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精】讀《傅雷家書》有感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傅雷家書》有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讀《傅雷家書》有感

讀《傅雷家書》有感1

合上書,細細回味那一封封充滿愛的深情的家書中流露出深深的父子之情,讓人感慨。

“人愛其子,勝於一切。”而傅雷對其子傅聰的愛更是如此,高尚,純潔,無私。爲了讓在外留學的傅聰,中文不會太生疏,傅雷與兒子的書信交往大部分都是中文,而在書中傅雷教育傅聰如何做人,如何讓兒子努力成爲一個堅強,嚴於律己的人。傅聰在傅雷的眼裏,即是長不大的孩子,也是可以討論學術的對象,甚至爲知己知音。在海外留學時,傅雷不斷的給孩子寫信,讓其感受到父母的關愛,好像父母還在其身邊,時時刻刻的給他指導,鼓勵和鞭策使。使傅聰有勇氣和力量去戰勝各種各樣的困難和阻力,踏上正當的成長道路。書信在父子的手中來回穿梭着,這一邊父親簡述着家庭瑣事,那一邊兒子敘述着自身經歷。書信長了,是父親對兒子不忘的叮嚀與自己對一些遭遇的敘述;書信短了,是父親對兒子遲遲不來的信的期盼和對兒子的擔憂。可無奈的是,這桃花潭水都深不及的父子情,草草一封書信怎能代替?傅雷的信似乎是帶殼的果實,剝開了,便是一顆盼兒,憂兒的父親的心。

父愛不同於母愛,溫暖細膩,父愛更像那雄偉的高山,深遠而寬廣,永遠是我們最堅實的依靠,最強勁的力量。諄諄人生語,悠悠父子情,父愛如山高,爲子撐天地。

讀《傅雷家書》有感2

讀書,這個是我們都習以爲常的一個事情,但是它實際上是人類智慧和心靈上的相互結合。最近,我被《傅雷家書》所深深吸引,我都沉浸在這本書中,感受着那深沉的父愛,那一封封的書信,都暗暗地流露出傅雷對兒子濃濃的關愛和期盼。

大多數人都知道傅雷名字,傅雷字怒安,號怒庵,他生於原江蘇省南匯縣下沙鄉,是中國翻譯家,作家,教育家,美術評論家,是中國民主促進會(民進)的重要締造者之一。傅雷翻譯了大量的法文作品,有巴爾扎克,伏爾泰,羅曼·羅蘭等名家著作,而這本書是傅雷對其長子傅聰的敦敦教導。

這是一部充滿着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更是一部優秀的藝術修養讀物,每個做父母的都希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然而怎樣教育子女?子女怎樣成才?一直以來是困惑着父母的最大問題,而《傅雷家書》給了父母一個很好的解釋。

透過這本書,我對傅雷先生有了更透徹的瞭解,並被他的獨特人格魅力所吸引,他是一個睿智,博學,極有原則性,但年輕時有些暴躁,不懂變通的人。他的妻子是一個名門閨秀,是位溫柔而又善良的女士,他們嘔心瀝血培養了兩個優秀的兒子——大兒子是個鋼琴家,二兒子是個英語特級教師。“先爲人,次爲藝術家,再爲音樂家,終爲音樂家。”是傅雷先生教育兒子理念的基礎,在信中他曾多次的告誡兒子如何做一個大寫的人,這些就培養了傅聰正直剛毅愛國等優秀品質,作爲父親,傅雷十分的嚴厲,甚至對待傅聰有些“殘忍”.但他完完全全的做到了作爲父親的職責。對待幼小的傅聰正如同他對待自己,對別人,對工作,對生活那樣一絲不苟,親自教導兒子,他教傅聰到別人家做客時的禮節,對長輩的敬重,還有吃飯時是否發出咀嚼的聲音等,這些“殘忍”造就了傅聰不平凡的一生。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首先爲了孩子父母應該以身作則做好榜樣。

在傅聰的事業方面遇到挫折時,他鼓勵傅聰“得失成敗置之度外,只求竭盡所能,無愧於心”他爲了教導兒子把精力放在學習上,要堅持不懈地對待學習。最重要的是在感情上找到一個寬容對待自己,包容自己的妻子,傅雷的一句句叮嚀,一聲聲安慰,教會了傅聰正確地對待生活中所存在的問題,他也教會了我,讀書並不是提高修養的唯一途徑,即使讀書,也不能偏重某一科,要勞逸結合,要適當的精神放鬆,要時時刻刻心繫自己的國家,不要爲了利益而放棄自己的祖國,要爲祖國報效作爲責任,傅雷先生那苦口婆心的話語,讓我收益匪淺,讓我開始認真的約束自己,認真的對待生活,不再放縱自己一味地玩樂。雖說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是最好的途徑。

古人云“活到老學到老”。對於我們來講,學習是要學一輩子的,要學習處事圓滑,懂得規矩,知道約束自己,有空餘的時間也要多讀課外書,豐富擴展自己的知識面,也要珍惜當下,把握自己人生的每分每秒。

讀《傅雷家書》有感3

“若是澄心淨耳聽,萬籟俱靜也是韻。”一沓沓書信帶着牽掛與希望遠飄洋外,將思念娓娓道來。身處異國他鄉,傅聰對父親的教誨,對母親的掛念也是格外的感激,那時的他已從少年走向青年,何嘗不知道父母的愛之深切呢?

手捧一封書信,他彷彿看到了父親寫信的樣子。頭髮恍白,長時間因寫文章而身體虛弱,但一拿起筆和信紙,他就精神抖擻,彷彿煥發了光彩。剛勁有力的筆跡爲他所熟悉,他不禁潸然淚下,淚水暈染了字跡。

信中,父親常以商量的口吻來向他指正音樂上的不足,告訴他接人待物的方法,教導他做人的道理。詞藻並非華麗,都是面對面的家常話,可他深知這些話猶如明燈一樣,爲他點亮了前途之光。

而母親的文筆確實更加細膩柔和,字裏行間中將對兒子的愛流露出來,如清泉一般沁人心脾。是溫柔的語句讓他回憶起兒時的溫暖,是深刻的教導讓他終生受益。愛,有時並不是溢於言表,卻如同一個無形的盾牌,堅守着內心。

一封家書,串通了異鄉兩國的心,連接了濃濃的親情。家書內容多以諄諄教導爲主,教導孩子以做人爲主,以做藝術家爲次。談文學,談音樂,談做人成了他們一家無形的家風。家風雖爲嚴厲,可這促使傅聰的茁壯成長。

以情思拖於紙墨,以書信落款,偉大的愛飄洋渡海,終以無限感慨與思念畫上句號哦,讓遊子不生孤獨與寂寞之感。

讀《傅雷家書》有感4

儘管今日的互聯網高度發達,書信往來已不是重要的通訊方式,但書信的內容深度、情感表達,遠不是其他通訊方式所能企及的。從古至今,書信所言皆出自肺腑之言,動人深切,諸如諸葛亮的《出師表》、曾國藩的《曾國藩家書》,無不是如此。而我所讀的《傅雷家書》,字裏行間洋溢着一位充滿家國情懷的父親,對遠洋之外的兒子的思念與教誨。

《傅雷家書》比起《出師表》《曾國藩家書》等,稱不上晦澀難懂,相比之下顯得簡單樸素,但是,字字句句都鏗鏘有力、斬釘截鐵,包含着傅雷先生對人生的思考、對理想的追求、對愛國情懷的深切感悟,可以說,這是一位父親集畢生智慧所參透的哲理

“你走後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可是沒一天不想着你。”傅雷先生的書信中,不乏有這樣簡單而充滿愛意的字句,對兒子的思念之情無不充盈着他的每一寸心肝,愛子情深實屬讓人動容,更讓人察覺,傅雷先生在兒子傅聰身上也投入了不少精力,直抒胸臆的情感讓人讀起來十分溫暖,彷彿父親就站在面前,孜孜不倦地傾訴着思念。

當然,如若是單純表達思念之情,傅雷先生的家書就談不上深度。我欽佩的是,傅雷先生能夠在書信中暢談人生與理想,思念之餘不忘鼓勵兒子要做個有擔當、有理想、有膽識的人。

傅雷先生是個藝術家,兒子同樣繼承了他的衣鉢,所以,我們在書中所能讀到的是一位老藝術家在向他的兒子灌輸正確的思想和價值觀,從人格的尊嚴到國家的榮辱,傅雷先生的見解獨到且深刻。我相信,這也讓傅聰先生明白做一個德藝兼備的藝術家有多麼重要,有多麼可貴。

他教導兒子,待人處事保持謙虛謹慎,理想要選大而實際,在順境中不驕傲,在逆境中不氣餒。我想,這大概就是一位老藝術家經歷人生百般折磨而屹立不倒所領悟出來的深刻思想,同樣也是一位父親對兒子最誠摯的教誨與勸誡。

最讓我動容的是傅雷先生的愛國情懷。他經歷過動盪的戰爭年代,親眼見到過國家在近代史上的衰落,更能體會到建國的不易與艱辛,也更能理解一個人具備愛國的赤子之心是多麼重要。儘管我沒有這些經歷,但從傅雷先生所寫的書信中,我能夠深刻理解到他的愛國情懷—祖國的利益高於個人的利益,要將個人的價值奉獻給國家與社會,傳播真善美。

很少會讀到這種感人深切的書信,但讀完之後,我的心中也儼然有了一股正氣,要有理想,有膽識,也要學會奉獻與熱愛。

讀《傅雷家書》有感5

那天偶然看到了一本書《傅雷家書》,是關於父母寫給兒子的家信的。其實看到這本書時,我很驚訝,不知道自己爲什麼會選這本,人們都說世上最偉大的是母愛,其實父愛也同樣的偉大。

傅雷教育孩子的方法和別人不同,他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又多交了一個朋友,兒子變朋友。世界上有什麼事可以和這種幸福相比的!”是啊!兒子變朋友,做父母的誰能不高興呢?有的父母管教兒子很嚴厲,只把他們當做一個能夠帶給他們榮譽的人,卻沒有想過,這樣只會適得其反。而有的父母對他們的孩子很關心,不僅僅是學習上,在生活上都關心的無微不至,會經常和孩子拉拉家常,說說悄悄話,訴說訴說心裏的苦。傅雷的兒子應該對他是心存感激吧。如果沒有他父親的話他,或許他不會有接觸藝術的機會;如果沒有他父親的話,或許他不會知道什麼是鋼琴;如果沒有他父親的話,或許他就不會有機會出國留學!

這本書主要寫的是傅雷和他的妻子寫給兒子的,他有封信是這樣說的,“別老說時間不夠,首先要從日常生活的瑣碎事情上,特別是梳洗、穿衣等等,那是我幾年來常囑咐你的,節約時間。擠出時間來!要不工作,就痛快休息,切勿拖拖拉拉在日常猥瑣之事上浪費光陰。”在那時,他的兒子在外留學,問他關於時間的問題,而傅雷看到兒子的信後,本來想讓妻子寫的,可是怕兒子不會理解,就拖着生病的身體,起身寫信給兒子,想讓兒子知道時間是寶貴的。這樣也不難看出傅雷對他的兒子的愛,是非常深的。

傅雷是一位藝術家,他的兒子是學鋼琴的,在這本書中也提到了關於鋼琴的學問,傅雷還和他的兒子探討了老師上課的問題,他和兒子說某某上課不合理,還會和兒子說說英文。在兒子出國留學前,傅雷夫婦沒有說什麼,只是在兒子走後傅雷妻子的眼睛都腫了,他沒有和兒子說他有沒有哭,他只說對兒子有愧疚,我想那是因爲他在兒子小的時候是很嚴厲的對他吧!

透過嚴父這個形象我看到:革命先輩爲了中國的新一代,拋頭顱,灑熱血!如今我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這都是革命戰士們的功勞!“國是我的國,家是我的家…”原來不知道什麼意思,現在知道了。國家,是我們共同的,不是個人的,寫了這篇,這代表了我的心意!

中國,我的母親!您賦予我生命,我沒有什麼好報答您的,只能透過文章來表達我的情感!

讀《傅雷家書》有感6

有人說,英雄是你永遠遇不上的人,但如果你足夠幸運,他們會是你的家人。

——題記

親情在教育、批評、讚賞中一一體現;夢想在堅持,奮進,挫折中一一實現。

一、親情

在《傅雷家書》中體現了父親和母親不同愛的表現形式。

父親的愛是深沉的。在傅雷寫給兒子的家書中,我很少讀到傅雷對兒子寫一些抒情的話。多的是傅雷對兒子在海外獨自一人生活的嚮導,指明兒子的方向,指出兒子在彈奏中的不足與短缺,爲兒子提一些值得運用的技巧。在我看來,傅雷在兒子的生活中充當的不僅僅是父親這一角色,更是兒子生活上的朋友、藝術上的知己。在傅雷的書信中,我看見了傅雷對兒子的期盼,關愛以及深沉無言的支援。那是一個父親深沉的愛。

母親的愛,是細膩的愛。在書本,會出現由家母寫的信。梅馥作爲母親,她在信中與傅雷的內容截然相反。她用真摯細膩表達了一位母親對遠在他鄉的孩子的牽腸掛肚。母親在信裏多的是對傅聰家常的嘮叨,問問孩子生活的怎麼樣,飯吃了嗎,衣服會洗嗎,維他命B有吃嗎。這是一位平凡的母親的操心,卻體現了母親對孩子的牽掛與擔憂,那是一個母親細膩的愛。

一種深沉,一種細膩都是親情的最美體現。雖然愛的方式不同,但對孩子的關心愛護卻是相同的,不變的,永恆的。

書中的一句話你走後第二天,媽媽哭了,眼睛腫了兩天。也許很平凡,卻讓我想起了我剛上初中那會兒。第一回離開爸媽獨立生活,第一回晚上睡覺沒有爸媽聽到的晚安,第一回早上起牀沒有老媽獅吼。那時候,每天晚上睡覺都會想爸媽,有時候還悄悄哭鼻子。我一直以爲是我離不開爸媽,結果有一週回家看到老媽寫的一首詩,老爸悄悄跟我說,我剛去學校那會,我媽天天唸叨我,有時沒事就到我房間幫我收拾東西,晚上睡覺想我就跑到我房間去睡那一刻,我發現原來不止我離不開爸媽,爸媽其實也離不開我。無論我長到多大,在爸媽眼中,我依舊是那個不愛收拾房間、愛丟三落四、不喜歡洗碗的孩子,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

也許這就是親情,永遠不會過期,保質期是一輩子。

父母在他人眼中可能不是什麼偉大的人,但在孩子們眼裏,他們是最偉大的父母,是這世上的所有美好。

二、夢想

在書裏,我好似看見了一個風塵僕僕的少年,在夢想的路上艱難地踽踽獨行,但他無所畏懼。因爲他知道,時光的另一頭,有夢在待他歸來。

傅聰從八歲半開始學鋼琴,鋼琴對傅聰來說是追求,是老朋友,更是夢想。在1954年他赴波蘭留學,學習鋼琴。那時的他面對着語言不通、生活需自理、技術不頂尖這一系列的困難,很難想象他是如何堅持下來的,我不知道他在這種種困難面前,有沒有想到要放棄。我只知道,最後的他堅持下來了,獲得了肖邦國際鋼琴比賽第三名和瑪祖卡最優獎,後來還獲得了鋼琴詩人之美名。我不知道他的過程有多痛苦,但我知道他的夢想最後是美好的。

夢想,會讓你堅持不懈,堅不可摧。

我記得傅聰在信裏提到了他在留學時的困難,高難度的節奏,嚴苛的教授,曲子裏困難的八度和雙全音符。這一切都讓我感同身愛,想起幾年前暑假裏鋼琴七級考試,因爲當時面臨着時間不夠的處境,我一天至少在琴行泡八到九小時,每天練着枯燥卻又高難度的曲子,不停加速卻達不到目標,要在三天內背下來的九頁曲子。那樣的日子,我也有過放棄的念頭。可我努力地撥開黑暗裏的迷霧,想讓陽光順着間隙流進黑暗,咬着牙走完了那段日子。在收到考級證書的那天,我高興得哭了,因爲努力,讓一切都值得。

傅聰比賽贏了那刻,他看到了聽衆的淚水、發亮的眼睛、漲紅的臉他的心頓時和他們的心交融了。在夢想面前,傅聰熠熠生輝。

夢想本不會發光,發光的是追逐夢想的人。

願所有逐夢者,帶着家長的支援和自己的勇氣,在陽光下追逐青春夢想!

讀《傅雷家書》有感7

在暑假裏我讀過很多本書,有《草房子》、《動物與昆蟲》、《小淘氣尼古拉》……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傅雷家書》。

大多數人都知道傅雷這個名字是透過那些幾十年來被無數次加印的暢銷書——《傅雷家書》。在我看來,傅雷家書不是一本普通的家書,它是一部充滿着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更是一部優秀的藝術修養讀物。傅雷既是一名稱職的父親,也是老師、朋友和知己,他除了關心兒子生活瑣事還和他談人生、藝術,具有一個藝術家的高尚品質。

透過這本書,我想到自己的父親,平時總是少言少語,對我要求嚴格,雖然很少管我的生活和學習,但是對我的愛是真誠的,是藏在心底的。傅雷先生多次告誡傅聰要做一個大寫的“人”,培養正直、剛強、有毅力等優秀的品質。這些品質體現在生活中的小事上,比如到別人家做客的禮貌,對長輩的尊重等,還包括愛祖國愛人民的大情懷。在生活中我的父親也是這樣要求我的,爲人誠懇,禮貌待人等等。傅雷先生不僅是兒子傅聰的楷模,更是我的好榜樣。

他告訴我讀書並不是提高修養的唯一途徑,既使讀書也不能只偏重某一學科,學習要注意勞逸結合,不要一味的用功,要懂得適量的放鬆精神,和人交住的時候要禮尚往來,要時刻爲祖國報效……

傅雷先生就像生活在書中的父親,老師,他苦口婆心的教育我,在他的影響下,我開始反省自己,越來越認真地對待生活。人們都說,一本好書能夠影響着讀者的一生。而傅雷家書就是這樣一本好書,一本適合青少年的閱讀的優秀讀物。希望大家讀過這本書能像我一樣收穫非常多的正能量。

讀《傅雷家書》有感8

在父母的身邊我們永遠是長不大的孩子,孩童時他們將我們藏在身後,小心翼翼的將一切風雨阻擋,呵護我們成長。在成長中,父母有時很矛盾,把我們藏在身後怕阻礙我們的長大。把我們放在身前,還怕我們受傷。而傅雷將這一點做到了完美。

傅雷是我國著名的文學評論家、翻譯家,他是一個博學、正直、聰明的學者,極富個性。他對古今中外的文學,音樂,繪畫等研究精深。而他的兒子從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成爲了偉大的鋼琴家。

讀過《傅雷家書》後,我爲傅雷先生對人生如此認真的態度,和對子女如此關愛而感動萬分。家書中所談及到的,大到事業人生,小到日常生活,無不關懷備爲人父母的可以從中學習到教育子女的好方法,學藝術的尤爲學鋼琴,可以從中學習提高技藝的方法。從書中可以看出傅雷有點刻薄,他讓兒子立下的三個原則:不說對不起祖國的話,不做對不起祖國的事,不入他國籍。這種愛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動。

一封封家書,在表達濃濃親情的字裏行間,映照出美好的人際關係、高尚的生活準則、優良的道德傳統及濃濃的愛國熱情。這些內容,都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組成部分。

有人認爲書信是最爲真切,自然,誠實的文字,因爲寫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時即刻的內心所想,毫無虛幻,思想在哪裏,文字就在哪裏。給親人寫信更是如此。他在子女前主動承認錯誤,從自身經歷中給出經驗和教訓。所以,我想《傅雷家書》應該也有自己的影子吧。

讀了這本書,我懂得了很多,也瞭解父母了。這本書不僅是一本教育書,也是一本拉近我們與父母之間距離的一本書,讓我們更懂父母的世界,父母的想法。也讓父母瞭解我們的世界,我們的想法。

讀《傅雷家書》有感9

心與心本沒有距離,距離是由疏遠而得到的,而拉近距離比疏遠還難。——題記

開啟《傅雷家書》,就是走近一位父親,聆聽他“充滿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誨”。

《傅雷家書》是傅雷夫婦以書信的形式對傅聰、傅敏的諄諄教誨。雖然傅雷在他們童年的時候,曾因傅聰、傅敏的淘氣而出手,即使沒有使他與孩子們產生心靈上的隔閡,但傅雷還是覺得愧對孩子們,對他們表示出強烈的歉意,傅雷在給傅聰的信中寫道:“跟着你痛苦的童年一起過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藝術的壯年”。這也使他們心與心之間的距離更加的近,難道這並不值得我們感慨嗎?

傅雷對孩子的關心更多的是讓我看到了我的生活。沒有分離,也沒有書信,但仍有那種熟悉的感覺,那種愛的關懷。父母對我們的幫助,也是無私的,他們教會了我感恩,細緻,對學習、對生活的熱情……家書記錄的,不僅僅是傅雷他們的生活,也是我的生活,它教會了我懂得珍惜,珍惜父母給予我的那份愛,因爲它只有一份。有時候父母無法給予我們什麼,可他們卻把什麼都給了我。

天下的父母都是無私的。我誕生在一個與傅雷完全不同的時代,一直以來的幸福團聚讓我們缺少了書信的交流,但那份來自父母的細緻關懷,那些點滴的.愛仍然熟悉在我的腦海裏。感謝《傅雷家書》,感謝它使我懂得了感恩,感恩父母對我的關懷,也感謝父母,感謝他們對我的教導,我們要珍惜父母對我們的愛,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生活。

讀《傅雷家書》有感10

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這是傅雷的墓誌銘。

“赤子之心”指內心純潔,心無雜念,執着於藝術的追求之心。傅雷正是一位懷有赤子之心的偉大父親。

傅雷在一封封家書中教導兒子做人的道理,同時也告訴了我們許多道理。正是這樣的一位父親,教出了兩位國家棟梁,教出了兩位將做“人”道理熟記於心的人。

傅雷執着於“禮”。“在飯桌上,兩手不拿刀叉時,要平放在桌面上,不能擱在腿上或膝蓋上。”這是傅雷教育兒子在飯桌上的“禮”。這也教導我們,作爲一名“教養的青年”,哪怕是一些小事也要用心對待。

傅雷十分關心兒子的音樂之路,他與兒子之間甚至有過藝術間的激烈爭論。他告誡兒子過多的音樂會麻痹人的感覺,長此以往,有成爲鋼琴匠、奏琴機器的風險。傅雷雖並不專攻音樂,但能根據經驗作出推斷,並與兒子平等地交流,恰恰印實了傅雷對兒子的關心。同時,這種主動了解各行各業且略知一二的精神值得人們學習。

傅雷總能用寥寥數語,道出蘊含深刻人生哲理的語句。這不僅源於他個人豐富的人生閱歷與感悟理解,更源於一位父親爲兒子竭盡全力的愛護之心。而這種信念貫徹了全書,雖然一些敘述看似是在與兒子平平淡淡地談着過去的事,但這些事卻能讓人從中學到些許道理。傅雷對兒子的關心,細微到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可見其關心之細,與此同時,一個偉岸的父親形象便屹立在我的眼前。

讀完這本書,我深深地體悟到了父母對遠在他鄉的孩子的愛,這愛是濃烈且深切的,讓人不禁感嘆:“我能有這樣一個父親就好了。”但羨慕並不能解決問題,我們要嘗試着去交流、去改變,向傅雷學習,讓愛被理解。這也告訴我們,不要隨意抱怨,要行動起來,去改變不完美的過去,去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傅雷家書》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傅雷也是一位好父親。從這本書中,我學會了許多,也明白了許多。在生活中我也要做一位懂得禮儀、孝敬父母的兒子,在將來也更要做一位像傅雷一樣的好父親。

讀《傅雷家書》有感11

翻開泛黃的紙頁,開啟家書裏的八音盒,聆聽一曲父愛的旋律……

一一題記

父親是個不善言談的人。於是,曾經一度以爲生活中缺少了屬於父愛的那一抹色彩。翻開《傅雷家書》,仔細品讀雕琢,心中隱隱有一種衝動,精神的飢渴,思想的荒蕪,常常會讓回憶變得豐富,耐人咀嚼,我想起了我的父親,想起了那無處不在的父愛。

《傅雷家書》是傅雷在兒子長大成人,留學海外之後,仍透過書信對兒子的學習和生活進行悉心指導。這些家信匯編成冊,就是《傅雷家書》。“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在當時那個通訊不便的年代,傅雷及其夫人從1954年到1966年間寫給兩個兒子的信100多封。這些家信,凝聚着傅雷對兒子深沉的愛,或許每個父親對他的孩子都疼愛有加,但在疼愛的同時,傅雷不忘對其進行音樂、美術、哲學、歷史、文學乃至健康等方方面面的教育。字裏行間,愛子之情,溢於言表。我們也可以從中學到許多。

傅聰留學海外後,學外語對他來說是一個難題。傅雷則說學習語言這事,我們不能操之過急,它是一個長期的事情,我們不可能在一天或一週之內把它全部解決掉,所以不能夠心急。我們應該在一開始學習時,就講究細節,要細雕慢琢。這不僅對傅聰有很大幫助,對我們也有指導意義。我們從幼兒園就開始了英語啓蒙,一直學到現在,乃至高中、大學,甚至一輩子,我們不可能在一個月內就能將英語全部學完,這樣是囫圇吞棗,是記不牢的。欲速則不達,因此,我們在學習時,一定要把基礎打紮實,耐下性子,認真慢慢的去鑽研,學習。

傅雷是一個特別細膩的人,如同母親般無微不至,特別認真而又仔細。他對於傅聰的教育可以說是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了生活中的細微之處。他告訴傅聰,穿西裝時一定要注意你的雙手,不要插在上衣的口袋裏,第一不符合西方禮儀,第二會讓衣服變形;如果去別人家做客,記住不要只脫了大衣不摘圍巾,這樣也不符合規矩;吃飯時要注意盤子、刀叉放在桌面時,雙手也應該放在桌面上,而不應該放在桌子底下……也許很多人都覺得父母很嘮叨,管束很多,但我覺得這是一種諄諄教誨也好或者說是事無鉅細也好,嘮叨中無不包含了父母對我們濃濃的愛。當我們現在能和別人體面地坐在一起,能夠講究禮節,禮數的時候,這都源於我們小時候從家長那裏得到的教育,就是這樣一些事無鉅細的指導,才讓我們成爲今天一個講禮貌,懂禮數,彬彬有禮的少年。

當傅聰在藝術上遇到困難時,傅雷爲他排憂解難;當傅聰獲得成就時,傅雷爲他感到無比的高興與欣慰,並告誡他做人要謙虛;當傅聰遭受生活的打擊時,傅雷教育他做人要堅強。一個又一個的筋斗過去,只要爬過來,一定會逐漸攀上高峯,超脫在小我之上。辛酸的眼淚是培養你心靈的酒漿,不經歷尖銳痛苦的人,不會有多大的成就……

傅雷對傅聰來說是一位父親,是一位知心的朋友,是一位心靈的導師。就是這樣的良師益友,慈父、嚴父合爲一體,對傅聰傾注了殷切的希望,諄諄的教誨。《傅雷家書》可以說是一封一封的家書,是親人間的互相牽掛的惦念和對生活方方面面的關心;這是一篇嘔心瀝血、苦心孤詣的教子篇;這是家訓與家言,是家風最好的承載者!

傅雷對傅聰的深愛如同太陽光輝溫暖着傅聰。其實,世上的每一位父親對孩子的愛也何嘗不是如此。

會有那麼一個人,在雨中撐着一把黑色的大雨傘,等待我從教室裏跑出來,大手拉小手一起回家,只是每次他的衣服都淋溼了一半,卻從不讓我察覺。

會有那麼一個人,在我跌倒時,從不肯幫助我,只在一旁鼓勵我,“從哪裏跌倒就從哪裏爬起來,堅強地站起來,相信你能行”。

會有那麼一個人,吃飯時總是往我碗裏夾菜、夾肉,而他的碗裏除了白米飯,則空空如也。

會有那麼一個人,心甘情願在烈日下,在寒風裏,以他的駝背,他的皺紋,他的白髮,他的痠痛,他的堅持撐起一個家的和樂,給予他的子女一份美好的希望。

如果說母愛溫柔長綿似水,那麼父愛則沉默堅毅如山。恐懼時,父愛是一塊踏腳石;迷失時,父愛是一盞照明的燈;枯竭時,父愛是一灣生命之水;努力時,父愛是精神上的支柱;成功時,父愛又是鼓勵與警鐘。

《傅雷家書》是留給後人的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爲人父母者,可以從中尋找教育子女的方法;爲人子女者,我們可以從中感受那份溫暖永恆的愛,可以指正自我的成長。

無數個夜晚,傅雷一手執筆,一手執紙,在燈光下深情款款的給孩子寫着家書,寫着他的情,寫着他的愛,寫出了世上所有父親的心聲。

讀《傅雷家書》有感12

風,輕搖着柳枝;天,灑下一抹殘霞的殷紅;雲,領着餘溫悄悄離去,只剩下一片朦朧的夜幕。

月光灑在《傅雷家書》的蔚藍色封皮上,傅雷用他那真摯的父愛,傾聽着萬里之外兒子的每一次心跳。一張張信紙,傳遞出一份份動人的舐犢之情。當我從書中感受着父愛的力量,即使身陷痛苦之中,因虛無的名利而苦不堪言之時,我也能感受得到那多麼溫暖,多麼神聖,我逐漸明白了,“那是愛的力量。”

羨慕着傅聰得到的愛,我不禁想起了我的家人。

四年前,媽媽的離開並未帶走我一滴眼淚。是絕情?不,是幼稚。懵懂的只被我棄之於野。漸漸的,外婆逐漸佔據了媽媽在我心目中的位置。關心、疼愛、信任只是冰山一角,我曾無比幸運地度過我的童年,充滿了歡聲笑語,也曾一度認爲,我是多麼重要。我漸漸地明白了“被愛的感覺像棉花糖,柔軟而又甜蜜。”噢,這不是《傅雷家書》中傅聰被愛的感覺嗎?

時至今日,媽媽拋棄了事業,沒有一句怨言。當我叫出“媽媽”兩個莊嚴而神聖的字時,我分明看到了她臉上洋溢着幸福和快樂,當她用那黝黃粗糙、苟勻無力的雙手整理行裝時,我分明看見了幾件穿來穿去,洗了快發白的T-恤衫和外套。我在心底吶喊:“媽媽!”長大了,也明白了:“愛,其實無須證明,真情其實就在我的身邊,經過時間的沉澱,早已變成了獨一無二的無價之寶。”

愛的感覺,是一種享受,享受浴火涅槃的重生愉悅;

愛的感覺,是一種誡勉,鞭策靈魂深處的懶散傲慢;

愛的感覺,是一種震撼,震撼精神境界的酣暢淋漓。

讀《傅雷家書》有感13

《傅雷家書》是我國著名翻譯家傅雷先生寫給兒子傅聰的家書,這些家書凝聚着傅雷先生對祖國、對兒子深沉的愛。

傅雷曾在家書中寫過這些家書的目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做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想激發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播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貫穿全部家書的情意,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具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家書中,有傅雷先生寫於兒子精神消沉時,勸慰他如何面對感情的創傷,學會泰然處之,這就如細雨款款相待;還有寫在兒子取得了巨大成功,被鮮花和掌聲簇擁的時候,激勵他保持謙卑、不懼孤獨,勇於攀登藝術的至境,這則滿懷欣喜,激情洋溢。

在書中收錄的第一封家信中,傅雷對孩子要求極嚴,他爲人極爲嚴肅,甚至刻板,不近人情。妻子梅女士是傅雷青梅竹馬的戀人,兩人情深意篤,相敬如賓。就連她也說有時和傅雷在一起是“精神上備受折磨”。傅雷性格倔強,一生追求藝術第一,真理第一;而傅聰年少氣盛,更是一個“吾愛吾師,但吾更愛真理”的人,所以導致後來的父子反目,傅聰離家出走。其實還是性格使然。這件事對傅雷的打擊很大,在這封家信裏,傅雷表達了一個父親真誠的愧疚之情。

在整本書中,傅雷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把自己的人生的智慧、生活的經驗、藝術的體會、文化的感悟,都毫無保留地貢獻了出來。他以親身經歷教導兒子做人要謙虛,做事要嚴謹,禮儀要得體;遇困境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讀後感·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有成功,也有失敗;有得意,更有失落。因此要以一種達觀的心態坦然面對人生的諸多痛苦。這或許就是傅雷想告訴大家的,生活再苦,也要笑對。

把自己的兒子塑造成符合於自己理想的人物的家庭教育相當危險,可傅雷成功了。

跟樓適夷說的一樣:“這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這也是一部充滿着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我們能從中學到不少做人的道理,提高自己的道德與藝術修養。

讀《傅雷家書》有感14

信一直都是我們交流的一種方式,每一封信都承載着一種深情,《傅雷家書》是傅雷和兒子傅聰之間的書信集,是一位父親對遠在歐洲的兒子的諄諄教誨。

傅雷,字怒安,號怒庵是中國著名的翻譯家,作家,教育家,美術評論家。他在翻譯巴爾扎克作品方面做出了卓越貢獻。開啟書,序幕就說到:“做人第一,其次再是做藝術家,再其次再是做音樂家,最後纔是做鋼琴家。”這句話一直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腦海裏,作爲我的人生格言。

讀了這本書,讓我感受到一位嚴厲父親對待自己兒子的深厚的愛。儘管傅聰遠在千里,但傅雷的心一直在他身邊。寫信對我們來說也就是小事兒,傅雷爲了詳細的瞭解到兒子的生活情況,就在信中就寫到:“來信潦草不妨只求詳細些,望你能拿着我的信,在回信時一個一個照着寫。”一個簡簡單單的寫信,態度就這麼認真。在想想我們之間糊弄寫作業的樣子,真是有所羞愧。我相信世界上每一個父親都對自己的孩子疼愛有加,但是傅雷在疼愛孩子的同時,也不忘對他進行音樂,美術,哲學,歷史,文學乃至健康等全方面的教育。他即使再忙再勞累,也都不忘給傅聰寫信。每當聽到傅聰的演奏時,他就會發自心腹感到無比的驕傲。

讀了這本書我也學會了調控“空”和“忙”均勻,把這個方法用在學習上,會發現學習變得更加有效率,不出現加班加點的情況。

每當自己在學校疲憊時就會想到傅雷說的話:“矛盾是解決不完的,所以藝術沒有止境,沒有perfect一天,人生也沒有perfect的一天,唯其如此,才需要我們日以繼夜,終生的追求,苦練;要不然大家做了羲皇上人垂手而天下治,做人也太膩了。”一想到這兒,我彷彿打了雞血。身體又充滿了一股熱勁。

另外,最讓我感動的是傅雷夫婦的品行。到最後讀到他們的遺書時,不禁紅潤了眼眶,他們的遺書中都是關乎他人的事情,即使在自己離世的前幾天也不忘記別人囑託的事情,安頓好自己去世後給別人帶來的影響。

孩子們在父母愛的包圍下成長者,在父母似春雨般的諄諄教誨之下才能由小樹苗長成挺直的參天大樹。

讀《傅雷家書》有感15

市面上的名人家書刊行不絕,長銷不衰的只有兩種:《曾國藩家書》和《傅雷家書》。這次,經敘事者平臺推薦,我閱讀了《傅雷家書》這本書。這本家書系傅雷夫婦與長子傅聰間精神接觸和思想交流的實錄,由傅雷次子、傅聰胞弟傅敏選編。

從書中的一封封家書,我感受到的是傅老先生對於長子真真切切的關心,關心孩子的學業、關心孩子的經歷和挫折、關心孩子的心情等,不論是哪個方面傅老先生都攤開心扉和孩子真情訴說。

“父母勝過百個教師”,家庭教育對於孩子的影響乃至是一輩子的。傅老先生在兒子傅聰留學海外期間,先後寫了近百封信給他的兒子傅聰,擔心遠在異國漂泊的兒子淡忘中華文化。信的內容,小到有爲兒子糾正錯字,大到有把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融入對兒子的敦敦教誨中。《傅雷家書》不僅僅是書信,而是他們父子之間的交流平臺,書中最多的是他們暢談對音樂的見解和感悟,他們是父與子的關係,也同樣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以傅聰現有的成就來說,與傅老先生對兒子的教導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

家庭教育對於孩子來說,影響是巨大的。傅聰在傅老先生的影響下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而我們班的一個孩子在父母的影響下卻日漸墮落!我們班有一個孩子,在整個學校都是比較有名氣的。爲什麼呢?從六年級以來,這個孩子多次曠課。剛開始的時候,孩子會自己透過QQ給我發消息請假說生病了,當我給他的父母打電話確認情況的時候,孩子的母親卻表示孩子早上揹着書包出門了,沒有生病。我讓他去找一找孩子,一個小學生不上學在外面還是存在很多危險因素,請家長找到孩子先確認是否生病,如果生病不舒服就先去看醫生,沒有生病的話就把孩子送到學校上課。結果一天過去了家長都沒有回電話,也沒有把孩子送到學校裏面來,下午的時候,我給家長打去電話,家長告訴我她很忙,沒有時間去找,孩子到了晚上自己知道回家的。

孩子母親面對孩子曠課是這樣的態度,可想而知後面的事情。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父母對於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孩子未來面對一切事情和困難的時候,最大的底氣就是小的時候父母對孩子的關愛和教育。

好的家風家訓能讓孩子自內而外散發出與衆不同的氣質,從孩子的舉止談吐、行爲習慣就能看出家庭教育的質量。有的家長特別樂觀,希望孩子可以自學成才,成爲優秀的孩子。從來不給孩子正確的思想引導,從不關心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從不把與孩子交流放在自己行程滿滿的“日程表”裏。你憑什麼覺得孩子能自己成爲優秀的人呢?

只有良好的家風、家教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對於孩子的教育,家長必須引起重視,細心呵護、辛勤澆灌纔會開出最燦爛的花朵!

標籤:有感 家書 傅雷