具、技巧和不需要花費多少資金。改善與西方管理方式不同,它不需要複雜的技術和昂貴的設備,只需要透過全面質量管理、準時生產方式等就能輕易解決生產中的弊端。改善就是持續不斷地改進,是一種低風險的生產方式,如果在改善過程中發現偏差或不妥之處,管理人員可以隨時糾正。

六、改善永無止境。改善不是一成不變,墨守成規,而是循序漸進,持續不斷。因此,每個人都要把改善做爲工作中的一部分,“天天有進步,月月有成長,年年有成就”。讓改善成爲企業發展的階梯,讓改善成爲員工晉升的橋樑。

總之,透過學習是我認識到:改善是一種思想,它告訴我們應該認真觀察和思考,不斷地否定現狀、尋求更高水平。改善也是一種文化,它能爲創造具有活力的現場和企業打下堅實的基礎。改善還是一種習慣,它能讓我們養成敏銳的眼光和思維。改善又是一種提高員工品質的有效途徑,它要求

我們必須立足現地、現物、現實和堅持原理、原則,將自己融入到整個團隊當中。

篇三:《現場改善,低成本管理方法的知識--第六章》讀後感

讀《現場管理第六章“浪費”》後感

書上說,浪費即是指不能創造附加價值的所有行爲,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去現場,觀察正在進行的作業,發現浪費,然後採取行動消除它。我十分贊同的。

古人有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們在現場能夠發現浪費的前提是,要知道什麼纔是浪費。常言道,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對於浪費,我們可能很多人都已經司空見慣,覺得事情本身就是這樣子,不是這樣子反而有點不正常。

書本上將浪費細分爲七類:1.生產過剩的浪費2.庫存的浪費3.不合格品的浪費4.動作的浪費5.加工的浪費6.等待的浪費7.搬運的浪費。我們現在有了浪費的標準,那該如何去消除浪費?個人的愚見是,像我們對設備點檢那樣去消除浪費,按照七大浪費分析生產現場的浪費,制定《現場浪費點檢表》,定期對現場進行浪費點檢,彙總分析各項浪費的佔比,並制定可行有效的改善措施。沒有創造附加價值的行爲就是浪費,當我們將浪費消除,那麼我們生產的整體附加價值就會提高,也就是說,我們在同樣的產品質量前提下,可以投入更少的材料、時間、人力等。

本週二有幸參加公司的經營會議,讓我更深刻地瞭解到們公司的現狀。企業有效減少浪費,控制成本,是長遠發展的前提。消除浪費、創造價值,從你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