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活着》讀後感演講稿

讀後感2.45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爲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活着》讀後感演講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活着》讀後感演講稿

活?怎麼活?爲什麼活?活成什麼樣?活着的意義是什麼?不禁思考着這一連串的問題,可答案卻無解。

開啟百度搜尋“活”它的第一條字面解釋是生存,有生命的,能生長,與“死”相對,這僅是字面解釋,可“活”究竟是什麼呢。糾結着這些問題開啟了作者餘華的《活着》。

富貴是一個地主家的少爺,整日不學無術、嗜賭成性,終於敗光了家業,生活貧困潦倒之際,他又因爲給生病的母親去求醫,被迫離開家鄉,等他回來母親已經去世了。慶幸的是他有一個善良、賢惠的妻子,她含辛茹苦的`撫養着一雙兒女。雖然女兒因爲高燒,不幸變成了聾啞人。原以爲一家團聚了,從此生活將越來越好之際,厄運卻接二連三的降臨了。妻子走了,兒子走了,女兒走了,女婿走了,最後連惟一的小外孫都不在了,陪在他身邊的卻只有一頭老黃牛......

《讀書》中主人公富貴的命運讓我不知道該說是命運在捉弄他還是說老天在垂憐他,他親手埋葬了他至親的五位親人,自己卻依舊活着,不禁覺得活着是一種勇氣。我想作者餘華想告訴讀者:生命中其實是沒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靜靜地活着,有一絲孤零零的意味。

也許我們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和困難,也許當我們遇到挫折和不幸時我們會很痛苦,會覺得那是一道道過不去得坎。但當我們回首過去,看到當時那些天大的事就那麼過去了,就覺得沒有過不去得坎,也沒有解決不了得事情,只要我們勇敢去面對,努力的去解決問題,一切都會過去,活着就是在不斷的遇到問題解決問題。

活着是一種勇氣,勇於面對各種不幸並堅強的走下去;活着亦是一種責任,我們要知道我們並不單單是爲了自己活着的。當得知朋友突然離去的噩耗時我對生命對活着更多了一絲深的思考,我不知道該以何種方式去寄託我的哀思,去平復這件事帶給我的震撼。

生命是如此脆弱亦是如此寶貴,無論我們遇到了任何不幸我們都應該堅強的活着,活着就有希望,就會有明天,如果我們放棄了生命那都什麼都沒有了,帶給父母朋友的將是無盡的緬懷和傷痛。遠去天堂的她告訴了我們活着的這些人,一定要好好活着,堅強的去面對以後。當我們從學校這座象牙塔進入到社會,將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我們要有直面問題的勇氣敢於去解決問題,生命只有一次機會,不可能有機會重來。

活?怎麼活?爲什麼活?活成什麼樣?活着的意義是什麼?每個人對於活着的意義是不一樣的,爲了什麼活也不一樣,但活成什麼樣是我們可以選擇的,好好活着,學習主人公富貴的堅強,遇到問題直面問題解決問題。

這是本沉重的書,發人深思。

活着就是希望,就會有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