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吾國教育病理讀後感-讀後感

讀後感2.61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吾國教育病理讀後感-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吾國教育病理讀後感-讀後感

初識鄭也夫,是高中時在一期《南風窗》看見《吾國教育病理》的簡介。這個長得有幾分像張嘉譯的老頭,以“超齡憤青”自居,愛做批判,好講真話,我當時欣賞這種風骨。那時我正陷入對當下教育的憎惡中,一心也想批判它。拖了這麼久,纔讀完這本書,總算是還債了。

這本書的結構非常清晰,每一章,每一節,每一段要討論什麼問題,作者都交代得清清楚楚,條理分明到列出一二三四,又在前言中自述了全書概要。雖然這種寫法看起來有些呆板,但能讓人讀懂,比起一些故作高深卻雲山霧罩的書,不知好了多少。不過我有一個疑問,作者說本書的結構是三段論:尋找真問題——解釋其產生之因——尋求其解決之路,則第一章,最多到第五章,已經完成了這項任務,剩下則是對當下教育具體問題的批判。不知這第四段,歸到哪裏?

本書的大致內容如下:第一章,研究“素質教育”一詞的演變,並論證這個詞語在語義上的自我矛盾以及素質教育在實踐中的失敗。然後提出,中國教育的根本弊病是學歷軍備競賽。比起應試教育,這個病因更強調了競爭的作用。

第二章探討教育與發展的關係。教育與個人發展:學歷與薪水正相關,但與能力關係複雜。教育與社會發展:關係複雜,在經濟增長、社會文化發展、階層流動方面,教育起的作用並不大。但由於教育成爲一種全球性的意識形態以及相關利益方的慫恿,全社會對發展教育、讓孩子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形成一種牢固的共識。

第三章介紹德國的教育制度,重點是其早期分流制。作者認爲,解決中國的教育問題,一個可行手段就是借鑑德國的分流制。

第四章探討職業教育在中國難以發展的原因。一是文化上的,中華文化的兩個主要來源——儒家和道家學說,都表現出對了解自然改造自然的輕視,從而導致中華文化輕視技術。二是現實的,職業教育無法爲學生提供良好的聲譽和利益而普通教育可以。三是實踐上的,校企合作鬆散,學生在學校學不到技術。

第五章介紹中國傳統分流制度的終結。中國歷史上曾有自然分流制度:一個孩子走科舉道路,其餘的耕作持家。但是計劃生育終結了這種傳統。

第六章研究了中國古代政府選拔官員的方式以及當代官員的學歷情況。作者認爲,當代選拔官員考慮學歷因素,以及由此導致官員追求高學歷,本質是科舉制度的延續。如果現在官員的高學歷爲真,則他們在學校耗費了太多時間,不利於培養從政能力;如果官員的高學歷爲假,則官員羣體的合法性受疑。本章的目的是建議當權者在選拔官員時降低學歷的重要性,從而使從政的學子不要過分追求學歷,以此緩解教育競爭。

第七章研究當下教育中的複習與復讀情況。作者認爲複習只是重複已有知識,過多複習會損害學生的好奇心。作者建議取消高三,高考每年舉行多次。

第八章研究全球範圍內的反學校教育思潮。學校壟斷教育的後果是教育標準化、自學精神萎縮、扼殺學生創造力。而超長的學制則使學生脫離社會生活。

第九章,完整的教育應該包括智力、情緒、意志力三個方面,且後兩者比智力教育更重要;但當今學校教育只注重智力,且對智力教育的認識也有誤:重教輕學。

第十章,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引發了世界範圍內的空虛無聊(異化)。教育透過獎懲買斷孩子的時間,用於應付考試,這極大毀壞了孩子的興趣。接下來作者爲通識教育辯護:通識教育不是強迫學生廣泛學習,而是提供多樣資訊,讓學生找到自己的興趣。

第十一章試圖證明,人的創造潛力無法透過考試測定,外部獎勵無法激勵創新,創新人才多異於常人,無法靠教育培養。但創新能力可以被教育摧毀,歷史文化、社會因素以教育爲手段,摧毀中國學生的創造力。

第十二章討論了當下中小學教育中科目設定的弊病,以及作者設想的科目設定。

第十三章主要觀點是,選材比教人更重要,但是當下中國教育,尤其是研究生的選拔,方式死板,無法選出真正的人才。

第十四章探討了教育去行政化問題。

中國教育的確生了病,鄭也夫先生像醫生一樣,爲這個病夫診斷,痛斥它的生活方式,並開出了藥方。也夫先生的醫者仁心的確令人敬佩,但晚生在這本書的短評中非議了作者,認爲他診斷的病因,有些接近但不完整,所開的藥方在理論上也並非毫無問題。現在我就再大膽妄言幾句,也夫先生的診斷到底有什麼偏差。

作者說,中國教育的弊病根源在於學歷軍備競賽。作者沒有對“學歷軍備競賽”給出嚴格定義,根據作者在全書中的論述,我認爲他指的是,爲了取得高學歷(此高學歷不僅指學位級別高,還指就讀學校的社會認可度高)以獲取更多社會資源,而不惜投入大量時間、財富、精力與別人競爭有限的教育資源。我仔細想想,十餘年來所目睹的教育界怪現狀,似乎除了教育行政化問題,都可以用這個學歷軍備競賽來解釋。不過,競爭教育資源以至競爭社會資源,絕非中國特色,而是社會共相,爲何中國的教育出了這麼嚴重的問題,而有的社會卻沒有(譬如芬蘭等國)?我覺得,學歷軍備競賽同應試教育一樣,都還留在現象層面,沒有觸及根源。

我同意作者自己提出的觀點:“教育生態的後面是社會生態。教育生態的改善依賴於社會生態的改善。”還應該加上,教育問題同其它問題一樣,可以從文化方面尋找原因。我總結出中國教育弊病的因果鏈條是:看重教育促進階層提升的功能(一路上名校,畢業之後才能找一份好工作)→單一的評價體系(雖然也提倡進行綜合素質評價,但真正決定學生能不能進入一所學校的,主要還是分數)→功利的文化傳統與社會氛圍(既然要考高分,那學校就要把學生訓練成考試機器,得分機器)。這個鏈條上的每一環都很難破解。在當下,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接受教育是完成階層提升(出人頭地)的主要手段,甚至是唯一手段。我不同意作者所說教育對階層流動沒有貢獻的觀點,相反,1978年恢復高考之後,高考是極其重要的階層流動手段,有多少寒門子弟因爲這場考試而改變了命運?只抱着這種目的出發,在一種功利的氛圍裏,任何教育最終都會成爲職業教育,技藝傳承。教育者不會從長遠考慮,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遑論更形而上的價值觀教育、美育。不過我覺得沒有也挺好的,就當下某些人類靈魂工程師的.言行來說,指不定會給學生灌輸什麼樣的價值觀。

單一的評價體系的確是一種極其糟糕的評價體系,人是不能用數字衡量的。但是目前似乎沒有比它更好的評價標準。綜合素質評價、課外實踐這些東西我也做過的,我負責任地告訴讀者,一個標點符號都不要信。一種新的評價標準,如果它不能決定是否升學,那學生基本是糊弄完成的(不能把責任推給我們)。否則,如果這個標準可以嚴格量化,那就相當於增加一門考試;如果它不能嚴格量化(類似於美國大學的校友給申請學生的評價),哪怕有一點彈性空間,“關係學”就要大顯身手。

有了前兩環的鋪墊,第三環幾乎是必然結果。這裏的功利不僅指學生和家長的功利心態,還包括學校(尤其是管理者)的態度。要知道,在公立學校,學生的考試成績是可以當作政績,當作仕途的敲門磚的。

針對教育弊病,作者開出的藥方是,分流,尤其是用職業教育分流。但我認爲這個方法至少有兩個缺陷。第一,把哪些人分出普通教育?這就又涉及考試,而明顯的,大部分學生與家長還是願意走普通教育這條獨木橋。爲了透過分流考試,會不會又出來一個應試教育?

更重要的是,作者忽略了教育競爭的一個重要特點:它不是所有參與者競爭相同的教育資源,而是不同層次的參與者競爭不同層次的教育資源。說得更清楚些,按照作者的設想,被分離出普通教育這條路的,基本都是日後在這條路上表現不佳的人,他們退出競爭,讓出來一些二本大學若干年後的招生名額;但對有能力也矢志於考985大學的學生來說,競爭並沒有減弱。

第五章探討傳統分流制度的終結,我始終不知道這對本書探討的問題有什麼作用。經濟的發展以及政府對教育的投入,使大部分家庭都可以至少供一個孩子讀完本科。假如沒有計劃生育,假如傳統分流制度仍在延續,難道參與教育競爭的人會變少?如果我的猜想正確,則也夫先生犯了一個極其淺顯的錯誤。所以我希望我的猜想是錯的,也夫先生不是那樣的人。

作者認爲,複習只是在重複已有知識,複習會摧毀學生的好奇心。就我的經歷來看,我不同意這個觀點。複習可不只是簡單重複已有知識,它還包括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對問題進一步認識等等。當然,當下高三學生的複習,也太過分了些,完全搞成應試技巧總結,挨幾句批評也不冤。至於學生的興趣乃至創造力被摧毀,也不是在學校開始的,恐怕家庭的責任更大一些,你看看家長對孩子提問的態度,看看家長對孩子創造品的態度,就不難理解。

第十二章,談科目設定,作者認爲,語文考試只應該考作文和閱讀,作文應該佔大頭,因爲只有寫作才能反映一個人的語文能力。我覺得這個觀點可以商榷。古詩文欣賞能不能反映一個人的語文水平?一個在現代社會普通話說不標準的人,語文水平如何?當然,我承認,對這個問題,我現在想得也不是很清楚。作者還說,對於數學開發思維的作用他表示懷疑。這使我想起早年韓寒的一句話:“說數學能提升邏輯思維能力,看偵探小說也能提升邏輯思維能力,爲什麼不考偵探小說?”(大意如此)我覺得這完全是外行人的混賬話。以我自己爲例,我本人是學數學與應用數學的,我覺得這個專業對我最大的作用就是使我思考問題更有條理。我也對偵探推理小說感興趣,阿加莎?克里斯蒂和東野圭吾都讀過,我覺得讀過這種小說的人自己心裏也清楚,沒有多少人讀到一半合上書,仔細推理誰會是兇手,更難研究一下,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是否因此提高了。當然偵探小說和數學的根本區別在於,數學鍛鍊形式邏輯推理能力,這是讀偵探小說無法完成的。不過在這個問題上我也是外行,歡迎讀者賜教。

當然,也夫先生也說了,本章“貽笑大方之處在所難免”“更看重提出的問題而非設計的方案”。既然如此,晚生也就不好多說什麼了。

這本書談教育問題,廣泛涉獵了社會學、心理學、生物學、歷史學等,也夫先生學識廣博,我難以望其項背。至於用的這些理論有沒有錯誤,也不是我能瞎說的了。

晚生斗膽挑了前輩著作的一些毛病,所說都是一家之言,恐怕也和作者所說一樣,“貽笑大方之處在所難免”。不過我還是重申,也夫先生強烈的社會關懷,對問題的思考與批判,是我十分敬佩的。(唐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