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讀山居筆記有感12篇

讀後感1.73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山居筆記有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讀山居筆記有感12篇

讀山居筆記有感1

讀完《文化苦旅》,找來它的續篇——《山居筆記》,又有另一番感受。我覺得《山居筆記》寫得比《文化苦旅》更好些,更有深度些。十一篇文章,雖然每一篇文章的篇幅比較大,但內容卻不會把某個點反覆重疊描寫,而是在開頭設下懸念,讓讀者對下文產生好奇感,再帶着好奇感讀出作者的分析,體會作者的觀點和想法。難道這一篇篇文章不值得我們細細品味,深深體會嗎?

這次,餘秋雨教授又一次帶着我更深刻地品讀中國那滄桑的歷史,帶着我一同去感受、一同去體會,體會文學中的歷史,體會歷史中的文學。

《一個王朝的背影》帶我們走進了離我們最近的王朝——清朝,讓我們知道中國曾有“康雍乾盛世”值得驕傲的時代,曾有一代代明君讓老百姓安居樂業,到清朝漸漸衰落,讓中華民族陷入水深火熱之中——京城被英法聯軍威脅着,咸豐皇帝帶着大量白銀逃難,圓明園被燒燬……讓我們感到恥辱。話說回來,在封建社會,哪個朝代不總是以一羣強者英武的雄姿開頭?而打下最後一個句號的,卻常常是一些文質彬彬的悽怨靈魂。從另一個角度說,如果沒有清朝的衰敗,又怎麼會有革命,怎麼會有我們現在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呢?人類社會的發展何嘗不是如此推陳出新。

《流放者的土地》以寧古塔爲中心,提到很多在歷史上有重要地位且爲中國做出巨大貢獻的文人,他們大多數因爲文學上的爭執被流放到寧古塔,然後在那裏傳宗接代,創作出一部又一部具有歷史價值,值得我們學習的寶貴的經典文學作品,他們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文化工作上,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脆弱的都城》更是一個永遠的巨大的懸念。一千九百多年前的龐貝古城突然湮沒;更古老、更輝煌的都城——雅典消失得不明不白;柬埔寨、吳哥窟的殞落……這些事居然沒有人知曉原因,這個大問號引起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的濃厚興趣。如此繁華的城市,如此繁榮的一派景象,究竟是什麼使它消失地如此徹底呢?餘秋雨教授心痛地遙望着一個脆弱的都城,訴說着文明與野蠻,昔日與未來。

……

看完《山居筆記》的所有文章,還數《抱愧山西》和《遙遠的絕響》最讓我喜愛和難忘。

餘秋雨教授在《抱愧山西》中一開頭就向山西表示抱歉,因爲他把曾經是全國最富有的省份山西省看成是我國特別貧困的省份之一。看完了文章的開頭對下文就充滿了期待,因爲我也這麼認爲,慚愧啊!現在讀完整篇文章我才知道,原來,北京、上海、廣州、武漢等城市裏那些比較像樣的金融機構,最高總部大抵都在山西;清代時期第一家擁有一種專業化、網絡化的貨幣匯兌機制的日升昌票號在山西;如今被拍攝成傑出的影片的喬家大院在山西……有機會,我一定到山西去走走。

《遙遠的絕響》恰巧又寫到了我最崇敬的古人——竹林七賢。文章中談到阮籍到蘇門山用嘯聲詢問隱士孫登,孫登又用嘯聲回答他的全部歷史問題和哲學問題,之後寫下一篇《大人先生傳》。阮籍從孫登身上知道了什麼叫做“大人”,他在文章中說,“‘大人’是一種與造物同體、與天地並生、逍遙浮世、與道俱成的存在,相比之下,天下那些束身修行、足履繩墨的君子是多麼可笑,天地在不斷變化,君子們究竟能固守住什麼禮法呢?”《遙遠的絕響》還談到衆所周知的大學者、大藝術家嵇康。嵇康是一個信奉迴歸自然的人,當同是竹林七賢的好友山濤推薦他繼任尚書吏部郎時,嵇康寫了封絕交書給山濤,這就是被傳頌至今的《與山巨源絕交書》。如果可能讓我穿越到他們那個年代,我一定要和他們做一番對話。

說到這裏,我們不由地歎服餘秋雨教授的見識之廣,學識之淵博。他在每一篇文章中都融入了自己獨特的見解,以犀利深遂的洞察力去品讀歷史,更是把自己的見解與觀點寫到讀者的內心想法去,他那有深厚底蘊的文章真是讓我大開眼界!

讀山居筆記有感2

《山居筆記》這本書有點深奧,具有挑戰性,但讓我瞭解了許多歷史知識,認識了古代的文人和現代作家,如蘇東坡,冰心,李斌父子等等,非常精彩。

《山居筆記》的作者是餘秋雨。他本是餘姚人,後來被劃分到慈溪,10歲因父親工作原因全家搬到了上海。他爲了寫《山居筆記》,辭去了學校的行政職務,隱藏在山裏,進行了實地考察和查找資料,共花了兩年時間。

其中我最感興趣的話題就是古代的一種懲罰形式--流放。流放者們被帶到一些荒蕪人煙的地方生存。讓我震驚的是,只要一個人被流放,就會把親朋好友都連帶,或者說是牽連九族。他們在那裏生活地十分艱難,有些甚至在路上就倒下了,並且流放完畢後還要給公家當奴僕,十分辛苦。他們同甘共苦,共度難關。我欣賞他們堅強的意志,讓我驚歎。

餘秋雨在書中批評了一些昏君,由於以前不允許大家說“小人”,“圍啄”等詞,但餘秋雨說:“既然一切都來自於苦難,你還有什麼好害怕的呢?”

《山居筆記》的內容很廣泛。書裏寫了清王朝的衰敗,蘇東坡的事蹟和科舉等,增加了我的知識,開闊了我的眼界,我非常喜歡。

讀山居筆記有感3

接觸山居筆記也算是一種緣分吧!是一個剛認識的朋友極力推薦的。我和他一樣喜歡四處遊覽,於是特別聊得來,迫於最近閒餘無事。於是推薦我看餘秋雨的《山居筆記》,《行者無疆》《文化苦旅》。又說如果看完書再去遊覽,到時候你纔會更有目的,更加有感觸。於是就這樣,我先和他結緣,又和餘秋雨結緣了,第一本就是《山居筆記》。

《山居筆記》的序也別有一番趣味,由於它過於暢銷,盜版盛行,其實這也是中國現代文學上的一個毒瘤吧!山寨比正版賣的還火!讓作家哭笑不得,哭不是因爲少了更多的版費,而是黑心商販毀了自己的“孩子”,盜版後,通篇錯字連連,可謂體無完膚。對作者,讀者都是一種迫害。想想自己偶爾貪便宜,買過盜版書籍,不經耳根泛紅。而現在其實更加猖獗的應該是網絡上的盜版小說,所以最近韓少等作家聯名控告百度文庫侵權,最後還是百度讓步收場。想想其實都是大家無形中導致了這個毒瘤的生長吧。

書名中山居二字,開門見山,在山中居住,觀光旅遊,然後寫下此作。山有承德避暑山莊,岳陽樓,嶽麓書院……都是積澱着中華文明的歷史遺蹟,都被賦予了詩一般的色彩。寫出來的東西真的不應該由“筆記”二字帶過。

書中夾雜着太多史料,正史野史,名人趣事;也有作者對人性的思考,對人生的認識;又有對科舉的評判。有阮籍,嵇康的人生百味,有對自己知之甚少的譴責。談到了山西晉商的興衰歷史,談到了自己與家鄉的複雜情緣……每到一處,餘秋雨大師,他站在高出,引導者我們走進每座山,每一個院落。不僅僅是高堂大院,不僅僅是山清水秀。而是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從古至今!

每一座山留下了每座山的故事,留給後人的只有審視和回味。如果沒有那些英豪,沒有那段往事,也不會有前人的《赤壁賦》,餘秋雨先生也只能寫出遊記,就不會有餘秋雨給我們的這頓文化大餐。

《山居筆記》勾起了多少人對那個曾經住着乾隆,順治的避暑山莊的嚮往,對那個培養出了朱熹,王陽明,左宗棠,曾國藩……書院的追尋。太多太多的嚮往與衝動,也許是一個念頭,或許它會伴隨着你的一生,或許是餘秋雨改變了了你的人生,又或許……

我決定我還要走進《文化苦旅》《行者無疆》。

讀山居筆記有感4

山居筆記》的作者是餘秋雨,《山居筆記》是《文化苦旅》全書的一部分,這裏記載了從古到今的歷史的評論。《山居筆記》是餘秋雨以直接感悟方式採訪中華文明的.。

《山居筆記》是我在書店無意之中發現的,它讓我在煩躁的時候平靜下來,而且我平時很喜歡歷史,歷史讓我探求到以前的人的生活。《山居筆記》記載了作者對歷史的評論,讓我對歷史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科舉制的好與壞、詩人經歷的事情等。

“一個王朝的背影”以及“蘇東坡的突圍”是我受感染最深的文段。因爲我對有關深宮的事情很好奇,對帝王制很感興趣,所以覺得王朝很有趣。平時老師對我們說過蘇東坡的一生,讓我很喜歡蘇東坡,他是一個很有才華的詩人。蘇東坡的一生都不平凡,他經歷過烏臺詩案,但仍然堅強的度過一生。

《山居筆記》沒有華麗的字眼,它有樸素的詞語,它令人容易感悟當中的事情,也讓人感覺到很真實。我透過這些詞語明白了當時的文明。它給我一種深入心靈的親切感,自然流露的文字給我帶來了最深刻的印象。

我細讀了《山居筆記》的每個文字,我感受到了餘秋雨都是直接有感而發的,讓人感覺到真誠,令人更加的着迷。作者的構思很精妙。話題雖然很平淡,但都是以小見大的,他利用質樸的語言續寫了社會的現狀,讓人深思自己現在所做的一切。

作者寫了一句“與筆端相比,我更看重腳步;與文章相比,我更關注生命;與精細相比,我更傾情糙糲。荒原的嘆息總是糙糲的,如果要把它們調理成書館裏的柔聲細氣或沙龍裏的尖聲尖氣,我如果對得起自己多年前就開始的辭職遠行?”我對這幾句很深刻,作者寫出他對社會的看法。雖然我對這些文字理解的很淺薄,但我也有自己對作者更加深的一層的認識。

作者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時,正逢浩劫,受盡屈辱,家破人亡,被迫附農場勞動。這樣看來,作者爲了生存而暫時放下了文章,放下了筆,努力的往前走,也看出他的無奈。

《山居筆記》是以歷史的暗角結束的,總共有十一章。它們包含了作者認真的態度和追求。有時候我讀不到作者在追求什麼,不過慢慢的我知道作者在陳述生命的可貴以及對文明的珍惜。作者簡明的語言讓我有信心的閱讀整本書,而且我對作者的追求有很大的共鳴。

透過這本書,我懂得在這個世界要勇於追求,探索以及珍惜。《山居筆記》也讓我知道了有時候事情並不是表面看到一般,也許我們需要透過尋找才能知道它的真相。我們要了解歷史,改變缺點,珍惜未來。其實我也認爲人生太短了,時間過得太快了,我們不能白白浪費青春以及未來的光明。

我深深的陷入了《山居筆記》中,這本書讓我回味無窮!

xxx

讀山居筆記有感5

初中的時候看《文化苦旅》的時候也有過觸動,但是總覺得引起自己觸動的東西離得太遠,還不足以讓我迷失或者說碰觸到靈魂,或許是因爲那時的我不夠成熟,積累太少,所以默默的那這份淡淡的觸動埋在心底。

於是,《山居筆記》出來了,影響了我十多年的東西似乎又在那一瞬間全部聚集,讓我重新拾起失落的信念,讓我不得不再次思考自己的問題。餘秋雨是一個真正值得敬佩的人,他能把深澀嶙峋的思考淬鍊得平易可感,讓人在一瞬間就能觸摸到這份真實可貴的感悟。

文明和邪惡的延續,歷史和法律的公正,永遠是充滿了艱辛。當個人站在歷史的洪流面前,無法掩飾的卑微感會在瞬間擊垮那些自私淺薄無知的人們。

那麼,我們呢?是該面對歷史、面對文明用肩膀承擔起自己所能承受的那部分微小得完全可以忽略不計的責任,還是隨着大衆,湮沒在滾滾紅塵中?這只是勇氣和責任感的問題。即便你去面對,去承擔,你也得不到任何好處,反而可能會失去很多,而隨波逐流也不需要太大的勇氣,沒有那麼多的艱辛。

說起來,也很空。承擔的是什麼?不知道,誰能說出個具體的事物來呢?根本就沒有吧。或許只是對歷史,對千年文明的理解和尊重。不知道許多年前,這是不是每個人的責任。

餘秋雨就在做這個事情,從《何謂文化》《文化苦旅》到《行者無疆》《千年一嘆》,再到《霜冷長河》《山居筆記》。這些年踏過的足跡,寫下的篇章,就是揹負着生命的困惑,對文化的探尋。

讀山居筆記有感6

漫步書中,拈一朵文學之花,品一杯淡雅清茶,四周氤氳着書的芳香,輕輕拿起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雅緻的裝幀映入眼簾,水墨山水浮現在褐色的封面上,顯得莊重而寧靜。細細品讀,回味無窮。

《山居筆記》是餘秋雨先生歷時兩年,不斷髮現,不停思考,奔波跋涉,努力考證,一路走來“把深澀嶙峋的思考精煉得平易可感,把玄奧細微的感觸釋放給更大的人羣。”跟隨餘秋雨先生的步伐,一起領悟中華文明的瑰麗文化。

乘一隻孤舟,在碧波盪漾的歷史長河中划行,看到遠方有一個孤獨的背景,細細看來卻是如此滄桑。

那是一個令人們恨之入骨的王朝,它與外國侵略者們簽訂了一條條喪權辱國的條約。那個王朝是一部沉重的血淚史,讓後人引以爲戒。殊不知,那個王朝背景卻是如此滄桑,它也曾經歷過天下安定、國運興旺的“康乾盛世”,它的大部分統治者也是勵精圖治,力求治國之道。但是,最後它卻逐漸腐敗,以至遭受外來侵略時,它的統治者無力以對,落荒而逃。

對,這就是清朝,一個風雲數百年的朝代,從中華版圖的北面衝破長城而來,英武的雄姿震驚中華,但最後,它卻是在國人的唾罵聲中走向滅亡。“一個王朝的背影”是這樣的充滿滄桑,一些文質彬彬的悽苑靈魂默默爲它送行。

告別了別人痛心的清朝,繼續前運,不知行了多久,眼前是一片可怖的土地,這片土地記載了流放者的辛酸。

流放,是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詞彙,一旦被流放,便不知何日是歸年,生死存亡更是不可預知,一切聽天由命。那些被流放的文人們,有的在流放途中歷史艱辛,漸漸變得豁達開朗,在生死存亡線上吟詩作賦,廣結天下名士,生死莫逆。“同是冰天謫戍人,敝裘短褐益相親”,這種苦難中的高貴令人爲之動容。

流放者們也爲偏遠地區的文明發展照亮了前程,他們用自己的一點溫暖去融化別人心頭的冰雪,彼此溫暖;用屈辱之身去點亮文明的火種,傳承未來。

小船繼續前行,天色早已暗淡,墨色的天上掛着一輪淡黃色的明月,月下有一位獨酌的人,孑然一身,淡泊靜定。

他才華橫溢卻遭來衆人的妒忌,“烏臺詩案”的冤屈讓他徹底看清了塵世的黑暗。但那個孤寂的地方——黃州,讓他在難言的孤寂中,漸漸迴歸於清純和空靈,使他習慣於淡泊和靜定。蘇東坡的“突圍”成功了,洗去一身鉛華,在靜謐中尋找真實的自己。

走過魏晉,看名士風流絕代的瀟灑,聆聽那些散漫在時空中的遙遠絕響;穿越時空,看科舉取士的起起落落。在千年庭院中尋訪教育的真諦,在海角天涯諦聽海南文明的故事。鄉關何處?心中最思戀的地方便是故鄉;抱愧山西,探訪,尋找,理解便是對山西人民的崇敬之情…

《山居筆記》是文化旅程已經結束,但帶給我的啓迪卻永遠不會忘卻,探尋知識的步伐也永不停止。

歷史的長河奔流不息,載着中華文化的光芒奔向遠方。

讀山居筆記有感7

"當時心裏想的只有一點,當一個人面對厚重的文化,沉重的歷史感的壓迫時,那些所謂的青春的煩惱居然會卑微到那種程度,毫無意義。"

那個時候剛剛拿到《山居筆記》,心裏是有些激動的。其他的幾本書都拋到一邊,徑直託着《山居筆記》就開始了探尋之旅。

一直都記得,這是唯一的一本書,讓我只讀了前言就被感動。看完前言,心裏很沉重,沉重得幾乎不敢再繼續看下去。正好那時的我正糾結於各種若有若無的煩惱,或謂之曰因爲痛,所以叫青春的狀態。

因此,我心裏只想到了一點,當一個人面對厚重的文化,深沉的歷史感的壓迫時,那些所謂的青春的煩惱居然會卑微到那種程度,毫無意義。

以前默默尋了好長時間,希望爲青春找到一個可供宣泄的出口,卻萬萬沒想到此時的我會如此隨意,曾經執着了很久的東西突然間就變得輕如鴻毛,無所謂有,無所謂無。

很重要的東西突然變得不重要了,那麼你還捧着它幹嘛呢?

《山居筆記》和《文化苦旅》算是連理同枝了,先有《文化苦旅》的尋找,再有《山居筆記》的思考。二者缺一不可。

讀山居筆記有感8

很少有人能完整地詮釋人生,但就是這樣簡單的一句話讓人真正領略到了人生的真諦與生命的價值。人類從剛剛誕生那一刻起,就無時無刻不在面臨着大自然的挑戰,人類從睜眼看世界的那一剎那便註定了自己的生命將在搏鬥中度過。從跨入校門的那一刻開始到步入社會爲止,遊子離自己的家鄉越來越遠,也許是他們需要一個展現自我的平臺吧。

人生總是要充滿起起落落的,總是悲喜無常的。,這本是世界上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正如遼闊的大海,如果沒有風的加入,能顯示出它博大的胸襟嗎?然而很多人卻不願意選擇面對,他們總是那樣的怯懦,經受不起風吹雨打;平日裏,他們總會發出“陽光總在風雨後”的感慨,如同世界上只有他們懂得這個哲理似的。可磨難總會願意或是喜歡與這些人打招呼,而經受不起時間打磨、歲月洗禮的這些人早已被歲月削平、磨鈍了,沒有一絲棱角了。

一個人的人生或是真正意義的人生應該是從踏進社會這個大家庭開始的。人的生活圈不能總是那樣的狹窄,不可能每天只在家庭—學校—公司這三個點之間徘徊吧,你總要學會去溝通,去社交-------也許你會在每天的應酬中感到滿足,也許會感到疲倦。但生活就是生活,有時他真的會讓人感到厭倦,因爲沒意義的人生總是會一成不變,千篇一律;有時生活會是多姿多彩的,那是因爲你在風雨飄搖中找回了自信,找到了航向。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人生之路總是充滿探險和求知的味道,。人生之路就存在與你的心中,你是駕馭屬於自己的人生。

讀山居筆記有感9

“示衆只是發難者單方面的想法。如果被示衆者沒有這種感覺,那很可能是一個享受”。讀到餘秋雨先生在《山居筆記》中這樣一段話,腦子頓時閃現日常教學中的一些無可奈何。

從理論意義上說,教學是人類的精神和生命在一種文明層面上的代代遞交,最終着眼於如何做一個品行端莊的文化人。這樣的教育使命誠然是高尚的,但在這高尚的光芒背後同樣存在着一個無法否定的事實:教育不是萬能的。受教者對於施教者而言決不是白紙。他們固有的品性、學識、素養對教育結果的作用不可抹殺。長期以來的“有教無類、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的教育口號,將教師推上了高高的神臺。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更是直白地將教師幻化成了超人。教師自身呢?通常一個老師需要面對百十名個性不一的學生,考試製度又將他們放在同一標準下批量輸出。處在夾板中的教師在職業神聖感和職業成就感之間煎熬,難免出現“出格行爲”。每每看到媒體上報道那些違背職業道德的同行的種種行爲,憤慨之外也往往有同感:是恨鐵不成鋼啊!

因此,當我讀到上述餘先生的話時便深有感觸。從神壇到衆矢之的好像也只是須臾。所謂“示衆”,其實在教育活動中常見。“站起來”、“站出去”,學生搖晃着出去,歪斜地站着也不罕見。這裏教師作爲發難者的“恨”無非是以教育形勢、考試製度爲出發點,爲學生好。但一旦與學生的叛逆心理不能產生共鳴,往往成爲“示衆者”(學生)的脫離藉口。傳道授業成爲鬥智鬥勇,這樣的錯位,原因何在?簡單地歸入職業道德層面當然也能解釋。但凡有事就站在道德的至高點上去評判,難逃一葉障目之嫌。餘先生文中所述事件也是發生在學校。學校、教師究竟在教育活動該做什麼,止於何處?

教師的角色定位,想到這個問題腦海中不免閃過一堆讚譽或者定義。想當初孔夫子是如何施教三千弟子的,百家爭鳴能載史冊,何也?“引渡者”,思想與精神的引渡使他們獲得了一大批追隨者。現代教育行業中的名師卻往往以“教育技法”文明,多少有些偏離。教師,職業崗位,不是神人,沒有超能力,過高的期望值難免不結出怪胎。教育是用靈魂去塑造靈魂,在孩子成長的路上陪伴一段,所以做個引渡者而已,才能真正領會“教育教學是慢的藝術”真諦,才能真正按照百年樹人的準則去耕耘吧。

讀山居筆記有感10

輕闔上書,書中那抹鉛字散發的迴腸蕩氣久久不散。煙波江上的故鄉、氣宇軒昂的帝王、閒庭信步的詩人、笛聲悠揚的隱士,隨歷史的陣陣煙塵遠去,我才發現,我似乎從未正視過它。一直以來,它似乎是電視劇裏被惡搞的橋段,旅遊時人聲鼎沸的古蹟,甚至不過是歷史書上需要考試的內容,而那覆滿了青苔的石階,被雨水斑駁的門扉,我卻從未思考過它的前世今生,從未傾聽它無聲的訴說。

“歷史,就像一隻看不見的手,操控我們今天所有的生活。”問題是聯繫歷史和今天之間的枝蔓在哪裏,這需要我們逐一梳理,找出脈絡。之後你就發現,哦,原來這些生活是這樣演變的,它來自歷史。因爲它已經融入我們骨髓、血液裏太久,你已經找不出歸處及來龍去脈。王維的輞莊,陶潛的桃源,那些寫在大地上的詩所承載的歷史其實並沒有消失,餘先生在山居之中,聽得殘荷雨聲,從歷史中尋得寧靜方圓之地,以現代的視角,倒過來去培育所需要的土壤。歷史的款步悠悠而來,也指引着我們去建設一種歷史風骨猶存的現代化。

那麼歷史的款步帶給我們的是什麼呢?自是它的文明與野蠻。

文明者如餘先生筆下的魏晉風度,一曲《廣陵散》,一身薄履素衣,一柄耕犁,一個絕世獨立的背影。如山西晉商,懷揣着最初的夢想朝着西口啓程,打下自己的一番天地。又如像蘇軾一樣突圍人生的文人們,給後世留下千古不滅的絕響。歷史的文明,帶給我們的是無數令人仰止的靈魂,指導着如今不再着青衫長袍的我們面對人生。面對人生須有魏晉的風度,不被世俗濁染;須有晉商的銳意進取,勇敢開闢未來;須有文人們不畏挫折的品質,任憑風吹雨打,吟詠《上邪》。歷史的文明,帶給社會的是明智的前鑑,改革開放以來,商人們就如同當年的晉商一樣,忐忑啓程,揭開了中國發展的新篇章。歷史的文明,款步悠然。

當然也有野蠻。寧古塔邊,流放的是無數人的青春年華;河姆渡的獵首祭奠儀式,貯存着觸目的殘忍;而歷史的暗角里,可憎的小人吞噬着歷史的浩然正氣。

歷史的款步中並未掩飾這一切,我們也應直面不諱。正如餘先生所說:“矇昧往往有樸實的外表,野蠻常常有勇敢的假象,我們還躲不開與矇昧和野蠻周旋,因而文明永遠顯得如此珍貴。”而我也願歷史的野蠻可以反哺出如今的文明。

思及此,再翻開書,我彷彿看見了歷史悠然的款步朝我走來。當我們在日新月異的物質世界裏漸行漸遠漸無書,歷史幫助我們拾起歷經千年才鑄就的風骨,而我也樂於去正視它,正視它的文明與野蠻。

我與它,正如羈鳥與舊林,池魚與故淵。

餘秋雨的散文說的常常是歷史與文化,濃重沉鬱中滿是思索和詰問,但他充滿詩情畫意的文風與栩栩如生的細節描寫卻是輕靈活潑的,這往往令中學生們更覺親近,相較於枯燥的歷史典籍,這種負載着鮮活人物與文化知識的文章,經由他深厚的文學底蘊整合,更易於被理解接受。小作者正是透過《山居筆記》,看到了“煙波江上的故鄉、氣宇軒昂的帝王、閒庭信步的詩人、笛聲悠揚的隱士……”看到了歷史與文化的契合,看到了文明與野蠻的交鋒,看到了活了的歷史,並於歷史的煙塵中辨析出自己前行的方向。

讀山居筆記有感11

近日翻開在我書櫥中沉睡的《山居筆記》又一次細細的品讀起來。這次閱讀使我受益匪淺,於是先下了這篇讀後感。

在這本書的開始,餘秋雨老師簡述了他小時候在課堂上的情景,也抒發了他年幼時的愛國之心,但無疑其中夾雜着一些個人情感,我其實並不贊同這個想法。爲什麼只有漢族才能統治這個國家呢?試想一下,如果在今天這個社會,我們每個人都以這種心態去面對當權者,那這個社會會怎樣呢?

我想,無論是什麼人,無論是哪個民族的,只要有這個能力治理好不就可以了麼?我們不能懷着像姓氏正統論那類觀點來對當權者進行主觀的評價,不是麼?一個人是否合適做所謂的人上人並不是取決於他的家世和背景而是看他是否有這能力,在他的統治下人們是否幸福。爲什麼我們是漢族的,那些統治者就必須是漢族的呢?漢族的人就一定有這能力麼?其他民族就一定沒有這能力麼?比如說,在巨大的社會災難中迅速開創了“貞觀之治”和“康雍乾盛世”的兩位歷史上最傑出的帝王都不是漢族人。我們要清楚漢族並不等同於中華!所以,作爲一箇中國人,我們必須在處理事情時根據客觀依據去評價而不是主觀臆斷。思考時候要冷靜。

“秦築長城以來,漢.唐.宋亦長修理,其時豈無邊患?明末我太祖統大兵長驅直入,諸路瓦解,皆莫能當。可見守國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悅則邦本得,而邊境自固,所謂‘衆志成城’者是也。如古北.喜峯口一帶,朕皆巡閱,概多損壞,今欲修之,興工勞役,豈能無害百姓?且長城褒數千裏,養兵幾何方能分守?”對於這位不願修築長城的皇帝,我十分佩服。生在這樣一個朝代,怎能不歡喜呢?康熙他另一個聰明之處就是,對於鞏固邊境能做到硬軟結合。硬:對內修德安民;軟:在“木蘭圍場”進行捕獵,這可對北方邊境起到一個威懾作用。所以對待.處理一件事不能只用一種方法,而且,思考時要全面。

清朝皇帝比明代皇帝更熱愛和精通漢族文化!而且,他對西學也有一番研究。那麼,我們能從這位皇帝身上學到什麼呢?是對一種優秀文化的正確的評價。不因它是一個腐朽的朝代的文化就對它完全否定?是不因自己的國家繁榮昌盛而自以爲是而不向其他國家學習?作爲一箇中國人,我們也應該學會謙虛,虛心求教,虛心納諫。

一個人當然不可能完美。比如,那位精明的康熙皇帝不也做過一些人讓人一時無法原諒的事,就像文字獄。但是相對於那些明代的“無賴兒郎”(魯迅曾經說明代皇帝是無賴兒郎)來講康熙已經很好了。我們不能因爲一個人做錯了一件事就對那個人以及曾經的光榮一起否定。我們怎麼能用如此消極的態度來評價一個人,一件事呢?作爲中華兒女,我們應該以一顆寬容的心來對人對事。人生在世誰能不犯一點錯呢?寬容是一種美德,寬容是一種境界,善於寬容利人利己。康熙能以寬容的心對那些主張反清復明的人士,這給我們樹立了一個榜樣。作爲一箇中國人,我們應該把“和而不同,求同存異”作爲寬容的基礎,想人所想,理解之上。

1929年6月1日,大學者王國維先生在頤和園投水而死。人們都說,他,是死於一種文化,他不會知道按照世界歷史的進程,社會鉅變乃屬必然。一切皆變,只有變是不變的啊!對於那先知識分子,文化變成了他們的生命,他們只有靠生命來擁抱文化。在這個對外開放成爲主流的今天,面對外來文化的入侵,我們應該把中華民族文化爲基礎,同時吸收國外的優秀文化,並且堅決抵制外來不良文化的入侵。

讀山居筆記有感12

我曾想過要把《山居筆記》中的每一篇文章帶給我的感動都寫下來,有蘇東坡突圍成功的喜悅,有千年庭院日漸沉寂的沉重,有鄉關難尋的迷茫,還有那最震撼人心的遙遠的絕響!

種種情緒涌上心頭,卻發現這份感動在心頭瀰漫而難以付諸文字。大概這就是餘秋雨先生所說的無言的交流吧。

細細回想,所謂的一個有文化良知的人到底追求着什麼呢?

如蘇軾的身上看到了一份純真坦率,在嶽麓書院立言教學的歷代山長用行動向世人表達了一種責任和嚴肅。而遠在他鄉的遊學士子那遙望家鄉方向的目光更多的是依賴和迷惘吧。

最後的最後,不得不說說那位巖巖若孤鬆之獨立、巍峨若玉山之將傾的嵇叔夜,那位不顧禮法的嵇叔夜,那位在蘇門山上發出綿綿長嘯的嵇叔夜。歷史上從未有過這般不真實的存在,他純粹得可愛,他代表着那個年代的風度,風姿,風流,風韻,風骨…

就像一陣風吹過,不留痕跡卻浸入心脾。如此種種,辨不清楚,拋開這些,卻發現心莫名的靜了下來。或許,所謂的文化人格追尋的就是這種內心的安寧?莫道嶺南應不好,此心安處是吾鄉。

標籤:筆記 有感 山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