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圖書《朗讀者》讀後感範文

讀後感2.38W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圖書《朗讀者》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圖書《朗讀者》讀後感範文

圖書《朗讀者》讀後感1

讀到一本好書的感受,有一個詞簡練而準確,就是“掩卷沉思”。就像看完一場好電影,走出影院,心仍停留在銀幕上的某個場景;又或者聽完一張唱片,關掉機器,依然餘音繚繞一樣。合上《朗讀者》就是這種感受。

對於《朗讀者》,權威的《紐約時報書評》評價說,“感人至深,幽婉雋永,小說跨越國與國之間的樊籬,而直接同人類的心房對話。”

作者本哈德·施林克文風不華麗、不賣弄,筆觸冷靜、結構簡單,這使《朗讀者》莊重卻毫不晦澀,嚴肅又直指人心。《朗讀者》的三部分其實分別是三個謎:都是關於那個女主人公、納粹女看守漢娜的——她的身份之謎、她的認罪之謎、她的自殺之謎,這無疑吸引我們這些異國讀者能走進情節去。寫偵探小說出生的作者將這些謎一個一個解開,但帶給讀者並非“恍然大悟”、卻是“掩卷沉思”。

它訴說了這樣一個故事:少年伯格15歲那年得了黃疸,在路邊嘔吐的時候遇到36歲的公共汽車售票員漢娜,漢娜把他帶回家。這以後,他們開始交往,讀書。

漢娜經常會有一些令伯格不解的舉動,直到有一天,她突然從漢堡消失了。伯格再次見到漢娜時,是作爲法律系大學生參加法庭實習,而面對面站着的漢娜,是接受審判的納粹戰犯。原來,漢娜曾當過集中營的女看守。伯格漸漸明白了一個祕密:漢娜不識字,所以她要伯格讀書給她聽,所以她有那些奇怪的舉動。更重要的是,爲了保護自己的尊嚴,掩蓋這個她認爲是羞恥的祕密,漢娜放棄了提升職位的機會,去做女看守——這是不需要識字的。她甚至爲了避免遭遇辨認筆跡這樣可能使祕密暴露的事情,而承認罪行都是自己乾的。伯格在揭示真相以解救漢娜和維護漢娜尊嚴間掙扎了很久,漢娜最終入獄了。

一段時間以後,伯格繼續給她寄讀書的磁帶,漢娜竟然漸漸在獄中學會寫字,經常寫些字條給伯格。伯格從未回過隻言片語。這期間他結了婚,又離了婚。有一天,女監獄長打電話給伯格,說漢娜刑期將滿,他們注意到伯格是唯一與她聯繫的人,請伯格接她出獄。伯格去見了漢娜,原先健壯美麗的婦人已老,伯格瞬間流露的驚詫和失望被漢娜捕捉到了。在漢娜出獄前一天,伯格決定去接她出獄。然而他見到的只是情人蒼老的屍體。就在出獄的那天清晨,漢娜自殺了。

《朗讀者》是本複雜的小說,我相信讀完它的每個人對它的“沉思”也是複雜的,這起碼包含理性與感性兩面。這是一部關於歷史與個人、情慾與道德、愛與罪的小說,這些東西統統被壓在小說敘述者、主人公米夏的身上,當這些東西無法拋棄、無法剝離、無法逃避的時候,它帶來的感動無疑也是相當沉重的。現在有一個詞常被引用,叫“歷史的人質”。而《朗讀者》告訴我們,這個詞彙遠比我們想象中要複雜的多。雖然我說這本書的兩個層面和我這個“異國讀者”有些“隔”,但是類似的歷史、類似的境遇,在我們這個“異國”絕非沒有,然而我們這裏似乎缺乏這樣“直面歷史”的作品,甚至在近來的影視和圖書裏,僅僅剩下一些“懷戀”了。如果這本書仍能關乎我們自己的話,大概就是這點感慨和惋惜。

在《朗讀者》的謎中,無疑漢娜的認罪之謎最令人費解。一個女人在戰爭期間放棄自己安定的生活、入伍做了集中營女看守;繼而又在審判期間放棄自己辯護的權益、寧願認罪被判無期徒刑,這一切僅僅是因爲要掩蓋自己是文盲,不認識字而已!施林克用這個多少有些奇崛的故事文字,告訴我們雖然罪行是無可爭辯的、但是對於犯罪者是無法簡單判定的。對於個人與歷史的關係,《朗讀者》做出了這樣一種值得警醒的反思。而在這部小說的後兩部分,我們接觸到最多的詞彙,是“麻木”二字,在漢娜一案中:審判者是麻木的;旁聽者是麻木的;甚至證人——集中營的倖存者也是麻木的。反而倒只有漢娜這個站在被告席上的人表現出豐富的性格:時而倔犟、時而驕傲、甚至有些天真——尤其是她反問法官(只有職業表情的人)“換了您會怎麼做呢?”,這無疑是對自認是無罪的人、自認是正義者的拷問。在我看來,這句拷問,就是《朗讀者》的核心。

當然,任何一種簡單讀解《朗讀者》的可能性都是不存在的,它本身的多義,是它的吸引力之一。我相信每一個讀它的人掩卷之後的沉思都將是不同的,實際上對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和讀者個人的歷史應該是有相當聯繫的。但是在“愛情”這個層面上的感動,普天下都有着同一性。《朗讀者》寫的愛情,毫不諱言是包裹着情慾的,是關乎身體的。

雖然“朗讀”對於漢娜的意味極爲複雜,但這無疑是這段愛情在米夏心中得以延續的重要動力。據說,《朗讀者》要被拍成電影,其實所有讀過這本書的人,肯定在心中對漢娜已經有許多形象的投射。按米夏的話來說“她有很多寫照”:比如在廚房拉上長筒襪、騎着車奔馳時裙邊在車子帶起的風中佩服、站在書架前手指滑過書脊,等等。這是這本小說最感性的地方,在初戀結束之後,對那些“寫照”的懷念——尤其是對於有“負罪感”的戀人來說,那些在分離之後,那些畫面、那些氣味、那些場景、那些話語,當你在心頭又和它們不期而遇的時候,無疑會令魂魄爲之一顫。或許也可以說,正是他們之間的情感令讀者“魂魄爲之一顫”,從而更加深了對這本小說政治性的反思。

朗讀者不同的聲音會產生不同的聲效與場景,一切,都是造化。一切都結束了嗎?漢娜問伯格。一切都結束了,離開了監獄,漢娜再也不會收到錄音帶了,也不會有人來探望她,她心中僅存的一點溫情都將消散開去,在就要回到活生生的現實生活中來之前的某個日子,她選擇了結束自己66歲的生命。而對於自己那個卑微的祕密,伯格始終也沒有說出去。

作者本哈根說:“人不因爲曾做罪惡的事而完全是魔鬼。”一個集中營的女看守帶給我的有豈是我的幾句庸俗的語言可以說清的。

這是一部關於“愛、羞恥、謊言、正義”的書,一個女人,用一生去守護她是“文盲”的祕密,一個男人用下半生去彌補他內心“正義”的缺失。

《朗讀者》給我們心中那個不能說出的祕密,給我們心中至今還愛着的那個人,那些初始的美好,那些第一次愛上的人,那些第一次被祕密憋哭的人。

有祕密。每個人。

有愛着的人,每個人。

圖書《朗讀者》讀後感2

同學給我推薦了一本德國本哈德。施林克的中文譯本《朗讀者》。讀完這本書的感受,用一個簡練而準確的詞來形容就是“掩卷沉思”。就像看完一場好電影,走出影院,心仍停留在銀幕上的某個場景,又或者聽完一張唱片,關掉機器,依然餘音繚繞一樣。合上《朗讀者》就是這種感覺。我並未能像書的結尾說到那樣——每一個讀者都會把它一夜讀完,畢竟書中涉及的歷史、道德、情慾、倫理等問題很複雜,讓人陷入深沉的思考難以自拔。

二戰後生活在柏林的15歲少年邁克患上了猩紅熱,他坐車到很遠的圖書館中找尋自己愛看的書籍。邁克有一次在路上病發,漢娜將他送回家,兩人開始漸漸交談起來。病好的邁克,回到了漢娜所居住的房間,而兩顆同樣寂寞的心,此刻交匯在了一起,15歲的邁克和35歲的漢娜發生了一段驚世駭俗的忘年戀,此後漢娜總是讓邁克爲她朗讀,在邁克的朗讀中,漢娜像個孩子似的時而痛哭,時而大笑,那個夏天,邁克滿16歲之前的那個夏天,是他們一生中最短暫最快樂最不能忘懷短暫時光。相愛容易,相處太難。漢娜最後離開了邁克。而邁克再一次看見漢娜是在對二戰戰犯的審判席上。漢娜作爲主要戰犯被判終身監禁。在漢娜終於特例獲釋時,長大的邁克再也沒有當年的激情。而冷漠的邁克也讓此時白髮蒼蒼的漢娜心灰意冷,最終選擇了在監獄上吊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很顯然,這部小說具有着存在主義的背景,作者力圖揭示外部世界的黑暗混沌和人類的自身永恆的孤獨,儘管對人的前途看得未免過於黯淡,但卻異常深刻,又一次讓我們認識到了人類生存的悲壯——人類的精神追求、人的高貴和尊嚴永遠不可能用定量化的標準來衡量,無論是道德還是法律,無論我們目前對這些是怎樣的依賴,能夠拯救人類自身的也許只有漢娜那種與生俱來的對朗讀(也即閱讀)的最純淨、最執着的追求。

一本好書,就是一味具有神奇特異功能的藥,喝下去,能讓你看到自己五臟六腑都是透明的,還能看到外面的世界,包括美的,醜的,強大的,弱小的,宣讀着的,沉默着的,也全都因照透了陽光而無所隱藏。

圖書《朗讀者》讀後感3

經過艱苦卓絕的奮鬥和掙扎,昨天半夜我終於看完了小說《朗讀者》。

我得說,小說的難度比之電影有過之而無不及。作者是個典型的,嚴謹的,學者型的德國人。他的遣詞造句非常精確,有時精確到了難懂的地步。德語小說多是以過去時敘述的,所以在小說中如果涉及到回憶,就要用過去完成時。作者很喜歡用虛擬語氣,‘假設’,‘如果’,‘要是……就……’,現在時的虛擬也就罷了,這過去完成時的虛擬語氣……

唉!同志們啊,讓我抱怨一下吧。德語和英語一樣,過去式,過去分詞和動詞原形不一樣,而德語中不規則的變化更多。過去時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應用,不是常常複習着,基本上過目就會忘記。而更變態的是,德語的虛擬語氣居然還分第一虛擬和第二虛擬。第一虛擬又有着與第二虛擬完全不一樣的詞形變化。加上作者的博學以及那個時代用詞的習慣問題,這本小說看得我很痛苦。看不懂倒是小事,重要的是,這本小說時時刻刻在提醒我,我的德語程度究竟有多差。

可就這樣,我也看完了。最後一部分相對於前面寫得輕鬆一點,所以,昨晚一口氣看完了。現在就來總結一下我看書的心得吧。和電影一樣,這個心得也是基於我的半懂不懂,純屬個人見解哈。

果然,書上男主角的身形和我們設想的差不多,開始的時候是和女主人公差不多的身高,沒有DavidKrosse那麼健美。男人對女人的愛開始就是情竇初開時的一見鍾情。書上寫,這個男孩子在看過她穿絲襪以後,作了一個禮拜的春夢。而且,他將他認識的,看過的所有女人,包括泳裝的,都拿出來和這個女人對比了一下,最後還是覺得這個女人漂亮,打動他的心絃。這其實算是一個感情發展的鋪墊,電影好像沒有很好的表現出來。在之後的耳鬢廝磨中,這個男孩子對這個女人的氣味,身體,神態,動作有着細緻的觀察,並且深深地熱愛着她的一切。所以他是那麼死心塌地地愛着這個女人。女人爲什麼接受這個男孩子,書中沒有描述,但是他們在一起的時光是很美好的。而在這個階段裏,在女主人公的鞭策下,小夥子居然沒有因爲病休三個月兒留級,他家人都覺得是個奇蹟。那一段時間,這兩個人愛情,學習,工作,生活四不誤。應該是這兩個人一生當中最最美好的時光。書中寫道,在女人突然搬家前,也就是男孩子的生日那天,男孩子離開她那裏後去游泳了,女人後來也到了河邊,遠遠的凝視了這個男孩子很久。從這一描述中,我想,女人在這時候也是很愛這個男孩子的吧。

書中其實有很多細節暗示了這個女人不識字,電影中沒有很好的.表現出來,看得我有一點迷糊。書中男孩子也是在庭審到了差不多最後的時候突然意識到,這個女人不識字。所以不可能做出法庭指控的事情。這個男孩子當然可以挺身而出,說出真相,但經過他痛苦的思考和掙扎,他終究沒有站出來,爲什麼?作者說:是出於對這個女人的尊重。這個女人在法庭上一敗塗地,輸得什麼都沒有了,但她還是想保守住這個不識字的祕密,不想因此雖然獲得了短期的監禁但一輩子要遭人嘲笑。所以他最終決定尊重她僅剩的尊嚴。

女人坐牢期間,這個男人多年如一日,從沒有間斷過給她寄自己錄製的磁帶。女人在四年後開始自己認字,開始給男人寫信。女人其實很盼望男人去探視,或是回信,但是男人沒有,只是寄磁帶,沒有片言隻字。

到最後,女人要出獄了,收到通知,這個男人有一點茫然不知所措,因爲他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可能性,不知該如何面對。但他還是很盡心地幫女人打點了一切,租房子,找工作,去各種機構登記。但是最後一次見面,卻是毀了這個女人。

出獄前一週,男人去探視了女人,是第一次,最後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女人頭髮灰白,身形微胖,滿臉皺紋,可對男人來說,最可怕的還不是這些,而是女人身體氣味的改變。他花了大量的篇幅,回憶她年輕時清新的氣味以及種種的性感,美麗。而如今,她身上散發的就是一個老婦人的氣味。強烈的反差使得他雖然也很激動,高興,但是卻表現得拘謹而疏遠。他問這個女人對於判決和獄中生活的感受,女人淡淡地說,活着的人沒有權力裁定她的過往,只有那些死去的人才夠格判決她。

女人自盡了。男人開始心痛,自責。女獄警帶着這個男人一起回味了女人在監獄中生活。女人是帶着一顆懺悔的心,自覺自願的服刑的。女人恐怕是對男人最終深深的失望了,或者說是對愛情。她死了,沒有遺言給男人,卻讓男人完成她最後的遺願:把她的7000馬克存款以及一個小茶葉罐子和裏面的一點現金送給在那場教堂大火裏唯一生還的一對母女中的女兒。

到最後,作者都沒有明確表示這個女人對於自己犯下的罪行的認識,但是字裏行間表現出來的卻是這個女人發自內心的認罪。她一輩子在獄中努力工作存下的積蓄不多,但她全都給了受過她迫害的人。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試圖彌補了自己的罪過。還是非常感人的。

最後想再說說的是這兩個人的感情。從開始到女人入獄之初,我想男人還是深深愛着她的。後來,他給她寄磁帶,陪伴她的監獄生活的時候,他已經不是愛她,而是垂憐了。對,就是這個詞,自上而下的,施捨性質的。這也是女人爲什麼見過他一次之後就自盡的緣故吧。女人死了以後,男人以爲已經死去的愛又再次擡頭,氾濫成災。到那時,他才知道,其實對這個女人的愛,一輩子也沒有停止過,這個女人一直生活在他的生活中。他的婚姻很短命;他不斷地用她和他身邊的其他女人進行比較;他不斷地回憶他們在一起的點點滴滴;他的愛其實和女人本身已經沒有什麼關係了,他愛的是他們共同經歷過得那一個夏天以及夏天時候的那個女人。

Anyhow,書讀完了,雖然沒有全看明白,但還是覺得這是一本好書。明天回非洲就有得忙了,今天趕緊寫一篇讀後感,以此結束我這近兩個月的美好的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