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棋王的讀後感

讀後感2.01W

篇一:棋王的讀後感

棋王的讀後感

那是一個到處是紅布標語的年代。“插隊”“知青”“標語”“語錄”等等,幾乎成了那個年代的象徵,是那個年代的典型標誌。

《棋王》講的是一個關於“吃”和“下棋”的故事。主人公王一生,他對吃的要求很實在,從他吃相的幾個細節描寫便可看出。他棋藝高超,小有名氣。在極其艱苦的歲月裏,它都時刻想着下棋,棋已經深深植根於他的心裏,已經昇華爲一種信仰。在倪斌用棋做交易換來他得以參賽的機會時,他拒絕了;在在藝壓羣雄,勝利在望,冠軍老者乞求言和時,他答應了。他在乎的不是輸贏,不是名望,他在乎的,只是他心中的道,道家的“無爲”;他在乎的,只是他心中的棋,他用生命保護,像性命一樣存着的母親留給他的無字棋;他在乎的,只是他心中的信仰,在各自的朝聖路上,一種,人要有,才叫活着的信仰。

“吃”和“下棋”始終貫穿其中。中華民族憑藉着極其簡陋的“吃”和“下棋”,亦即物質和精神的最低層次需求度過了許多動亂的年代,這便是中華民族的韌性。一個有信仰的民族纔可能在漫而長的路上走的更遠,更遠。

篇二:棋王的讀後感

一直以來很想看阿城的《棋王》,然而時間上斷斷續續地,終於把《棋王》看完。字數不多,大概3萬字左右,但是這是一部偉大的尋根文學,阿城從一個側面展現了某個時代的精神。李?先生說同爲知青,阿城悟出人生,史鐵生悟出命運。《棋王》應當屬於阿城的成名之作,也是開啓悟道人生的里程碑之作。

看完後,有兩個比較深刻的感觸。

一個是小說對於吃的描寫,入木三分,只有對於“餓”的深刻體驗下才有對於吃這個動詞細緻的描寫。苦難的深重是這個年代的特色,人人自危,在沒有油水造成胃酸氾濫的年代,在描寫棋呆子吃相的那一段,在描寫衆人吃蛇那一段,我們都可以從字表面之下看到這個時代造成的苦難,然而又能夠看到人們積極地生活着,無論生活多麼艱難。苦難大多數尋根作家都會描寫,但是阿城卻不張揚,不過分渲染,彷彿這是極爲尋常的生活,當生存成爲一種負擔的'時候,活出自我是一種奢侈,然而不管生命多麼渺小乃至岌岌可危,在苦中作樂成了大多數民衆的統一作風。於是看棋這段能看出多少人的狂熱,如果說狂熱是一種絕望,那麼多少人陷入不由自主的絕望,一如這個年代的政治。

而是小說中王一生的“呆”是另一道風景。你看得到他下盲棋時候的呆,下棋下得被人偷錢包之後的呆,吃飯一絲不苟的呆,以至於後來驚心動魄的“戰九雄”九子連環車輪大戰的癡。無不讓你覺得這個“棋王”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人,他有獨特的魅力所在,是一種人性,一種精神,一種境界的所在,在這個年代的堅持更讓你覺得難能可貴,生活的延續其實不難,何以解憂,唯有下棋。他的專注,他的認真,他爲棋而生。他癡,他呆,他不懂世故。可是依然不妨礙他深入到你的內心,讓你認可他的存在。我由此想到了阿甘,想到了莊子文下的奇人,那些活出自己生命的獨立個人。

恰恰透過棋,可以讀人生,即使不懂下棋,然而看到《棋王》依然有自己的感觸,人生不恰恰是一種態度?看懂人生和看懂下棋姿態完全有共通之處,否則魅力不會感染到你。人生不是靠拯救,不是靠救贖,而是靠堅持,靠淡泊。慾望往往令人進步,而後使人墮落。人類存在一是性慾,一是思想。性慾創造了人,思想則承載了記憶,以及創新。如何讓普普通通的自己儲存與大衆不一樣的性格,需要物質,也需要思想。《棋王》也許能告訴你。

篇三:棋王的讀後感

初閱《棋王》,嚇了一跳,以爲魯迅先生復活了。未曾讀過阿城的其他小說,所以對他的語言風格不甚瞭解,一讀《棋王》,慨嘆:真是好書!

其實要說模仿魯迅先生的口吻去寫,叫我第一眼就有繼續看下去的慾望,個人很喜歡這種冷峻演繹生活的文風。

“車站是亂得不能再亂,成千上萬的人都在說話。誰也不去注意那條臨時掛起來的大紅布標語。這標語大約掛了不少次,字紙都折得有些壞。喇叭裏放着一首又一首的語錄歌兒,唱得大家心更慌。我的幾個朋友,都已被我送走插隊,現在輪到我了,竟沒有人來送。父母生前頗有些污點,運動一開始即被打翻死去。傢俱上都有機關的鋁牌編號,於是統統收走,倒也名正言順。我雖孤身一人,卻算不得獨子,不在留城政策之內。我野狼似的轉悠一年多,終於還是決定要走。此去的地方按月有二十幾元工資,我便很嚮往,爭了要去,居然就批准了。因爲所去之地與別國相鄰,鬥爭之中除了階級,尚有國際,出身孬一些,組織上不太放心。我爭得這個信任和權利,歡喜是不用說的,更重要的是,每月二十幾元,一個人如何用得完?只是沒人來送,就有些不耐煩,於是先鑽進車廂,想找個地方坐下,任憑站臺上千萬人話別……”

不過這神似魯迅先生的文筆也不是《棋王》叫我驚訝的地方,我喜歡《棋王》是因爲作者竟然可以透過一副棋盤,演繹出人性最根本的東西:精神上勝利的至高的慾望,生存下去的基本慾望。這些慾望很簡單、很平常,是最基本的,在那樣晦澀的青春裏,毫不張揚,卻震撼着我的心。

作者和王一生(棋王)在知青下鄉途中火車裏的對話很有意思。王一生是個地道的棋迷,對其他事物不甚感興趣,但對吃卻有些愛好,於是作者給他講自己餓獨自的故事,和書裏關於吃的故事,王一生認爲故事裏的吃並不認同,認爲吃是爲了添飽肚子,“何以解憂,惟有下棋”。

這是棋王對吃的態度,一個他除下棋外比較趕興趣的話題的態度,可見物慾在其生命中的地位之輕。

後來棋王對作者講述了自己學棋的一段經歷,則把《棋王》裏所要表達的棋盤即人生表露無疑:

“我(棋王)問他天下大勢。老頭兒說,棋就是這麼幾個子兒,棋盤就是這麼大,無非是道同勢不同,可這子兒你全能看在眼底。天下的事,不知道的太多。這每天的大字報,張張都新鮮,雖看出點道兒,可不能究底。子兒不全擺上,這棋就沒法兒下。”

知青們在鄉下貧苦的歲月裏,棋王遇到了一個下棋很好的南方人倪斌,所不同的是,倪斌是世家,家道豐厚,頗有資產,而棋王母親早亡,家境貧困。兩人因棋相好。

同樣是下棋的人,對棋的態度卻不一樣,倪斌是“玩”,棋王卻當成了精神上至高無尚的榮辱問題。

後來,知青們到地區參加運動會,其中有象棋比賽,棋王去晚了,沒報上名,倪斌把自己一副家傳的烏木象棋送給了某位領導,於是倪斌據說可以留在地區,棋王也有望參賽。

但棋王拒絕了,他覺得那是出賣自己,出賣象棋,他的方法很簡單,不參賽,但是要挑戰獲獎的前三名。結果,那一天,十個獲獎的選手和棋王進行了一場一對十比賽。

這比賽已經超脫出了小小的棋盤,更是一種意志與精神的較量,車輪大戰下來,棋王勝了9盤,最後,冠軍的老頭出來求和,棋王用最後的力氣答應了……

一張棋盤,承載了一個人的夢……

棋王,也有家傳的一副象棋,那是他的母親去世前,用拾來的牙刷把一點點磨製出來的,白色圓潤,近乎透明的棋子,放在棋王的包裏,也許,那一刻就象棋王哭着說出來的那樣:“媽,兒今天,媽……”

那棋子也許沒有倪斌的那副家傳的烏木棋子名貴,但卻是一位母親用心爲之雕刻的啊……

“夜黑黑的,伸手不見五指。王一生已經睡死。我卻還似乎耳邊人聲嚷動,眼前火把通明,山民們鐵了臉,肩着柴禾林中走,咿咿呀呀地唱。我笑起來,想:不做俗人,哪兒會知道這般樂趣?家破人亡,平了頭每日荷鋤,卻自有真人生在裏面,識到了,即是幸,即是福。衣食是本,自有人類,就是每日在忙這個。可囿在其中,終於還不太像人。倦意漸漸上來,就擁了幕布,沉沉睡去。”

棋王到這裏嘎然而止,沒有結束的味道,只有一種自我得到,自我滿足,自我精神無尚榮耀的滿足。

其實,不單單是一副棋盤裏的人生啊!文字中的,音樂裏的,笑罵間的,那一處,你癡迷了,不就是“王”麼?那怕只是自己的“王”。

我們的生命斷然不會再經歷那動亂的年代,人性也斷然不會再受到那樣的壓抑,但對自己夢想的執着與珍惜,卻是這《棋王》最應該告訴我們的。

如果我的青春如《棋王》裏那樣,我會怎樣?

歲月可以灰暗,青春可以貧乏,甚至我們的生命可以乾枯,但惟有精神上那一點小小的追求,卻是身而爲人最大的財富和驕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