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斷舍離》名著讀後感

讀後感9.83K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斷舍離》名著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斷舍離》名著讀後感

《斷舍離》名著讀後感1

什麼是斷舍離?

斷舍離是禪修。

斷舍離的主角並不是物品,而是自己。這是一種以“物品和自己的關係”爲核心,取捨選擇物品的技術。

斷:斷絕想要進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東西。

舍:捨棄家裏到處氾濫的破爛兒。

透過不斷重複斷和舍,最後會到達“離”這樣的狀態。

離:脫離對物品的執念,處於遊刃有餘的自在的空間。

如何斷?

物品要有用纔有價值。對我有用。

如何舍?

丟掉與當下的自己無關的物品。使用高於形象的物品,廉價的物品,會使自我貶低。

離是一種什麼狀態?

處於自在、放鬆的狀態。

舍的過程中,整理收納的技巧:

七五一原則:看不見的收納空間只能放滿七成、看得見的收納空間只能放滿五成、給別人看的收納空間只能放一成。

三分法:分三類,大類中再分三小類。

物品儘量立起來放置。使用物品時,步驟要少。

並不是心靈改變了行動,而是行動帶來了心靈的變化。

我的行動:

顏色不豔麗的舊衣物,多年前的短袖短褲,不能外穿,總想的是在家做爲居家服,對着鏡子看看自己,果斷全部丟掉。

一直在尋找ipad的用處,丟掉捨不得,用起來不方便,決定賣掉。

加強對物品的理解,提高欣賞水平,提高挑好物的能力,下載app,關注男士物品。

斷舍離的技巧不僅僅應用於物品整理。可舉一反三,比如人際交往等。

斷舍離期間很痛苦,剛開始過分強迫自己,很焦慮。調整爲將斷舍離多循環幾遍,先丟掉一部分,再思考再觀察自己的生活,過段時間再舍一部分,不斷重複。

要成爲活在當下,能夠立刻付諸行動的人。

《斷舍離》名著讀後感2

《斷舍離》,一看書名並不理解其意思,一次偶然的電視訪談節目,看到了斷舍離的蘊意,之後翻閱了這本書,才慢慢了解此書。

《斷舍離》是日本山下英子的作品,此書是推薦現代家居整理的書,斷,不買不收取不需要的東西,舍,處理掉堆放在家裏沒用的東西,離,離開對物質的執念,讓自己處於寬敞舒適、自由自在的空間,斷舍離就是收拾物品來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內心的混沌,讓人生更舒適的行爲技術。

這本書從以下幾個方面講起:

一、只要瞭解各種奧妙,就能激發幹勁——斷舍離的機制。

二、我們爲什麼沒辦法收拾——無法丟棄的理由。

三、先從整理頭腦開始——斷舍離的思考法則。

四、身體開始行動——斷舍離的實踐方法。

五、前所未有的暢快和解放感——看不見的世界在變化。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每過一段時間,自己房間的東西就會增加,特別是女生,愛購物,網購方便快捷更是刺激了購買慾,不斷買進的同時也引發了存儲問題,再多的容納空間也無法滿足與時俱進的購買能力。東西越買越多,空間越來越滿,房間越來越亂,到頭來整理時總感覺每一樣東西都很重要,捨不得扔掉,心情越來越煩。生活中的居家整理該如何做到斷舍離,對於情緒,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斷舍離》這本書告訴我們不要以“總有一天會用得上”之類的藉口,就那樣把東西放在一邊不去處理。要有意識地不斷把物品送出去,“捨棄”掉。物品處於恰當的位置,才能展現美感,工作中也是要有這種精神,只有思想不斷進步,你接觸到的教育資訊纔是最新的,最棒的。“捨得”彰顯智慧,我們每個人的生活註定不是一路平坦的,因此,我們要學會運用“斷舍離”的“捨得”智慧,才能在工作生活中處於主動地位,而這,需要我們用時間不斷豐富自己的閱歷,需要不斷地總結自己的得失,該斷即斷,該舍即舍,捨去舊有的,留出空間,填充新的內容,只有這樣工作生活才能不斷進步。

《斷舍離》名著讀後感3

一流的理論,三流的寫作:

我在試圖歸納全書梗概的時候,感到非常困難。儘管書中細分了章節,添加了諸多副標題,卻感覺文不符題,且內容重複,使得整本書邏輯混亂、層次不清。

後來我讀到一篇評論,不同於其他千篇一律的讚美,作者評價這本書“一流的理論,三流的寫作”,一針見血地解開了我的疑惑。

當然,書中有很多作者獨家的真實案例和形象的比喻,可以給我們更生動的啓發,值得一讀。但是即使沒有看過這本書,透過上期的內容梗概,也是完全可以開始實踐的。

“斷舍離”不是一個動詞:

①斷舍離是幾個詞

現在我們已經明白了斷、舍、離是三個詞:兩個動詞(動作)、一個名詞(狀態)。

如果把“斷舍離”僅僅理解成一個動詞——“舍”,即扔東西,就完全誤解或輕視了“斷舍離”理念。只舍不斷,不配稱之爲“斷舍離”,你可能會繼續着不必要的購買和丟棄,依然在物質的漩渦中無法自拔。

②斷舍離是一個名詞

如果硬要把斷舍離看作一個詞,那它也絕不是一個動詞,而是一個名詞,是我們透過斷舍離實踐後領悟到的一種狀態:不必再刻意地去“舍”,不必委屈地去“斷”,而是一種天然的生活狀態。

“斷舍離”就是“綠舍離”:

之前介紹過“綠舍離”,感覺比“斷舍離”更進階,它提倡負責任地扔和買。讀完《斷舍離》後,我覺得兩者並沒有任何衝突,“斷舍離”從來就沒有讓我們不負責任地扔和買呀,從實質來說,斷舍離就是綠舍離。

來看看什麼是綠舍離。

綠,以可持續的理念過生活。購物時儘可能購買環保產品。舍,捨棄囤積行爲。lessismore,選擇終極產品療愈自己。離,暫時離開扔東西的行爲,向零雜物的.方向努力。

可以看出,兩者絕不是相互矛盾的,綠舍離是斷舍離的衍生,是斷舍離修行的一種感悟,也就是“離”的狀態。綠舍離更加清晰的詮釋了“離”,解答了很多人誤認爲斷舍離後就是要過一種清苦的生活的疑慮。

《斷舍離》名著讀後感4

前段時間都比較忙,最近終於可以閒下來看看自己想看的書了,一直就想看山本英子的《斷舍離》,在沒有讀這本書之前,我對斷舍離的概念停留在了就是將需要斷的、需要捨棄的東西做到斷舍離。自從走進了這本書,我對“斷舍離”有了新的定義,下面我將自己讀後的體會一一道來。

大家可以思考一個問題,我們身邊的雜物是否是越堆越多,但所有東西卻怎麼都丟不掉,因爲捨不得、好可惜,還好好的東西怎麼捨棄;而且我們在生活中不斷地買新東西,怎麼都停不了手,某寶、超市、逛街等等都是我們製造捨不得和好可惜的來源。而且因爲"萬一有一天我需要用到"、"萬一沒有了怎麼辦";但特別多的是這樣的想法,內心總是特別有計劃說:“我明天要把屋子收拾的乾乾淨淨”,但是卻遲遲不肯行動,種種跡象表明自己懶,我之前聽過這樣的一句話:“說話的巨人,行動的矮子。”這個形容很貼切現代人的生活,同時也是我的生活寫照。

透過學習斷舍離,我要重新審視自己和物品的關係,在這本書看到學到,我應該從關注物品轉移到關注自己需不需要它,當我開始這樣考慮的時候,我將會將我身邊所有發的不需要、不適合、不舒服的東西替換成我需要、而且適合、舒服的東西。然後讓我的生活換機變得更舒心、快樂、幸福,讓我的心靈從外在到內在,徹底煥然一新。斷舍離非常簡單,只需要以自己爲中心而去思考什麼適合此時此刻的自己。如果不符合這個標準,應該立刻淘汰,真正做到斷舍離。

斬“斷”物慾。

“舍”棄廢物。

脫“離”執念。

寫完這篇文章之後,我要開始我的實際行動了,我要成爲說話的巨人,行動的高子,哈哈!

很喜歡文中所說的從“哲學”逐漸升華成“美學”。贊同改變人生的斷舍離。

《斷舍離》名著讀後感5

今天看了山下英子的心靈斷舍離,本來沒有指望能有很大的收穫,因爲自認爲自己在整理自己的心靈方面也算做的不錯,不過一路讀下來還是有不少點醒我的地方,斷舍離強調自我重心和當下,對於當下這個部分我比較熟悉,大多數時候也能夠以此來開導別人,但自己的現實中卻似乎沒有很好的踐行,最近事比較多,面對各種學習考試,還有日常的雜事,突然覺得壓力很大,今天按照英子的方法在心裏整理了一下,其實並沒有那麼難,只要把重心放在當下可以做的,集中精力去完成就好了,不必被任務堆壓垮。

自我重心的基礎是自我價值,他人重心往往是自我價值不足的表現,希望別人覺得我是個好人,這好像在說我自己,想想我星圖中7宮的太陽,冥王星天平座,海王星一宮,真的是一個很重視關係又缺乏自我的人,而始終關注關係,而失去了自我重心,自我價值感,也同樣導致關係中的問題,在關係中無法明確的表達自己,導致別人認爲可以隨便對待自己,但心裏面又有不平衡感,被迫做自己不想做的事,不舒服的感覺,家裏偏偏還有兩個喜歡入侵我判斷,決斷的私人領域的人,相處起來也是諸多的不快。

突然明白家人之間,和家人讓我覺得不快的原因,因爲自我私人領域的被踐踏,個人的選擇決斷被否定,就好像個人的價值判斷,審美被否定,等同於是對自我的否定,任誰都會一肚子怒火吧,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又怎會有好的自我價值感呢。想來母親真的是一個自我價值感很低的人,所以希望透過奉獻他人來得到肯定,也因爲自己內心的匱乏,對於別人也是吝於誇讚的,而這些都傳承到我們的身上,變成我們在關係中和心理上的困難。

過去雖然對這個問題稍有認識,但認識還不夠深,今天這本書重新讓我審視這個問題,終於明白問題真正的癥結所在,即使相愛多年的人可能也覺得受不了這種類似攻擊的評判和自認爲是誠實的忠告。尊重對方的愛好和選擇纔是對關係最好的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