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幸福的方法讀後感(通用9篇)

讀後感1.22W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體會呢?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幸福的方法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幸福的方法讀後感(通用9篇)

幸福的方法讀後感 篇1

幸福,不是成功,那隻能帶來一時的喜悅。真正的幸福,是在過程裏的。就像那一句話:成功就是越走越近。幸福不應該是犧牲現在的快樂去換取以後的快樂,真正重要的是,活在當下,沿途風景纔是更絢爛動人的。

書裏的方法,就是我現在的認知,很開心我和作者想的是一樣的。

人生的終極目的是什麼?曾經我以爲,是快樂。今天我有了更好的答案,是幸福。而快樂,只是幸福的一種手段,幸福的另一種手段是:找到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事,並且最好,能發揮自己的優勢。

曾經我也想過,我做所有的一切,如果只是爲了自己的快樂,感覺很不道德耶!?然而看了書之後,我不這麼認爲了,作者的做事動機和我完全一樣,他給了我一個很perfect的解釋:誰說利己和利人就一定要分開了?他們是可以共存的!給他人帶來快樂,自己也會收穫快樂,一個不愛自己的人,很難想象他會去愛別人。以後我可以放心大膽爲追逐我的快樂而努力啦哈哈哈哈。

此外,書裏的一個觀點和《象與騎象人》如出一轍。第一個,不要說犧牲現在自己的快樂,只爲了以後有錢了有權了就可以咋地咋地,不存在的。等你真的到了那一天,你會發現那種“你以爲的快樂”並不會持久。真正的幸福,理應從現在開始,在追逐的過程裏享受,成功,就是越走越近,而不是一個真正的終點。第二個,人的幸福呢,就像個生態系統。生態系統有抵抗力穩定性,你破壞了部分環境,不嚴重的話它不久會自己恢復;你滋潤了部分環境,不久它也會自己回來。就是你會發現無論怎麼動,系統最終都會在中立位震盪。情緒也是一樣的,快樂也好,傷悲也罷,最後你的心情會歸於中立位(這是盜用了瑜伽裏“骨盆中立位”的概念……)。我們能做的,就是提高我們的中立位。你想想,你在沒有刺激的狀態下就是一種很開心的心情,豈不美滋滋?這個穩態由基因,環境,自發活動組成。我們就是改變能改變的,剩下的交給老天爺。對對對,就是,認認真真去做那些快樂和有意義的事吧!和朋友聯繫,和家人相處,看個電影,吃個美食,感恩他們。

還有還有,就是,攘外必先安內。也許我們現在的工作不喜歡,可是又不得不做,除了使勁想辦法給自己的工作賦予意義之外,我們還可以透過花部分時間去做那些能給我們帶來幸福的事,以抵消工作的乏味。我是有過這樣的感覺的,高三的時候特別明顯,就是我必須和我的朋友,盧海旋譚嘉麗2B等等,要有不定期的交流和聊天,之後,我纔有努力學習的動力。如果我一個禮拜沒有和她們聊天,我就會很焦躁,做不了作業。可是一旦我和其中任何一個人聊了之後,我就可以風馳電掣地跑去學習,真的很奇妙。所以說,幸福的,給自己帶來快樂的時間,一週內可以少,但一定得有,因爲這些時間,將幫助我們抵禦生活的苦惱。

不過有一點,emmm,我有點疑惑。作者說不要讓自己太忙。

他說這麼說的:我們都太忙了,總是希望在更少的時間裏做更多的事情。其後果是,我們忘了對身邊的事以及對擁有財富的感恩,忘了享受它們,比如我們的工作、課程、一段音樂、身邊的景色、我們的心靈伴侶,甚至我們的孩子。

在這個快節奏、忙碌奔波的世界裏,我們怎樣才能多享受一下生活呢?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有好消息也有壞消息。壞消息是,世界上並沒有魔術,我們只能簡化生活,只能自己減速;而好消息是,簡化和減速這樣的舉動並不會影響我們取得成功。

我本人其實也很忙,我想學的東西好多,並且矛盾的是我就是從不斷學習裏獲得快樂的!然後作者直接說:其實你慢一點並不會影響你的成功。這個依據是啥我就不知道了,不過按照作者定義的成功:幸福。他這句話是沒毛病的。我想他想告訴我的是,無論你有多忙,不要忘記了去做那些讓你快樂的事,哪怕你忙的是學習這種自帶快樂屬性的東西,你也不要忘了其他帶有快樂屬性的東西,比如和朋友的交流,和家人的相處,和大自然的親近。

幸福的方法讀後感 篇2

你幸福嗎?對大多數人來說,說不幸福吧,小日子過的還行;說幸福吧,感覺又沒多少讓自己真正開心的事情。個人感覺能夠真正回答這個問題的人應該不多,很多人其實是越來越麻木、逐漸失去了對幸福的感知能力。

記得自己之前還在學校讀書的時候,上課的時候不專心聽講,老想着放假回家休息。學校一放假又帶了很多書本回家,沒有辦法享受真正的假期。剛開始工作的時候吧,沒有辦法享受工作的樂趣,總是期待週末放假可以出去玩。真正五一或國慶放個假,又想着工作上的事情。總是處於糾結矛盾痛苦之中,怎麼能夠享受到幸福呢?

《幸福的方法》這本書的內容是以色列沙哈爾教授在哈弗大學最受歡迎的積極心理學課程。閱讀這本書後,自己對追求幸福具備了清晰的方向。

幸福=快樂+意義。其中快樂是你自己現在的利益,意義是你自己未來的利益。針對時間和利益兩個維度,作者提出了四個象限:時間維度上的現在與未來、利益維度上的利益與損害,對應着以下四種類型。

及時行樂型。標榜自己是享樂主義,類比垃圾漢堡,很好吃但是不健康的。癮君子、賭徒,包括身邊嚴重透支資產消費的人羣。

忍辱負重型。小時候總是被教育:“吃了苦中苦,方爲人中人”、“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長大後很難找到工作的樂趣,或則開心快樂的做事情。骨子裏總是認爲必須忍受痛苦才能成功。正所謂“欲練神功,必先揮刀自宮。”感覺自己大多時候都是處於這種狀態,所以很難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現在職場中大多數人經常處於這種狀態。

無助型。這種狀態是最差的,主要是一些主流的所謂成功人士。該有的都有了,別人沒有的也有。可以說外界的條件已經非常好了,但是感受不到自己存在的價值,絲毫沒有對幸福的感知能力,進而對生活失去了信心。

幸福型。類比理想漢堡,既好吃又健康。處於這種狀態,善於享受當下,對眼前的利益收穫非常滿足。同時對未來、對目標保持一種敬畏之心但不強求,“盡人事聽天命”!處於這種狀態的人就是真正幸福的人。

對於這四個象限和類型,每個人都經歷過。有時候幸福,有時候絕望無助,有時候忍辱負重,也有時候及時行樂。只是每個人處於每個狀態的時間不同而已。反思自己在幸福快樂這個象限的時間就非常少,忍辱負重的時間是最多的,自己經常發脾氣很少微笑,在別人眼中也不是那種積極主動的人。所以經後需要時刻提醒自己保持正念的狀態,運用這個方法讓自己更多時間保持幸福型的狀態,這樣處於其他象限的時間就自然減少了。

讀了這本書之後,意識到要想獲取幸福,自己對工作和生活的態度都需要改善。雖然自己做銷售十年時間了,但是真正投入熱情的時間其實不多,有經驗但是銷售方法論只是體系其實一直沒有建立起來。包括與上下級同事之前的關係,反思自己也沒修煉好。因爲自己總是感覺自己在忍辱負重,所以生活中對待家人的方式也不好,總是動不動就發脾氣。如何長期保持正念、能夠時刻感知自己的狀態,這些都是自己需要修煉的地方。

幸福的方法讀後感 篇3

今天看這本書,覺得有一點點吃力,感覺有點抓不住重點,花了點時間,還是要多讀訓練自己。

1、瞭解到人生的四種模式,享受主義型、忙碌奔波型、虛無主義型、感悟幸福型,感覺自己在享受主義型和忙碌奔波型之間切換。

2、人際關係對個人幸福來說非常重要,其中浪漫的親密關係 是幸福真正的基石。反思:最近和親近的人的相處,如何用心經營和朋友 、夫妻之間的親密關係。

3、運用MPS模式:意義、快樂、優勢,找出交集中的答案,幫助我們找到獲得幸福的工作或方法。

4、養成習慣,改變是困難的,但把一些活動變成規律和習慣,能更好的爲發掘我們的自主性和創造性提供時間保證。透過不斷練習,養成不同的習慣。

5、活在當下,簡單即幸福,關注日常生活中的細節,平常的小事,比如我們可以從與親人、學習新知識以及工作任務中獲得意義與快樂!日常生活中這些快樂的事情越多,我們自然就更幸福。

踐行:

1、養成每日早起,每日閱讀、堅持寫作記錄的習慣

2、與家人好好相處,有質量的陪伴,全家幸福,自己也幸福。

幸福的方法讀後感 篇4

該書的作者爲泰勒·本沙哈爾。最初引起我的注意是在網上看了他在哈佛講授的公開課《幸福課積極心理學》。謹慎、嚴謹又略帶羞澀的這個瘦小導師爲了給學生們做好榜樣,在教授《學會改變》一課時,指導學生應該努力走出自己的舒服區,進入到學習區去。於是以身作責面對八百來號學生穿上他承諾過某一學生的一定會穿的粉紅色女士T恤,在哈佛碩大的禮堂裏,伴着迪士科音樂來了一場FASHION1SHOW.要改變世界,先要改變自己。這個現身說法的導師當時帶給我內心的震憾真是無以言表。

隨後瞭解到他是一個以色列人,面對祖國長時間的暴亂,以及年少時因爲傷痛永遠地離開了賽場。人生之旅於他而言諸多坎坷,爲何他還可以指導別人怎樣尋找幸福?他本人真的幸福嗎?帶着強烈的疑問我拜讀了他的著作《幸福的方法》。

不留餘地一氣呵成地讀閱完。我陷入了沉思:於我而言,什麼是幸福?怎樣獲得幸福?幸福從醫學的角度講是大腦分泌的一種叫多巴胺的稀有物質,只有在長時間的努力之後獲得某種成就時纔會少量分泌,幸福跟多巴胺一樣,是一種稀有物質。經過反覆的思考,我逐漸理清自己的疑問。

什麼是幸福?這得先說說我的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世界在我的眼裏是物質的世界。也就是說我信奉的是唯物主義而不是唯心主義,世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會以人的意志爲轉移。人要有空氣,水和食物才能生存。人生觀:在我看來,人死後只有他生前留下的精神財富可以存在。靈魂在這個世上沒有生存的土壤。也就是說:生命隕落,油盡燈枯。我不相信前世今生的神話,我更不相信有轉世的來生。價值觀:對我來說,什麼是最有價值的,是最想得到的?我反覆思考過後得出:得到的被珍惜,失去的被紀念,這一生豐富的經歷,這一生從無到有的一切。換句話說我認爲的幸福就是:爲了去經歷還沒有經歷過的一切。

另一個問題就是:怎樣去得到幸福呢?學會發現幸福,學會感恩幸福。其實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是幸福的時刻。曾經《羅輯思維》欄目裏那個有才的羅胖子曾經說過:你要是想創作一個賣水的廣告,待在雲南是想不出來的,你得先去新疆待三個月,回來就知道雲南的水好在哪兒了。如果你想賣新疆的沙漠旅遊,就去雲南待三個月吧,然後就知道怎麼推銷沙漠了。這個例子其實講出了過盛時代核心的商業難題:就是怎麼去製造焦慮和渴望,在過去物質匱乏的時代,人們的需求不過就是衣食住行用,而在現在這個各種剛需都得到滿足的時代,遍地都是沙子和水的時代,該怎麼樣去製造渴望呢?而渴望這個東西難就難在當他不出現的時候,消費者其實並不知道自己渴望呀。同樣的道理,生活中稀疏平常的事物,沒有失去過,你也許並不知道他對你有多重要。但是一旦失去了也許就再也要不回來了。不要把親人朋友同事對你的好當成理所當然,沒有人有責任爲你做這做那。學會去發現,其實所有的一切都值得去感恩。都能被稱爲幸福。幸福還取決於心態,不管你此時此刻是開心也好悲傷也罷,過段時間都會平復下來回到你原有平淡生活裏的基準值。唯有不斷地嘗試去經歷,不管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都會有助於提高自己的基準值。這就是幸福的意義。幸福快樂跟成功一樣,唯有去經歷,別無他途。

至此每當我感到不開心不快樂的時候,我總會用一句話安撫自己:幾十年後,組成我身體所有的碳氫氧都會原原本本還給這個世界,這點煩惱又算得了什麼?此生,活到淋漓就好!

幸福的方法讀後感 篇5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紅玫瑰》陳奕迅。

“知足常樂”是我們常常會掛在口頭上的一個詞語,但是知行合一往往不是那麼容易。結合這本《幸福的方法》中說的:幸福是一種感知力,我認爲“知足常樂”並不是讓人玩物喪志,放棄追求,而是對自己已擁有的感知到快樂和滿足,並且不會因爲得不到自己追求的而感到焦慮。

如今社會,相聚一起吐槽愛人、孩子已經形成一種風氣。戀愛時候有無數個幸福的理由,結婚後有無數的吐槽藉口,從當年欣賞愛人的優點成爲指責對方的不足;孩子出生時,我們都覺得ta如此可愛,等到ta長大了,我們又覺得ta不肯好好寫作業,不願認真彈鋼琴,內心裏恨鐵不成鋼。

究竟是我們的愛人和孩子改變了,還是我們自己的心態變化了呢?書中說幸福的反面是麻木,我們對於自己的愛人和孩子,是否已經麻木到習慣了他們的可愛之處,反而處處尋找他們不盡如人意的點呢?

開頭沙哈爾教授的這個故事,我就想到了這樣千千萬萬個雞娃的父母,當你的孩子喜歡某件事物,但是由於讀書或者其他原因暫時無法觸及的時候,他就會和沙哈爾教授一下,等到我。的時候,我一定要吃個夠或者玩個夠,比如等我高考結束了,我就要連打一天一夜的遊戲,或者一定要迅速談戀愛,或者要給自己買三個全家桶。

這就是在“高壓政策”下的彈簧效應。我曾經在小學的時候和幾個同學一起立志,等我到了成年領到身份證的那一刻,我一定要去遊戲廳瘋狂的打遊戲,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啊。不幸的是,在五年級的時候,我因爲在遊戲廳玩遊戲被同學舉報,叫來家長捱揍;更不幸的是,等到我成年的時候,市面上已經幾乎沒有遊戲廳了。

樊登老師在講解這本書的時候,有一句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任何期望透過改變外部的'環境來改變自己幸福狀態的想法都是不切實際的。

樊登《幸福的方法》。

無論我們現在是忍辱負重型,無助型亦或是及時行樂型,至少我們現在還有機會,解開我們自己心裏圍城的桎梏,強化自己幸福的感知力,做一個現在幸福將來也幸福的人。

最後,祝所有人中秋節快樂,闔家幸福。把我們的家人當做自己工作中的“客戶”一樣來對待,給愛人多一個微笑,給孩子多一些陪伴,相信我們自己也會更幸福。

幸福的方法讀後感 篇6

最近,在閒暇之餘,我讀了幸福的方法這本書,本來還以爲會很無趣,結果,卻被這本書深深的吸引了。

輕輕的合上泰勒.本-沙哈爾的《幸福的方法》,我長長的吁了一口氣,雙手使勁地搓了搓臉頰,好讓自己更加清醒,沒錯,《幸福的方法》讓我從追求幸福的迷茫中猛然清醒,就像沙漠裏的一滴水,解了我一時之渴,但我知道,幸福之路仍然需要我自己去走,只有依靠自己,才能找到真正的綠洲。

每個人都在追求幸福,而人生百態,形形色色,有多少人感覺到幸福?又有多少人在失望甚至絕望中掙扎?我也掙扎過,當大學畢業奔波求職時,當獨處他鄉深夜難眠時,......我幸福嗎?或者說,我幸福過嗎?似乎心中有過這種感覺,但我沒有細細品味過,我似乎來不及細細品味,也沒有靜下心來思考過,現在回想起來,我安靜地思考都是在身處逆境之時,人生低谷之處,一旦走出低谷,我的生活就進入忙碌狀態,按照泰勒博士劃分的四種人生類型,我應該屬於“奔波忙碌型”,也許我現在已經談不上奔波,工作也不算忙碌,我說的是生活忙碌,不僅僅指工作。似乎沒有停下來的時候,沒有特別重要的事情要做,但總感覺沒有屬於自己的安靜的時間,思考人生,常常只是閃過心頭腦海的一些短暫的念頭。就這樣,我陷入了一種難以言說的煩躁,因爲難以言說,所以無從解脫也無處傾訴。這樣一種狀態,當然不能稱之爲幸福,那麼,幸福是什麼?

幸福是什麼?泰勒博士在第一篇就提出這個問題。我看着這個大大的標題發了好一會兒呆,好熟悉的問題,在我腦海中閃過的那些念頭中,一定有這個問題,我肯定在某個時候,問過自己關於幸福的定義。

是啊,幸福是什麼?我可以確定的是,自己一直沒有確切的答案,我只是有時候對自己的生活狀態有過質疑。我迫切地翻開泰勒的《幸福的方法》,希望從中找到答案。泰勒沒有告訴我們幸福是什麼,我相信他也無法給出確切的定義,因爲千人千面,追求各不相同,但引出了一個更好的問題怎樣讓自己更幸福?並且告訴我們,我們永遠都可以讓自己更幸福。幸福是衡量一切的最高標準,是人生的最高目標,但幸福不是終點,我們可以在追求的過程中獲得幸福的感受,當然結果也重要,但幸福遠遠不止是實現了目標。在《幸福的方法》第二篇,泰勒談到了如何實現幸福,重點講了快樂學習,開心工作和美滿婚姻,有一些我們做不到,但絕大多數事情我們完全可以做到,只是需要我們養成習慣,泰勒多次談到習慣的重要性,這一點非常正確。

泰勒博士最後說,幸福就在當下,幸福的生活,是靠累積而成的,他提醒我們去關注那些日常生活中的小東西,那些普通的、平常的小事情,比如我們可以從與親人相處、學習新知識以及工作任務中,獲得意義與快樂。我們日常生活裏這些快樂的事情越多,我們自然就會更幸福。

幸福,就是當下,就是那些平時我們不曾注意的細節。

幸福的方法讀後感 篇7

每個人都想擁有幸福的親密關係,然而很多人轟轟烈烈的結婚,卻又草草收尾。婚姻中不是隻有性和愛就可以長久。幸福是兩個人的經營,也是2個人的成長。我們從相互理解爲基礎,用心去愛,去感恩。書中提到了幸福的思考

A、幸福的土壤:仁愛之心。《被討厭的勇氣》提到過,如果你覺得自己很消極,沒有勇氣,就去鼓勵他人。同樣的道理,爲別人帶來幸福,同樣的幸福也會傳染給你,讓你的生活更加快樂有意義。

B、幸福的根:幸福的深度。根部是汲取養分的地方,也是生命的支柱。無論是經營婚姻、親子關係、社會關係,我們都要給根部提供足夠的養分,而不是一味地索取,否則,總有一天生命終將枯萎。敞開心扉去愛他人,也是在自己。

C、幸福的陽光:內在的力量。每個人都擁有追求幸福的權利。我們最大的恐懼不是覺得自己不性,我們的恐懼來自於害怕自己的潛能,我們最怕的是自己的優點,而不是缺點。我們常問自己:“我們爲什麼覺得自己是傑出的、美麗的、是才華橫的呢?”但真正應該問的是:“爲什麼不呢?”因爲我們的內心太恐懼面對錯誤,一旦做錯就意味着一切都白費了。而我們真正需要的是擁有一顆包容的心,悅納自己,真實的面對自己,我就是這個樣子。

簡簡單單、平平淡淡就是幸福,和木蘭一起讀書就是幸福,讀書後的及時分享就是幸福,幸福是發自內心的,當你感受到自己是幸福的,那麼你的世界就是幸福的。拜倫說,所有想要幸福的人都必須學會分享,幸福是一對雙胞胎。願我們的生活每天都可以和雙胞胎相遇。

幸福的方法讀後感 篇8

001家中的我。

我在家中踱步思量,自我隔離期間,我身處的地方和家中的環境很難改變,但我能否找到我能把握的變量,提升生活的幸福感呢?

002天邊的雲。

無論是傷害過我們的人或事,就像那天邊的雲,過去的讓他過去。原諒別人就是放過自己,告別錯的才能和對的相逢。那些殺不死我們的,終將讓我們更加強大。

003夜空的星。

每天都有星星誕生或死亡,沒有什麼是永遠不變的,星星都是如此,何況我們人生中我們固執認爲永遠無法改變的事情呢?當明天太陽升起的時候,又是嶄新的一天,一切皆有可能。

004手中的筆。

當我在書桌前坐下,提起手中的筆,進入我創造的世界。那裏有浩瀚的海洋和無邊的星空,那裏有雄偉的宮殿和美麗的公主,那裏有善良的精靈和可愛的動物,那裏有神奇的魔法和絕世的武功。當我沉浸其中,我知道這就是我當下的幸福。

005園中的花。

園中的花兒,感謝你爲我綻放。

親愛的愛人啊,感謝你理解我的忙碌,併爲我分擔煩惱;

親愛的孩子啊,感謝你讓我看到純粹的美好;

親愛的親人啊,無論面對怎樣的難關,你們都是我的依靠;

親愛的同事啊,感謝你們讓我有機會陪伴母親最後時光;

親愛的朋友啊,雖天各一方,但想到你們我總會會心的微笑。

幸福的方法讀後感 篇9

最近在看的這本書,讓我覺得心靈像一棵重新生長的大樹,吸取到了更多的養料。

作爲用心心理學的實用書,本-沙哈爾《幸福的方法》裏所說的道理,十分淺顯易懂。

書中用四種漢堡比喻四種人的幸福觀。第一種漢堡是口味誘人但危害健康的“垃圾食物”,吃它等於享受眼前的快樂,但同時埋下未來的痛苦。擁有這種幸福觀的人被稱爲“享樂主義型”,他們只顧及時行樂,不管任何負面後果;

第二種漢堡是口味很差,但能夠確保日後健康,吃它等於眼前很痛苦。擁有這種幸福觀的人和前者正好相反,他們犧牲眼前的幸福,爲的是未來的目標,他們被稱爲“奔波勞碌型”。

第三種漢堡最糟糕,既不好吃也不利健康,如果吃了它,不但此刻沒有享受到美味,而且日後也會影響健康。這類幸福觀的人,對生命已經喪失了期望和慾望,既不享受眼前的事物,也對未來沒有任何期望,我們稱其爲“虛無主義型”;

最後一種漢堡就叫做“幸福型漢堡”。生活幸福的人,享受當下所從事的事情,而且透過目前的行爲他們能夠獲得更加滿意的未來。

本-沙哈爾給幸福的定義是:快樂加好處。

相信所有追尋幸福的人讀罷這一段文字,都會掩卷嘆息。我們不禁感慨,我們都曾千萬次地追問的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呢?究竟什麼纔是我想要的幸福?那些工作着的,爲什麼整日勞頓而沒有快樂;那些學習着的,爲什麼耗費時間卻收效甚微?那些擁有萬貫家財的人,爲什麼精神空虛百無聊賴;那些手握着幸福的,爲什麼身處其中渾然不覺?

信念決定命運。幸福纔是人生的至高財富,它不在攀登的頂峯,也不在徘徊的山腳,而在努力向前的一路之上。注重目標,更要注重過程,享受創造着的此刻,纔會有更完美的未來。

書還沒有讀完,我的這種被點化而頓悟的激動,還在繼續中。

標籤:通用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