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關於管理的讀後感

讀後感2.25W

一種理論是否成功,不僅取決於理論本身是否包含着豐富的哲學思維與人生智慧,更取決於理論的創始者自身的實踐,取決於他在實踐中是否成功。假若,韋爾奇只是提出了那53條管理祕訣,只是一般性地給大衆從理論上講講課,而他本人沒有在帶領通用電器公司中取得令人信服的成就,那麼我相信他的這些所謂祕訣,也決不會震動世界。我認爲這是一個基本的前提。

關於管理的讀後感

當然,也正是因爲他有那樣正確的理論或理念,所以纔會取得成功。然而,這並不表明任何一個通曉理論的人,就一定能夠在實際中取勝。當年在蘇聯留學,熟讀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着作的王明,就不能指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因爲他不懂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沒有掌握那個活的靈魂。

黑格爾說得好——理論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樹常青。換言之,理論是死的,而生活是複雜多變的,是豐富多采、多種多樣的,是不斷髮展與變化的。所以,我們一方面要認真學習包括韋爾奇在內的許多先進的管理理念,另一方面更要結合自己的具體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出符合本部門的管理制度,加強對各項規章制度的落實,而更爲重要的是還是做好人的工作,因爲只有用好人,才能使企業真正強大起來。這是我讀《傑克·韋爾奇的53個管理祕訣》一書後,一個總體的、基本的、概括感受。我的第二點感受是,韋爾奇先生的這53條管理祕訣,嚴格說來談不上是什麼祕訣。試問在坐各位:關於誠信誠實、關於領導人適當放權、關於企業文化建設、關於重視質量、關於對員工的培訓、關於鼓勵公平與內部合理競爭等等等等,在接觸韋爾奇理念之前,誰人不知?哪個不曉?其實,許多東西我們早就有過,或類似有過。韋爾奇在第二條祕訣中說:管得越少,成效越好。咱中國古代大思想家老子二千五百年前就提出了這樣的觀點,他說——我無爲而民自治。西漢初年,劉邦及他的後代們正是採用這樣“無爲而治”的理念,去治理因秦末農民大起義而使社會混亂不堪的國家,很快走向繁榮穩定之局面,出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興盛的景象,即“文景之治”。不過,我們需要注意的是,所謂“無爲而治”,那也不是全部不管,該管還是要管的,只不過是不刻意地施行一些人爲的東西吧了,更進一步放手給人民自己去創造創新。那“無爲”,是有條件的、有程度的、講策略的。韋爾奇在第六條祕訣中提出:在用人方面,完全打破等級、門戶、輩分之見。這更不新鮮。中國古代許多著名人物都有這樣的觀點,如曹操提出了“唯纔是舉”的口號,就與韋爾奇是完全同樣的理念。曹操正是由於重視人才,又打破等級門戶與輩分選人用人,所以才能迅速發展自己的勢力,成爲東漢末年諸多軍閥中最大的一支,並最終統一了北方;而清代大詩人龔自珍那句名詩“我勸天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大家不都是耳熟能詳嗎?“不拘一格”是什麼意思?那就是打破門戶、等級與輩分之見嘛!再比如,我所熟悉的一家公司,早就提出了“守法、誠信、公正、科學”的宗旨;“以人爲本、協調高效‘的管理理念;恪守”真誠優質、滿意超值、信譽第一、客戶至上“的服務理念;大力弘揚”愛崗敬業、精益求精、開拓進取、追求卓越“的企業精神。我個人認爲,這些理念與精神,在某種意義上說,與韋爾奇先生的一些理念或祕訣有相通之處。我這樣說,並不表明我們就高於人家,更不表明我們不需要去  認真學習人家的理念。我只是想說明一點:人類自身在向着高層次發展的征途中,許多先進的東西,特別是一些想法,往往可能、也可以是不謀而合的,只是我們可能沒有如同韋爾奇那樣,更善於將理念與實際完美地結合起來。

現在我想就——制度、管理、用人三個方面,具體談點我學習韋爾奇理念之後的感想。制度的建設,我認爲是最爲重要的`大事。過去我們國家許多問題的出現,許多事情辦不好,根本的問題還是沒有好的制度,只是憑靠個人的意志、靠領導人的興趣與愛好去支配一個部門或一個單位,或許有時能好一點,但絕保證不了長久穩定的發展態勢。只有建立建全符合實際的、科學的各項規章制度,並嚴格按制度辦事,纔有可能推動各項事業的開展,並取得持久的成就。就一些單位而言,他們曾經制定了各種各樣的管理制度,並在實際中正確有效地去推行,但是面對着日益激烈競爭的新形勢、新情況,我覺得還應當也必須根據變化了的情況而不斷地修改完善一些規章制度,尤其是面對市場的爭奪慘烈,更應注意一些細節方面的事情,讓管理體制更爲現實更爲理性更爲科學更爲實用,也更能爲每一個員工所熟悉所接受。

標籤:讀後感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