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沒有一條道路是重複的》讀後感(通用5篇)

讀後感2.53W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沒有一條道路是重複的》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沒有一條道路是重複的》讀後感(通用5篇)

《沒有一條道路是重複的》讀後感 1

今天,我一個人徜徉在宿舍,不經意間發現了塵封在書堆已久的餘華的作品《沒有一條道路是重複的》,於是就開始品讀起來。發現它與我之前讀的《活着》、《兄弟》等大有不同,我感覺在距離上更接近餘華了。

這本書包括兩個部分:“兩個童年”和“閱讀、生活、寫作”。在第一部分“兩個童年”中,作者用溫暖的筆調細膩地描述兒子的童年,用滑稽而嘲諷語氣敘述自己荒誕的童年。那是一個把《平均律》當成流行歌曲來聽的兒子,一個把可樂當成“酒”來喝兒子,一個第一次坐飛機害怕得尿褲子的兒子,一個在《父子之戰》像小無賴一樣在房間裏走來走去,高聲說着:“爸爸,我等着你來揍我”的兒子……從呱呱落地到懂得叛逆,是多麼可愛調皮,這似乎是每個小孩的成長經歷,但在餘華的字裏行間,我讀到了溫馨、感動與真實!

正如餘華所說,“世界上沒有一條道路是重複的,也沒有一個人生是可能替代的。每一個人都在經歷着只屬於自己的生活,世界的豐富多彩和個人空間的狹窄使閱讀浮現在了我們的眼前,閱讀開啟了我們個人的窗戶,讓我們意識到天空的寬廣和大地的遼闊,讓我們的人生由單數變成了複數……”在《流行音樂》、《消費的兒子》兩篇隨筆中,餘華也透過自己的觀察和經歷,給我們展現出“父母的`教育理想與實際效果之間的驚人錯位”,給父母也是給老師提供了一份反思自我教育的模板。

第二部分是《閱讀·人生·寫作》。作者精略地勾勒了自己的人生軌跡,介紹寫作的理由及堅持。爲了不想成爲一位朝九晚五的牙醫,爲了過上只有天堂纔有的無所事事的生活,他選擇了寫作。理由雖然很天真,但正是這種天真和想象力註定了他要成爲一個作家。餘華貪婪地閱讀經典,接觸了川端康成,卡夫卡,博爾赫斯,但丁,霍桑等一連串的名字,辛苦地耕耘寫作,虛構了一個個天馬行空的世界,給讀者一個又一個的驚喜。

認真品讀這本書,我感受到一個智者特立獨行的生命歷程,他豐富了我的生活經歷,充盈着我的想象世界,更喚醒了我沉睡的文學記憶,心中的文學生命得到延續。

《沒有一條道路是重複的》讀後感 2

《沒有一條道路是重複的》,初次看到書名,沒有太重視,因爲餘華的《活着》在我心裏的地位已經根深蒂固。正當我準備看它時,才覺得題目別有深意;看完後,更覺得意義非凡。

書中收錄的是作者的散文,一共有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兩個童年”;第二部分是“生活、閱讀和寫作”。

“兩個童年”記錄的是關於作者和他兒子的童年,童年時的喜怒哀樂,在現在看來,都覺得十分有趣,讓人忍俊不禁。

“生活、閱讀和寫作”記錄了作者從事工作時開始的經歷,尤其喜歡他對閱讀的`看法。這部分由26篇文章組成,雖然只有26篇,但可以瞭解到作者的許多經歷,如他的從業變化、閱讀喜好、生活經歷、寫作思維的改變等。這本書雖不是一部長篇小說,但它同樣記錄了一個人的經歷,如同小說中的主人公一般。

“沒有一條路是重複的,也沒有一個人生是可替代的。”是呀!我們經歷過許多事情,我們可以開心可以悲傷,但不能後悔,因爲經歷僅有一次,人生也僅有一次,所以我們只能珍惜當下,勇往直前,讓過去變成回憶,珍藏於心間即可!

《沒有一條道路是重複的》讀後感 3

“世界上沒有一條道路是重複的,也沒有一個人生是可能替代的。”也許我們終其一生只是一個平凡人,碌碌無爲,總是徘徊停滯不前。“這世界上有很多人,最多的是普通人。”“普通人”在大多數人的心中,或許是最想甩掉的“標籤”——不想成爲芸芸衆生、不想成爲凡夫俗子、不想成爲稠人廣衆。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接受理想後面藏着的大大小小的失望。如此看來,似乎每個人都是一樣的普通,總是隻能去仰望別人的光輝,守着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餘華先生是毋庸置疑的大家,《活着》一書的深刻的內涵也給予了很多人的思考也因此廣受讚譽,相比之下《沒有一條道路是重複的》這部作品似乎不大招人待見,如果不是老師要求閱讀也許我都不會知道有這一本書的存在。可讀完之後我卻沒由來的喜歡上了這本書,或許是它的煙火氣、或許是作者細膩的筆法、或許是感情的真摯流露。在閱讀之始,我還疑惑過爲何作者會以這樣的'書名來命名這一本書,這種類似於散文似的隨筆,每個篇章好像都沒什麼關聯,但整本書讀完,其實這一疑惑就可以解決了,雖然餘華先生是大家,但他也是一個普通人,會因爲兒子的淘氣而生氣、會因爲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工作而懊惱、會因爲年少做過的好笑的事而發笑。這些都是普通不能再普通的事了,但是一一讀來卻又不覺無聊,似乎我們所說的“普通”也不是那麼讓人反感,不知不覺中其實生動地告訴了我們每一個人:“嘿,你是個普通人沒錯,但是你所過的生活可並不普通。”

我們的確是無數個張三李四,只能“哀吾生之須臾”而“羨長江之無窮”,但是我們每個人所過的生活都是獨一無二的,這指的是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所帶來的歡喜而給我們在人生這一漫長的情感延展的不同,Wi—Fi信好滿格;水溫剛剛好;舊衣服裏面的零錢……這是一些小方面,而在這本書中作者將這些小小的點講得詳實且清楚。我並不想說什麼我們要關心生活觀察生活的陳詞濫調,我想強調的是我們每個人所經歷的一切不可替換,是如珍寶一般無二的存在。

當然我所說的“普通”不是放棄追逐夢想停滯不前,不是不思進取的貪圖享樂,更不是固步自封的安於現狀,而是接受自己是個“普通人”的設定之後,還可以覺得自己生活獨一無二的酣然喜悅,也許有人做不到每天發現各種有趣的小事,但是你可以試着去把每一天的生活都過得不一樣,我相信這樣的生活也會一樣的讓人歡欣。

《沒有一條道路是重複的》讀後感 4

其實我很驚訝,看了《活着》後,感覺餘華能夠寫這種帶點喜感的散文類的傳記很是意外,因爲餘華太擅長寫悲劇了,在這本書裏基本上談的是自己的人生態度和家庭生活,這本書的主題是:沒有一條道路是重複的,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人生。

餘華第一篇寫的是自己的兒子降生於世,喜悅之情溢於言表的.。

他寫了自己的家庭生活,寫了自己的成長經歷,寫了自己對寫作和閱讀的看法等等。

他18歲當上“牙醫”,他說自己的青春是在一張張嘴中度過的,他迷上寫作起初是爲了改變命運,後來發現自己實在是太喜歡寫作了。

他20多歲的時候開始看各類經典名著,他說年輕人要多看點名著以便充盈自己的靈魂。

他喜歡卡夫卡的作品,他說卡夫卡把他從寫作的錯誤道路拉出來。或者說某種極端中拯救出來吧。

這本書讓我見識了餘華的另一面,其實《活着》這本書也不算是悲劇,畢竟人還好好活着,即使悲慘一生,人依然有自己的生存意志不可剝奪。

《沒有一條道路是重複的》讀後感 5

這本書的作者是餘華。當初算是看過餘華的活着。爲什麼說算呢?因爲我不知道這是不是看,我只是在一個聽書的軟件裏聽完了一整本的書。若要細說的話,也不算。但正是因爲這本書是餘華所寫,當初在圖書館看到時便果斷拿走了。

這是我第一次寫讀書有感,以前總覺得自己喜歡讀書,但現在看來好像並不是真正的喜歡。只是爲了讀書而讀書。也覺得自己每次看完書總感覺空落落的,現在希望自己給自己一個開始。每看完一本書,一部電影,一個電視劇,把自己的感悟寫下來。

首先,拿到這本書時,讓人感覺眼前一亮。翻開書,這本書的結構是我喜歡的,不是長中篇小說類型,而是由一個一個標題組成,標題之間有些有着聯繫,有些則獨立的一篇文章,不會給人以壓迫感,讀起來較爲輕鬆,目錄分爲兩個童年和生活、閱讀和寫作兩個部分。兩個童年講述了作者兒子的童年和作者的童年。其中大多數描述的是作者伴隨兒子慢慢成長中點點滴滴的故事。例如作者想要培養兒子聽古典音樂,但兒子聽到流行樂時,就再也不聽古典樂了;兒子對於可樂和酒的區別;兒子的恐懼;兒子的影子;兒子的.消費概念以及父親與兒子之間關係的變化,小部分描述了作者回憶自己童年時的情景,很喜歡作者在書中寫的一句話。他說:“回憶過去的生活,無異於再活一次”。我最喜歡的還是生活、閱讀和寫作這一部分,它給了我很多的啓發,讓我學到了很多的知識。因爲是抽時間看,斷斷續續的。只能藉着寫有感來溫習這一部分,爲什麼喜歡?因爲作者寫出了我內心想表達的話,想想也有點可悲,自己想表達的,寫都寫不出來,或是不知該怎麼寫,但這就是作家的過人之處吧。其中最喜歡的是作者在談他的閱讀部分,給了我很大的啓發。作者引用了傑克·倫敦的一句話“寧願去讀拜倫或者濟慈的一行詩,也不要去讀一千本文學雜誌”。告訴我們不斷地去閱讀經典作品,也寫了川端康成和卡夫卡對於作者寫作的影響,也讓我第一次認識了卡夫卡,想讓我自己去了解川端康成和卡夫卡,去拜讀他們的經典作品。作者對於網絡與文學也有很深的見解,更是爲莫言的《歡樂》平反,要是有誤會莫言這部小說的人,真應該看看這篇文章,朱德庸和愛情這篇文章加深了我對愛情的理解。在後半部分的閱讀中,其中每一篇文章我都認爲寫的非常好,都值得一個人在哪一方面有困惑時去鑽研,總能找到自己心中想要的答案。

這篇文章可能寫的不好,其中也斷斷續續的,萬事開頭難。但我真的非常推薦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