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什麼是最好的教育讀後感

讀後感2.52W

學生教育讀後感篇一:《什麼是最好的教育》讀後感

什麼是最好的教育讀後感

作爲教師,應該對教育關注,我精心拜讀了張平的《什麼是最好的教育後,感慨良多。這本書從交會學生如何做人、如何學習、如何做事、如何交往四個方面入手,闡述了教師如何更有效的關注教育細節,如何身體力行地搞好教育工作,成爲出色的人民教師。

什麼是最好的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麼?關於這個問題,衆說紛紜。很多名人也都對這個問題發表過自己的觀點,法國羅曼·羅蘭說過:一個人只能爲別人引路,不能代替他們走路。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不能總是牽着他的手走,而還是要讓他獨立行走,使他對自己負責,形成自己的生活態度。前蘇聯高爾基說過:愛孩子這是母雞也會做的事,可是,要善於教育他們,這就是國家的一件大事了,這需要才能和淵博的生活知識。

名家們爲探索教育真理,窮其一生精力,爲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做着最好的註解。在這個社會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拜金主義甚囂塵上,很多人看不到精神教育的方向,儘管人們生活已大大改善,溫飽已不是問題,但競爭卻更爲激烈,於是考好大學,找好工作,成了從幼兒園到大學教育最直接的目的,家長、老師,學生本人也在這條路上辛苦地攀爬着,分數成了衡量一切的根本。儘管有那麼多的教育家現身說法,訴說着教育的本質,但社會依然急功近利,學生們爲了分數,依然辛苦。

我們學校,是一所普通高中,學生來自縣鎮村,條件大多一般,考大學更是他們祖輩們幾代的夢想,但自小家庭條件、教育條件實在有限,能考上好大學的也就有限。更多學生進入了高職類大學,還有學生高中畢業就踏上就業之途。那麼,作爲人類靈魂工程師的我們,除了努力提高他們的分數外,還應該做些什麼呢?

社會競爭如此激烈,生存壓力如此之大,我覺得,我們首先要教會(更準確的說是給予)孩子自信。孩子對自己有信心,就會精神抖擻,對一切都積極努力,樂觀向上,樂於接受挑戰;孩子缺乏自信,她就會在任何事情上面前表現出柔弱、恐懼心理,從而失去很多學習鍛鍊的機會,影響自身的發展。自信的孩子,學習會有動力,相信努力就會有收穫,因爲這份認識,會加倍努力,即使成績暫不如人意,也會保持良好心態,在學生時代,這份心態,會促使他們積極努力的去提高學習效率與效果;進入社會,相信自己能將自己從事的工作幹好,能實現自己的理想目標。自信不是在得到之後才相信自己能得到,而是永然相信自己能得到。它是人的意志和力量的體現,也是一個人最值得驕傲的心態之一。

那麼如何給予孩子自信呢?首先我們自己要有良好心態,告訴孩子,努力學習,有好分數,敲門磚就會多一塊,就會硬一些。無論成績好壞,分數高低,努力學習的行爲本身,就是在鍛鍊自己。教師有良好心態,就會包容、理解所有學生,有了理解、包容,學習好的自會更加努力,學習不如人意的,也不至於自暴自棄,或壓力山大而導致心理問題。學生在這種氛圍中學習,會心情愉悅,接受知識就快,即使差生,也會在正確的道路上行走,更容易接受正能量的薰陶。

除了自信,我們還要教會學生自尊自愛。學生有了自尊,懂得了自愛,就會自律,就會知道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惡醜,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如何教會學生自尊自愛?身教大於言傳,成長中的孩子最煩單調枯燥的說教,我們要親身垂範,要無言的教育,我們自己也要自律自愛。平時,還要多和學生溝通,增加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要用心傾聽孩子心聲,在日常教學中,要有效引導學生親歷體驗,在親歷體驗中懂得什麼是自尊,什麼是自愛。

我們還要保護學生的自尊。成長期的孩子,沒有完人,我們不能隨意撕開學生不好的一面。面對有缺點的學生,只能用心交流,激發學生的進取心,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做有心人,關注從教育細節入手,身體力行。

和學生有了心的交流,也會讓學生體會到老師對他們的尊重,體會到師生平等,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也會去尊重別人,平等待人,更會體驗到獨立人格的尊貴和老師的真愛之心。在了心與心的愉悅中,學生醒悟了;在心與心的碰撞中,學生的思想昇華了,靈魂淨化了,成績自會提高。

給予孩子自信,讓孩子懂得自尊自愛,懂得尊重別人,在我看來,這就是教育孩子做人的根本。有了這個根本,無論社會競爭多麼殘酷,生存壓力多麼巨大,孩子都會行走在正確的路上;孩子的路沒有走偏,成才也就指日可待。

以上就是我作爲一名普通教師,對最好的教育的一點基本認識。在教書的這條路上,在日常教學中,我正在無怨無悔,身體力行着。

學生教育讀後感篇二:問題學生教育指南讀後感

讀了關文信先生編著的《問題學生教育指南》一書,頗有感觸翻開書的第一頁,七個大字映入眼簾:生命因此而精彩。這是本書的前言題目,也是主編關文信對問題學生教育價值的詮釋。問題學生轉化的過程是一個鳳凰涅盤的過程,也是一個化蛹爲蝶的過程。的確如此,蘇霍姆林斯基說:'從我手裏經過的學生成千上萬,奇怪的'是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並不是無可挑剔的模範生,而是別具特點、與衆不同的孩子。',當我們看到一個問題學生在我們的引導與呵護下,走出泥潭,衝破陰霾,重新煥發生命的光彩時,我們心中涌起的是一種>幸福感,一個教師的職業生命因此而精彩。

書中有這樣一個例子:有一位教師接了一個新班,班裏有一位學生數學成績很差,連續兩個學期末考試成績年級倒數第一。他從來不寫作業,每天放學不是踢球就是上網。老師多次找家長,家長也毫無辦法。老師經常讓他留校補作業,這樣的懲罰也不見效。在開學第一週當課代表報告他沒做作業時,這位教師只看了一他眼,什麼也不說。而當他在一次課堂作業做得清楚端正,字寫得漂亮時,卻及時地表揚了他。第二週他交了一次作業,老師用自己的真誠寫道:不寫作業不是你的錯,你寫作業一定有困難,會幾道就寫幾道,老師不會怪你的。第三週他交了三次作業。後來經過老師的多次表揚,最後數學成績顯著進步,獲得了成功。類似的例子其實一直在我們平時的教學中出現,想想我們大多時候都是怎麼處理的?無外乎個別談話,或批評,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看上去孩子悔改之心甚濃,可等你去批作業他仍然是個老樣子,顯然我們採取的教育行爲治標不治本。怎麼才能治本呢?本書中提出的教育策略'表揚激勵正強化'、'視而不見也是愛'、'體驗成功有動力'、'尋找多角度解決問題的方法'等觀點就給了我們諸多啓示。有時我們碰到問題學生時,即使他犯的是一個低級錯誤,我們很多老師都會很生氣,言辭十分激烈,這種斥責旨在幫助學生提高,是一件好事,可仔細想想,嚴厲之語,斥責之聲,往往不能幫助學生,反而傷及學生本已脆弱的心靈,又不利於增進師生感情,可謂兩敗俱傷。實際上,對學生的教育工作不能只盯着學生表現不好的一面,更多的是要發現學生的優點,肯定學生的長處。即使有個別學生不很守紀,也不要老是批評他,而要耐心教育、引導他。反思自己,有時學生犯了錯,我會很生氣,當場批評他。但是,過後一想,他們畢竟只是十歲左右的孩子。正像一位同事說的,不要把他們看得太大。實踐證明:要和學生友好相處,就要與學生平等相待,不要拿老師的架子居高臨下訓斥他,拿大人的思維衡量他。我們應該允許學生犯錯,犯了錯允許改正,這才符合學生成長的規律。實際上,對學生的教育工作不能只盯着學生表現不好的一面,更多的是要發現學生的優點,肯定學生的長處。即使有個別學生不守紀,也不要老是批評他,而要耐心教育、引導他。如:我班的張釗前同學原來上課不是說話,就是看課外書。我沒收了他的幾本課外書後,他對我很有意見。於是,我多次找他談話,讓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同時鼓勵他努力學習,後來他慢慢改掉了這樣的毛病,比以前表現有所進步。因爲我努力改變自己,給學生營造了一個和諧、寬鬆的學習與成長的環境,最後所教班級課堂紀律大有好轉,學生對語文學習也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熱情。

本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反映了>班主任轉化問題學生的實踐過程與研究過程,是理論與實踐的結晶,讓人讀來受益匪淺。教育事業就是愛的事業,著名特級教師丁有寬曾經說:'要當好一個班主任,必須對學生愛之深,知之備,導之以微,喻之以理,既要熱愛學生,瞭解學生,又要善於誘導,才能教育好學生。'在以後的教學教育之路上,我將毫不吝嗇地施愛於我的每一位學生,愛不僅僅說在嘴上,更要實踐於行動中,我要說到做到,愛在我的行動之中,讓每個孩子在我的每個動作中感受我對他們的關愛。而我的問題學生就會真正得到涅槃重生,成爲燦爛耀眼的明星!

問題學生教育指南讀後感(二)

問題生,差生,落後生,後進生,個別生,這幾個概念相近。好像誰都知道說的是什麼,但是又不很準確。這是一個模糊的概念。

其實,要想把這個概念搞得十分準確可能是比較困難的,也沒有太大的必要。不知道這樣界定是否可以:品德、學習態度、心理等方面,任何一個方面存在較爲嚴重的問題即是問題學生,而問題學生一般都不只一個方面有問題。

今天,走入《問題學生教育指南》的世界,我對於問題學生教育的理解,又進入了一個新的層面。

問題學生的教育,則是一個爲問題學生的健康、全面發展提供全面教育與綜合服務的過程,是一個改變人的性格與命運的過程,也可以這麼說,這本書,讓我更加認識到教育是一種大愛。教育關愛的是生命教育關愛的是每一個學生的教育,捨棄了一部分學生就不是真正的教育。問題學生轉化的過程是一個鳳凰涅槃的過程,也是一個化蛹爲蝶的過程。每一個問題學生的最終轉化都是一個生命的創新的過程,生命因此而精彩。

一個個教育故事,猶如春風般吹拂着我的心靈,讓我有了嶄新的感受。這裏的每個問題學生的成長的過程都是一個不平凡的精彩的故事,故事如歌,吟唱着問題學生與教師共同走過的歲月。一個個生動感人的故事,就像一串串珍珠,折射出教師的教育智慧的光芒。每一個故事都反映了班主任轉化問題學生的實踐過程與研究過程,是理論與實踐的結晶,讓人讀來受益匪淺。

讀完本書,我深深的感受到,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人,都有要求獨立行動、獨立自主的傾向,做任何一件事情也肯定都有自己的理由和想法,只是也許這些理由是正確的,也許是不正確的,甚至是極端的。學生犯錯時,我們該做的決不是簡單地不分原由地批評、責罵一通,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學生,而是該給予學生充分的表達自己的權利和機會,並認真>傾聽他們的想法,根據他們回答中透露的資訊再採取不同方式的教育、指導。

我也想說說我與問題學生的故事。

我想到了我的學生玉玉。

她真慢呀!任何事情,她幾乎都是最後一個完成的,在耐心地堅持了一兩個月後,

我實在忍不住了,不再細聲細語地給她講解未完的作業,氣急了,就批評、責罵,語氣也非常嚴厲。每次,我倒是被自己弄得氣喘吁吁,她卻沒有一點進步,儘管日子一天天地過去,我變得越來越焦急,我什麼也沒看到,除了一雙大大的,烏黑的,透露着怒意和不服但卻竭力抑制着的眼神。我知道我錯了,我不能再繼續這樣的錯誤。

於是,一天傍晚,我將她叫到辦公室,還是給她輔導作業,但是我試着放慢速度,剋制自己批評的語句,多了一點'好的''是的'這些簡短的詞彙,我卻意外地從她眼中看到了疑惑——受鼓舞——付注行動的改變過程。之後的兩三個星期,我再接再厲用鼓勵、欣賞的策略跟她溝通、交流,幫她輔導,使玉玉獲得了很大的進步。我也用同樣的辦法,使幾個有類似情況的孩子漸漸改善了不良的學習行爲,漸漸地變得不那麼拘束,變得喜歡學習,願意與夥伴們交流、分享自己的思想,跟我也比較親。

我們的學生不是機器,我們發出指令後,他們不一定能完全領會並改進,這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因爲他們是人,是未成年人,是活潑、可愛、率真的孩子。面對他們的調皮搗蛋、起起伏伏、反反覆覆,我們不能失去信心,要始終堅持一顆理解和信任的心,尋找合適的方法,一點一點引導,不斷改進,堅持不懈,一等待着爲他們鼓掌。

芳芳是個非常內向、不夠自信但是個性倔強的女孩子。內向的她不願意與老師、同學交流,更不敢在課堂上發言,擔心一個錯誤會引來大家的嘲笑,一旦認定自己不行就再也不做任何的努力,坐在那裏沒有……靈氣甚至是沒有生氣。面對這樣一個學生,我意識到我不能過多的批評,但是要逮住可以表揚的機會又實在是太困難。怎麼辦呢?沒辦法,我只能發揮蝸牛精神,細心地耐心地每天觀察她的行爲,一有進步,哪怕是小得不能再小的進步,像是一次猶猶豫豫的舉手,像是和>同桌中小聲的發表的不甚完全的意見,像是一個閃光的眼神,我都要找她談心,表揚她、鼓勵她。雖然,跟別的同學相比,她還是那麼寡言少語,但她是有進步的,我對她充滿信心,也必將保持一顆堅持不懈、鍥而不捨的恆心,繼續當我的蝸牛,希望有一天我能看到她自信的笑容、高舉的小手和流利而完整的回答。

……

自己身邊處處有着這樣的小故事,每一個都是成長的見證。 多一點表揚吧,少一點批評,讓孩子找到信心,勃發向前衝的動力,最終獲得勝利。多一點讚賞吧,少一點責難,孩子們會開心,發自內心的開心,也許在不經意間,我們就能和孩子一起營造出一種溫馨、和諧的師生關係!而我們的問題學生就會真正得到涅槃重生,成爲燦爛耀眼的明星!

《問題學生教育指南》讀後感(三)

近段時間讀了關文信先生編著的《問題學生教育指南》一書,頗有感觸。本書是對問題學生教育的一種理論與實踐的探索,記錄了一個個充滿靈性、富有生活氣息、感人至深的故事。

這本書,讓我更加認識到教育是一種大愛。在我們的學校、教學過程中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學生,而當我們恰巧和她們進行溝通、教育時,好像大多數老師有的只是批評、指責,或者是無奈。沒錯,這些問題學生會影響我們的教學成績、教學情緒,會爲我們添加許多的麻煩,會消耗我們更多的精力。但作爲教師的我們是否知道這些問題學生他們也有渴望成功、渴望進步的願望,也需要得到老師的關愛,得到老師一視同仁的愛呢。問題學生的形成是有成因的,需要我們認真分析、因材施教,找準教育的切入點……

透過學習這本書我知道了: 問題學生是當今世界各國教育中存在的一種普遍現象,沒有問題學生的教育只是一種良好的願望,但卻不是真實的教育。問題學生轉化的過程是一個鳳凰涅槃的過程,也是一個化蛹爲蝶的過程。

在閱讀完實踐篇後我掌握了課堂麻木問題、厭學問題、注意持久性差問題、馬虎問題、經常不寫作業問題、偏科問題、學業困難問題等教學常見問題的成因、解決策略和應注意的問題,書中用一個個鮮活的小故事爲我們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與介紹,理論加實踐,既感人又令人深思。其中, 書中有這樣一個例子:有一位教師接了一個新班,班裏有一位學生數學成績很差,連續兩個學期末考試成績年級倒數第一。他從來不寫作業,每天放學不是踢球就是上網。老師多次找家長,家長也毫無辦法。老師經常讓他留校補作業,這樣的懲罰也不見效。在開學第一週當課代表報告他沒做作業時,這位教師只看了一他眼,什麼也不說。而當他在一次課堂作業做得清楚端正,字寫得漂亮時,卻及時地表揚了他。第二週他交了一次作業,老師用自己的真誠寫道:不寫作業不是你的錯,你寫作業一定有困難,會幾道就寫幾道,老師不會怪你的。第三週他交了三次作業。後來經過老師的多次表揚,最後數學成績顯著進步,獲得了成功。 類似的例子其實一直在我們平時的教學中出現,我們怎麼處理的?無外乎個別談話,抑或批評,抑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看上去孩子悔改之心甚濃,可等你去批作業他仍然是個老樣子,顯然我們採取的教育行爲治標不治本。怎麼才能治本呢?本書中提出的教育策略'表揚激勵正強化'、'視而不見也是愛'、'體驗成功有動力'、'尋找多角度解決問題的方法'等觀點就給了我們諸多啓示。 本書還以一個個小故事的形式爲我們提供了遇到學習問題、行爲問題、心理問題等具體情況時的應對策略,和需要注意的問題。 每一個故事都反映了班主任轉化問題學生的實踐過程與研究過程,是理論與實踐的結晶,讓人讀來受益匪淺。

最後,我想說的是,去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吧,不要吝嗇。只要我們細心尋找,哪怕是後進生,也一定會有他的獨特之處,只要我們不用千篇一律的標準來衡量每一個孩子,更不要拿一些連我們自己都無法達到的嚴苛要求來要求我們的孩子。

多一點表揚吧,少一點批評,他們只是孩子,我們輕輕的一句讚賞,在孩子心裏激起的是千層浪,讓孩子找到信心,勃發向前衝的動力,最終獲得勝利。多一點讚賞吧,少一點責難,孩子們會開心,發自內心的開心,我們看到孩子優點的時候,有些原本覺得差強人意的地方也會忽然間變得沒那麼遜了,孩子也不是那麼令人頭疼了,甚至還挺可愛的呢。也許在不經意間,我們就能和孩子一起營造出一種溫馨、和諧的師生關係!而我們的問題學生就會真正得到涅槃重生,成爲燦爛耀眼的明星!

學生教育讀後感篇三:《怎樣對待學生的問題行爲》讀後感

學校教育是個人一生中所受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人人在學校裏接受計劃性

的指導,系統地學習文化知識、社會規範、道德準則和價值觀念。學校教育從某種意義上講,決定着個人社會化的水平和性質,是個體社會化的重要基地。知識經濟時代要求社會尊師重教,學校教育越來越受重視,在社會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怎樣對待學生的問題行爲》這本書是多位教育界專家、學者以及一線校長、老師們集思廣益、辛勤筆耕的結晶。班級裏總有那麼些學生:有的頂撞老師,經常遲到;有的迷戀網絡,偷拿錢物,早戀;有的對同學暴力相向,甚至離家出走;我們在他們身上花費很多精力,然而收效甚微。讀完這本書我懂得了對待教育這些學生,需要耐心,更需要教育的智慧。

全書總結了幾乎所有的學生容易發生的問題行爲。學生的問題行爲包括認知

行爲問題,課堂行爲習慣問題,學生性格個性上的問題,學生人際關係處理上的

問題,學生個人習慣上的問題,學生情緒意志上的問題行爲,學生自我認識上或行爲上存在偏差的學生。他們往往被忽視,被冷落,殊不知,學生看起來最不值得關注的時候恰恰是其最需要關注的時候。作爲班主任我應當對他們給予更多的教育、幫助和關愛,最大限度地理解、寬容、善待每一個問題學生。

初爲班主任,所帶年級還是一年級的新生,面臨的困惑和壓力都不小,讀了

這本書,其中內容解決了我很多困惑。例如我們班上有些孩子喜歡動,一刻都閒不住。這些學生注意力不集中,不服從管束,常惹是生非,學習成績差,愈發散漫失控。對於向來多動的學生,要改變其多動的行爲習慣,不是一朝一夕那麼容易的事,需要一個不斷改進和協調的過程。 他們的行動常有一定的目的性,並有計劃和安排;而多動症患兒卻無此特點,他們的行動較衝動,且雜亂,有始無終。另外,多動的孩子在嚴肅的陌生環境中,有自控能力,能安分守己,不再胡亂吵鬧;多動症兒童卻無此能力,常被指責爲“不識相”。多動問題行爲,是指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由於自控能力低下而引起的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好動,嚴重分散學習精力,因此無法認真聽課,對老師講課的內容一知半解,長此以往學習成績會逐漸下降。讀完這一篇章我瞭解到課堂上多動這種行爲形成的問題,主要由於學生缺乏對學習

的興趣,從小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形成學生在

課堂上好動,不認真聽課,影響自己和他人學習,這是一種行爲習慣上的偏差。鑑於多動學生的這些特點,我們教師需要改變他們多動的壞習慣,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讓他們感受到自己並不是“笨”小孩,而且多動的毛病是可以透過改正而改變的。同時,讓他們感受到教師的關愛,使學生願意配合老師的教學,從主觀思想上與教師達成一致。書中有一案例,教師從談心開始,與學生交流,傾聽學生的想法。使學生對教師產生一種新來。然後,教師以一種幫助朋友克服困難的態度,向學生提出“放粉筆頭”的建議,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其實活潑好動是少年兒童的天性。可一旦這種天性演變成爲一種無法控制的壞習慣,就會變成一種多動的問題行爲,這種不良行爲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如何有效應對學生在課堂上的多動,是中小學教師必須掌握的一項技能。一般經常使用的終止問題行爲的方法如下:

1. 信號暗示

授課過程中,如果發現哪個同學表現出東張西望、坐立不安的樣子,試用信號暗示比較方便,如突然停頓、走向學生、用眼神暗示等,以此提醒、告誡學生,可以不影響正常講課。

2. 使用幽默

課堂氣氛沉悶,學生注意力就容易下降,容易產生問題行爲,此時教師可以改變言語用輕鬆幽默的語言來調節氣氛,以示學生集中注意。

3. 創設情境

針對個別好動學生的特點,教師在課堂上適當創設一些活動情境,讓學生參與一些活動,或讓他們參與一些相關的別的事情,如小競賽、小表演、小製作等。

4. 有意忽視

還有些學生問題行爲隱含着想取得他人注意的期望,教師可以進行直接干預,可能正好迎合了他的目的。因此,教師若有意忽視,學生反倒會自覺沒趣而改變其行爲。

5. 轉移注意

對於那些自尊心相對搶的學生表現出的問題行爲,若當面直接遏制,可能會得到適得其反的效果或產生後遺症。此時可運用比喻、出其不意加以暗示,

從而達到轉移注意,停止其問題行爲。

6. 移除媒介

有時學生在課堂上做好不相干的事,如畫畫,玩橡皮,教師可將這些東西拿走,清楚媒介物,從而制止這種行爲。

7. 正面批評

如上述各種方法對遏制學生問題行爲都不奏效,那麼就應正面進行嚴肅的批評,指出其錯誤所在,制止其行爲。當然,正面批評應建立在尊重學生人格的基礎上。

8. 利用懲罰

對於個別比較嚴重又難以遏制的多動行爲,應適當利用一些懲罰措施。若運用得當,可以起到遏制問題的作用;若懲罰運用不當,不但不能遏制問題行爲,反而會釀成逆反或對抗行爲。因此,務必慎用懲罰,不到迫不得已儘可能不用。

在對待問題學生進行教育過程中,師生間融洽、和諧的情感配合以及由此產生的良好的教育氛圍起着重要作用。問題學生由於自身較多缺點和錯誤,在班級羣體中往往被歧視、被冷落,在家庭裏也會受到很大的壓力。他們內心很痛苦,心態矛盾重重,表面上傲慢自得,對缺點、錯誤滿不在乎,但心裏常常悔恨自責,強烈要求別人理解自己,重視自己的存在。在這種情況下,作爲老師,我們要給問題學生以親子之情、平等的友情,學生應該能感知出來,這樣就會在情感上產生溝通,就能激發學生對教師親近、理解和仰慕的心理,進而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親其師,才能信其道。”當問題學生親近、信賴老師時,教師的要求就會轉化成他們的需要,使其感到親切與善意而樂於接受教育。總之,面對學生的問題行爲,我們不應該逃避,更不應該去推卸責任,反而應該在發現的第一時間及時與學生溝通並取得學生的信任,來了解問題產生的原因,以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尋找解決的辦法,讓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起來。

標籤:教育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