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朗讀者讀後感(通用7篇)

讀後感9.36K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朗讀者讀後感(通用7篇),歡迎大家分享。

朗讀者讀後感(通用7篇)

朗讀者讀後感1

暑假在家,捧起的第一本書就是德國著名作家施林克的《朗讀者》。封面設計得非常有情調和品位——是那種在灰色的藝術紙上印銀和燙銀的書名;書衣更有裝飾性——如一條黑色的腰帶,而且還別出心裁地設計成女子形體狀。封底是衆多名家對這本書的熱薦:有的說這部小說是叫人慾哭無淚的;有的說這本書能鑿破我們心中冰封海洋的一把斧子;有人的說這本書透過綿密的、傷感的震撼,在人性最薄弱的部位慢慢滲透、裂變……這些精選的書評就能吊足我的閱讀胃口。而我這所以選這本書、作爲新年讀書的第一篇,還因爲我崇拜的作家曹文軒在很多場合對很多人都力薦這本書,他還寫了中文序言,他說“我喜歡《朗讀者》的那份莊重。在看了太多的油裏油氣、痞裏痞氣、一點正經沒有的中國當下小說之後,我對這部小說的莊重敘述,格外喜歡。”

我饒有興致地讀了起來,書並不厚,我一天就讀完了。故事的敘事語言純淨清澈,嚴謹縝密,很有德國人的民族個性。而且我很喜歡北大出身的作家錢定平的翻譯,一看就是有着非常深厚的語言功底,而且還在這樣的外文小說裏很多處妙用唐詩宋詞的佳句,那麼貼切而富有韻味和激情

過了幾天,我又開始讀第二遍。施林克是一位法學教授,他最擅長寫偵探小說,不得不佩服他敘述故事的技巧:《朗讀者》裏面的很多情節都是前設機關,後埋伏筆,讀這遍時我纔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故事的情節慢慢清晰:15歲的中學生米夏在家養病時偶然認識了公共汽車售票員36歲的漢娜。漢娜身上的新鮮氣味迷亂了情竇初開的少年,他們成了一對很特別的老少情人——類似於母與子的那種情人。兩人再度重逢時,米夏已是法庭實習生,漢娜則成了曾經的納粹戰犯。漢娜寧願讓米夏困惑也不願泄露自己的祕密:她曾是納粹時期集中營的女看守。戰後她隱姓埋名,不斷更換自己的居住地。而她之所以選擇納粹女看守職業,是爲掩藏她不識字的祕密。在被判終身監禁後,漢娜仍忘不了那段難忘的老少戀情,而婚姻失敗的米夏繼續爲監獄中的漢娜寄去他用心朗讀的磁帶,但鬼使神差的是米夏竟然沒有再給漢娜寄去隻字片言。而漢娜卻在獄中脫盲,學會了讀和寫。有時還爲米夏捎出一些寫着話語的紙條。最後,當米夏決定接提前結束刑期的漢娜出獄時,他在和漢娜將要重逢的那個天色微明的清晨見到的,只是漢娜自殺身亡的軀體……

我慢慢讀出了施林克爲我們敘述的這個感人至深,幽婉雋永的故事的意味。正如曹文軒所言“作品一直以一個超出所有元素在牽引着我們,這就是感動!”我感動着15歲的涉世未深的少年和一個飽經滄桑的36歲中年女性之間的令人不可思議的戀情,還有一份感動就是米夏一直在爲漢娜朗讀,從15歲一直到她做牢也沒有間斷過,那些《戰爭與和平》《陰謀與愛情》等世界名著裏的華彩樂章經過米夏聲情並茂的朗誦而使大牆內外的他們心與心的交流雖遠在天邊又近在咫尺,似乎這種狀態可以就一直讓它持續下去,綿綿無盡。我聽着書後贈送的光碟——童自榮朗讀光盤,上海灘上著名的藝術家那富有磁性的聲音聲情並茂,不絕入耳。令人陶醉!

可當我想寫讀後感時,我又覺得不知道從哪裏下筆。我和小熊約定下午就寫讀後感給她看。可第二天當小熊問我爲何沒有看見我的讀後感,我告訴她我還是沒有找到感覺,還是覺得沒有看懂,究竟作者想透過這樣一個老少戀人的朗讀故事告訴我什麼?我還是覺得不甚明白。

我帶着疑問又拿起了書,這是第三遍,我慢慢讀着、品着……我又讀出了別的意味!我讀出了尊嚴——漢娜的尊嚴:她爲了不讓別人知道自己是文盲,而不惜失去了升職的機會而去當了不需要寫字的集中營看守;她爲了掩蓋自己的文盲,而失掉了當司機的好工作,而且還失去了自己心愛的“小傢伙”;她在法庭上爲了掩蓋自己的文盲,而失去了爲自己辯護的機會,而被判以重刑……我不僅爲她惋惜,她是個固執得有些不可愛的女人,爲了自己的尊嚴,失去了本不該失去的一切,走入一條不歸路。我還是不明白,爲什麼她這麼自尊的人不能早一點“脫盲”,而要用一個比一個大的謊言中走完自己的一生呢?

合上書,掩卷長思,我終於明白,是那個社會環境,納粹統治下的那代人都失去了人性,沒有了尊嚴,人們在懵懵懂懂中捲入戰爭的洪流,稀裏糊塗地就成了納粹分子,而且有些人又稀裏糊塗地成了戰後新一代審判的對象,漢娜就是這樣一個悲劇人物!她和米夏的母子戀情也是那個時代畸形的產物,愛將戰後的米夏們捲入上一代漢娜們的`罪責之中。原來施林克想告訴透過米夏和漢娜,告訴我們“第三帝國是如何在那些一起參與了建設和維護它的人身上打上了烙印,如何給世界和戰後一代留下印記,它又造成了什麼樣的罪責感。”我終於明白了施林克這段話的意思,終於豁然開朗!真佩服這位德國作家思考的深度和反思歷史使命感。

讀了三遍,我終於讀出了畫外音。看來走馬觀花,囫圇吞棗是讀不懂這本書的。

寫完這讀後感,我突然想起那個經典的故事:在阿爾卑斯山的山谷中,有一條風景迷人的道路。但這裏還有一處山中急彎,汽車到此急切中墜崖的實在不少。當局豎了多處廣告牌,但沒用,照樣有那麼多人投胎似地急着下山……終於有一天,誰想起在附近畫了一個大廣告牌,上書:慢慢走,欣賞啊!這靜靜的立着的牌子,讓很多匆忙趕路的人突然放慢車速,發現了路邊風景如畫,如仙境一般美妙。

朗讀者讀後感2

讀《朗讀者》的時候,是去年9月底。德國人是很嚴謹的,他們的文字不華麗,不賣弄,筆觸冷靜而莊重,真實而簡單。北大出身的錢定平先生更是把《朗讀者》譯得相當貼近中國讀者:大氣、正式,而又不失溫婉的美感。

小說寫的是一位少年(米夏)與一個成年女性(漢娜)之間縱貫一生的愛情。

米夏在15歲時遇到漢娜,他的情慾與愛慾都從她那裏得到了滿足。他是她的朗讀者,每次見面,他都要爲她朗誦華彩的篇章,他們都要用清水沐浴,然後行魚水之歡。他們相約出遊,他們一起看戲,他們也吵架。米夏慢慢長大,開始結交同齡女孩。後來忽然有一天,漢娜走了,從米夏的生活中突然消失了,沒有留下任何音訊。

兩人再見面,是在法庭之上——米夏是法院實習生,而漢娜,曾經是納粹。由於自己的祕密(她不識字)與強烈的自尊心(她不希望任何人知道她不識字),她放棄了升職機會而去做了一名納粹看守。同樣由於這個祕密,在審訊時造成了衆人對漢娜的誤會。米夏憑着對漢娜的瞭解發現了她的祕密,他在救她與維護她尊嚴之間徘徊了很久,但最終選擇了沉默,漢娜被判終生監禁。

一段時間後,米夏開始給獄中的漢娜寄朗讀的磁帶,而漢娜竟然慢慢學會了讀寫,經常寫些字條給米夏敘述日常生活,在我看來這就像一個小女孩一般可愛,在自尊與愛人之間,她選擇過,也離開過,但她還愛,她想讓他知道自己的一切,狀態也好,心情也罷,無論她是20歲、30歲,還是50歲。是啊,女人愛你的時候,你就是她的全部,在她那裏沒有其它任何東西能和你相提並論。但是,米夏從未回過字條或者信,只是一次次地寄出磁帶。這期間,米夏結婚又離婚,作爲男人應該經歷的似乎都經歷了。

有一天監獄長打電話給米夏,漢娜刑期將滿,而米夏是唯一與漢娜聯繫的人,請他接漢娜出獄。米夏爲漢娜今後的生活作了安排,然後去見了漢娜。原先健壯美麗的漢娜已顯老態,米夏不由顯露出失望。其實,這可以理解,現實的漢娜與米夏記憶裏的那個不一樣了,以前的漢娜有着迷人的芳香與誘人的汗珠,現在只剩下老女人的體臭。他們的愛,永遠有那麼一種距離:米夏15歲時,是女人與男人、成人與少年間的心理距離;米夏30歲時,是犯人與公民、監獄與社會的時空距離;米夏45歲時,是一種由害怕產生的距離,似乎只有在某種距離外才是真實可信的,因爲他們都知道,他們之間的愛承載不了那麼多,他們都有最後的一點幻想,米夏幻想着重逢漢娜時仍有年少時的那般衝動,漢娜幻想着重逢米夏時彼此能有歲月過去後的看破紅塵。可惜,可惜,可惜,米夏流露出了失望,漢娜吊死在那個即將出獄的黎明。

是啊,漢娜有什麼繼續生活下去的理由呢!一切都要結束了,就在那個黎明,她將要出獄,她再也不會收到朗讀磁帶,她再也不會得到那種由距離產生的最真實的關心,她心中僅存的一絲溫柔已經消散,僅存的一絲希望已經死去。她死了,上吊死了,死在那個黎明,就要出獄的那個黎明。還有什麼比這更可悲,更讓人慾哭無淚呢?!有些希望,並不該有。有些愛,註定不能。

我相信,並且覺得所有人都該相信,米夏愛,漢娜也知道米夏愛,只是,真的只是,真的真的只是,他們不能愛。漢娜死後,米夏儘自己可能做了一些事。後記說這是他一生的懺悔。而我覺得,不,這不叫懺悔,而是延續。把一件應該做一輩子的事做完,而且,也許,這是最好的方式。試想,如果漢娜出獄了,接下來將開始的新生活,對她,對米夏,有什麼意義嗎?這是他們的愛的延續,並不因爲一方的離開愛就不存在,相反,在他們之間,這樣的愛,這樣的不能,纔是最最最感動,最最最讓人一次又一次默默無語凝神沉思的。

法國《世界報》文學主編克利斯托夫·施扎納茨在書後評論中寫道:不管我問哪個讀過《朗讀者》的人,他們都說“我把它一夜讀完”。我相信,這本書是作者的親身經歷,至少,他經歷過類似的事情。我也相信,每個讀完這本書的人所沉浸的思考也不盡相同,這部小說承載了太多,愛與性,愛與被愛,愛與背叛,愛與社會,愛與死亡,愛與生命。留給我們的不只是感動,還有令人無比安靜的思考。

卡夫卡說:“書必須是鑿破我們心中冰封海洋的一把斧子。”這本書就是這樣。

朗讀者讀後感3

今天早上起牀後,我感覺天氣冷得讓我直髮抖,我拉開窗簾往窗外一看,整個世界都陰沉沉的。

我生病一個星期了,媽媽帶我去醫院打針。我拖着沉重的身子來到醫院,心裏很平靜,沒有絲毫的害怕。雖然我生病了,但是我並不想浪費這個看書的好機會,所以就開啟電子書,找到了我喜歡的《朗讀者》閱讀起來。

《朗讀者》這本書是由著名主持人董卿阿姨寫的。第一位朗讀者是一位演員,他的名字叫濮存昕,人們常常這樣評價他,在靠牆的桌子邊隨便一坐,就是一臺戲。

濮存昕爺爺給我們帶來的是一本《老舍散文》。他給我們朗讀的文章是《宗月大師》。在濮存昕爺爺小的時候曾是個殘疾的孩子,他遇到過一個像宗月大師一樣幫助過他的人,這是一個叫容國戚的大夫,他給濮存昕爺爺做手術,才讓濮存昕爺爺變得像正常人一樣。後來濮存昕爺爺讀到老舍先生在文章中所表達出的對宗月大師的感恩之情時,他就會想起容國戚大夫是第一個真正幫助自己改變命運的人。

當我看完這本書時,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腦海裏浮現出了這樣一句話:我覺得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這樣做,別人幫助過我們,我們也可以去幫助別人;我們也可以這樣想,我是被別人幫助過的人,我也可以去幫助身邊的人。

朗讀者讀後感4

看了曹文軒教授對《朗讀者》的推薦,於是,迅速找來了這本書。

拿到這本書,就想一口氣讀完,正如書的結尾所說,“每個讀者都會一夜把它讀完”,我亦是在最快的速度讀完的。

《朗讀者》給我們講述了一個讓我或者讓我們匪夷所思的故事。15歲的中學生米夏偶然認識了36歲的漢娜,他們成了一對很特別的情人。他和她差不多每天約會,每天他們都會沐浴、朗讀。

他們一起騎車出去郊遊,住旅館的時候以母子的名義登記。但是,他們之間的矛盾也日趨嚴重,他們在一次大吵又和好之後,漢娜不辭而別了。兩人再度重逢時,米夏已是大學生了,在法庭當實習生,漢娜作爲曾經的納粹戰犯成爲被告。漢娜在被審的時候,爲了隱瞞自己不識字這個祕密,從而接受了其他戰犯的“污衊”,從而被判終身監禁。米夏知道真相後,想替漢娜說明真相,但是經過艱難的抉擇,最終選擇了緘默。米夏在離婚後,他繼續爲漢娜朗讀,寄去了錄音帶。漢娜在獄中透過錄音帶艱難地學習文字,並給米夏寫了一些小紙條,但是從未回信。當漢娜即將被釋放,米夏接到典獄長的電話,他不得不去看望漢娜,併爲漢娜找到了房子和工作。當米夏去接漢娜出獄時,漢娜已經自殺了。

正如曹文軒教授所說的那樣,這本小說的語言非常嚴謹,非常嚴肅,但是讀之卻不覺得沉悶。讀過這部小說,讓我聯想到了三個詞——自尊,經歷和朗讀。

可以這樣說,漢娜的一生都在捍衛自己的自尊。她最初是西門子公司的職員,當她要被提升的時候,她爲了掩飾自己不識字,從而選擇了去當兵在集中營做守衛。人說,一步錯,步步錯,正因漢娜這一個錯誤的決定,才造成了她悲劇的一生。納粹時代結束後,她就揹負着沉重的十字架,爲自己曾經的錯誤層層“隱藏”自己,因此她不停地更換居住地,因此,不管她多愛米夏,但是,她始終未將自己全部交給米夏。在米夏的心裏,她是個謎一樣的女人。

一個36歲的女人,沒有家,沒有親人,不敢愛,不能愛,她只能到處漂泊,過着不穩定的日子。其目的既是爲了隱藏她當納粹看守的歷史,也是爲了掩飾她不識字的祕密。

漢娜將自己不識字當成了人生中的最大的恥辱,爲此她願意付出所有的代價,哪怕是愛情、自由或者是生命。和米夏不辭而別,不僅是因爲他們之間的矛盾,更是爲了保守住這個祕密。漢娜被其他被告污衊是她“主謀”,是她執筆寫了當時的決策的時候,她爲了不在法庭讓衆人知道她是個不會讀寫的文盲,她承擔了所有的罪責,雖然她知道承認了罪責的後果。

漢娜選擇了“隱瞞”和“藏匿”來捍衛自己的自尊。我想,她捍衛自己的自尊是沒有錯的,但是,漢娜選擇了錯的方式。在她年輕的時候,在她風華正茂的時候,在她邂逅米夏之後,都有無數次的機會可以讓她學會讀寫,但是她沒有好好把握。

朗讀者讀後感5

這篇可以算是真正意義上的讀後感,每個字都讀出來了。跟書評、影評、劇評不同,那些是用眼睛看的,現在是用嘴巴讀出來的。要說有相同的地方,那應該是都用大腦在思考着。

以前喜歡看書,不喜歡讀書,當然有時也把看書通俗地說成是讀書,比如我們常會教導人說:好好讀書,多讀點書,之類的話,比較少說:好好看書,多看點書。但是這兩個層次不太一樣,讀書一定是在看書,除非記憶力好,不用看書就能背誦出來;而看書不一定要發出聲音,有時坐在書桌前可以一看就是大半天,沒有發出聲音,旁人不知道你在幹啥。

以前的我不喜歡讀書,確認地講是不喜歡讀出聲音,因爲覺得那樣做很矯情,也很煽情。原因可能是小時候被大人這樣說過,大人聽到小孩的讀書聲,心裏很開心,但是不會表達內心的情感,而是用另一種相反的情感來表達,聽到的是:又再裝讀書了。心裏有愛卻不會表達,這是多數人的做法。就好像《紅樓夢》中賈政對賈寶玉一樣,在元春省親時,寶玉在大觀園中的一幢房子匾額上,題了四字:有鳳來儀。不管是賈政,還是賓客,都覺得這四個字用得極好,最終也用了這四個字。但是,賈政嘴裏卻罵道:豈有此理!

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以前的我是不自信的,是封閉的,是不太會與人交流和不願意瞭解別人的,主要原因還在於不夠自信。自信這種東西,不是想有就有的,嘴上說說我要做個自信的人,天天說,月月說,年年說,當說得多時,現實又不是你想象中的那個樣子,你可能會覺得,以前的我只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其實我根本就不夠自信,我很自卑。如果有這種想法的人,我覺得也是不錯的,至少可以認清現狀,而不是自我麻痹,甚至自我陶醉。

好在,對我來說,小時候的不良影響已經不能夠左右我了,不夠自信的做法也已大大減弱。主要是因爲想明白了一些事情,加上自己的判斷力,得出了正確的結果,用以良好地指導自己的行爲。要說哪種力量是最強大的,我心中的答案是思想的力量。

這樣說可能顯得有些唯心主義了,不過確實是如此。我們不能否認唯物主義的作用,相反,現實生活中,絕大多數事情的正確執行都是靠唯物主義來支撐的,畢竟我在故我思嘛。但有一個問題,這個問題一直困擾着我:既然生活中用唯物主義就夠了,爲什麼還要學習唯心主義呢?尤其是在中學階段,學了許多唯心主義的名詞,舉了許多唯心主義的例子,但以當時的學識和閱歷,是不能夠理解的,更多是硬記。就好像吃了半吃不熟的東西,感覺肚子飽飽的,卻會消化不良。

這個問題直到現在我才終於弄清楚了。生活需要唯物主義,也需要唯心主義,而人的本性,可能更多的是唯心。唯心的字面意思就是,唯我自己的心,跟着自己的心走。許多人也翻譯了這句話,比如有人說過:聽從自己的內心。意思是一樣的,不過是用當代語言說出來而已。當時覺得說這句話的人非常了不解,竟然還有哲學韻味,原來他不過是重新前人說過的話,翻譯了而已。

如果你在演講,你更願意說:你、我、他,大家一起幹吧!還是聲情並茂地說:同志們,我們要團結一致,萬衆一心,衆志成城,排除萬難,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這樣我們就會有無窮的力量。我相信,在我們的力量面前,一切困難都是微不足道的。

前一句話,簡單,人們記得住,但印象不深刻,過後就忘了,這是唯物的一個特點。後一句話,冗長,人們記不住,但印象深刻,久久在人們腦海中迴盪,這是唯心的一個特點。還記得《大話西遊》中周星馳對朱茵說的話:曾經有一份真摯的愛情擺在我的面前,我沒有珍惜,直到失去了才後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此,如果上天在給我一個機會,我一定對那個女孩說三個字,我愛你,如果非要在這份愛情上加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這就是唯心的力量,全文沒有一個唯物的詞語,連時間“一萬年”也可以是唯心的,愛因斯坦相對論已經證明過了。但是,我卻可以一口氣地將其默寫下來,背誦下來。我相信你也可以,因爲這已深入人心!

《朗讀者》讓我認識了許多名篇大作和許多人,也在衆多散文、詩歌、小說,等等中學會了欣賞,在欣賞中更好地認識了自己。這是一面鏡子,可以照出一個人的心靈,也會在照着鏡子時,想明白一些許久沒有答案的問題。

此時,我想到了一句話:讀經典可以改變人生。我不知道這句話的出處在哪裏,也不知道第一個說這句話的是誰。但我覺得這句話包含了許多人生哲理在裏面。首先是讀,要大聲地讀出來,而不是看,淺顯地過一遍沒有大聲讀出來讓人印象深刻,心血澎湃。對象是經典,經典讀多了,你就變成了經典。結果是改變人生,本來是過一天算一天,現在是每天都過得明明白白,沒有虛度光陰,做着有意義且讓自己開心的事情,過得很充實,成就感很高,人生也就此改變。

我不知道這樣讀書可以給我帶來什麼,其實我也不想知道。做事情,注重經過,把每個過程都做好,把每個細節都考慮到,用心去做,結果往往不會差到哪裏去,因爲這是規律。需不需要羅列個一二三出來,說讀書之前怎麼樣,讀書之後如何,從功利角度、利己角度,然後升到人生角度來大談特談,大書特書呢?我想我是可以做到的,但是我不太願意這樣做。真正的自信是淡然從容的,源自於真實的內心。

這讓我找到了一種讀書的方法,那就是發出聲音。演講和口才不就是用嘴巴說出來嘛。大腦有東西,不會說,等於是無。大腦裏沒東西,會說,但說不出東西來。看書多了,就像涓涓細流匯入大海,大腦中的儲備就多了,如果不說出來,一直放在裏面,總有一天會滿的,到時可就是想到什麼說什麼,成了胡言亂語了。現在說出來,不管有沒有人聽,這都無所謂,至少是自己在聽。然後在說的過程中把大腦清空,騰出空來接受新的東西。如此,才能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這樣做可以讓大腦記住,印象深刻,把知識昇華爲智慧,把智慧融入到思想,用思想來指導人生,這樣會有意義得多,循環往復,就像修煉武功祕籍的內功心法一樣,內力會越來越強,可以把生活過得很好,直到有一天,隨心所欲,不逾矩。那時纔是真正的天人合一了。

朗讀者讀後感6

同學給我推薦了一本德國本哈德。施林克的中文譯本《朗讀者》。讀完這本書的感受,用一個簡練而準確的詞來形容就是“掩卷沉思”。就像看完一場好電影,走出影院,心仍停留在銀幕上的某個場景,又或者聽完一張唱片,關掉機器,依然餘音繚繞一樣。合上《朗讀者》就是這種感覺。我並未能像書的結尾說到那樣——每一個讀者都會把它一夜讀完,畢竟書中涉及的歷史、道德、情慾、倫理等問題很複雜,讓人陷入深沉的思考難以自拔。

故事講述一個十五歲的中學生米夏因爲偶然的原因愛上了三十六歲的漢娜。對於米夏而言,他在漢娜身上發現了一個突然令自己成熟而自信的世界,而漢娜也因爲有了米夏的朗讀而安靜且散發着柔和的光輝。但是,漢娜不久卻突然不辭而別。等到再見到漢娜,米夏已是在法庭實習的法學系大學生,而漢娜卻是嫌犯之一。漢娜的罪名是在納粹時期當過看守,在一次空襲中造成了大批猶太人死亡。(戰爭開始時漢娜曾在西門子任職,本來還有提升的機會,漢娜卻令人驚訝地辭職當了納粹的看守。)在審訊中,別人把當年遭空襲後起草檔案的事推在漢娜身上,她卻出人意料地承攬了下來,結果被判終身監禁。

在知道了漢娜越來越多的事情後,米夏發現了漢娜一生最大的祕密:漢娜不識字!正是爲了掩蓋這一點,漢娜屢屢放棄前程,幾年前離開米夏也是爲此。但是在法庭上和衆人面前,米夏並沒有作出任何透露,也沒有替漢娜辯護。出於對漢娜的維護,還是對自己的維護呢?我不能理解。

漢娜的身影一直索繞在米夏心裏甚至貫穿於米夏的一生,婚姻失敗的米夏在漢娜入獄八年後,開始重新爲漢娜朗讀名著,並把錄音帶寄給漢娜。這給獄中艱難生存的漢娜帶來了希望,漢娜憑着錄音,並從圖書館借到這些書籍,然後逐字逐句同她聽到的內容進行對照,那臺錄音機也爲此就要一會兒向前轉,一會兒向後倒,一會兒暫停,因爲反覆退進使錄音機壞過無數次。漢娜竟漸漸學會了讀寫,且開始滿懷希望給米夏寫信。收到了漢娜寫來的信,內心充滿喜悅安慰,但內在柔弱猶豫的米夏卻始終沒有給她回信。

漢娜可以出獄了,由於沒有別的親人,獄警聯繫了米夏,他們這才見了尷尬的一面。米夏發現漢娜明顯老了,幾乎不知道如何面對她。而就在米夏去接漢娜出獄的當天凌晨,漢娜自殺了。

這部小說,看後給人一種啓迪性,那就是讓人性的認知和對社會的思考,來洗滌你的靈魂。

朗讀者讀後感7

“我們每個人多多少少都從文字中獲得過快樂。與其說朗讀者在傳播文字,不如說也在傳遞文字背後的人生”。董卿的話道出了本次尋找的意義,聲音傳播情感,情感滋養人生,“我就是想好好讀書”,董卿尋找的是朗讀者,更是關於文字、關於閱讀最原始的熱愛,最原始的快樂。

央視作爲國家電視臺,對於創新節目的要求,首先是從社會價值出發。“文化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但目前電視市場中沉得下心的文化節目卻是稀缺資源。大型文化類節目《朗讀者》的出現,正是在喧鬧娛樂中的一股清流,是一種社會責任的擔當。

央視資產管理中心主任任學安說:“《朗讀者》的出現絕對不是孤立的,中國的電視節目太需要一檔有文化價值的節目來滋潤我們的心田。《朗讀者》選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實的情感來朗誦出文字背後的價值。”

《朗讀者》是董卿從主持人到製作人的轉型之作,她坦言這檔節目對她來說是一次難度極大的挑戰,朗讀的文章必然是溫暖的,有態度的,具有撞擊靈魂的力量;嘉賓的標準更不是一般綜藝節目和娛樂節目的要求,“朗讀者”要有豐富的閱歷、動人的人生故事和真誠的情緒感染力。

在已經結束的前幾期《朗讀者》錄製中,很多參與嘉賓的動情朗讀讓全場震撼,斯琴高娃朗讀《寫給母親》,更是讓董卿當場淚奔。“文字的背後是情感的承載,而朗讀就是用最美、最直接的方式來表達情感、傳遞愛”,董卿希望《朗讀者》能夠像一雙溫柔的手,輕輕推動人心相互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