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第七天》讀後感(精選5篇)

讀後感3.03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第七天》讀後感(精選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七天》讀後感(精選5篇)

《第七天》讀後感1

“他問那是什麼地方,我說死無葬身之地。”這是餘華在《第七天》一書中的最後收尾,字裏行間透露出了嘲諷與悲哀。《第七天》是一篇比《活着》更艱難的文章,是一個比《兄弟》更絕望的故事,它的每一個字,每一個標點符號都像是在挑釁社會的底線,餘華用他最銳利的武器——筆,再加上毫不掩飾的嘲諷,劃開了當下那些看似光鮮實則腐爛的皮囊。

《第七天》是餘華最新的長篇小說,他用荒誕的筆觸和意象講述了一個普通人死後的七日見聞:暴力拆遷,災禍後瞞報死亡人數,醫院將死嬰做垃圾處理,冤假錯案,刑訊逼供等等,講述了現實的真實與荒誕,講述了生命的幸福與苦難,講述了眼淚的豐富與寬廣,講述了比恨更絕望比死更冷酷的存在。

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渾身發冷,也許是被作者冷峻的筆觸所感染,以至於合上書時,還是久久不能自己。我不知道餘華在寫這本書時是不是也懷着這種情感。大都人都說《第七天》太過黑暗,把社會剖析的太過透徹,但這正是小說的意義啊,用最簡單的文字寫出最深刻的文章。有人說餘華給這本書取名爲《第七天》參照的是中國人死後的頭七,他的這本書和其它的幾部經典長篇小說相比,不足之處顯而易見,但我卻認爲,這本書裏說發生的故事卻最貼近我們的現實生活,大部分事件我們甚至見怪不怪。

生不所致,死所長思。這本書連接了生前和死後的世界,我們用生前的視角去寫死後的世界,死後的世界裏依然有金錢權力的劃分,但從中也有喜悅的分享,爲尋見親人永聚而喜,爲死後世界清明和善不再污濁而喜,爲得知真相不再誤解懵懂而喜。也許社會有種種不公,種種不如意,但生活中總會有陽光溫暖我們。

文章用楊飛在人間最後七天的經歷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個加入了太多太多有政治暗喻的事件,但如果餘華只是寫這些事件就結束,那餘華便不是餘華了,除了這些事件以外,他還寫出了這本書得到的提升的關鍵——人性。而這本書最出彩的地方,便是它讓我們看到了這個荒誕不經,冷酷殘忍世界裏存在的希望——愛。“我”是父親在鐵路上撿到的棄嬰,卻讓父親爲了“我”而拋棄婚姻和自己的後半輩子去扶養“我”長大,“我”的妻子在現實世界裏棄“我”而去,卻在死後只承認“我”是她的唯一的丈夫,洗髮妹並不是真的想要跳樓,她的男友爲了給她一個好的墓地而去賣了自己的腎,小餐館的老闆聽說了“我”父親的故事而每次點餐時都多送一個果盤。這一個個的故事,都寫出了我們的良心,所以這社會並不是只有黑暗,還有溫暖和愛。

《第七天》展示了一個弱肉強食不公平的七天,也寫出了烏托邦式的嚮往生活的七天,餘華用大半本書構造了一個人道和平歡樂美滿的世界。書很容易看完,合上書,我們開始嚮往另一個世界,那裏人人死而平等——那是死無葬身之地。

《第七天》讀後感2

餘華的《活着》寫滿了人間的艱辛和無奈,餘華的《第七天》則有過之而無不及。

閱讀《第七天》的時候,有一種很好的閱讀感受:就是裏面所有的人說的話都是真實的,沒有虛僞,沒有做作。這些人已經死了,它們是靈魂,這種沒有做作的對話,讓人閱讀起來不累,不善言辭的我很嚮往這樣來互相交流。有些話,則給人以想象,更讓人看清虛無和浮誇。

比如李青說的一句話,"我的朋友們在等我,他們給我準備了盛大的`葬禮。",看到這句話時,心靈爲之一振:都已經死了,盛大的葬禮能用來幹什麼?對於已經死去的李青的靈魂又有何用?

許多現實的畫面:假意的微笑;須臾的奉承;同一桌酒但關係並不好的各種身軀;火急火燎地趕一個聚會;拿到一張獎狀或一個頭銜時的忘乎所以……

這些都是虛假的,如同李青說的“他們給我準備了盛大的葬禮”一樣,對於一個靈魂來說,毫無意義。

《第七天》寫的是一個人死去之後,所見所聞。是以一個死去的人看人間事物的角度,來描寫現實生活。人間的人常說,生死事大。是的,生死事大,如果都已經死了,也就放下了所有的包袱,說一些真實的話了。

裏面一個靈魂說,“他們說的話,我連標點符號都不信。”,這麼簡單的文字,描述了真實的人間事情。及其豐富的語言,卻在活人之間傳遞不了真實情感。說者有所掩蓋地說,聽者有過濾並猜測地聽。豐富的語言又如何?在活人之間也不能完成真正的資訊傳遞。如果彼此信任無我無他,幾個字足矣傳遞。

比如,甲:你有騙我嗎?乙:沒有。很明確地傳遞了資訊。但在人間,甲會信你個大頭鬼。

裏面有一句:“寬廣的沉默裏暗暗涌動着千言萬語,那是很多的卑微人生在自我訴說”。很多時候的沉默,並不是我們很智慧。很智慧的沉默纔是真正的徹底的沉默,大多數人選擇的沉默,只是人微言輕或是沒機會發聲的沉默。

活着的時候,有太多的束縛,太多的放不下放不開,把人活的像個奴隸似的。“如果你的世界沒有痛苦的害怕,沒有尊嚴的擔憂,沒有富貴和貧賤,沒有暖寒的交替,沒有外貌的困擾,沒有男女的區分,沒有你我之分,沒有生死顧慮,你纔會離"真正的活着"越來越近。”

裏面的一段:“走過去吧,那裏的樹葉會向你招手,石頭會向你微笑,河水會向你問候。那裏沒有貧賤也沒有富貴,沒有悲傷也沒有疼痛,沒有仇也沒有恨……那裏人人死而平等。他問,那是什麼地方,我說,死無葬身之地。”

上面這一段話和釋迦牟尼佛描述的西方極樂世界一樣:

舍利弗。其佛國土,尚無三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是諸衆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

舍利弗。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唸佛、念法、念僧之心。

所有的鳥,所有的樹都會發出微妙的法音,連惡的名稱都聽不到,哪還有惡的行動。

古代文人陶淵明描繪了世外桃源,看起來沒心沒肺的李誕說了人間不值得,怎麼看都像認真生活的餘華講了死無葬身之地。

這些人,有古有今。

只要不死就得活着,好過賴過都是要過,既然都過不好,那就好好過,像《第七天》裏的靈魂,放下包袱,真實地過,不猜忌,不做作。

《第七天》讀後感3

這是一個比《活着》更艱難的故事,一個比《兄弟》更絕望的故事。

一開始獲悉餘華新書的名字叫《第七天》的時候,我想到的是聖經裏面的創世七天,看完整本書後,才發現這個名字企圖在吻合中國傳統的“頭七”,雖然書的前面寫着了《舊約創世紀》的句子。書的內容看似很荒誕:寫的是一個死去的靈魂在七天裏的見聞和回憶。

《第七天》仍然是小人物的故事,溫馨又揪心的愛情,分等級的殯儀館,養父子感人至深的親情,劉梅等鼠族的辛酸,冤假錯案……楊飛的這些經歷在就像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我們周圍最常見的人或事,還有每天被新聞包裹的世界和那些可見的與不可見的生活。餘華用一種魔幻現實主義的手法穿梭於生和死這兩個極致的世界,批判審視着現實,給讀者最殘酷和最溫暖兩種截然不同的感受。《活着》是八十年代父輩們的生活,那《第七天》就是這個年代正在奮鬥着的一代人的世界。楊飛等人是這個時代最具代表的面孔,與世無爭隨遇而安,兢兢業業買房結婚然後相濡以沫努力過着平凡人的生活……

小說文風很緊湊,快速有力,不點綴不渲染,有一種死亡般的寒冷和壓抑,把人逼到角落裏,堵着喘不出氣。活着的世界裏充滿了艱辛,死亡卻只是絕望的開始。殯儀館裏,沙發坐的貴賓區穿的都是工藝極致的蠶絲壽衣,每個都在兩萬元以上;骨灰盒都是大葉紫檀,每個都在六萬元以上,刻着富麗堂皇的圖案。而塑料椅子的普通區,卻會有人因爲在同一家店買同樣的壽衣比別人貴了50塊而唉聲嘆氣。當然,還有沒有壽衣沒有骨灰盒沒有淨身沒有化妝的人……

然而作者意圖並不在這裏,餘華喜歡在絕望中給人留着希望,這本書也是。死去的世界裏,有這樣一個地方:水在流淌,青草遍地,樹木茂盛,樹枝上結滿了有核的果子,樹葉都是心臟的模樣,它們抖動時也是心臟跳動的節奏。很多的人,很多隻剩下骨骼的人,還有一些有肉體的人,在那裏走來走去。這就是死無葬生之地,在這裏樹葉會向你招手,石頭會向你微笑,河水會向你問候。這裏沒有貧賤也沒有富貴,沒有悲傷也沒有疼痛,沒有仇也沒有很……這裏人人死而平等。

在冰冷的世界裏構建出來的暖巢,於殘酷現實裏流露真實的人性溫暖。“死無葬身之地”爲現實中的卑微小人物建立了一個烏托邦,用荒誕的變形記演繹出一種底層世界的冷暖人生。

說一些題外話。

餘華被譽爲當代最具苦難意識的作家,其實不管是《活着》、《兄弟》,還是《第七天》,都很好地踐行着這一點。看到有人批判餘華,說這三本書是在走下坡路,我不敢苟同。一個作家的風格總是在改變嘛,我看書從來不刻意去把它和其他的進行比較。喜歡一個人,就會爲他改變,比如我喜歡韓寒,喜歡他青澀懵懂的《三重門》,也喜歡他現在放蕩不羈的批判。另外,感覺這種苦難的書看起來好艱難,網上看到有人看的飆淚,我發現我很難做到,可能看一些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什麼的還有可能,但是這些苦難的,真心是沒有經歷多少,理解起來總是有種情感上的隔閡,只能將自己進行各種不透徹的代入。我也不知道現在這種狀態對不對,不是以一種近乎病態的苦難悲觀來看待問題,就是以一種異常天真格格不入的不在乎心態來對待。不管是哪種,似乎都是不適合我這個年齡的

《第七天》讀後感4

懷着好奇的心理,我閱讀了一度銷量排行第一的《第七天》。在閱讀的過程中,我被作者餘華所講述的故事情節震撼到了,故事內容的荒誕和絕望是我沒有預料到的,這些故事又都似曾相識,很多來自於曾引起媒體和網絡廣泛關注的新聞,只是作者透過以這樣虛幻的手法集中編排出來,還是讓我一下子感覺透不過氣來。

《第七天》故事取材於一些當今荒誕的社會新聞,很多人在各種悲劇中受傷或死亡,而這些人在這些事件之後有怎樣的經歷和想法?餘華的這部《第七天》就是來寫這部分內容的,從鬼魂的角度、死後的世界來講患難與救贖。和餘華的《活着》相比較,從故事的取材上來說,《活着》寫的是歷史,《第七天》寫的是現在,人對當下的絕望肯定要比已經過去的更深。《活着》裏面死去的人都還有個地方安息,而《第七天》裏面卻是“死無葬身之地“。

看過這本書的人不會不熟悉,這些悲劇時時刻刻發生在網上和周圍,人與人之間的冷漠、猜忌、貪婪和慾望造就了社會的殘酷。悲劇有的是純突發自社會:被強拆致死的鄭氏夫婦,車禍身亡的李月珍,有的是因爲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聯:李青因爲楊飛的貧窮出走但陷入騙局自殺,鼠妹的爲情自殺,伍超爲鼠妹的墓地籌錢而死,張李二人的兇殺以及張剛父母的挾兒子以令警察局等等。死後的世界同樣是分等級的。在殯儀館裏,有錢有權者享受vip待遇,普通人只能耐心等待,讓領導先燒。沒有墓地的亡靈們只能去往“死無葬身之地“。來到“死無葬身之地“的亡靈們都帶着悔恨或是遺憾,但在這裏卻拋開了這些,獲得了真正的平和安寧,就連生前針鋒相對的仇家也在這裏結成了不離不棄的夥伴。這個地方讓這部小說有了一些溫暖的色彩。雖然是一部描寫死亡的小說,我卻覺得它是餘華作品中最溫暖的一部。作者似乎想借“死無葬身之地“告慰枉死者們的靈魂,

但如果只是講這些,那就是社會新聞雜集了,咋能成著作呢?是的,餘華讓善良和真情在這些沉重醜陋的現實掩埋中伸出了一雙手,楊金彪與楊飛的父子情是本書中最大的亮點:雖然楊飛是撿來的,但楊金彪把一生都奉獻給了這位養子。楊飛與李青的愛情,也因爲一個是“永遠愛“,一個是“仍然愛“,而被隔絕在美好的未來想象之外,當一個漂亮姑娘想要去看世界的時候,再好的男人也擋不住。即便如此,兩人之間還是有愛有掛念,這也許就足夠了。鼠妹的感情雖然幼稚,但餘華還是給予了很大的憐憫和同情,讓她在死後瞭解到真相,淨身並第一個離開了“死無葬身之地“,也可以說是一個祝福。

“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在哪裏都一樣。“這是譚家鑫對女兒的寬慰,還有張李二人的吵鬧作伴,以及鼠妹與嬰兒們的歌唱……透過這些,作者想要表述的可能就是,在這個殘酷的世界裏,去信任親情、友情與美好,是我們生命仍然存在的依靠。

《第七天》讀後感5

“濃霧瀰漫之時,我走出了出租屋,在空虛混沌的城市裏孑孓而行。我要去的地方叫殯儀館,這是它現在的名字,它過去的名字叫火葬場。我得到一個通知,讓我早晨九點之前趕到殯儀館,我的火化時間預約在九點半。”

這是餘華最新長篇小說《第七天》的開篇,給讀者留下了足夠大的懸念,一個走向殯儀館,將被火化的人,在死亡之後還能留給讀者什麼呢?這次餘華用荒誕的筆觸和意象講述了一個比《活着》更絕望、比《兄弟》更荒誕的故事,讓讀者體會到一種寒冬臘月被囚禁於積年冰川裏的寒冷,一種劇烈拉鋸式切膚的疼痛和虐心,一種茫茫荒野身心俱疲後無着無落的絕望。

無意間發現餘華出了新書,開啟看到了如上介紹,對餘華的欣賞讓我決定讀了這本書。不巧的是打折季剛過,圖書館的那本也借出去了尚未歸還,於是在網上搜了電子版,放在手機裏把它讀完了。原本餘華的書我一般是不做摘抄的,也就沒在意書籤的問題,直到遇到想摘抄的,才發現UC瀏覽器看書不能加書籤,只能先暫停閱讀,想着寫了讀書筆記,抄下再繼續看。結果下一次開啟時,卻已經不知道當時想摘抄的是哪句,又想寫些什麼感慨了。果然看書的連貫性很重要,書籤很重要,還是喜歡直接看紙質書啊。現在的結果就是忘了要摘抄啥,讀書當時的心情,卻又欲言又止。

書中的主線是“我”死後的七天裏,去過很多地方,尋找以前的回憶,碰到了什麼人,發生了什麼事。整部小說由一個又一個“死無葬身之地”的人的故事組成,每一個都讓人感到“絕望”。

於我來說,也許是餘華的書看得多了看的習慣了,也可能是我本身就是個悲觀主義者,也可能是有些人說的“對此麻木不仁才更令人絕望”,總之,只是靜靜地讀完,靜靜地寫讀書筆記,有些麻木,沒有痛哭的衝動,又或許是最深的絕望了吧。

關於這本書,不想寫小說概述了,那種在網上隨意能搜到的東西,不寫也罷。印象更深的,也就是我曾說的餘華的書總是能從絕望中讀出溫暖的力量,只是看你怎麼看待這件事情而已。無論是父親收養“我”的善良,父子相處的溫情,還是“我”尋找父親的急切,父子之情溢於言表。

李青死後懺悔,承認丈夫只有楊飛一人;鼠妹的男友伍超雖然最後死於賣器官,但他並未爲了物慾而是希望圓滿真愛;鄭家夫婦無辜,不過他們有個最堅強懂事的女兒;飯店老闆譚家鑫生前善良體貼,至死也沒有奪走他快樂的希望,“一家人能在一起,到哪裏都是好”;說到最曲折離奇的李姓男子被掃黃警察張剛踢爆生殖器官而尋仇殺人的恩怨,兩人死後也一笑泯恩仇,成了最好的棋友。

而且,“死無葬身之地”的人們的生活也並不像想象中一樣悽慘,“孤苦伶仃”的自我悼念者也並沒有多麼孤獨,“就像一片樹葉匯入森林,一滴水匯入大海”。除了感慨世間不平事無窮無盡外,也給絕望者以安慰。

第七天,回到“死無葬身之地”,新生活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