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孟子讀後感(通用6篇)

讀後感5.41K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孟子讀後感(通用6篇),歡迎大家分享。

孟子讀後感(通用6篇)

孟子讀後感1

《孟子》是儒家的一部經典鉅著,系統的爲我們闡述了治國之道和孟子思想。與孔子相比,《孟子》對中華儒家思想也有着極其深厚的影響,它是孔子的儒家思想的傳承與完善,是剖析“仁愛”精髓的亞聖之作。每次讀《孟子》,都會有洗滌心靈的感覺。

與孔子時代的儒家思想相比,孟子不僅僅是傳承,而且還對儒家思想進行了完善和解釋。“仁”本來是一個空洞的概念,沒有理論基礎來解釋,孟子修繕了理論基礎,彌補了不足。對於“仁”的理論基礎,孟子認爲這一切都來源於人的本能。他認爲這是人與身俱來的人性,這是與禽獸最大的區別。

善一直存在於人的心中,只不過有些人是爲了一己私慾而做的壞事,這是私慾對於善念善念的控制。孟子對於“人本善”的提出無疑是對“仁愛”的最好解釋,這也是對後人道德修養方面最大的啓發。道德修養的提高也是《孟子》中很重要的內容,孟子認爲個人的反思和思考相對於教育來說,更顯得重要。教育只是被動的接受,而個人對於自己德行的思考纔是昇華。一個人要有好的修養,首先要接受教育,要刻苦學習,反覆思考和反思,這樣纔會有進步。對於反思,也就是孔子《論語》所說的“一日三省吾身”。孟子的這些思想對於宋明理學家們都有着極大的影響。

“苟爲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這是孟子在政治主張上一個縮影。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孔子的基礎上提出了君王個人德行的重要性,這是纔是仁政的基礎。君王對待子民就應該像父母對待子女一樣,子女對於父母也要順從。當然,在那個時代,這些先進的理念有着歷史的侷限性,孟子沒有考慮到封建階級制度的根深蒂固,這些都是不能實現的”空談”。但是這些政治主張的提出也從側面體現了孟子對於民間疾苦的同情。

“周公沒,聖人之道不行;夢珂死,聖人之學不傳。道不行,百世無善治;學不傳,千載無真儒。”讀《孟子》,就是學做人、爲政。這是兩千年多來《孟子》一直深受我們喜愛的原因。

孟子讀後感2

僅讀《孟子》幾章,可將其爲政理想概括爲:爲政一處,造福一方;爲政一時,澤被千秋;爲政以仁,民衆拱之如日月;爲政以利,民衆視之如草芥。

而對比今之爲政者,有些領導,如日月乎?如草芥乎?其對己,恨不能盡天下之財物爲我所有;對他人,恨不能有一毫財物爲他所用;視己爲至貴至尊,視他則至微至陋;口裏大呼君子當淡泊名利,自強不息,實則爲人不爲己天誅地滅,以利盈我;美其名曰領導就是公僕,心繫員工生存,實則爲只讓牛兒奔跑,不讓牛兒吃草;口裏曰府首甘爲孺子牛,吃的是草,擠的是奶,實則爲員工真的成了牛,吃的是果真是草,擠的確是鮮奶,而領導依然是高高在上的人,吃的是奶,擠的是邪惡與虛僞。

民德不厚已久矣,民風不淳也已久矣!究其根本,上行下效已久矣!苟欲民德歸厚,則必得爲政者以德文己,以己化民。如此則春風可化細雨,潤物亦可無聲。

自己貪得無厭,而呼員工要大公無私;

自己奢侈浪費,而呼員工要簡以養德。

如此爲政者,與禽獸何異?是披着羊皮的狼,還是披着人皮的獸,不得而知。唯願爲政者能日三省乎己,爲人爲獸,自可定論。

孟子讀後感3

《孟子》是由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共同編撰完成的,全書效仿論語採用的對話體的論文形式,記述孟子與諸弟子的“疑難答問”以及孟子自己的“法度之言”,內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學說以及哲學、倫理、教育思想等學術問題的論爭,體現了孟子的思想學說,是儒家重要經典之一。《孟子》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具風格,對後世散文的發展有着很大的影響。《孟子》發展了孔子“仁”的思想,提出了仁政學說與法先王的主張,確立了“天人相通”的理論,發展了儒家的教育思想,弘揚了“貴義賤利”的價值觀,是中國文化思想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對中國古代尤其是宋代以後的思想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孟子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孟子的思想已經融入了中國人的血脈之中,中國人做人處事的原則中,有着孟子的影子。

讀《孟子》,就是在學爲人處世。《梁惠王上》首先講的是“愛民”的行爲方式,《梁惠王下》則探討了“愛民”的行爲方式即是“與民同樂”;《公孫丑上》則是探討愛心、同情心、憐憫心,惻隱之心和羞恥憎惡之心的行爲方式問題,《公孫丑下》則闡述了天時、地宜不如人和的思想;《滕文公上》開始提出“性本善”的思想,即怎樣行善,怎樣以身作則的問題,並且批駁了墨子學派“兼相愛”的思想,指出人與人之間的愛是有差別等級的,《滕文公下》則討論了愛民的行爲方式的價值取向問題;《離婁上》是探討行爲方式的規範問題,用社會行爲規範來約束人們的行爲方式,在《離婁下》孟子舉了兩個地區和年代相距都甚遠的帝王,用以說明統治、管理和服務人民,其道理是一樣的,那就是“愛民”;《萬章上》是圍繞着“孝”這個行爲方式來進行探討,而《萬章下》則是圍繞着交“友”、“做官”以及“寄人籬下”的行爲方式這些問題而展開的;《告子上》則從行爲方式問題深入到人的內心,即人性的善惡,《告子下》則把重點放到了討論行爲規範與行爲方式的問題上;《盡心上》則是從本性與行爲的關係問題轉到心理與行爲的關係上,也就是人在生存、生活、工作中根據什麼樣的心理選擇什麼樣的行爲方式問題,《盡心下》則是對“自身修養”的盡心知命與行爲方式間關係的探討。

讀《孟子》,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孟子的辯才及形象性和邏輯性的結合。孟子的文章邏輯嚴密,說理暢達,氣勢恢弘。孟子善用譬喻,在《梁惠王上》第三張《寡人之於國也》一文中,孟子引出了“五十步笑百步”,透過這一比喻,孟子不僅形象而生動地表達了他主張實行仁政,提倡禮樂和愛民的理念,而且讓我深刻領教了他論辯的巧妙技巧和高超水平。

在孟子生活的那個年代,戰亂頻繁,諸侯們不擇手段追求功利,孟子大力提倡和宣揚仁義思想,充分體現了孟子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治國方面,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孟子》中隨處可見,孟子提出了“獨樂樂不如衆樂樂”“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的“爲民”思想和著名的“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的理論;在做人方面,孟子繼承孔子的思想,主張“仁義禮智信”,他提出了很多流傳至今的至理名言,如“捨生取義”“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縱使已經過去兩千年,但孟子的思想仍在以它獨有的魅力影響着我們。在我們這個物慾橫流,拜金主義盛行,精神貧乏的時代,孟子的思想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孟子認識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平衡關係,強調愛物節用,主張“取物以時”、“取物有節”,以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這對我們維護生態平衡、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一定的思想啓示。

2、孟子嚴厲批判了戰國中期的社會不公:“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反對暴政,主張“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提倡任人唯賢,這對我們維護社會公正有重大意義

3、“仁義”是孟子的道德論的核心思想,這對我們思想道德建設有重大意義

《孟子》一書所體現的思想,既有精華又有糟粕,我們應批判繼承。孟子仁政理論中的和諧思想的精神實質和構建一個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和諧社會理論是一致的,我們應如何構建和諧社會,《孟子》一書爲我們提供了一種借鑑的思路。

孟子讀後感4

王立羣讀《孟子》,沒有介紹《孟子》的'主要仁政思想,而是偏離主題,得出“強勢人格”的結論,倒也出了我的意外。

接着,列舉了王立羣先生少年時代的坎坷,表面上,王先生透過舉例,說明“強勢人格”的結論,給我的初步感覺,王先生是脫離了主題,偏離了《孟子》,很是意外。

後來晚上作夢的時候,突然想明白了,其實,我看王先生演講讀《孟子》的時候,用了“曲筆”的手法。之所以這樣說,我有我的理由:

其實,王先生想透過年少時代的坎坷,對比國家當時的不仁政。當時,讓一個初中學生在深夜幹一種拉車的重體力勞動,是曲折的表現當時國家的“不仁”。也給我們反方向思考,仁政的重要性。

到了如今,似乎國學開始興旺了,但這樣的潮流,纔剛剛開始,從於丹開講國學,到現在的王立羣,易中天等等講諸子百家,很是熱鬧,但是真正敢於講《孟子》的仁政,時機還不十分成熟。換言之,還不適合在如今2007年夏天講仁政這個題目。起碼講仁政這個題目,不能夠用直筆。但是講孟子,你又不得不說仁政,怎麼辦呢?講仁政的話,你舉例說明,難免舉例用到當代的例子,誰有勇氣直接批判當代呢?恐怕是沒有的,如果孟子那種咄咄逼人的口氣批判時弊,恐怕可能招徠不必要的麻煩。正是來自這樣的擔心,講仁政的時機沒有成熟。

王立羣學習了《史記》,自然知道直接批判之外,還有“曲筆”的做法。象王立羣先生,用的“曲筆”,十分隱蔽十分巧妙的說明了非仁政帶來的後果,反方面說明了孟子的仁政主張,一般讀者,是可以對付過去的,深層的說,也對得起王先生的文人的良心吧!也真是難爲了王先生了。

不管如何,《百家講壇》開始講《諸子百家》,也是值得大家喝彩的事情,無論曲筆直筆,都應該喝彩。

孟子讀後感5

孟子是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是儒家的理想主義流派。孟子非常重視民心民意,所以纔會大膽提出民爲貴,社稷其次,君爲輕的理念,以彰顯民心的重要性,他在政治上推行法先王,行仁政;在學說上有推崇孔子,攻擊楊朱,墨翟。從這裏也足以看出孟子對於平民百姓的熱愛之心。

孟子繼承了孔子,並提出了憂患的概念,他認爲人的生命之所在,事業之興敗,國家之存亡,都與是否具有憂患意識相關聯。憂國憂民之心也便是責任意識與承擔意識的重託。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其意爲:君主若把百姓的憂樂當作是自己的憂樂,這樣百姓也會把君主的憂樂當作是自己的憂樂。這也是孟子對於君主寄以希望,可以仁政爲國,愛民如子。

《孟子》一共七篇,主要的兩個方面內容,一爲孟子與君主討論政治,另爲孟子與儒家其他門人、弟子相互交流行事爲人知道。《孟子》的文筆犀利,富有說服力,奈何孟老夫子的良方,和戰國各諸侯國所走的霸道路線合不到一起,因而不受歡迎,這也是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的真實寫照。

以意逆志便是孟子在《萬章·上》中所提出對於詩理解的方法。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爲得之。評論詩的人,既不能根據詩的個別字眼就斷章取義,曲解詩句,也不能有辭句的表面意思曲解詩句的真實含義,而因根據作品的全篇立意,來探索作者的所思所想。知人論世也便是評論他人作品的原則。

對於孟子,我們並不能以三言兩語概括全部,因爲他的思想,使我們根本無法理解透徹的,他的精神和氣魄,猶如撥開雲霧的萬丈光芒,哪怕他存在的時代已經距離我們1723年了,但我們侷限於世的視野和眼識,亦能感受到他散發出的耀眼光芒。

孟子讀後感6

往事跨越千年,永恆的,是智慧;不變的,是思想。作爲一代亞聖——孟子,這位儒家宗師,一生推崇其人生主張,遊說各國,後來隱退著書立說,爲後世留下這包含了永不褪色的儒家文化的《孟子》。

程頤曾說過:“孟子有功於聖門,不可勝言。仲尼只說一個仁字,孟子開口便說仁義。仲尼只說一個志,孟子便說許多養氣出來,只此二字,其功甚多。”寥寥數語,卻將《孟子》精要概述無疑。可見,孟子的思想之於孔子,既是繼承,更是昇華。孟子也強調仁義,仁是人心的本質,義是人所必由的大道,倡導“性善論”,並以此爲基礎提出仁政學說和修養學說。孟子認爲,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謂之本心,且與仁義禮智分別相對應。孟子對梁惠王說“仁者無敵”以強調“仁”的作用;對齊宣王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來推廣仁愛之心;孟子還說“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可見“仁義”在孟子學說中的重要地位。而“性善論”則是說人性本善,透過自覺努力,完善道德,人人都能成爲聖人。

《孟子》中也出現了大篇幅的君主與孟子的對話。孟子作爲世人的表彰,梁惠王、樑襄王、滕文公、齊宣王均問事於他。而孟子始終堅持着自己的理想,除推行“仁政”之外,“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的主張更是推翻了君王一貫高高在上的思想,講究“民爲邦本”,這種民權駕於君權之上的說法比法國盧梭的民權論早了一千多年。正可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孟子認識到了人民纔是政權的根基。其次,孟子認爲君爲人父母,不僅要有賢德、重義輕利,更重要的是與民同樂,所以喜愛音樂的齊宣王才能明瞭“與少樂樂,不若與衆”的道理。又如,“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學習方法上,孟子也有諸多主張。他認爲要運用正確的學習方法,即“君子深,造之以道”,也包含了我們今天科學學習的眼光;他也注重“自得”,即自覺學習:“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所以要自覺地有所得,才能徹底領悟才能將知識變爲自己所有。另外,還要廣泛地學習,達到融會貫通。而在教學方法上,孟子與孔子一樣善於啓發學生思維,善於使用問答,從不代替學生作結論,而是循循善誘,激發學生潛能,使其開動腦筋。孟子還提倡“專心有恆”“因材施教”“循序漸進”等,其中很多部分對我們今天的教育仍有不可忽視的啓發作用。另外,孟子對爲人師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就是“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也諷刺了那些“以其昏昏”卻妄想“使人昭昭”的人。即教師首先要自己明白,才能使學生明白,在提升學習的同時也要提高自己。

接下來談談個人修養問題。我們都熟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而孟子提出“自暴者,不可與有信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爲也”,社會環境固然重要,然而個人意願還是起着決定性作用,類似於周敦頤筆下的蓮“出淤泥而不染”,可見人的思想道德並不總是以外界環境爲轉移的。

孟子提出的“取傷廉”“與傷惠”“死傷勇”也是具有時代意義的。取傷廉:取了有損於廉潔之稱,大家都能夠理解。而“與傷惠”是指給了有損於惠愛的稱號,是叫人們在尊重他人的基礎上不濫施恩惠。至於“死傷勇”,是指死了有損於勇敢的稱號,有時活下來比死去更需要一種勇氣,這也教導人們要珍愛生命,永遠不要輕生。

現代人在這個紛繁複雜的社會中會遇到許多難以決斷的時候,《孟子》一書給了我們這些問題的答案。人們處在社會之中,難免會遇到難以抵抗的誘惑,孟子告訴我們:“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誘惑時時存在,關鍵在於我們怎麼抉擇,孟子又告訴我們“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必要的時候要“舍魚而取熊掌”、“捨生而取義”。人生在世,總有失意的時候,這個時候,怨天尤人,自怨自艾並不能解決問題。孟子告訴我們:“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者,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還注重培養自己的浩然之氣,而“養氣”要在平日裏合乎道義,不可拔苗助長;他也教會我們知足常樂,“無爲其所不爲,無慾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他更是道出了堅持到底的難能可貴之處,“行百里者,半於九十”,在離成功一步之遙的地方放棄,以往的一切努力也在此時化爲烏有;他還提出了個人對自身的要求,對國家、對社稷的貢獻: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孟子的文章說理暢達,氣勢充沛,長於論辯,他能掌握對方的心,讀者的心,使之在全然不知的情況下就走進了他用語言佈下的圈套,這就是孟子語言吸引人的地方。而且作爲面對君主的說客,孟子這麼做也體現了他的智慧,比起直言不諱的諫臣,孟子的話更易被君主們接受。正是由於孟子的雄辯才能,纔出現了“王顧左右而言他”的局面。他善打比喻,幾句話便能讓君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如他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指出梁惠王仁政不足,更可貴的是他向梁惠王提出的建議中還包含了當今可持續發展的觀點:“不違農時”“數罟不入污池”“斧斤以時入山林”……這些都在保持自然的一個平衡狀態,孟子思想之先進可見一斑。他以“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來告訴齊宣王,有些事並不是做不到,而是個人不願去做,而大王不行王道也是因爲不肯做而得不到民心的。再有,孟子說“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以此類比人心,就更需細細衡量。

孟子思想中迸發出的智慧火花及其語言中放射出的藝術魅力是無法讓人忽略的,在歷史積澱下一直熠熠生輝,愈發珍貴。儘管當時孟子無法將他的理想實現——改變諸侯割據局面,一統中國,養名教民,可後人能從《孟子》中汲取更多精華,在儒家文化中感悟大道,努力提升自我道德,將孟子學說沿用到當今社會建設及立身處世之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