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牽手兩代讀後感(通用5篇)

讀後感1.03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牽手兩代讀後感(通用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牽手兩代讀後感(通用5篇)

牽手兩代讀後感1

今天有幸受班主任老師邀請來參加海高一年十班的家長讀書交流活動。感謝學校、老師爲我們創建了這個平臺讓我們能走進校園來近距離學習、瞭解自己的孩子。

讀了《牽手兩代》之後我感觸很大。我懂得了對孩子的教育方式,瞭解了孩子的內心世界,可以在怎樣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做的更好,發揮孩子生命中巨大的潛能。

無條件的接納是愛的核心,當家長在讀這一段的時候我流淚了,這回不是因爲我的孩子不優秀,也不是因爲他不聽話,而是因爲我太不知道如何去“愛”他。家長在讀我在反思,這些年我一直認爲自己很愛孩子,覺得爲他負出了一切代價,物質、精神上都給了無微不至的關照,但是孩子卻感受不到。那時的我充當的是教育的角色、挑剔、批評、抓住缺點不放以爲這樣就可以讓他改好了,但是今天看來我錯了。文中的媽媽太有智慧了,她的鼓勵、認可都是孩子將來成功的動力。給孩子無條件的愛就是父母給予孩子一生最美好的祝福。

多蘿西·若特在其詩句中貼切地詮釋了生活在不被接納的環境中的孩子是如何在生活中學習的。生活在批評、指責中的孩子,吹毛求疵,尖酸刻薄;生活在敵意、憤怒中的孩子,性格暴躁、爭鬥不合;生活在嘲笑、奚落中的孩子,縮頭縮腦、自卑怯懦;生活在恥辱、羞愧中的孩子,沒有自尊,深感罪惡。

無條件的接納不是接納孩子的一切,而是對孩子身上存在的不良品格和習慣我們不能聽之任之。孩子的每一步成長都是在不斷吸取和豐富的積累這一過程中不斷昇華。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善於和孩子交朋友,多些時間和孩子談心溝通,選擇適當的方式解答孩子的疑問,不隨便扼殺孩子的求知心。慎重適時說不,給孩子營造良好的生活氛圍。這些都是我們家長應學會和採取的良好教育方法。

正如今天班任教師跟我們講的,時代變了家長也要跟隨着改變,一天的學習不能改變太多,但是我們學到的是方法。在今後這兩年多的日子裏,讓我們也一同培着孩子學習,共同進步。學校、老師對孩子們都永不放棄,我們做家長的沒有理由不去努力。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讓我們做個學習型的家長。

牽手兩代讀後感2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可憐天下父母心!過去這樣,現在這樣,將來可能還會這樣。

我們在今天所處的這個時代所面臨的挑戰恐怕是前所未有的了。於是,做父母的,把更大的盼頭放在自己的兒女身上,的希望兒女更大的成功,失敗的不希望兒女也有失敗,所以,巴不得兒女是個全才,什麼都會,什麼樣的局面都能應付,或至少有個專長,能夠在社會上穩穩地立足。

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是他們的渴望。把孩子弄得像一個旋轉的陀螺,沒有停歇的時間,趕場似的參加一個又一個學習班、興趣班、輔導班。我們做家長的是否設身處地的體會過孩子的感受呢?一些家長盲目跟風、功利思想嚴重,沒有考慮到孩子的興趣和學習特點,這樣只會加重孩子的負擔。此外,家長過早地規定孩子的發展方向,甚至事業前途,也只是一廂情願。做家長的應該爲孩子創造條件,讓她參加豐富多樣的活動,開闊眼界,這纔是開發孩子智力、培養孩子創造力的前提。

我以前也總是盲目地教孩子背,學認字,其實現在想想,畢竟她才那麼小,我爲什麼要剝奪孩子玩的權利?隨着她的年齡增長,我一定要合理的教育,科學的引導!

牽手兩代讀後感3

讀了孔教授的《牽手兩代》叢書,深受啓發。此書以素質教育爲主要導向,從孩子、家長、及專家三個層面,解疑答惑,語音深入淺出,適合不同層面閱讀!不光教導家長如何面對孩子、教育孩子。更重要的是關注家長自身素質的提高;不只是教育孩子的技巧,而是教導家長培養孩子的做法與手段。家長要學會與孩子相處之道,轉變觀念,拋棄“急功近利”重新學習,與孩子一起成長。

我們自我反思了一下,作爲家長,要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要以身作則,才能對孩子產生正激勵,好的引導。在這方面,我們存在着很大的不足:爸爸很少做家務,經常抱着電腦玩;媽媽家務活多,還要輔導作業,經常發發脾氣、吼兩句。孩子變得與父母交流變少,沒事玩遊戲、上QQ,喜歡與朋友外出等等。以前我們沒少爲此教育孩子,說教很多,但收效甚微。只想着讓孩子去改變,按家長的意志行事。

殊不知問題出在我們家長身上。我們的抱怨,對孩子是負面影響。孩子逐漸學會反抗家長、抱怨老師等等。孩子是父母的翻版,我們對待孩子消極負面、不得章法,孩子必然深受其害。家長心理知識貧乏,從未走進孩子內心,只是機械的去鼓勵孩子。今後我們要學習穩定情緒,學會冷靜,不再口不擇言,尊重孩子人格,平等交流,減少指責。

1992年有個中日草原夏令營,中日孩子的差距,曾令國人震驚。從孩子身上看到我們我們中國家長的差距!我的孩子初次參加夏令營,從在家依賴性很強,上學車接車送,到獨立夜行20公里!從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到自己洗衣疊被、料理生活起居……在孩子身上,我們看到了太多改變,作爲父母,從擔驚受怕不放心到看到孩子改變後的驚喜,我們感到:對孩子的教育,有些地方太失敗了!行知的教育,真是太好了!我們瞭解的太晚了!感謝孔教授及其教育團隊的付出。

牽手兩代讀後感4

這本書給了我們許多啓示和方法也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孩子爲什麼喜歡去幼兒園?不純粹是幼兒園裏有許多小朋友,有很多玩具,而是來時可以提供一個適合他們發展和探索的空間,吸引他們,讓他們很開心的學習。我們和放心得把孩子交給專業的教師,同時我們也應該瞭解孩子的特點,積極的配合,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時我們也更重視如何讓孩子更快樂?家庭的氛圍和周圍哦朋友的關係,對孩子都有影響。我們的觀點和行爲對孩子都有直接的影響,正所謂耳薰目染。

簡單的重複可以養成一種習慣,學習方法和思維則需要不斷的創新和開拓。維持興趣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種好的習慣,可以讓孩子獲得一種好的方法。

我們願意和老師一起探索,給孩子培養一個好的學習習慣,養成一種好的`思維方式,讓她快樂的成長,快樂的學習,不斷髮現和創造。

牽手兩代讀後感5

至於孩子的心理準備,我們家長應該這樣做:用平靜、隨意地語言跟寶寶談論幼兒園,告訴寶寶幼兒園有什麼樣的老師,老師是怎麼說的,小朋友是怎麼做的;他們怎麼吃飯,怎麼睡覺,怎麼上廁所……而且家長講這些事的時候,就像講一個童話故事,最好講得非常有幽默感,逗孩子發笑,這樣孩子就會要求家長一遍遍地講。然後家長還可以拿出幼兒園的圖片或宣傳冊,指着上面的圖畫給孩子講幼兒園的故事。還可以找一些關於寶寶上幼兒園的故事書講給孩子聽。這樣,孩子就會透過語言對幼兒園的生活有一個基本瞭解,心中對幼兒園有了基本的印象,對老師和小朋友不再完全陌生。

第二步:帶孩子初步體驗。

家長已經刺激了孩子對幼兒園的注意,接下來,媽媽可以和孩子一起用過家家的形式來體驗了。媽媽可以扮演老師,讓孩子扮演小朋友,從早上入園開始,一直演到放學回家,將幼兒園可能遇到的事都編到過家家的程序中。玩多了還可以讓孩子扮演老師,媽媽扮演小朋友呢!然後,可以帶孩子去實地參觀,也就是帶孩子去幼兒園啦,使孩子將和媽媽玩遊戲的經驗與真實的幼兒園生活聯繫起來,進一步深化對幼兒園的認識,排除陌生感。

有一點要切記,不要只用滑梯、蹦牀呀等活動器械吸引孩子,使孩子誤以爲幼兒園是一個遊樂園一樣的場所。結果,當孩子入園後發現幼兒園並不是當初體驗的那樣玩過了就可以回家,造成失望情緒。

做好這些準備需要大概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孩子入園後就不會感覺到過於恐懼和焦慮。當然這並不是代表孩子入園後就萬事

除此之外,書中還向我們講述了三歲孩子是發現自我的年齡;是喜歡說“不”的年齡;是苛求完美的年齡;是對性別感興趣的年齡。這些對我們作爲三歲孩子的媽媽來說真的很有幫助,在生活中所遇到的育兒難題也許就在書中迎刃而解。

這段時間,我家的寶貝對說“不”字就像上癮了似的。看來,我還得拿起書認真仔細得再看幾遍,我想,它會幫上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